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每日科技速遞」中國研製出水下永動機器人 將用於全球海洋觀測

中國研製出水下永動機器人將用於全球海洋觀測

日前, 我國研製出國內首個深海型海洋溫差自供能漂流浮標樣機, 在理論上實現了“水下永動機器人”。 其整體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準, 將用於全球海洋觀測計畫(Argo計畫)。

Argo計畫旨在快速、準確、大範圍收集全球海洋上層(從海面到2000米深度)的海水剖面資料。 該計畫構想在全球大洋中每隔3個經緯度布放一個浮標, 由數千個浮標組成龐大的海洋觀測網, 測量海水溫度、鹽度、壓力等。

——《科技日報》

上海生科院等揭示KDM5亞家族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底物識別機制

近日, 中國科學院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杜嘉木課題組,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曹曉風課題組合作完成的論文, 以Structure of the Arabidopsis JMJ14-H3K4me3 Complex Provides Insightinto the Substrate Specificity of KDM5 Subfamily Histone Demethylases為題, 線上發表在ThePlant Cell上, 該研究利用結構生物學、生物化學和細胞生物學等手段, 揭示了KDM5亞家族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底物識別機制。

——中科院網站

“獵鷹重型”火箭真的要發射了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日前在Twitter上發佈了一組即將在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的“獵鷹重型”火箭的照片。 據悉, “獵鷹重型”火箭已經接近組裝完畢, 只剩下最後的荷載和鼻錐部分沒有安裝。 除了是特斯拉CEO, 馬斯克也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CEO。 他本月初曾表示, “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將于明年1月首次試飛。

——新浪科技

FDA首次批准基因療法治遺傳性失明單價或要100萬美元

近日,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了第一種用於遺傳疾病的基因療法, 它能夠治療一種遺傳性失明;但目前這種治療方法的價格或高達100萬美元, 它由費城生物科技初創公司Spark Therapeutics研發。 此前獲批上市的基因療法主要用於癌症治療。

——澎湃新聞

“Magic LeapOne”AR 眼鏡正式發佈

近日, Magic Leap正式發佈了其首款硬體產品——AR 眼鏡 Magic Leap One。 該產品是“創作者版本”(Creator Edition), 將於 2018 年開始發貨。 從其官網公佈的圖片來看, 這款產品包含三個部分, 一個 AR 眼鏡、一個手柄和一個電池。 這款眼鏡的設計大膽拋棄了當下的極簡設計風, 採用了蒸汽朋克風格, 可謂獨樹一幟。

——36kr

NASA宣佈第四次“新邊疆任務”探索彗星與土衛六

近日, NASA宣佈了第四次“新邊疆任務”的遴選結果:最終有兩項任務進入決賽環節,

一項是收集並帶回彗星樣本, 另一項則是探索土衛六。 第一項任務由康奈爾大學的史蒂夫·斯奎爾斯帶領, 名為“彗星宇宙生物學探索樣本取回專案”, 簡稱CAESAR。 該任務將向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發射一枚探測器, 從彗星表面收集至少3.5盎司(約合100克)樣本, 然後將其帶回地球。 科學家將試著收集生命所需的有機化合物, 借此理解彗星對地球生命的誕生作出了怎樣的貢獻。

——新浪科技

我國首款嵌入式人工智慧視覺晶片發佈

12月20日, 中關村前沿技術企業地平線機器人技術團隊發佈中國首款嵌入式人工智慧視覺晶片。 在人工智慧視覺識別領域, 該類晶片每幀中可同時對200個視覺目標進行檢測,

為我國智慧駕駛、智慧城市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據介紹, 此次地平線團隊發佈的晶片包括面向智慧駕駛的“征程1.0”處理器和面向智慧攝像頭的“旭日1.0”處理器。 該類晶片完全由中國企業自主研發, 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低延時等特點, 可直接嵌入至終端設備。

——上海科技

百度AI與南方電網廣東公司跨界合作將共建人工智慧應用創新工作室

12月20日, 百度與南方電網廣東公司在廣州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就踐行國家“互聯網+”智慧能源行動計畫達成深度戰略共識。 雙方宣佈將全面在創新研究及人工智慧多樣化應用層面深度合作, 攜手推動電力產業的智慧化升級。

——搜狐新聞

極奧科技獲軟銀中國千萬級Pre-A輪融資

近日, 智慧出行領域的初創企業極奧科技宣佈完成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 投資方為軟銀中國資本(SBCVC)。 極奧科技是一家利用眾包車輛資料, 生產高精度電子地圖的企業, 其產品和服務已經受到了多家車企、Tier 1供應商、以及多家國內地圖商的認可, 現已應用在安全輔助駕駛和無人駕駛等技術領域。 這一輪資金主要用於佈局交通場景重構。

——36kr

北京將啟用三款單車立體停車庫10秒鐘可完成存取

近日, 首鋼集團已為北京研發了三款自行車立體停車庫, 且已有實物, 正在測試。 一種是樹狀自行車庫, 可停放16輛自行車;一種是雲街狀的自行車庫, 一般可停放120輛自行車;而圓塔形的自行車庫是個智慧化的獨立結構, 一般可停放94輛自行車。除了這三種,還有五種立體停車庫在構思設計階段中,包括垂直升降、垂直迴圈等。據悉,自行車存取是自動的,一般10秒鐘就可以完成。

——《北京晚報》

一般可停放94輛自行車。除了這三種,還有五種立體停車庫在構思設計階段中,包括垂直升降、垂直迴圈等。據悉,自行車存取是自動的,一般10秒鐘就可以完成。

——《北京晚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