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辛德勇漫談《燕然山銘》︱蒼茫沙腥古戰場:竇憲為何能北征

上一回我已經談到, 《燕然山銘》刻石的發現, 除了校訂銘文的文本之外, 對學術研究最大價值, 就是讓我們十分清楚地知悉了兩漢時期所謂“燕然山”的實際位置。 這是唐代以來, 歷朝學者都沒有弄清、也幾乎無法弄清的重要歷史地理問題。

模糊不清的竇憲北征

中國歷史軍事地理的研究, 在歷史地理各個分支學科當中, 相對比較薄弱。 關於《燕然山銘》所銘記的竇憲北征之役, 相關成果也不是很多。

很多主題相關的著述, 往往回避對這一重要戰役的表述。 即使是作為通史性著述輔助說明的地圖, 例如以“郭沫若主編”的名義為同樣由其擔任主編的《中國史稿》配備的地圖冊《中國史稿地圖集》(地圖出版社,

上冊1979年出版。 實際主要由陳可畏先生負責編制, 李學勤、衛家雄等先生參與部分工作, 據雲郭沫若先生直接審定了與此問題相關的上冊圖稿);還有作為大學歷史教學輔助用圖的地圖集, 如郭利民先生編制的《中國古代史地圖集》(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8年出版)、張傳璽和楊濟安兩位先生編繪的《中國古代史教學參考地圖集》(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3年初版, 1984年第二版), 也都對此避而不談。

另外有些著述, 雖然有所表述, 但既過於簡略, 也相當模糊。 例如由顧頡剛先生和章巽先生編著、譚其驤先生核校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古代史部分)》(地圖出版社,

1955年出版), 就是這樣;又如, 在紀庸編著的《漢代對匈奴的防禦戰爭》(新知識出版社, 1955年出版)這本書中, 談到相關情況或是附圖表述相關空間關係時, 也是如此。

顧頡剛《中國歷史地圖集(古代史部分)》上的竇憲北征之役

紀庸《漢代對匈奴的防禦戰爭》附《東漢帝國對匈奴的戰爭圖》

在寥寥無幾的幾部著力闡釋竇憲北征之役空間動態的著述當中, 有一部比較重要的書籍, 是臺灣當局所謂“三軍大學”編著的煌煌十八冊本《中國歷代戰爭史》。 在這部書中, 對這次戰役的地理進程, 做過比較具體的復原。

臺灣所謂“三軍大學”編著《中國歷代戰爭史》中的《竇憲征北匈奴之戰經過圖》

《中國歷代戰爭史》出版於1972年。 這部著作的長處, 在於編著者能夠全從現代軍事的視野出發來審視古代的戰爭進程, 因而寫出很多傳統書生寫不出的戰事樣貌。 與這一突出的優點相比,

編著者考訂史料的能力, 雖然明顯有所不足, 但也顯示出很高的文化水準。

過去清朝桐城派人士宣導義理、考據、詞章三者兼重, 方軌並行。 實則考據最為細瑣, 乾嘉年間雖盛行一時, 然不過風氣所向, 世俗附庸, 真心嚮往且願身體力行者, 本屬寥寥;意欲進而與義理、詞章並重, 更談何容易。 時過境遷之後, 考據研究即殊少有人問津。 地理考據, 在各項考據研究中又最顯繁雜, “志行高遠”者尤其不屑為之。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像《中國歷代戰爭史》這樣一部多卷本大書, 在所涉及的具體地點上存在較多比較嚴重的疏失, 也是情理當中的事情。

從另一角度看, 對大漠之北的歷史地理狀況, 過去的認識本來就很模糊, 編著《中國歷代戰爭史》的人們, 也沒有很好的研究基礎可供利用(臺灣方面對中國歷史地理的研究,力量過於薄弱,實力遠不能與中國大陸相比)。在《中國歷代戰爭史》出版三年之後的1975年,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開始出版內部發行本。再經七年,1982年,這部圖集公開全球發行。就竇憲北征之役而言,《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標繪的相關地名,儘管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深入的研究,或許還可以進一步考辨,但比過去的認識,已更為清晰準確。

一方面,編繪《中國歷史地圖集》,是先主席欽定的重要的政治任務,誰也不敢怠慢;另一方面,當時從事這部分內容編繪的人員,應當主要是研究北方民族史的學者。由專業人士來處理如此專門的問題,自然會取得比較好的成果。當然,現在看起來也明顯存在美中不足的地方,這就是燕然山,還囿于清代學者的舊說而被安置到了錯誤的地點。

另外,“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在2007年“編著”出版了一部八開大本的《中國戰爭史地圖集》。這部印製氣派的《中國戰爭史地圖集》,從2001年開始動工,到2007年印行於世,前後持續七年。寫序的張震將軍,以一位老戰士的身份,很誠懇地介紹說,總共有150多名軍內外專家教授參與其事,誠如其《前言》所形容的那樣——“工程浩大”。然而,慢工不一定都能出細活兒,人多也未必一定會幹成像樣兒的事情。

