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知道“窮人思維”是如何怎樣煉成的?

為什麼窮人會一直窮?僅僅是因為他們缺錢, 所以在起跑線上就落後了嗎?真相並非如此。 在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 我們首先要明白窮人到底是怎樣思考的。 在此之前, 我們先來瞭解幾個概念:

稀缺

指“擁有”少於“需要”的感覺。 比如, 你手頭上擁有1萬元存款, 但遇到急事, 需要5萬元救急, 你會出現金錢上的稀缺。 再比如, 領導交給你一大堆任務, 至少得需要一個星期才能完成, 而他卻只給了你3天的時間, 你就會出現時間上的稀缺。 以此類推。

稀缺心態

在稀缺狀態下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你缺什麼, 這種所缺乏的東西就會在潛意識裡牢牢俘獲你的注意力,

並改變你的思維方式, 影響你的決策和行為方式。 比如, 你原本想好好挑選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不想再走彎路了, 但在缺錢的壓力下(比如下個星期就要付房租), 你可能會放棄這種想法, 轉而隨便選擇一份工作(比如電話銷售)。 儘管這份工作並不適合你, 但可以解燃眉之急。 相反, 不缺錢的人, 則會花時間認真挑選一份適合自己的好工作。

頻寬

即心智的容量, 也就是同一時間內我們思考問題的數量。 其包括兩種能力: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 在稀缺狀態下, 我們的頻寬往往是降低的, 因為被眼下的緊急事務佔據了。 在這種狀態下, 我們的思考就會缺乏前瞻性。 比如, 在選擇工作時,

前瞻性的思考邏輯應該是:1)、這份工作是否能夠充分發揮我的優勢?2)、它能夠給我帶來怎樣的能力提升?3)、這家公司的晉升空間怎麼樣?是否值得長期發展?4)、這家公司在行業內的競爭力如何?是否是一個值得加入的平臺?5)、我是否認可這家公司的價值理念, 能否融入這家公司?而在缺錢、下個月就要付房租的情況下, 你只會關心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這份工作的薪水有多少?能否夠我支付房租?

管窺

即短視, 以極窄的視野去看待和思考問題, 從而讓我們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更長遠的事情。 比如, 我們為了生計而選擇一份電話銷售的工作, 但你可能不會想到, 6個月之後再次跳槽時, 這份工作會為你的職業發展帶來怎樣的負面影響?同樣,

只考慮薪水而不考慮其他因素(比如優勢匹配度、晉升空間、公司/行業選擇等等), 也屬於典型的管窺(短視)表現。

認知能力

我們解決問題、獲得資訊、進行分析和決策的能力。 這屬於智商的一部分。 稀缺狀態下, 會導致我們的認知能力的下降(即智商降低)。 如前例所述, 當他有時間回顧自己從事電話銷售的這一經歷時, 他自己都會覺得這種選擇很蠢。 事實上, 對於我們所諮詢過的絕大多數客戶而言, 當他們在回顧既往的工作經歷時, 絕大多數人都會覺得當時的選擇並不明智, 並為此而後悔。 這屬於典型的由於稀缺而導致的智商降低狀態下做出的短視行為, 並在現實工作中屢見不鮮。

執行控制力

我們管理自身的能力, 包括計畫、關注、行動和控制。 在稀缺狀態下, 我們的執行控制力也會下降。 比如, 在職場上你往往會發現, 那些對工作抱怨越多、越不滿意、天天想著要換工作的人, 往往只是嘴上說說而已, 他們很難通過高效的計畫及執行來改變現狀。

雜耍

時刻忙於處理緊急事務的狀態。 你就像一個雜技演員, 馬不停蹄地處理一項又一項的緊急任務, 從而導致你更沒有時間來思考重要的事情。 你剛剛辭去了一份十分糟糕的工作, 再也不想重複那種工作狀態, 於是希望好好規劃一下未來的職業生涯。 但你下個月要交房租了, 要用到錢;好朋友要結婚了, 又要準備禮金;晚上睡覺不小心凍著了, 去一趟醫院又要花去你幾百塊;手機欠費了,

