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若楠之聲」冬至: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2017/12/22

晚安, 好夢

在寒冷的日子裡, 親朋圍坐在一起, 暖暖和和、熱熱鬧鬧地吃, 一個節氣, 一個節慶!

每年12月22日前後, 是冬至, “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這是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冬至時, “冰益壯, 地始坼”, 天寒地凍。 自此“數(shǔ)九”, 進入隆冬時節。

從前, 冬天可能是最能打磨人們心性的季節。 農耕社會, 春播、夏管、秋收, 繁忙勞碌, 人們往往無暇品味時光。 只有冬季, 是一段長而閑的時光。 苦寒時節, “大寒須守火, 無事不出門”, 在寂寞的自處中, 人們才有一份氣定神閑的狀態。 熬冬盼春, 玩出一番盎然雅興, 也算是一種消閒方式。

關於“數九”習俗的文字記載, 最早見於南北朝時期梁朝宗懍所著的《荊楚歲時記》, 到現在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根據專家的考證, 中國最遲從北宋開始, “數九”的習俗便已風靡。 記錄冬至之後九個九天的每日天氣, 漸漸有了各地版本的“九九歌”, 有了各種畫法的“九九消寒圖”。

明清兩代“畫九”“寫九”的習俗在士紳階層中頗為時尚, 使“數九”反映的暖長寒消之氣候更加形象化。 這81天, 統稱“數九寒天”。 苦寒年代, 人們希望以這種雅致和閒適的方式, 捱過漫長的冬季。 很想把無趣過成有趣, 把難受變成享受。 好在, 數著數著, 可以等到奇跡。 夫冬至之節, 陽氣始萌”, 陽氣之萌並不如草木之萌那樣直觀, 是偷偷地悄然萌動, 所以被描述為“潛萌”。

因為“陽氣”開始逐漸生長, 默默地為萬物復蘇做著鋪墊, “故曰冬至為德”, 這個節氣是在積“德”。 每逢一個節氣, 最熱烈的話題往往是“這個節氣吃什麼”, 冬至更不例外。 小雪臥羊、大雪臥豬之後, 冬至的吃, 註定是豐盛的。 北方有“冬至不吃餃子凍耳朵”的說法, 那就好好吃吧!

節令提示

養生“四忌”

一忌暴飲暴食:冬至正值歲末年初, 期間多有聚會, 切記不要暴飲暴食。

二忌受寒:冬至時節, 身體的抵抗力較差, 外出時一定要戴圍巾, 捂好背、腹和足底, 避免風寒的侵襲, 才能不感冒生病。

三忌大汗:中醫認為, 大量排汗同時也會耗費大量精氣。 冬季應順應天時, 注意養藏, 安靜休養, 不宜劇烈運動, 大量出汗。

四忌是非:冬季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儘量保持心態平和, 不要招惹是非, 避免因情緒激動引起的突發疾病。

若羌縣零距離來稿請投:rqllsb@126.com

新時代, 一起加油!

朗讀/製作:何若楠

編輯:張富平

責編:周海軍

審核:杜占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