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12年的越戰:美國人的恐怖記憶

1961年到1973年, 越戰期間, 美國向越南投下了800萬噸炸藥, 遠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各戰場投彈量的總和, 造成越南160多萬人死亡和整個印度支那1000多萬難民流離失所;美國自己也損失慘重, 5.6萬餘人喪生, 30多萬人受傷, 耗資4000多億美元。

美國在越南的軍事捲入規模大(1973年美國在越南作戰人數約54萬), 時間拖延長(前後12年, 是美國歷史上最長的國外戰爭), 造成了無法估量的心靈創傷。

在戰爭中失去雙腿的藍道夫·巴克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

憤怒地控訴道:“(政府)要我們為了自由和理想去(越南) 戰鬥, 而戰爭卻使我永遠失去了自由。

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了一種什麼樣的理想和自由去戰鬥。 每年我除了與那些悲慘的戰友們淚流滿面地團聚外, 似乎痛苦與孤獨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

戰爭期間, 美國經濟出現大幅度滑坡, 美元霸主地位遭到沉重打擊, 並出現了巨額財政赤字。

越戰徹底改變了美蘇兩霸爭奪的格局:整個20世紀70年代, 美國轉為戰略守勢, 而蘇聯則處於戰略攻勢地位。

1948年6月,

前蘇聯開始對柏林的封鎖, 1949年5月12日, 蘇聯宣佈解除對柏林的封鎖, 延續四百六十二天的柏林危機結束。 蘇聯的行為不僅沒有達到目的還損害了自己和社會主義的形象。 美國及 西方陣營是贏家。

1962年, 加勒比海地區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古巴導彈危機。

這是冷戰期間美蘇兩大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 這次危機雖然僅僅持續了13天, 美蘇雙方在核按鈕旁徘徊, 最後以原蘇聯妥協而告終, 美國占了上風。

越戰不同了。 美國在越南12年耗費了巨大人力物力卻沒有取得預想效果, 遭致國內外一致反對。 尼克森準備從越南脫身。

尼克森找到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 希望他能幫助美國走出越戰泥潭。 基辛格 與越南政府及蘇聯進行了接洽。 1969年5月14日, 基辛格把蘇聯駐美國大使多勃雷寧請到白宮辦公室。

基辛格說:“要是把態度靈活誤以為是軟弱無能,把通情達理看成是沒有決心,那就要犯絕大的錯誤,我還必須十分坦率地說明白,要是這種無謂的痛苦繼續下去,勢將影響其他方面的決定。這樣拖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

多勃雷甯把美方計畫反映給蘇聯政府,蘇聯表現出冷淡態度。此後美國多方進行談判,但進展緩慢。

美國政府儘管說的冠冕堂皇,也是掩蓋不了求饒的囧相,而原蘇聯政府趾高氣揚,遲遲不給臺階下。這一切都是越戰惹的禍。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說:“越南戰爭也許是一場悲劇,美國本來是根本不應該闖進去的。”資深參議員喬治·麥戈文說:“我認為,印度支那戰爭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軍事、政治、經濟和道義的錯誤。”

越戰之後,卸任了近30年的美國前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在眾多越戰反省者的鼓勵下,於1995年發表了《回顧:越南的悲劇與教訓》一書。

麥克納馬拉認為,美國政府決策人沒有意識到,“無論是我們的人民,還是我們的領袖,都不是萬能的。在不涉及我們自身存亡的事務中,要判斷什麼是另一個國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應由國際社會進行公開辯論來決定。

(美國民眾要求結束越戰)

我們並不擁有天賦的權力,來用我們自己的理想或選擇去塑造任何其可惜,這一用血和淚總結出來教訓,在目前的美國政府中依然沒有引起足夠的鑒戒他國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我們仍然在重複著類似的錯誤。”

基辛格說:“要是把態度靈活誤以為是軟弱無能,把通情達理看成是沒有決心,那就要犯絕大的錯誤,我還必須十分坦率地說明白,要是這種無謂的痛苦繼續下去,勢將影響其他方面的決定。這樣拖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

多勃雷甯把美方計畫反映給蘇聯政府,蘇聯表現出冷淡態度。此後美國多方進行談判,但進展緩慢。

美國政府儘管說的冠冕堂皇,也是掩蓋不了求饒的囧相,而原蘇聯政府趾高氣揚,遲遲不給臺階下。這一切都是越戰惹的禍。

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說:“越南戰爭也許是一場悲劇,美國本來是根本不應該闖進去的。”資深參議員喬治·麥戈文說:“我認為,印度支那戰爭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軍事、政治、經濟和道義的錯誤。”

越戰之後,卸任了近30年的美國前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在眾多越戰反省者的鼓勵下,於1995年發表了《回顧:越南的悲劇與教訓》一書。

麥克納馬拉認為,美國政府決策人沒有意識到,“無論是我們的人民,還是我們的領袖,都不是萬能的。在不涉及我們自身存亡的事務中,要判斷什麼是另一個國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應由國際社會進行公開辯論來決定。

(美國民眾要求結束越戰)

我們並不擁有天賦的權力,來用我們自己的理想或選擇去塑造任何其可惜,這一用血和淚總結出來教訓,在目前的美國政府中依然沒有引起足夠的鑒戒他國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我們仍然在重複著類似的錯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