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蜀國滅亡後,此人在蜀地重新建國,大言不慚“劉禪投降真是庸才”

說到三國, 人們很容易想到羅貫中先生的那部傳世著作《三國演義》。 受這部傳世巨作的影響, 人們對三國時期魏蜀吳的連年征戰, 大多傾向蜀國, 希望蜀國在征戰中大獲全勝。 然而古代的文學作品也是尊重史實的, 最終三國還是歸於晉朝, 而蜀國也不幸成為三國之中最早被滅掉的國家, 蜀國滅亡之後, 人們對三國的關注也轉向了晉朝滅吳國, 統一中國的過程。 殊不知, 蜀國滅亡之後, 蜀地並沒有在晉朝統治下安寧太久, 相反卻是最早在晉朝宣佈獨立的地域, 通俗點來說, 蜀後主劉禪投降以後,

沒過多久蜀地又獨立了, 而且還重新建立了國家, 只不過領導人不再是劉備家族了。

晉武帝司馬炎

事情還得從司馬家族篡奪曹魏政權說起, 西元249年, 魏國太傅司馬懿趁大將軍曹爽陪皇帝曹芳離開洛陽到高平陵掃墳的時機, 發動政變控制洛陽, 不久之後誅滅曹爽一族, 魏國軍政大權盡歸司馬氏所有, 魏國名存實亡。 兩年後, 司馬懿病死, 他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相繼掌握魏國大權。 就是在司馬昭主政魏國的時候, 蜀國被魏國大將鄧艾偷襲, 蜀後主劉禪倉皇投降, 蜀國滅亡, 這一年是西元263年。

蜀後主劉禪

蜀國被司馬昭控制的魏國征服, 從此蜀國地域正式進入魏國版圖, 兩年後, 司馬炎受禪登基稱帝取代魏國, 改國號為“晉”,

晉朝由此建立。 之後就是長達近20年的滅吳戰爭。 直到西元280年, 三分天下盡歸晉朝。 名著《三國演義》講到這裡也就結束了。 而事實上真正的精彩還在後面, 我們知道劉備能夠在群雄割據的三國之中佔據蜀地自稱一國, 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蜀國的地理優勢。 蜀國的所在地主要分佈在今天我國的西南地區, 北至武都、漢中, 東抵巫峽, 南包雲、貴, 西達緬甸東部。 佔有今雲南全省, 四川、貴州二省的大部, 陝西, 甘肅南部、廣西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越南西北部。 從古代戰爭角度分析, 是典型的易守難攻之地, 這也就決定了, 誰要是在蜀地稱王, 即便不能一統華夏, 也能在蜀地自立為王, 稱霸一方, 於是乎, 蜀國滅亡不久, 蜀地就被一些野心家盯上了。

李特

在這些野心家中, 最出名也是最有成有的就是巴族李氏家族。 司馬炎統一三國之後, 過了十年太平日子就駕鶴西去了, 之後晉朝的皇帝就變成了那位白癡天子司馬衷, 皇帝是白癡, 司馬姓王爺又各個手握兵權, 於是晉朝內部著名的互相殘殺---八王之亂開始了, 這一打就是十幾年。 全國上下遍地戰火, 蜀地也沒能倖免, 大量流民相繼湧入。 在這些流民之中, 李特兄弟格外引人注目。 李特本是漢中的楊車阪人, 三國時期曹操攻克漢中後, 李特的祖父李虎帶領五百多家歸附曹操, 授任將軍之職, 遷移到略陽以北地區, 號稱巴氐。 從此李家便成了當地的名門望族。

司馬懿劇照

李特年輕時在州中任職, 長相高大,

武力非凡, 為人仗義好打抱不平, 在當地頗得民心。 如果國家太平, 李特家族充其量也算是當地的豪門貴族, 可意外的是司馬家族建立的晉朝在統一後不久就陷入了內亂之中, 李特家族的所在地也受到牽連, 由此流離失所, 背井離鄉。 就這樣李特兄弟與大批流民一起輾轉來到了蜀地。 人們常說是金子總會發光, 李特就是這樣憑藉著自身的才能很快就在流民中建立起了威望, 成了流民的代表。 帶領流民來到蜀地, 要求晉朝政府開倉放糧, 晉朝不允, 此時李特也剛好來到劍閣, 觀看當地險峻的地勢, 不由得長歎說:“劉禪擁有這樣的地方, 竟然還投降別人, 難道不是才能平庸、低下的人嗎?”身旁的人一聽, 都感覺此人不凡。

李特

事實也確實如此, 李特進入蜀地後, 利用自己的威望, 相繼挫敗了晉朝內部企圖在蜀地稱王的野心家和晉朝派來的征討大軍, 一切穩定之後, 李特自領益州牧、都督梁益二州諸軍事、大將軍為蜀地的實際控制人。 李特此舉招致晉朝的連年征討, 雖然多次打敗晉軍, 可最終還是被晉朝大將羅尚殺死, 李特是死了, 可蜀地依然不被晉朝掌握, 不久之後, 李特的兒子李雄收拾殘部重新佔領蜀地, 這次是直接稱皇帝, 國號“大成”, 這就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大名鼎鼎的成漢政權, 從此這個政權就在蜀地紮下腳跟, 這一年是西元303年, 此時的司馬家族還在內訌, 而蜀地卻已經自成一國了。 蜀國滅亡僅40年就宣告獨立, 不能不說司馬家族的晉朝太不得人心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