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新媒關注北京今冬空氣“異常好”:治理見效 也多虧天幫忙

新媒稱, 秋冬季節燒煤取暖容易產生空氣污染, 環境治理有方的北京市今年有望達到PM2.5濃度每立方米60微克的目標。 但專家也指出, 要達到更高標準, 北京還需在關停散亂汙企業以及減煤脫煤等方面下更大功夫。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2月22日報導, 北京市民楊晶(35歲)每次看到藍天白雲, 都會忍不住拍照曬在朋友圈。

不過今年下半年以來, 尤其是入冬以後, 她已經很少這麼做了。 “感覺這幾個月, 幾乎天天都是藍天, 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兒了, 放上朋友圈也沒多少人點贊。 ”

有望年底完成“大氣十條”目標

報導稱, 北京秋冬季節是採暖季, 各地因燒煤取暖而容易產生空氣污染。 不過不少北京市民都發現到, 今年入冬以來北京地區空氣品質異常良好。 受訪專家說, 除了政府的環境治理手段收到成效, 也多虧了“天幫忙”, 北京今年有望達到細顆粒物(PM2.5)濃度每立方米60微克的目標。

不過專家指出, 要達到中國國家標準、甚至是世衛組織的標準, 北京市還需在關停散亂汙企業等方面下更大功夫、繼續減少用煤, 甚至完全脫煤。

中國政府在2013年出臺史上最嚴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簡稱“大氣十條”), 要求在2017年底之前, 全國地級以上城市PM2.5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 優良天數逐年提高;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也要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據北京市環保局最新資料,

北京11月的全市PM2.5濃度達到46微克, 為歷史同期最低, 也接近世衛組織建議的25微克以下。

同時, 北京今年1月至11月的平均PM2.5濃度已達58微克, 有望在年底如期完成大氣十條的目標。

年初剛創下最長重污染連續預警紀錄

報導稱, 北京今冬的藍天, 遲至今年年初都是無法想像的。 今年元旦期間, 市里被“霧霾鎖城”, 重污染預警兩度被延長、重污染情況持續超過200個小時, 創下了北京持續空氣重度污染及連續預警總時長最長的歷史紀錄。

而今, 即時播報空氣品質的“在意空氣”應用資料顯示, 截至12月21日, 北京10月以來只出現過六天(7%)中度以上污染。

中國環境保護組織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分析, 北京今年經常出現藍天白雲,

靠的是“人努力、天幫忙”。

他說:“北京處在華北平原北端。 過去幾個月, 每隔幾天就有較強冷空氣活動, 北風一吹, 就把蒙古和西伯利亞地區的清潔空氣輸送到北京, 也吹散了污染物。 ”

“更重要的是, 政府也做了大量工作, 淘汰了不少燃煤電廠、重污染工業企業、加強督察執法, 以及加速淘汰高排放車輛, 這都有助減少污染物。 ”

“煤改氣”“煤改電”起作用

綠色和平中國區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李碩告訴《聯合早報》, 除了大型工業企業限產, “煤改氣”“煤改電”也在控汙方面發揮了作用。

報導稱, 根據官方部署, 今年10月底前, 京津冀28個城市要完成300萬戶以上的以電代煤、以氣代煤。

李碩說:“燃煤取暖是冬季兩大污染源之一,

如果能有效控制和減排, 就能改善空氣品質。 ”

馬軍則分析, 若優先測算民用天然氣, 供應是足夠的。 問題是, 大規模高耗能企業也進行“改氣”工程, 推高了市場對天然氣的需求。

報導稱, 他說, 由於涉及到企業利益和地方經濟增長, 一些產能落後、高能耗、污染問題嚴重的大型企業仍獲准繼續運行, 並通過煤改氣來確保環保評估過關, 結果同民用天然氣形成了市場競爭。

馬軍認為, 此類產能落後的企業應加速淘汰。

展望未來, 馬軍說, 北京既然已實現每立方米60微克的目標, 下一步應朝國家PM2.5濃度標準邁進, 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

報導稱, 中國定下的全國重點城市PM2.5濃度標準為每立方米35微克。 根據世衛組織的標準, 發展中國家應逐步改善空氣中PM2.5濃度,

從35微克到25微克, 最後達到15微克。

馬軍說:“我們達到PM2.5濃度60微克已經很不容易, 也是巨大的進步, 但距離國家標準還有一段路, 而且在國際上, 這還已經是比較寬鬆的標準。 北京接下來還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接受媒體訪問時就說, 民用散煤和散亂汙企業治理力度還要加大, 繼續推進煤改氣, 才能進一步改善空氣品質。

報導表示, 由於燃煤是空氣污染的一大來源,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的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高級顧問楊富強提出, 應進一步壓減燃煤用量。

他說, 煤炭使用已在2013年達到拐點, 目前燃煤占能源使用比例為62%。 他估計, 這占比還需下降到約40%。

楊富強說:“煤炭逐步被淘汰已是大勢所趨, 目前北京燃煤量是800萬噸,到了2020年預計會下降到200萬噸,甚至在未來,我們可以期待北京完全脫煤,改用天然氣或電力。”

資料圖片:2017年12月21日拍攝的頤和園十七孔橋“金光穿洞”美景。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

目前北京燃煤量是800萬噸,到了2020年預計會下降到200萬噸,甚至在未來,我們可以期待北京完全脫煤,改用天然氣或電力。”

資料圖片:2017年12月21日拍攝的頤和園十七孔橋“金光穿洞”美景。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