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每年3萬兒童因用藥不當致聾,這8大誤區千萬別犯!

孩子生病是媽媽最害怕的問題, 沒有之一。

尤其是冬天北風一吹, 有些孩子就開始咳嗽、鼻涕不斷~為了避免孩子病情越拖越嚴重, 很多家長會根據以往經驗自行給孩子用藥。 但是給孩子用藥卻往往沒那麼簡單, 一不小心容易踩雷區, 甚至會孩子健康造成永久傷害。

兒童是安全用藥隱患的重災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 全球每年有近千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 用藥不當是重要原因之一。 我國人口基數大, 兒科疾病占所有就診人數的20%, 也是安全用藥隱患的重災區, 不合理用藥比例高達12%—32%, 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率是成人的兩倍。

據中國聾兒康復中心統計, 我國7歲以下聾兒, 超過30%是因藥物過量造成的毒副作用所致。 因用藥不當, 我國每年約有三萬左右的兒童陷入無聲的世界, 有些甚至, 被迫造成肝腎功能、神經系統等損傷……

兒童藥品不良反應比例高, 一方面是兒童生理機能未成熟、兒童專用藥較少有關, 另一方面與不少家長不遵醫囑濫用藥有關。 家長在孩子生病時如果自作主張給孩子吃藥很可能會造成用藥不對症、藥品劑量過大或不足, 或是聯合用藥時出現配伍禁忌和拮抗作用, 從而引起藥品不良反應。

兒童安全用藥切記10大常識

2、兒童選藥要儘量選用兒童劑型。 如無兒童劑型, 不能擅作主張把成人藥減量服用,

要嚴格按照醫囑用藥。

3、家長為兒童用藥前, 必須閱讀藥品說明書。 注意藥品有效期, 檢查藥袋上的姓名、藥品總量、用法用量、臨床用途及注意事項、用藥指示、藥品的保存方式等。

4、提倡“能口服不靜滴”的原則, 不要盲目靜脈用藥。 對於絕大多數輕症疾病患兒, 口服藥物治療可以達到療效要求, 沒必要輸液治療。 不必要的靜脈用藥, 也不一定達到療效好見效快的目的, 甚至增加藥物毒副作用、輸液反應、過敏反應的風險。

5、是否使用抗菌藥物, 必須遵醫囑。 使用時在醫生指導下足量、足療程使用;不需要時, 家長勿擅自使用, 避免濫用。

6、兒童用藥後, 家長應注意觀察有無不良反應。 提倡家長記錄兒童用藥情況, 一旦發生不良反應,

要及時諮詢醫生或就診, 就醫時提供用藥情況或攜帶服用藥品。

7、家中藥品要妥善存放, 謹防兒童接觸, 以免發生誤服中毒事故。 大人應避免在兒童面前服藥;在餵食兒童藥物時, 避免哄騙小孩藥品是糖果, 以免孩子對藥物產生好奇從而引起誤服。 一旦誤服或服藥過量, 需攜帶藥品及包裝儘快就醫。

8、接種疫苗是預防一些傳染病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 國家免費為兒童提供一類疫苗為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流行。 相對於患病後的治療和護理, 接種疫苗所花費的錢是很少的。

9、使用營養素補充劑, 應視兒童營養缺乏情況科學使用。 是否補充營養素、補充什麼營養素, 應該線到正規的、具有各種檢測營養素技術手段和專業兒保醫師的兒童保健中心,

進行全面評價孩子營養素是否缺乏, 力爭判明缺什麼、缺多少, 然後再指導補充。

10、服藥後有任何不適儘快就醫。 用藥後出現不良反應, 有可能是疾病本身所致, 或是藥品所引起必須隨時與醫生聯繫。 萬一不慎誤服藥品或服藥過量, 都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 應帶著藥品迅速就醫, 可為患兒獲得正確診斷爭取寶貴的時間。

兒童用藥8大誤區千萬別犯

關乎孩子的身體健康, 兒童用藥無小事, 家長在孩子身體不適時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不要落入以下常見誤區。

誤區1:熟人推薦藥物不會錯

在寶寶生病時, 一些缺乏經驗的媽媽喜歡向其他媽媽詢問治療方法, 甚至使用別人推薦的藥品。 但實際上,

寶寶本身的體質會有差異, 病因也不一定相同, 正確做法是按醫生指導用藥。

誤區2:進口藥比國產藥好

誤區3:中藥無毒無副作用

俗話說, “是藥三分毒”, 無論是西藥還是中藥, 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 一般而言, 西藥會標出不良反應及禁忌事項, 但中藥卻不標明。 所以, 家長千萬不要以為中藥無毒, 隨意給寶寶吃。

誤區4:中西藥混吃效果好

給寶寶吃西藥, 發現效果不好, 有的家長就會帶寶寶去看中醫, 給寶寶服用中藥, 甚至把中西藥混在一起給寶寶吃。 其實, 這種做法不當, 寶寶腎臟功能還不健全, 多種藥物同時服用肝臟可能會受損。

誤區5:給寶寶用成人藥

誤區6:用藥物預防疾病

為預防寶寶感冒, 有的家長會給寶寶喝板藍根, 但這種做法也是不當的。因為板藍根並不具有預防疾病的功效,千萬別亂給寶寶喝。

誤區7:憑經驗給孩子用藥

“久病成醫”,一些孩子會經常感冒發燒,家長就會備上很多感冒藥、退燒藥,一旦孩子出現症狀,就“憑經驗”給孩子服藥。這是不對的,孩子的咳嗽、流鼻涕、發燒等這些症狀也許根本就不是平時的“普通感冒”,自己給藥很容易誤判斷,延誤治療。

誤區8:症狀緩解就自行停藥

許多藥物需要吃足一定療程,但有的孩子往往吃了一段時間後,家長覺得症狀有所緩解便停藥了。或因為忘記給寶寶喂藥而導致不規律用藥,這都是不對的。

重要提示

為了避免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的發生,當孩子出現身體不適時候,建議家長務必先諮詢醫生,獲得醫生的專業用藥指導,並遵循醫囑進行給藥。

但這種做法也是不當的。因為板藍根並不具有預防疾病的功效,千萬別亂給寶寶喝。

誤區7:憑經驗給孩子用藥

“久病成醫”,一些孩子會經常感冒發燒,家長就會備上很多感冒藥、退燒藥,一旦孩子出現症狀,就“憑經驗”給孩子服藥。這是不對的,孩子的咳嗽、流鼻涕、發燒等這些症狀也許根本就不是平時的“普通感冒”,自己給藥很容易誤判斷,延誤治療。

誤區8:症狀緩解就自行停藥

許多藥物需要吃足一定療程,但有的孩子往往吃了一段時間後,家長覺得症狀有所緩解便停藥了。或因為忘記給寶寶喂藥而導致不規律用藥,這都是不對的。

重要提示

為了避免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的發生,當孩子出現身體不適時候,建議家長務必先諮詢醫生,獲得醫生的專業用藥指導,並遵循醫囑進行給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