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為何有人在惡毒侮辱江歌媽媽?因為人們需要一個“完美受害人”

有人說, 對江歌媽媽越來越不喜歡

有人說, 江歌媽媽何必噴人、“煽動輿論”?就不能安靜維權?

有人說, 江歌媽媽賣慘當網紅, 消費女兒的慘死

我說, 你這麼惡毒, 一定過得不如意吧。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 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 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 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魯迅

習慣了大事件各種反轉的人們, 也在“期待”著江歌案的另一種聲音。

幾個月來, 網上對江歌媽媽的指責甚至謾駡就不絕於耳。

就在昨天, 江歌媽媽發了文章:《感謝!道歉!》。

開篇, 她就為自己這些天的情緒失控向關心、幫助和支援她的好心人道歉。 “我讓大家失望了, 請大家原諒!”

這種失控, 發生在網上。

很奇怪, 有些人似乎對大事件中的受害者們有著天然的敵意。

為何總有人站出來來向原本就遭受不幸的人再踩上兩腳?

網友:我反感江媽媽

其實, 從去年維權, 甚至到今年12月18日庭審期間, 都有網友對她抨擊。

有人說, 她在消費女兒。

有人說, 她侮辱了女兒。

還有人說, 她沒素質。

對這些網友, 江秋蓮開罵了, 很不好聽, 一來一往吸引了更多人圍觀。

這類人發聲的不多, 但私下不少。

如今, 怎麼就掉轉槍口?

其實, 不論是杭州縱火案中家破人亡的林爸爸, 還是女兒被殺害後又遭遇女兒閨蜜欺瞞的江歌媽媽,

這些人的悲劇, 在一些人眼中只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

江歌案的進展, 江哥媽媽的遭遇, 在他們眼中和鹿晗關曉彤戀情, 奚夢瑤摔倒一樣, 只是談資而已。

而更多的大多數人在感歎一聲:“唉, 太慘了。 ”之後就該幹嘛幹嘛去了。

遠在千里之外一個不幸的人的不幸, 和自己有多大關係呢?

幾乎大多數人都看過江歌案, 抒發過對江媽媽的同情、關懷。

終於, 當江媽媽花了整整一年, 像一隻蝸牛背著女兒的案子爬進大眾的視線。 隨之而來的是, 江歌案高居熱搜榜, 大V聲援, 這話題太有存在感。

事件發酵後, 有的人卻不習慣了。

因為我們都生活在資訊超載的今天, 社交網路和自媒體的力量在不斷將一個大事件的熱度推高。

漸漸地, 有的人凡是跟“江歌”有關的話題都想遮罩, 跟“江秋蓮”有關的內容都讓人疲倦。

這一讓你震撼的悲劇, 或許變成了稀鬆平常的談資, 成了沒有消費欲望的熱點。

甚至一年裡頭, 有的人就開始問:

江媽媽怎麼潑婦一樣罵“X你媽”?

女兒不能複生, 而且日本法律沒有死刑, 她為什麼從中國追到日本不放過陳世峰?

江歌的死, 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 可是, 她煽動幾十萬人請願陳世峰殺人償命, 企圖用民意“操縱”法律, 這種“上躥下跳”的吃相不也很難看?

再說劉鑫, 她說過“我已經知道錯了, 我代替父母道歉”, 網友人肉、辱駡她, 差不多得了。 江秋蓮何必“回國後跟她繼續對簿公堂”?

江媽媽你怎麼就那麼能折騰?

你還想怎樣?

其實,那些對江哥媽媽說“差不多得了”,勸江歌媽媽走到這裡就夠了,倦了累了別再拼下去,到如今也該知足的人

基本是一些沒經歷過人生中大悲大喜的人,閱歷尚淺,不知愁為何滋味。

而那些勸江哥媽媽原諒劉鑫原諒陳世峰的人,就更可笑了。

我們任何人都沒有權利要求江哥媽媽去原諒他們。

很多人期待一個耶穌式的“完美受害人”形象

這麼長時間來,我們能看到,從杭州縱火案,到江歌案,再到各種各樣的悲劇案件,都會有人冒出來來用各種各樣的論調指責受害者。

一時間給人感覺“你之所以遭遇這樣的不幸,肯定你自己有原因”

這是不是一種很熟悉的論調? 還記得小時候一些武斷的班主任在處理學生們打架鬥毆的時候習慣說的“一個巴掌拍不響” “他為啥無緣無故來打你,你肯定有問題” 的這種混蛋理論麼?

