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簡評:中國近代屈辱史產生的必然性

前言:中國近代史, 是屈辱的。 西方列強對中國進行資本輸出。 中國, 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 成為列強的殖民地。

鴉片戰爭

作為締造中國近代屈辱史的清政府, 自18世紀下半葉開始就已經走上衰敗的帶路。

吏治腐敗

吏治日益腐敗, 官吏貪風熾盛, 營私舞弊, 賄賂公行。 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珅, 總攬朝政二十餘年, 貪墨四億兩白銀。 要知道這是當時清政府八年的財政收入。 地方官吏巧取豪奪, 更是無孔不入。 在貪官污吏的敲詐勒索下, 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和珅像

軍隊腐化, 裝備廢弛

鴉片戰爭前,

清政府擁有八十余萬士兵。 但是這些士兵早已腐敗不堪。 軍官不理營務,剋糧冒餉, 花天酒地。 士兵不勤操練, 許多人吸食鴉片, 聚眾賭博。 京城的八旗兵勇“三五成群, 手提鳥籠, 終日遊手好閒”。 有些地方, 騎兵沒有馬, 水兵不識水性, 武器生銹, 炮臺失修。 這樣腐敗的的軍隊, 根本沒有戰鬥力。

八旗兵勇

人口增長過快, 社會問題嚴重

乾隆二十九年至嘉慶十七年, 人口增長一億多。 與人口增長過快所矛盾的是, 耕地面積增長緩慢。 道光年間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二畝。 流民增多, 加劇社會動盪。

末日式災難

在中國固步自封的同時, 西方國家則以英國產業革命為標誌開始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義的變革。

瓦特發明蒸汽機

工業上的空前發展,

使英國有了更多的對外擴張要求。 中國和西方國家君主間觀念的巨大差異在此顯現出來。 乾隆皇帝固守朝貢體制, 不能知己知彼, 有理有節, 對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視而不見, 仍陶醉與“天朝上國”的虛幻迷夢中, 恰恰是葬送了中國向前發展的機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