《中國戰爭史地圖集》上的竇憲北征圖(圖中“第二次出擊匈奴方向”),

令人多少有些意外、同時也十分遺憾的是,這部《中國戰爭史地圖集》的古代戰爭圖部分,品質實在不是很高(近現代敝人所知甚少,還更多地牽涉“政治立場”是否正確問題,好壞不敢說)。其中的《東漢對匈奴的戰爭》這一幅圖,標繪了竇憲北征之役的行軍路線和戰場位置。但作者並沒有很好地尊重和利用業已公開發行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相比之下,甚至還不如臺灣“三軍大學”早就出版了的《中國歷代戰爭史》更加合理準確(按照本書的《前言》,作者似乎也沒有參考臺灣方面的出版物)。因此,要想更好認識這場戰役的空間動態,就只能另起爐灶,重新進行探討。

應該衷心感謝內蒙古大學和蒙古國的歷史學者,他們這次發現的《燕然山銘》,清楚無誤地為我們指明了燕然山的所在,指明了究竟哪一座山峰才是漢代的燕然山,而這與過去歷代學者、也包括當代海內外學者的認識,都有很大出入。在此基礎上,就能夠比過去更為準確地復原竇憲北征之役的地理進程了。

不過,要想更好、也更全面地說明這一地理進程,不能不適當解釋一下漢廷北征軍士的地域來源問題。

漢廷北征的時間問題

在東漢一方,這次出征的軍隊,是兵分三路,向北進發。

這三路軍隊,一路由主帥車騎將軍竇憲和副帥征西將軍、執金吾耿秉以及南匈奴左谷蠡王師子(“師子”是南匈奴左谷蠡王的名字)統領,兵出“朔方雞鹿塞”。其餘兩路,一路由南匈奴單于屯屠何統領,乃“出滿夷穀”;另一路由漢度遼將軍鄧鴻和南匈奴左賢王安國統領,系“出稒陽塞”(《後漢書》卷四《和帝紀》,卷二三《竇憲傳》,卷八九《南匈奴傳》)。

準確地講,歷史地理學對一個事件的研究,首先是要在時間和空間這兩個軸線上同步復原歷史事件演進的歷程。對這場戰役進行復原的工作剛一開始,我們就遇到了漢軍出兵的時間問題,需要考辨分析。

範曄《後漢書》卷四《和帝紀》載錄此事,記為永元元年“夏六月”;西晉人司馬彪撰著的《續漢書·天文志》,對此也有同樣記載。可是,班固的《燕然山銘》,卻是將其書作“秋七月”。中國古代用曆,恒以四、五、六月為夏,七、八、九月為秋,所以這兩處記載既然冠有或“夏”或“秋”的季節名稱,就不會是表示月份的“六”、“七”這兩個數字在文獻流傳過程中產生了訛誤。

那麼,如何解釋這樣的時間差異呢?近人沈家本的解釋,乃謂“此蓋六月出師,七月克敵,故《銘》與《紀》異也”(沈家本《諸史瑣言》卷一〇)。這一說法乍看起來似乎也很有道理,過去宋人司馬光撰著《資治通鑒》,也是把漢軍出塞的時間,排在永元元年的六月(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四七),可要是仔細琢磨,卻顯得不夠順暢。

這是因為斟酌《燕然山銘》的文字,其開篇之“惟永元元年秋七月”云云語句,講的還應該是出兵的時間,而不會是“克敵”之後來到燕然山下的時刻。再看竇憲在這一年的九月才率軍回到五原入塞(《後漢書》卷四《和帝紀》,卷二三《竇憲傳》),從燕然山,到五原郡,順順當當的回朝路,再慢,也走不了那麼長時間。須知這一年還多閏出了個七月,怎麼算也有三個月上下的時間了,超出實際的可能太多。再說還有加官進爵的慶典等著呢,竇憲拖著一大群人馬在路上磨蹭個什麼勁兒,應該快馬加鞭往回奔才是。

覆按《後漢書·和帝紀》的記載,可見它在永元元年六月下載錄的是此番對北匈奴作戰的整個過程,述雲:“夏六月,車騎將軍竇憲出雞鹿塞,度遼將軍鄧鴻出稒陽塞,南單于出滿夷穀,與北匈奴戰於稽落山,大破之,追至私渠比鞮海。竇憲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北單于遣弟右溫禺鞮王奉奏貢獻。”也就是說,這些史事,並不是發生於同一時間點上,囊括了這一軍事行動從一開始到最後結束的全部經歷。