還有經常能聽到的,在女性遭遇性侵後有的人總說“你不穿那麼暴露,怎麼會遭性侵?”

對於網上的烏合之眾來說,一旦你成為了一個熱點事件中的受害者,你就一定要是一個“完美受害者”的形象。

如果你是受害者,那麼你不可以有七情六欲,不可以表達除了悲傷之外的任何情感,不可以對人強硬,不可以懟人,不可以沒有大胸懷。

如果你是受害者,那麼你最好別募捐,如果你募捐,那些捐了錢的,沒捐錢的,都可能會逼著你當一個好會計,把每一分每一毛的花銷都公佈出來。不然,你就一定是在騙捐,是在吃自己死去的親人的人血饅頭。

對於那些在網上罵江哥媽媽的人來說,江哥媽媽最大的錯就是沒能演出一個“耶穌式”的受害人形象。

這些人的內心早就為江哥媽媽準備好了一本瑪麗蘇式的劇情:江哥媽媽用博大的胸懷和愛原諒了陳世峰和劉鑫,上演一齣世界真美好的大團圓結局,撒花~

但是,現實卻與他們想像的出入太大,於是他們開始反感江哥媽媽。

“你怎麼可以不原諒劉鑫和陳世峰呢?你心眼怎麼這麼小呢?你怎麼能這麼不依不饒呢?”

抱歉,這世上沒那麼多耶穌和佛祖,大多數受害者都是普通人,他們只是在尋求簡單樸素的正義。

因為,江媽媽根本不會原諒把女兒一刀斃命的兇手,無法原諒“人間蒸發”的劉鑫。

在她苦苦堅持的413天裡,沒有收到陳世峰個人和全家、劉鑫個人和全家一句真誠的道歉。

江歌媽媽說:“我不偉大,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平凡人,只是一個媽媽,江歌的媽媽!一個有著愛恨情仇的媽媽”。

在江歌離開人世的那天起

江秋蓮就死了,現在殘活著的是江歌的母親

她是靠著為女兒尋求正義和公道才堅持著一口氣到今天

很多人都無法原諒傷害過自己的前女/男友,就著急喊著讓江歌媽媽原諒陳世峰。

真是諷刺。

很抱歉,江媽媽不是聖人。

她滿足不了有些人對“聖人”的人設。

所以他們開始罵她,覺得她欺騙了他們。

“你怎麼能不按照劇情演呢?”

侮辱江歌媽媽的人,你的靈魂已經涼了

其實,如果只是有人只是不耐煩,那還好,

可怕的是——有人血口噴人,只為了博人眼球

有人把江媽媽的部分支持者不理智的做法、言論,都算在她頭上。

當這些人的一舉一動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有了缺點和死角,部分帶著理想化色彩,如同聖人般存在的網友就開始辱駡江媽媽慫恿大家鬧事。

甚至認為江歌媽媽用團體操作,消費死者。

這些侮辱已經讓人心寒,更有人吃人血饅頭。

其中,大V@免費寫手、@特別調查員 等更成了挖出江歌案黑幕、洞悉江媽媽陰謀詭計的正義“化身”。

再比如:借著慘案,江媽媽想紅想瘋了,如願成大V(說這話的你,你良心還在嗎?)

其實,很多罵一個受害者蹭自己死去親人當大V的人,其實只是內心想當大V想當瘋了。看別人成了熱點事件熱點人物眼紅而已。

這個案子進度到今天,有一個細節讓人頗為感慨。

江媽媽在日本簽名時,很多日本人不贊成死刑,但他們會排隊到江媽身前,聽她的遭遇,給她擁抱、安慰。

甚至在庭審結束以後,法庭上的檢察官也不停地安慰她,他們不斷說對不起,但自己身為檢察官,必須忠於法律。

他們都是溫暖的人啊。

圖源:澎湃

但在同胞裡,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弱者對弱者的傷害?

為什麼惡棍滿屏,卻惟獨要求受害者溫柔?

