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冬至養生必看須知,健康過冬必做的幾件事

冬至

今天是12月22日, 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 把冬至看得和過年一樣重要, 是因為這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 也是陰氣最重的一天, 而對人體來說, 需要精心調養, 使陽氣逐漸壯大, 才能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今天就讓小編告訴大家冬季養生的一些必備知識吧~

飲食篇

冬至時節, 天氣寒冷, 人體新陳代謝水準相對較低。 此時, 飲食要做到以下改變哦~

【增加高蛋白質食物的攝入】

要增加高蛋白質食物的攝入, 比如畜禽肉、魚肉和雞蛋等。 蛋白質所含能量的30%會變成熱量從體表散發出來,

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只有5%~6%作為熱量散失, 脂肪則是4%~5%。 需要注意的是, 要增加的是富含蛋白質的瘦肉而不是脂肪多的肥肉。 同時, 每天吃肉量最好控制在2兩以下。

【飯前喝碗熱粥或熱湯】

飯前喝一碗熱粥或者熱湯, 不但會讓身體立刻感到溫暖, 還能暖腸胃、喚醒消化系統, 促進食欲。 尤其雜糧粥還能幫助補充B族維生素和鉀等多種營養素。 此外, 冬季氣候乾燥, 更應補充水分, 而喝粥喝湯也能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喝下很多水, 熱湯最好是少油少鹽的哦~

【零食首選堅果】

堅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B族維生素, 以及鐵、鋅、鈣等礦物質, 還有一定量的蛋白質, 都能幫助人們抵抗寒冷。 堅果的營養素密度較高, 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冬天食物種類相對較少的缺陷。

需要提醒的是, 堅果最好選原味的, 且每天吃的量不超過一小把。

【多吃黑色食物】

中醫提倡冬季宜補腎, 而黑色食物入腎。 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分析, 黑豆、黑米、黑芝麻、紫甘藍、紫薯、藍莓等紫黑色食物中富含的花青素是一種強抗氧化劑, 能夠預防癌症, 增強血管彈性, 還可以保護視力。

保暖篇

過了冬至, 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就要到了。 俗話說:“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現在正值一九, 氣溫急劇下降, 特別是注意防病保暖, 尤其要做好以下6件事。

【頭戴帽, 不易寒】

頭部由於裸露在外面, 很容易受風寒。 頭部一旦受寒, 容易引起感冒。 要想保暖頭部, 戴帽子很重要, 並且最好能捂住耳朵。 另外, 頭上有很多重要穴位,

經常按摩頭皮, 加快血液迴圈, 也能保持頭部暖和。

【保暖先暖腳】

寒從腳下起, 腳部一旦受寒, 很容易引起感冒或腰腿痛等病症。 專家建議, 腳部保暖要有合適的鞋子和襪子。 鞋子的尺碼應稍大些, 最好墊一雙棉鞋墊, 腳放在裡面要有點空間。 其次, 鞋底應稍高些, 這樣可以起到與冰冷地面隔寒的作用。 另外, 最好每天用溫水泡腳, 步行半小時以上, 並堅持早晚搓揉腳心。

【衣服不能太緊】

衣服太緊太厚, 不但會限制身體活動, 還會影響血液迴圈。 所以冬季穿衣感覺溫暖就可以了。 一般來說, 老人衣著應以質輕暖和為宜, 年輕人穿衣不可過厚, 嬰幼兒體溫調節能力低, 應以保暖為主, 但切忌捂得過厚、出汗。

【戴圍巾別捂嘴】

圍巾大多以羊毛、兔毛、混紡毛線織成, 纖維極易脫落, 又因容易吸附灰塵、細菌、病菌, 而且不是每天都清洗, 脫落的纖維、灰塵、病菌就很容易隨著呼吸進入體內, 引發疾病。

【室溫不宜太高】

冬天天氣乾燥, 室內外溫差較大, 一出一進很容易受涼。 因此, 冬季室溫應稍涼一些, 保持在18℃~20℃為宜, 如果能在室內放一盆水, 增加一下室內濕度就更好了。

【門窗不應太封閉】

冬季室內要多通風換氣, 在天氣晴朗的時候要及時開窗, 以保證空氣清新, 氧氣充足。 (不過這幾天很多地方霧霾嚴重, 開窗通風還是需要注意空氣品質。 )

養生操

冬至養生操, 根據人體“初陽始升”這一特點, 在手足並練的同時, 加入了吸氣嘶字訣、呼氣嘿字訣的呼吸吐納練習,

使體內真氣先升後降, 從而達到溫腎助陽、強健腰腿的功效。

【具體步驟】

注意:整個過程中, 吸氣時, 牙齒輕扣, 舌尖抵在上門牙內側, 發出嘶(si)音, 以提升真氣;呼氣時, 嘴微張, 舌頭平伸, 發嘿(hei)音, 以沉降真氣。

1.正身平坐, 兩腿伸直, 兩手自然放於兩膝, 呼吸均勻。

2.兩手十指先張開, 再屈指內扣成“虎爪”, 抓、扣兩膝蓋骨, 同時向上提拉兩腿, 兩腿借力屈膝收至胸前, 腳跟著地。

3.動作略停;兩手變掌, 順勢內旋、下按, 兩腿借勢伸直放平。

4.兩掌外旋成指尖向前, 體會掌心熱力向兩膝深處傳導。

5.重複2~4步6次後, 還原正身平坐的姿勢, 全身放鬆。

從飲食到保暖再到養生操, 讓我們一起過一個溫暖健康的冬天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