綜合考慮上述各項情況,我認為,可以把《後漢書·和帝紀》記載的“夏六月”,理解為主帥竇憲出兵洛陽的時間,而《燕然山銘》銘記的才是漢軍離開邊塞的具體時間。這樣,或許會更通暢一些。

不過,漢廷確定由竇憲統兵出征並下詔宣示這一行動的時間,比永元元年六月更早,是在這上一年亦即章和二年的十月乙亥(《後漢書》卷四《和帝紀》)。與下詔時間相比,實際出兵時間已遲至八個月之後。為什麼會遲延這麼長時間呢?這當中可能有很多原因,譬如其後第二年、也就是永元元年的春天,還有一批大臣上書力諫,試圖阻止這次行動(《後漢書》卷二五《魯恭傳》),這對朝廷的發兵時間,可能也造成一定的影響。但除此之外,出征的軍隊驟然之間難以調集,出征的給養也需要充分配備,為此,朝廷需要足夠的準備時間,應當也是其中的一項重要的技術性原因。

漢廷為何北伐匈奴

這次北征的軍隊,來自幾個不同的方面,也可以說是一支混合組編的多方“聯軍”。

最先提議征伐北匈奴的,是從光武帝劉秀時期就一直依附于東漢朝廷的南匈奴單于屯屠何。屯屠何在章和二年七月提出這一動議,目的是想統一大漠南北兩側的匈奴各部,“破北成南,並為一國”,他自己則統率部屬,“還歸舊庭”,不再俯受漢廷的羈縻。儘管他在表面上說是“令漢家長無北念”,徹底滅除北方的邊患,實際上卻是為自己擴張勢力範圍(《後漢書》卷四一《宋均傳附宋意傳》,卷八九《南匈奴傳》)。

屯屠何為吞併北匈奴而上書于朝廷,時值和帝初立之際(和帝在這一年二月即位)。因皇帝年齡太小,只有十歲,於是便由他的養母竇太后臨朝主政。竇太后初定北伐之議後,朝臣多持異議(《後漢書》卷四五《袁安傳》),尚書宋意特別強調若順從南匈奴之意,將違逆以夷制夷的宗旨,從而“坐失上略,去安即危矣”(《後漢書》卷四一《宋均傳附宋意傳》),也就是不宜放縱南匈奴勢力獨大。

關於這一點,也就是漢廷的警覺,其實南匈奴單于屯屠何自己心裡也很清楚。滿朝大臣,又不會都傻,終究會有人提出這一問題的。為減緩漢廷的疑忌,屯屠何在向竇太后請求北擊並提出南匈奴的軍事方案之後,特地表白說:

臣素愚淺,又兵眾單少,不足以防內外。願遣執金吾耿秉、度遼將軍鄧鴻及西河、雲中、五原、朔方、上郡太守並力而北,令北地、安定太守各屯要害,冀因聖帝威神,一舉平定。臣國成敗,要在今年。已勑諸部嚴兵馬,訖九月龍祠,悉集河上。唯陛下裁哀省察!(《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

這等於是說,請朝廷委派耿秉、鄧鴻兩人別領漢軍督戰,而沿邊各地或調兵同行,或加強戒備,以防變故,顯示其別無異心。

就在這之前不久,竇太后的親哥哥竇憲,派刺客暗殺了和妹子私下相好的都鄉侯劉暢。

漢章帝去世的時候,竇皇后大概還不到三十歲。芳華妙齡,自然需要有異性相伴。《後漢書》記載說,劉暢是一個很會討得女性歡心的“邪僻”之人,就是不那麼一本正經,缺情寡趣。章帝甫一離世,他便伺機“自通長樂宮,得幸太后”。這本來只是限止在竇太后個人私事的範圍之內,而且順自然,合天理,既無關她為人的品行,更與朝政無涉,可要是繼續發展下去,超出於閨帷之外,事情就不好說了;至少竇太后的哥哥竇憲是很不放心的。原因是當時竇憲正深受竇太后倚重,“內幹機密,出宣誥命”,幾乎達到了“事無不從”的程度。現在,妹子枕頭邊兒有了貼心的人,難免會分減他的權力。於是,就痛下狠手,果斷幹掉了這個潛在的權力競爭者。

孰知罪案很快敗露。自己對老哥兒這麼信任,老哥兒卻如此罔顧自己內心的情感以及身體的正常需求,竇太后當然十分惱怒。一氣之下,下令把竇憲關在了內廷宮中。小妹子可不是個普普通通的風流寡婦,而是一個在文武百官面前公然稱孤道寡的皇太后(竇太后和東漢很多主政的皇太后一樣,臨朝稱“朕”)。剛找到的心上人,竟被活生生地害死,這股無名火要是盡情噴發出來,後果是明擺著的。

