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關羽生前只是蜀漢一員武將,為何死後成了受萬人敬仰的關聖帝君

導讀:說起關公關雲長的大名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 關羽相貌堂堂, 威風凜凜, 義薄雲天, 美髯飄拂, 持青龍刀, 跨赤兔馬, 斬顏良、誅文醜, 過五關, 斬六將, 千里走單騎, 水淹七軍, 威震華夏, 堪稱一代武聖, 千古流芳。

當然《三國演義》是小說家言, 並非信史, 要研究歷史上真正的關羽, 還是要從陳壽撰寫的正史《三國志》和裴松之編纂的《三國志注》入手。 在《三國志》中, 關羽雖然武藝高強, 但是只斬殺了顏良, 並沒有殺文醜, 更沒有過五關斬六將的事蹟。 歷史上的關羽鎮守荊州, 水淹七軍,

威震華夏之後, 被曹操和孫權合謀擊敗, 關羽被俘虜後英勇不屈, 死于吳國之手。

關羽生前的事蹟就是到此為止, 然而關羽波瀾壯闊的身後傳奇才剛剛開始。 關羽死後被儒釋道三教所尊奉, 儒家將關羽稱之為武聖人, 與文聖人孔子相媲美;道家將關羽尊為護法四帥之一、關聖帝君;而佛教則將關羽尊為護法伽藍神;民間則將關羽尊為“關老爺”、“關聖”、“武財神”、“關王”。

可以說在中國歷史上, 被三教同時尊奉, 而且被民間廣為信仰的神仙, 只有關羽一人。 那麼關羽為何能夠從一個被敵人殺死的將領, 一步步演變成了萬人敬仰的神仙呢?筆者總結了以下三點原因:

一、關羽義薄雲天, 生前地位崇高, 知名度極高。

關羽生前是蜀漢第一大將, 以前將軍, 假節鉞的身份, 坐鎮荊州, 圍襄樊、擒於禁、斬龐德, 威震魏吳, 一度逼得曹操想要遷都以避其鋒銳, 陳壽在《三國志》中誇讚“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 為世虎臣。 ”曹魏的謀臣郭嘉和程昱都稱關羽、張飛是“萬人敵”, 吳國名將周瑜也認為關羽為“熊虎之將”, 足以證明關羽在生前的崇高地位和顯赫聲威。

正因如此, 隋朝隋文帝開皇(581年—600年)年間, 天臺宗高僧智者大師智顗為了更好地宣傳佛教教義, 尊關羽為護法伽藍, 首次將名聲赫赫的關羽引入到了佛教體系, 為關羽的成神之路做了良好鋪墊和開端。

二、歷代統治者出於維護自身統治的需要, 對關羽大力宣傳褒獎。

關羽在歷史上被當做“忠義”的化身, 他很早就投靠劉備, 史載關羽和張飛劉備三人“寢則同床, 食則同席”, “義為君臣, 恩猶父子”, 雖然後來關羽被曹操俘虜過, 但是念念不忘舊主劉備,

最終還是回歸劉備麾下;此後關羽守荊州兵敗被俘虜, 寧死不降孫權, 為蜀漢劉備盡忠而死, 足稱義薄雲天, 忠心不二的典範。

古代忠義是一種優良的品德, 每個統治者都希望臣子能夠始終效忠於自己, 關羽生前的行為非常符合他們的需要, 因此他們大力褒獎加封關羽, 使得關羽的地位越來越高, 直至封神成聖。

宋徽宗是最早加封關羽的皇帝, 崇甯元年(1102年)宋徽宗加封關羽為忠惠公, 又于宣和五年(1123年)加封關羽為“義勇武安王”, 此後宋高宗、宋孝宗、元泰定帝、明神宗、順治、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光緒等帝王都在不同程度上給予了關羽官方封賞和祭祀。

三、民間百姓對關羽的信仰更多源自於同情。

關羽是一個悲劇英雄,他雖然曾經威震華夏,卻最終大意失荊州,兵敗身死,而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關羽生平事蹟的渲染,更讓很多人為之扼腕歎息,這種遺憾和惋惜使人們對關羽抱有一種特別的情感,很想找一個方式去彌補心中的缺憾。

民間對關羽的這種情感和統治者對關羽的官方推崇褒獎一結合,就演變成了一種無可阻擋的力量,讓關羽步步高升,直到清朝光緒年間,關羽被加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成為無可匹敵的赫赫尊神。

如今人們對關公的信仰和崇拜早已遍及海內外,正如清朝乾隆年間,著名學者趙翼在他的著作《除亥叢考》中對關羽的評價:“南極嶺表,北極寒垣,凡兒童婦女,無有不震其威靈者。(關帝)香火之盛,將與天地同不朽。”

參考文獻:《三國志》 《三國志注》 《除亥叢考》 《宋史》 《大宋宣和遺事》《清史稿》 《隋天臺智者大師別傳》

三、民間百姓對關羽的信仰更多源自於同情。

關羽是一個悲劇英雄,他雖然曾經威震華夏,卻最終大意失荊州,兵敗身死,而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關羽生平事蹟的渲染,更讓很多人為之扼腕歎息,這種遺憾和惋惜使人們對關羽抱有一種特別的情感,很想找一個方式去彌補心中的缺憾。

民間對關羽的這種情感和統治者對關羽的官方推崇褒獎一結合,就演變成了一種無可阻擋的力量,讓關羽步步高升,直到清朝光緒年間,關羽被加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成為無可匹敵的赫赫尊神。

如今人們對關公的信仰和崇拜早已遍及海內外,正如清朝乾隆年間,著名學者趙翼在他的著作《除亥叢考》中對關羽的評價:“南極嶺表,北極寒垣,凡兒童婦女,無有不震其威靈者。(關帝)香火之盛,將與天地同不朽。”

參考文獻:《三國志》 《三國志注》 《除亥叢考》 《宋史》 《大宋宣和遺事》《清史稿》 《隋天臺智者大師別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