從在麗江被打成豬頭的小美女,到全家被保姆燒死的林先生,再到江媽媽。受害人都曾被苛責。

但其實,他們要的不多。

他們原本就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遭遇了人生中的橫禍,突來的不幸,

他們不是聖人,也沒有能力和理由去扮演聖人。

比如,江媽媽曾安慰林爸爸:“再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堅持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完!我們會和最愛的人見面的!”

當人們追向一個又一個新熱點的時候,他們無助著,痛苦著,卻堅持著。

為什麼還會有人惡意傷害?

我只想說,即便不能雪中送炭,也求你別往人傷口撒鹽。

寫在最後

像很多熱點事件一樣,總有一天人們會忘記江歌案。

媒體也好,民眾也好,總有一天會想不起多年前還發生過這樣一個轟動全國的事件。

人們的生活還會繼續,社會的發展依舊車水馬龍滾滾向前,但江歌媽媽的人生早已破碎,無法復原。

有人問我:為什麼江媽媽能籌集幾十萬個請願簽名?

我說,並非全部人覺得有用,而是心疼江媽媽這樣的弱者。

這是一種純粹的感同身受,是在寄希望於當自己遭遇同樣不幸的時候,也能得到同樣的關心和支持。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如 知友@胖貓咪scofield 所說:

他們沒有關注江媽是不是討人喜歡,他們關注的是正義能不能得到彰顯,道德能不能懲罰不道德;

他們關注一個失去女兒的母親為求正義而奔走號哭,他們關注這個操蛋的世界到底還有沒有公正可言。

因為他們知道,相同的事情已經多次發生並且可能仍然在發生,只不過我們仍希望一個更好的世界——失去獨生女的母親可以得到慰藉,背叛

朋友的閨蜜能夠得到批判,殺人者能得到報應。

圖源:財新網

願江媽媽餘生平安。

願這世上越來越好。

其實,那些對江哥媽媽說“差不多得了”,勸江歌媽媽走到這裡就夠了,倦了累了別再拼下去,到如今也該知足的人

基本是一些沒經歷過人生中大悲大喜的人,閱歷尚淺,不知愁為何滋味。

而那些勸江哥媽媽原諒劉鑫原諒陳世峰的人,就更可笑了。

我們任何人都沒有權利要求江哥媽媽去原諒他們。

很多人期待一個耶穌式的“完美受害人”形象

這麼長時間來,我們能看到,從杭州縱火案,到江歌案,再到各種各樣的悲劇案件,都會有人冒出來來用各種各樣的論調指責受害者。

一時間給人感覺“你之所以遭遇這樣的不幸,肯定你自己有原因”

這是不是一種很熟悉的論調? 還記得小時候一些武斷的班主任在處理學生們打架鬥毆的時候習慣說的“一個巴掌拍不響” “他為啥無緣無故來打你,你肯定有問題” 的這種混蛋理論麼?

還有經常能聽到的,在女性遭遇性侵後有的人總說“你不穿那麼暴露,怎麼會遭性侵?”

對於網上的烏合之眾來說,一旦你成為了一個熱點事件中的受害者,你就一定要是一個“完美受害者”的形象。

如果你是受害者,那麼你不可以有七情六欲,不可以表達除了悲傷之外的任何情感,不可以對人強硬,不可以懟人,不可以沒有大胸懷。

如果你是受害者,那麼你最好別募捐,如果你募捐,那些捐了錢的,沒捐錢的,都可能會逼著你當一個好會計,把每一分每一毛的花銷都公佈出來。不然,你就一定是在騙捐,是在吃自己死去的親人的人血饅頭。

對於那些在網上罵江哥媽媽的人來說,江哥媽媽最大的錯就是沒能演出一個“耶穌式”的受害人形象。

這些人的內心早就為江哥媽媽準備好了一本瑪麗蘇式的劇情:江哥媽媽用博大的胸懷和愛原諒了陳世峰和劉鑫,上演一齣世界真美好的大團圓結局,撒花~

但是,現實卻與他們想像的出入太大,於是他們開始反感江哥媽媽。

“你怎麼可以不原諒劉鑫和陳世峰呢?你心眼怎麼這麼小呢?你怎麼能這麼不依不饒呢?”

