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中國最昂貴的一條路,用手指挖成,只是……每1英里就有2個墓碑

本文內容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號“酷玩實驗室”, ID:coollabs

說起雲南的美景

大家想到的是什麼?

有的人會想到麗江

有的人會想到大理

想到昆明、瀘沽湖

但是我想告訴大家

如果你們去雲南玩

不要忘了去這個地方——

滇緬公路

這條公路非常壯美

但絕不僅僅是壯美而已

這是在在抗日戰爭時期

由雲南人N個少數民族

一同修建出的奇跡般的公路

是一條滿載著56個民族凝聚力的公路

一條每一英里就有兩個墓碑

被英國人稱為

“用手指刻出來的公路”

它是國內當時唯一一條連通國外的公路

可以這麼說, 如果沒有這條公路

中國可能會亡國

關於這條公路的故事

很多人或許會覺得難以置信

多年前的雲南

只是一個相對落後的邊陲地區

又是如何造出這般壯麗的工程?

雲南人的組成非常複雜

50多個民族都聚在這裡

經常是山腳是一個民族的

山頭又是另一個

當時流傳著一句話

“彝族把山頭, 龍族把龍頭,

壯族把壩頭, 漢族把街頭”

要是把雲南的民族分佈

按照不同的顏色畫成圖

大概是這個樣子的:

各個民族之間文化差異很大

交流起來都很困難

香格里拉人說話昆明聽不懂

版納人說話麗江也聽不懂

即使是到了現在

經常都會出現一個縣城

甚至一個班的小夥伴

不說普通話的時候

彼此都聽不懂對方說啥

加上雲南的地理位置

還特別尷尬

往北, 是難於上青天的蜀道

往南, 是惡劣的熱帶雨林

雨林裡的螞蟥都能要人命

就算能跑出雲南

在雲南呆慣了的人一出去

就會被外面的酷暑生生熱回來

所以自古以來

雲南就特別的閉塞

不光消息傳不出去

外面的東西也很難進來

雲南人在中國歷史的大事上

一般都不跟著瞎摻和

什麼三國爭霸

什麼安史之亂

什麼清人入關

誰輸誰贏都跟我沒關係

他們吃著自己家種的菌菇

唱著自己喜歡的山歌

悠然自得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然而, 就是這樣一群散兵游勇

卻創造了一個

中國工程史上的奇跡——

滇緬公路

那是1938年

日本人在正面戰場步步緊逼

中國軍隊則一觸即潰

華東、華北、華南

全部落入日本人的手裡

國民政府退居重慶

隨著中國主要的大城市淪陷

全中國絕大多重工業和人口

以及中國沿海幾乎所有的港口

先後被日本人控制

中國的運輸線被日本人徹底切斷

陸地上, 東南亞地區

也已經全線潰敗

日軍佔領越南

只有緬甸還在苦戰

日本軍隊以一個強硬的姿態

全方位包圍了中國

無論是鐵路還是公路

所有已有的國際援助路線

全都被日本人控制住了

國際上援助中國的

槍支、彈藥、藥物等等戰略物資

沒有任何途徑可以進入中國!

而在戰時的中國

沒有足夠的醫藥品

沒有先進的槍支彈藥

就意味著

中國亡國不過是時間問題

事實也是如此

從九一八以來

日本人碰見數倍於己的中國軍隊

幾乎是連戰連捷

在這種形勢下

日本人狂妄的“三個月滅亡中國”

眼看就要實現

中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如果不想亡國滅種

就必須修出一條連通緬甸的公路!

那麼, 這條路從哪裡修呢?

從雲南

在當時的雲南

想要修一條路出來

難度是不可想像的

滇緬公路

有80%的路段都是崇山峻嶺

沒有現代化的工具

靠人手土鍬

修路的效率會極其低下

在整個公路中

還有很多路段都有嚴重的瘴氣

喜歡看《三國演義》的人一定記得

諸葛亮南征孟獲時

就在瘴氣上吃足了苦頭

在雲南省主席龍雲

主動提議要修建這條公路時

沒有人相信雲南人可以修成

日本人知道了這件事後

卻根本沒有放在眼裡

他們覺得就憑雲南人那些

原始的石碾子、扁擔

根本不可能修完公路

甚至沒等他們修完這條路

日本軍就能拿下中國

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

之前的雲南交通不便

雲南政府嘗試過往外修一條路

然而斷斷續續修了12年

也不過修了4.6公里

迫於形勢壓力

國民政府給雲南下了死命令:

限期一年之內

必須修完滇緬公路!

