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酒裡面除了水和酒精,竟還有這些東西

水.JPEG (30.2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2017-10-26 14:07 上傳

水是葡萄酒最主要的構成, 是酒中所有成分的載體, 葡萄酒中的水分含量約占85%。 在19世紀的歐洲, 水經常被霍亂、斑疹傳染病污染, 葡萄酒被當做最健康衛生的飲品, 成了飲用水的替代品。 19世紀晚期時, 專家們建議用葡萄酒給水消毒, 在喝水前將水與葡萄酒混合6-12小時, 這一做法在歐洲部分地區延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葡萄酒中最主要的醇類物質自然是酒精。 酒精是葡萄酒的主要影響因素, 也是葡萄酒風味的重要組成成分之一。 一般來說, 葡萄酒中酒精含量並不高,

大約在8.5%-16%之間, 葡萄成熟度、釀造方式等都會影響酒精的含量。

除了酒精外, 葡萄酒中還含有其餘醇類物質, 含量最高的便是甘油。 甘油是酵母發酵的副產物, 有助於提升葡萄酒的口感和質地, 能給葡萄酒帶來甜美圓潤之感。 甜酒的甘油含量會更高。

另外, 甲醇、高級醇及其餘多元醇也會出現在酒中。 它們有的是由葡萄本身帶來, 有的則是發酵副產物。 葡萄酒中的生青味、灰黴菌侵染帶來的蘑菇味, 都與醇類物質有關。 甲醇的主要來源是葡萄果膠, 在未經處理的情況下, 葡萄酒中甲醇含量很容易超過標準, 這也是為什麼不建議自釀葡萄酒的原因之一。

即便是幹型葡萄酒, 也免不了有殘糖的存在。 葡萄酒中的糖分不僅僅來源於葡萄果實,

還有部分多糖來自于酵母和其餘微生物。

歐盟規定, 殘糖量小於4g/L即可稱為幹型酒。 這些糖分可以柔化葡萄酒口感, 平衡酒中酸度, 也同樣為酒體做出了部分貢獻。

葡萄酒中的酸是重要呈味物質, 也承擔起白葡萄酒骨架的構成。 在葡萄酒中有六種酸, 以酒石酸占比最大。 醋酸是葡萄酒中唯一的揮發酸, 少量醋酸能夠起到提升葡萄酒複雜性的作用, 過量醋酸則是葡萄酒細菌敗壞的表現。 葡萄酒的酸度既與葡萄品種有關, 也與環境氣候、釀造方式相關。

隨著陳年的進行, 葡萄酒中的酸會慢慢衰弱, 酸度是判斷白葡萄酒陳年潛力的重要依據。

提到葡萄酒的保健功效, 一定離不開的就是酚類物質。 它們既能賦予葡萄酒特殊的顏色和風味,

還有益於人體身體健康, 具有殺菌、抗氧化和維生素的一些性質, 能夠預防心血管類疾病。

在所有酚類物質中, 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單寧了。 它是葡萄酒中澀感的來源, 是紅葡萄酒的骨架, 支撐起了紅葡萄酒的結構。 單甯也是判斷紅葡萄酒陳年潛力的重要依據。

葡萄酒中的芳香類物質是香氣的主要來源, 相比起其它物質, 香氣成分的濃度非常低, 可這並不影響它們所發揮的作用。 香氣物質可以來源於葡萄品種、發酵或陳年, 它們是組成葡萄酒風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蛋白質和氨基酸是生命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也在葡萄酒中出現。 紅葡萄酒由於有單寧的存在, 蛋白質含量較少,

白葡萄酒中含有各種蛋白質, 大多來源於葡萄, 不穩定蛋白的存在也是白葡萄酒渾濁變質的原因之一。

葡萄酒中存在少量非有機鹽, 例如鉀、氮、磷、硫、鎂、鈣等。 不過, 它們並不是葡萄酒礦物味的來源。 科學家們有時會利用金屬成分含量, 判斷某款葡萄酒可能來自哪個具體的葡萄園, 對葡萄酒的追根溯源有重要意義。

二氧化硫和亞硫酸鹽是食品中常見的防腐劑, 在葡萄酒中, 二氧化硫不僅能抑菌, 還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此外, 二氧化硫也是酵母發酵副產物之一, 因此絕對無硫的葡萄酒是不存在的。

關於二氧化硫的含量,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標準。 整體而言, 1 升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約為 80-200 mg, 其中絕大部分可通過醒酒和搖杯散發,

真正進入人體的含量非常少。

除了以上這些, 葡萄酒中還會有其它少量的其它物質。 在它們的和諧作用下, 葡萄酒才有了你所見到的這般美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