抱歉,這世上沒那麼多耶穌和佛祖,大多數受害者都是普通人,他們只是在尋求簡單樸素的正義。

因為,江媽媽根本不會原諒把女兒一刀斃命的兇手,無法原諒“人間蒸發”的劉鑫。

在她苦苦堅持的413天裡,沒有收到陳世峰個人和全家、劉鑫個人和全家一句真誠的道歉。

江歌媽媽說:“我不偉大,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平凡人,只是一個媽媽,江歌的媽媽!一個有著愛恨情仇的媽媽”。

在江歌離開人世的那天起

江秋蓮就死了,現在殘活著的是江歌的母親

她是靠著為女兒尋求正義和公道才堅持著一口氣到今天

很多人都無法原諒傷害過自己的前女/男友,就著急喊著讓江歌媽媽原諒陳世峰。

真是諷刺。

很抱歉,江媽媽不是聖人。

她滿足不了有些人對“聖人”的人設。

所以他們開始罵她,覺得她欺騙了他們。

“你怎麼能不按照劇情演呢?”

侮辱江歌媽媽的人,你的靈魂已經涼了

其實,如果只是有人只是不耐煩,那還好,

可怕的是——有人血口噴人,只為了博人眼球

有人把江媽媽的部分支持者不理智的做法、言論,都算在她頭上。

當這些人的一舉一動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有了缺點和死角,部分帶著理想化色彩,如同聖人般存在的網友就開始辱駡江媽媽慫恿大家鬧事。

甚至認為江歌媽媽用團體操作,消費死者。

這些侮辱已經讓人心寒,更有人吃人血饅頭。

其中,大V@免費寫手、@特別調查員 等更成了挖出江歌案黑幕、洞悉江媽媽陰謀詭計的正義“化身”。

再比如:借著慘案,江媽媽想紅想瘋了,如願成大V(說這話的你,你良心還在嗎?)

其實,很多罵一個受害者蹭自己死去親人當大V的人,其實只是內心想當大V想當瘋了。看別人成了熱點事件熱點人物眼紅而已。

這個案子進度到今天,有一個細節讓人頗為感慨。

江媽媽在日本簽名時,很多日本人不贊成死刑,但他們會排隊到江媽身前,聽她的遭遇,給她擁抱、安慰。

甚至在庭審結束以後,法庭上的檢察官也不停地安慰她,他們不斷說對不起,但自己身為檢察官,必須忠於法律。

他們都是溫暖的人啊。

圖源:澎湃

但在同胞裡,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弱者對弱者的傷害?

為什麼惡棍滿屏,卻惟獨要求受害者溫柔?

從在麗江被打成豬頭的小美女,到全家被保姆燒死的林先生,再到江媽媽。受害人都曾被苛責。

但其實,他們要的不多。

他們原本就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遭遇了人生中的橫禍,突來的不幸,

他們不是聖人,也沒有能力和理由去扮演聖人。

比如,江媽媽曾安慰林爸爸:“再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堅持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完!我們會和最愛的人見面的!”

當人們追向一個又一個新熱點的時候,他們無助著,痛苦著,卻堅持著。

為什麼還會有人惡意傷害?

我只想說,即便不能雪中送炭,也求你別往人傷口撒鹽。

寫在最後

像很多熱點事件一樣,總有一天人們會忘記江歌案。

媒體也好,民眾也好,總有一天會想不起多年前還發生過這樣一個轟動全國的事件。

人們的生活還會繼續,社會的發展依舊車水馬龍滾滾向前,但江歌媽媽的人生早已破碎,無法復原。

有人問我:為什麼江媽媽能籌集幾十萬個請願簽名?

我說,並非全部人覺得有用,而是心疼江媽媽這樣的弱者。

這是一種純粹的感同身受,是在寄希望於當自己遭遇同樣不幸的時候,也能得到同樣的關心和支持。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

如 知友@胖貓咪scofield 所說:

他們沒有關注江媽是不是討人喜歡,他們關注的是正義能不能得到彰顯,道德能不能懲罰不道德;

他們關注一個失去女兒的母親為求正義而奔走號哭,他們關注這個操蛋的世界到底還有沒有公正可言。

因為他們知道,相同的事情已經多次發生並且可能仍然在發生,只不過我們仍希望一個更好的世界——失去獨生女的母親可以得到慰藉,背叛

朋友的閨蜜能夠得到批判,殺人者能得到報應。

圖源:財新網

願江媽媽餘生平安。

願這世上越來越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