雲南主席龍雲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

越是在這種時候

中國人越是爆發出了

難以想像的凝聚力

除了國民政府抽調所剩無幾的精英工兵

修建橋樑等關鍵節點外

大部分普通道路則由民眾負責修建

而這些普通民眾中

由於青壯年男性很多都上了前線

婦女、兒童和老人占了修路的大多數

那時的雲南人

不再因為不同山寨、不同民族而相互爭執

他們團結在一起

無論你是哪個山頭的

在一聲號召下

都自己帶著口糧鋤頭

浩浩蕩蕩開赴工地

滇西漢、彝、白、傣

回、景頗、阿昌、苗

傈僳、德昂等N多個民族的築路大軍

成了滇緬公路的修築主力

在滇緬公路施工的最高峰

有20萬人都在修路

他們的條件無比簡陋

除了修路的工具和口糧都自己帶

連睡覺的地方也要自己處理

晚上婦女兒童有簡易的帳篷

男人們就自己在公路邊上

挖個土坑就睡了

婦女帶著孩子修建滇緬公路

滇緬公路條件非常差

每年雨季長達6個月

大雨讓築路的過程

變得更加艱難

路邊的自然環境也不好

在怒江兩岸很多地區

惡性瘧疾氾濫

一旦感染上瘧疾

常常在幾個小時內

民工的生命就會被奪走

剛開始修路沒多久

隊伍裡就爆發了嚴重的瘧疾

修路的人被牛蚊叮了

先是發抖、發燒

沒過多久就死了

但是如果沒有把路修好

只會死更多的人

他們沒有辦法

一批人因為瘧疾倒下了

馬上就又來一批人換上

修路的20萬人民

有著不同的膚色

有著不同的著裝

有著不同的民族

但是他們都是中國人

他們都為了保家衛國拼盡全力

他們沒有有效的施工機械

少數有工具的

也不過是扁擔、鐵鍬

這種無比原始的工具

更多的人只有

人肉拉著5噸重的石碾子

靠著簡陋的扁擔簸箕

甚至靠著徒手挖、摳

挖到鮮血淋漓、血肉模糊

一寸一寸地修築公路

在築路工程中

稍有不慎繩子斷掉了

碩大的石碾子就會順著坡滾下來

下面的工人如果不留意

就會被石碾子壓死

在整個過程中

因為爆破、墜崖、落江、塌方和瘧疾

等各種非自然因素死去的民工

有3000多人

如果算上前期的勘探、設計、工程

滇緬公路上每一英里

就有兩座墓碑

在江穀西岸的松山

當時的人們

為這些犧牲了的人們

修建了一座紀念碑

除了修路困難外

在修到一半時

已經有人意識到

即使公路修好了

中國也沒有足夠多的司機

可以在這樣的路況上開車

現在培訓也來不及

倘若有路沒有車

那路不過是廢土一堆罷了

這時候,南洋的華僑們聽聞了

就主動請求回歸

而早在抗戰開始時

他們就已經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給國家援助了大量的物資和金錢

他們在國外生活已久

可當他們知道自己的國家

正在受到日本人的侵略

他們義無反顧的選擇回來

甚至有一個

新加坡富商的女兒李月美

放棄自己千金大小姐的生活

拿了弟弟的衣服

喬裝成男人回國當機工

後來在滇緬公路上開車時

她不小心出了車禍

大家把她送到醫院時

才知道她是一個“花木蘭”

當時自願回國的華僑

足足有3192人

他們分成九批先後回到祖國

他們其中有1000多人

都最終長眠在雲南

他們是一群

“慷慨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勇士

南洋歸國華僑機工簡稱“南僑機工”。公路修通兩年多後,6000多名中國司機和3000多名南洋華僑,日夜不停地開著車,經過這條公路,將各種急需的物資運入中國。其中,僅運送的汽車就多達13000多輛。