又要充話費……總是有各種各樣緊急的事情進入你的視線, 你無法擺脫, 於是, 你又在思考著得抓緊時間再找一份工作, 投了一個星期的簡歷都沒有得到回應, 於是你著急了。 好不容易有一份電話銷售的工作, 要不要接?算了, 急用錢, 接吧。 以後的職業生涯怎麼辦?先不管了, 以後再說吧!

借用

也可以理解為透支, 無論時間還是金錢, 皆可以透支。 在稀缺狀態下, 我們可以通過借用來應對突發事件, 但從長遠來看, 會進一步加劇稀缺的狀態。 比如, 你每個月薪水3000塊, 是個月光族, 只夠養活自己, 但某一天家人突然生病, 需要5000塊救急, 但你沒錢, 只能從信用卡上透支。 眼下的問題雖然解決了, 但你下個月就要把這筆貸款還掉, 到時候你缺錢的狀態會變得更加緊急,你的日子會過得更加拮据。

餘閒

我們可以用來支配的多餘資源。餘閒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可以讓你有能力應對突發事件,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比如,當我們手頭上擁有10萬元存款時,即使當下因病急需支出5萬元,我們依然可以遊刃有餘,從容應對。當手頭的工作只需要3天就能完成、但領導卻給了你一周的時間期限時,你就不必承受那麼大的壓力。當我們擁有過硬的一技之長時,就不怕因為找不到工作而隨便接受一份穩定但並沒有前途的工作。

稀缺陷阱

當你的某種行為會導致或加劇稀缺的形成時,這種行為就是稀缺陷阱。比如,當你因為要付房租而隨便選擇一份電話銷售的工作時,一旦這份工作不適合你,你半年或一年後再次跳槽,就會跳入早就埋下的陷阱,因為用人單位會根據你以往電話銷售的工作經驗,只會給你銷售方面的offer,你想轉行的想法也最終無法實現。而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擁有餘閒,這樣才能建立起應對突發事件時候的緩衝機制。

各種類型的稀缺(無論是缺錢還是缺時間)都有著相同的組合元素:管窺、借用、餘閒缺乏、頻寬負擔。尤其是管窺心態,會讓你擱置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務。當我們為了解決眼下的難題而付出了太多的精力時,就無法有效地規劃未來。

到時候你缺錢的狀態會變得更加緊急,你的日子會過得更加拮据。

餘閒

我們可以用來支配的多餘資源。餘閒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可以讓你有能力應對突發事件,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比如,當我們手頭上擁有10萬元存款時,即使當下因病急需支出5萬元,我們依然可以遊刃有餘,從容應對。當手頭的工作只需要3天就能完成、但領導卻給了你一周的時間期限時,你就不必承受那麼大的壓力。當我們擁有過硬的一技之長時,就不怕因為找不到工作而隨便接受一份穩定但並沒有前途的工作。

稀缺陷阱

當你的某種行為會導致或加劇稀缺的形成時,這種行為就是稀缺陷阱。比如,當你因為要付房租而隨便選擇一份電話銷售的工作時,一旦這份工作不適合你,你半年或一年後再次跳槽,就會跳入早就埋下的陷阱,因為用人單位會根據你以往電話銷售的工作經驗,只會給你銷售方面的offer,你想轉行的想法也最終無法實現。而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擁有餘閒,這樣才能建立起應對突發事件時候的緩衝機制。

各種類型的稀缺(無論是缺錢還是缺時間)都有著相同的組合元素:管窺、借用、餘閒缺乏、頻寬負擔。尤其是管窺心態,會讓你擱置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務。當我們為了解決眼下的難題而付出了太多的精力時,就無法有效地規劃未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