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女是清末起義軍首領,被抓後裸刑遊街,曾大罵慈禧,死時僅17歲

在幾千年的中國封建歷史中, 無論是戰爭還是勞動, 男性的優勢都大於女性。 正是由於這種差異, 古代歷史上的文臣武將都是清一色的男子。

但儘管古代女子的地位如此卑微, 歷史上卻也不缺乏巾幗英雄。 武有花木蘭替父從軍, 文有武則天稱帝治國。 此外, 還有很多不被人熟知的女英雄、女豪傑, 她們的事蹟絲毫不亞於男性。

清朝末年, 也有一位這樣的巾幗豪傑, 她雖然不被歷史熟知, 但是她的故事卻頗具傳奇色彩, 她的名字叫做廖觀音。

廖觀音出生於1886年, 當時的清朝在慈禧的垂簾聽政下, 同外國簽訂了一些列的不平等條約。

而這些條約的惡劣影響, 最終都轉嫁到了普通百姓身上。

在清朝末年的四川地區, 外國的傳教士盛行, 但是他們不行善事, 而是披著宗教外衣的豺狼。 這些洋人教堂以成都為中心, 為了培植教會勢力, 傳教士收羅地痞流氓、地主土豪入教, 最終魚肉鄉里、欺淩百姓。 而且傳教士還非法佔有農民的土地田產, 造成更多的人生活艱難。

最終, 在一場大旱之下, 饑寒交迫的百姓們走投無路, 紛紛揭竿而起。 在四川眾多的起義軍中, 廖觀音領導的紅燈教是其中最傑出的一支。

廖觀音因為在族中排行老九, 所以親戚鄰居都親切的稱呼她廖九妹。 廖九妹生的健壯秀麗, 洗衣做飯、挑花刺繡樣樣精通。 而且廖九妹聰慧伶俐,

學問甚至超過了比她大的兄長。

因為廖觀音生活的石板灘經常有土匪作亂, 當地人有習武的風俗, 因此, 廖觀音從小耳濡目染, 學得了一身本領, 小小年紀武藝已經超過很多人。

廖九妹的同鄉有一個鐵匠叫曾阿義, 此人是義和團的一個地方首領。 他聽說廖九妹文武雙全, 就主動接近她, 並向其講訴“反清滅洋”的道理。 最終, 在曾阿義的鼓動下, 廖觀音不顧家庭反對, 依然加入了紅燈教。

廖觀音天生善良, 加入紅燈教後, 經常“救人之急, 濟人之難”, 很多團眾都打心眼裡擁護她。 廖觀音的名望從石板灘逐漸傳遍四川內外, 最終, 團眾們見她作戰有勇有謀, 為人正直善良, 所以推其為首領, 以前的首領曾阿義也甘願作其參謀。

因為廖觀音的名字中正好有觀音二字, 所以很多人稱讚她是“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

廖觀音帶領的紅燈教勢頭越來越大, 終於驚動了官府, 清廷決定派兵征繳。 雖然廖觀音帶領群眾在前期取得了一定勝利, 但是隨著清軍投入的兵力、武器越來越多, 最終因實力懸殊過大, 廖觀音的隊伍被打散, 只能進行小規模的活動。

廖觀音的遊擊活動神出鬼沒, 連斃清軍將領, 令當時的四川總督奎俊又驚又怕, 而且毫無辦法。 可惜的是, 由於叛徒的出賣, 廖觀音最後被抓住。 由於廖觀音名震一時, 聲望過大, 所以清廷決定殺一儆百。

在斬首前, 廖觀音還被處以裸刑遊街示眾, 但是她依然面不改色, 一路上大罵慈禧是洋人的奴才。

直至儈子手的鬼頭刀一揮, 廖觀音年僅17歲的生命就此消逝, 圍觀群眾無不唏噓讚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