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中國正在發生什麼

一戰, 對於人類來說, 絕對是一件具有標誌性的事件。 幾乎每一片大陸都被戰火蔓延, 不同的國家以不同的形式, 捲入到戰爭當中。 中國也不例外。 當時中國為了取回德國在青島的主權, 曾先後派出14萬勞工, 遠赴歐洲, 參與一戰。 不過, 除了派出勞工, 當時的中國, 還發生了另外一些事情。

一戰從1914年的7月開始, 到1918年的11月結束。 所以, 我們的講述, 也以時間作為基本線, 講一些當時的大事件。

第一年:1914年。 一戰爆發的時候, 時任民國總統的袁世凱, 考慮到民國成立只有三年, 國力有限, 便宣佈中立, 不參與到戰爭當中。 不料, 此時的日本早已虎視眈眈。 他們知道山東青島過去曾是德國人的租界, 於是, 他們以對德國宣戰的形式, 強行佔據青島。 其實在一戰初期, 德國曾表示願意把膠州灣一帶的土地歸還給中國, 只不過被日本從中作梗, 才不得已作罷。

不過, 袁世凱的北洋政府對日本的入侵,

卻毫無辦法。 因為實力實在相差太多了。 而在同一年, 袁世凱做了另一件事。 那就是把自己的總統任期無限延長, 並且由自己指認下任總統人選。 這就意味著, 袁世凱的總統, 其實跟過去的皇帝, 已經沒有太大的區別。 並且有可能成為袁家的總統。

同年, 因為歐洲各國忙於戰爭, 無力顧及中國市場, 使得當時中國的民族工業, 得到了發展的機會。 因為弟子有限, 所以, 發展的大多是麵粉、紡織、火柴這一類的輕工業。 這段時期, 也是中國輕工業的一段黃金時期。

第二年:1915年。 因為日本不斷提出的要求, 袁世凱開始跟日本據理力爭。 袁世凱確實是盡力了。 但爭取到的結果, 並不讓很多人滿意。 所以, 國內很多人開始反對日本提出的條約, 也就是“二十一條約”。 袁世凱當時曾說過, 埋頭幹十年, 跟日本抬頭見。 不夠, 給他的時間並沒有那麼多。 因為他開始宣佈自己要稱帝了, 並定下“洪憲”的年號。 一開始時, 袁世凱因為國內外都有人支持, 沒想到稱帝后, 卻是海內外共同反對。

紛紛掀起“討袁”的聲號。

圖為袁世凱稱帝

第三年:1916年。 袁世凱因為稱帝失敗, 不僅聲望驟降, 而且各地手握實權的總督, 也紛紛反對, 只好宣佈放棄稱帝, 轉而讓段祺瑞執掌大權。 同年6月, 袁世凱去世。 中國從此進入軍閥混戰的時代。

這一年也是中國足球隊第一次出國到菲律賓比賽,

只是成績並不理想, 兩場球賽都失敗了。

第四年:1917年。 軍閥混戰的苗頭開始顯現。 由不同人支持的不同軍閥, 開始粉墨登場。 袁世凱去世前, 曾指認黎元洪擔任總統。 黎元洪聲望不錯, 只是沒有實權。 而段祺瑞則是當時北洋軍中的實權人物。 兩人明爭暗鬥。

圖為黎元洪

圖為段祺瑞

除了這兩個,還有張勳這個留著辮子的北洋軍閥也不甘寂寞,帶著著他的辮子軍,到北京,找了康有為和攝政王載灃,準備拉著溥儀,搞一次大清朝復辟。當然,張勳的這次復辟,很快就宣告失敗。

這一年的中國,混亂更加明顯。不過,因為歐洲戰爭上,德國的節節失利,中國趁著這個機會,收回了德國在中國天津、漢口兩個租界。

第五年:1918年。這是一戰結束的一年。原本作為戰勝國的中國,本該收回德國在青島的主權。所以,一戰消息傳回國內時,全國上下都非常高興。

可誰也沒想到,在第二年的時候,在凡爾賽和約上,中國被英、法等過徹底出賣,德國在中國的利益,完全割讓給日本。這件事對中國打擊很大,但也讓中國明白,只有真正的自強不息,強大起來,才能被尊重。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頭條號: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圖為黎元洪

圖為段祺瑞

除了這兩個,還有張勳這個留著辮子的北洋軍閥也不甘寂寞,帶著著他的辮子軍,到北京,找了康有為和攝政王載灃,準備拉著溥儀,搞一次大清朝復辟。當然,張勳的這次復辟,很快就宣告失敗。

這一年的中國,混亂更加明顯。不過,因為歐洲戰爭上,德國的節節失利,中國趁著這個機會,收回了德國在中國天津、漢口兩個租界。

第五年:1918年。這是一戰結束的一年。原本作為戰勝國的中國,本該收回德國在青島的主權。所以,一戰消息傳回國內時,全國上下都非常高興。

可誰也沒想到,在第二年的時候,在凡爾賽和約上,中國被英、法等過徹底出賣,德國在中國的利益,完全割讓給日本。這件事對中國打擊很大,但也讓中國明白,只有真正的自強不息,強大起來,才能被尊重。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頭條號: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