在所有中國人的努力下

1938年8月底

在全世界都認為

這條公路修不成的時候

雲南人只用了9個多月

就讓滇緬公路完成通車

比預定的時間還早了幾個月

建成之日,英國記者寫道:

“這是一條用手指刻出來的公路”

美國的駐華大使詹森

專程取道仰光去看了看這條公路

在回國後的報告中

他說:

“這是一條純靠人力開闢的公路,

是全世界任何其他民族

都辦不到的事!”

這條用手指刨出來的公路

東起雲南昆明

西出邊境重鎮畹町

與仰光公路相接

穿過了中國最堅硬的山區

跨越了最湍急的河流

蜿蜒上千公里

在被日本重重包圍的中國

滇緬公路像一條長長的臍帶

承載著整個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

這是一條血肉築成的長城!

建成之後,根據不完全統計

這條路源源不斷地輸送了

包括彈藥、汽車、醫療器械、麵粉

等各類軍用、民用物資

共計77萬餘噸

它支撐了抗日戰場上

一半以上的戰略物資

和大後方經濟補給

“3噸的雪佛蘭”、“3噸的福特”

“3.5噸的道奇”、“4.5噸的大國際”

這成了雲南人的新“民歌”

很多通行的車輛

到現在都還在緬甸使用著

為了爭奪這條公路

中國軍隊和日本侵略者

圍繞著滇緬公路

大大小小激戰多次

中國軍隊一次又一次

頑強地堅守住了陣地

其中在龍陵的三次戰役

更是徹底擊潰了日本56師團“龍兵團”

可以說,沒有這條公路

中國早已不復存在

如今,70多年過去了

提起雲南

人們會想到麗江、昆明

會想起大理、騰沖

會想到西南邊陲美麗的一切

而滇緬公路

這條曾讓中華民族免於亡國的公路

這條20萬中國婦孺老幼

用手指一點點挖出來的

用他們的生命築起來的血肉長城

似乎只是一條普通的公路

很少被想起

我想

當我們紀念和緬懷英雄的時候

這條公路也應該為人熟知

它路邊的每一座墓碑背後

都是幾百幾千個無名英雄

當我們有一天走進雲南的時候

除了麗江和大理

是不是也可以去看看那條公路

因為那裡

有我們最美的英雄

- THE END -

他們團結在一起

無論你是哪個山頭的

在一聲號召下

都自己帶著口糧鋤頭

浩浩蕩蕩開赴工地

滇西漢、彝、白、傣

回、景頗、阿昌、苗

傈僳、德昂等N多個民族的築路大軍

成了滇緬公路的修築主力

在滇緬公路施工的最高峰

有20萬人都在修路

他們的條件無比簡陋

除了修路的工具和口糧都自己帶

連睡覺的地方也要自己處理

晚上婦女兒童有簡易的帳篷

男人們就自己在公路邊上

挖個土坑就睡了

婦女帶著孩子修建滇緬公路

滇緬公路條件非常差

每年雨季長達6個月

大雨讓築路的過程

變得更加艱難

路邊的自然環境也不好

在怒江兩岸很多地區

惡性瘧疾氾濫

一旦感染上瘧疾

常常在幾個小時內

民工的生命就會被奪走

剛開始修路沒多久

隊伍裡就爆發了嚴重的瘧疾

修路的人被牛蚊叮了

先是發抖、發燒

沒過多久就死了

但是如果沒有把路修好

只會死更多的人

他們沒有辦法

一批人因為瘧疾倒下了

馬上就又來一批人換上

修路的20萬人民

有著不同的膚色

有著不同的著裝

有著不同的民族

但是他們都是中國人

他們都為了保家衛國拼盡全力

他們沒有有效的施工機械

少數有工具的

也不過是扁擔、鐵鍬

這種無比原始的工具

更多的人只有

人肉拉著5噸重的石碾子

靠著簡陋的扁擔簸箕

甚至靠著徒手挖、摳

挖到鮮血淋漓、血肉模糊

一寸一寸地修築公路

在築路工程中

稍有不慎繩子斷掉了

碩大的石碾子就會順著坡滾下來

下面的工人如果不留意

就會被石碾子壓死

在整個過程中

因為爆破、墜崖、落江、塌方和瘧疾

等各種非自然因素死去的民工

有3000多人

如果算上前期的勘探、設計、工程

滇緬公路上每一英里

就有兩座墓碑

在江穀西岸的松山

當時的人們

為這些犧牲了的人們

修建了一座紀念碑

除了修路困難外

在修到一半時

已經有人意識到

即使公路修好了

中國也沒有足夠多的司機

可以在這樣的路況上開車

現在培訓也來不及

倘若有路沒有車

那路不過是廢土一堆罷了

這時候,南洋的華僑們聽聞了

就主動請求回歸

而早在抗戰開始時

他們就已經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給國家援助了大量的物資和金錢

他們在國外生活已久

可當他們知道自己的國家

正在受到日本人的侵略

他們義無反顧的選擇回來

甚至有一個

新加坡富商的女兒李月美

放棄自己千金大小姐的生活

拿了弟弟的衣服

喬裝成男人回國當機工

後來在滇緬公路上開車時

她不小心出了車禍

大家把她送到醫院時

才知道她是一個“花木蘭”

當時自願回國的華僑

足足有3192人

他們分成九批先後回到祖國

他們其中有1000多人

都最終長眠在雲南

他們是一群

“慷慨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勇士

南洋歸國華僑機工簡稱“南僑機工”。公路修通兩年多後,6000多名中國司機和3000多名南洋華僑,日夜不停地開著車,經過這條公路,將各種急需的物資運入中國。其中,僅運送的汽車就多達13000多輛。

在所有中國人的努力下

1938年8月底

在全世界都認為

這條公路修不成的時候

雲南人只用了9個多月

就讓滇緬公路完成通車

比預定的時間還早了幾個月

建成之日,英國記者寫道:

“這是一條用手指刻出來的公路”

美國的駐華大使詹森

專程取道仰光去看了看這條公路

在回國後的報告中

他說:

“這是一條純靠人力開闢的公路,

是全世界任何其他民族

都辦不到的事!”

這條用手指刨出來的公路

東起雲南昆明

西出邊境重鎮畹町

與仰光公路相接

穿過了中國最堅硬的山區

跨越了最湍急的河流

蜿蜒上千公里

在被日本重重包圍的中國

滇緬公路像一條長長的臍帶

承載著整個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

這是一條血肉築成的長城!

建成之後,根據不完全統計

這條路源源不斷地輸送了

包括彈藥、汽車、醫療器械、麵粉

等各類軍用、民用物資

共計77萬餘噸

它支撐了抗日戰場上

一半以上的戰略物資

和大後方經濟補給

“3噸的雪佛蘭”、“3噸的福特”

“3.5噸的道奇”、“4.5噸的大國際”

這成了雲南人的新“民歌”

很多通行的車輛

到現在都還在緬甸使用著

為了爭奪這條公路

中國軍隊和日本侵略者

圍繞著滇緬公路

大大小小激戰多次

中國軍隊一次又一次

頑強地堅守住了陣地

其中在龍陵的三次戰役

更是徹底擊潰了日本56師團“龍兵團”

可以說,沒有這條公路

中國早已不復存在

如今,70多年過去了

提起雲南

人們會想到麗江、昆明

會想起大理、騰沖

會想到西南邊陲美麗的一切

而滇緬公路

這條曾讓中華民族免於亡國的公路

這條20萬中國婦孺老幼

用手指一點點挖出來的

用他們的生命築起來的血肉長城

似乎只是一條普通的公路

很少被想起

我想

當我們紀念和緬懷英雄的時候

這條公路也應該為人熟知

它路邊的每一座墓碑背後

都是幾百幾千個無名英雄

當我們有一天走進雲南的時候

除了麗江和大理

是不是也可以去看看那條公路

因為那裡

有我們最美的英雄

- THE END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