身陷囹圄之中,竇憲這才明白自己幹了一件有多麼糗的糗事。一看大事不妙,趕緊想轍,以脫身免罪。竇憲想出的自救措施,便是“自求擊匈奴以贖死”。正好趕在這個時候,南匈奴單于屯屠何,也向朝廷提出了攻擊北匈奴的請求(《後漢書》卷二三《竇憲傳》)。

別以為無巧不成書,把這看成是一種純偶然的巧合。其實偶然之中常常蘊涵著必然的道理。不過這是另一個較長的話題,姑且留待以後再說。在這裡,我關心的只是竇太后的應對手法。

一家人固有一家人的基因。單論心狠手辣,這位竇太后比他的兄長本毫不遜色,自己生不了孩子還能搶來人家的孩兒作養子,最後再把和帝的生母梁貴人活活欺負死(《後漢書》卷一〇上《皇后紀》上)。不過竇太后可不是像她哥哥那樣頭腦簡單的角色。要是紅顏一怒就徑行洩憤,她哪裡能混到今天獨運乾綱的地步。

劉暢這個面首雖好,但好吃的小鮮肉並不只有他這一塊,只要能維持住自己的地位,隨時可以再找(不過若是由床上連帶到朝上的事兒,處理不好,說不定會惹出很大麻煩。後來竇太后果然栽到了另一塊小鮮肉的身上)。要緊的,還是先牢牢掌控手中的權力。

有漢開國以來,在權力的“競技”(中國人現在通常用“遊戲”來表示同樣的意思,但我不喜歡,覺得還是把這個詞書作“競技”更為適宜)場上,始終存在著三股大的勢力,相互較勁兒:一是皇族,二是大臣,三是外戚。其中外戚秉政,始自太祖高皇帝劉邦的皇后呂雉,至東漢尤為普遍,而要是像竇太后一樣由母后臨朝,則必然要柄用外戚,以輔其政。這沒有什麼別的選擇,不然就不能如意左右朝政。

當時竇太后初臨天下,一切都還在調適當中,更不能不急迫倚仗外家,所以緊鑼密鼓地拔擢自家兄弟,令其“皆在親要之地”(《後漢書》卷二三《竇憲傳》)。竇憲是竇太后的大哥,不管是在家裡,還是朝中,也就更需要他的助力。

於是,竇太后便充分利用這個天賜的良機,詔命竇憲統兵北伐,“乃拜憲車騎將軍,金印紫綬,官屬依司空”(《後漢書》卷二三《竇憲傳》),也就是按照司空的級別來給竇憲配置下屬人員。這哪裡還像個待罪之囚的樣子,是正兒八經的遠征軍大元帥;甚至已經很像是天下兵馬大元帥的陣勢。竇太后施展這一手法的奧妙,關鍵在於這是一場雖然根本沒有任何理由打、但卻是必勝無疑的戰爭(其間具體的緣由,我將另行解說)。既然必勝無疑,也就可以成功地為竇太后自己、同時也給大哥解套,既消解了彼此的尷尬,又可以借用這次戰功為由頭,使竇憲升官晉位,進一步掌控朝政。結果,是竇憲官升大將軍,竇太后且把這一職銜的地位擢至三公之上(《後漢書》卷二三《竇憲傳》。晉司馬彪《續漢書·百官志》一)。一舉兩得,政術的運作,相當老到。

另一套兵馬

通天的將軍,自然需要配備相應的兵力,為其增重威勢。不管是對南匈奴、北匈奴,還是對大漢朝野人等,這種威勢都很有必要。這樣我們就看到,竇太后驟然提升了漢家軍隊配置的規格——在南匈奴屯屠何單于提議的北方邊地部隊的基礎上,加入了東漢王朝的核心戰鬥力量。

按照屯屠何單于原來提出的方案,北伐的軍隊,由如下三部分兵馬組成。

其主體部分,是南匈奴的軍隊。這些內降的南匈奴人,是被安置在西河、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諸地(《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或謂之塞內緣邊八郡,即今內蒙古河套地區和山西北部地區,分佈相對比較集中,很容易集結。因其地處北邊,就在漢廷北征軍後來出發的地方,也隨時可以向漠北進發。

屯屠何講的第二部分兵力,是駐紮在“西河、雲中、五原、朔方、上郡”各邊郡的邊防兵,他提出朝廷可詔令這些邊郡的太守與其“並力而北”,實際上應是指令這些太守帶領當地邊防部隊一同出征。這些鄰邊之郡,其地理位置,與上述南匈奴所在的地點多有重合,大體處於同一區域,同樣便於隨時出征。

另外一支軍隊,與屯屠何點到名字的“度遼將軍鄧鴻”具有直接關係。《漢書》卷二《明帝紀》記此度遼將軍事雲:

(永平)八年春……三月,……初置度遼將軍,屯五原曼柏。……冬十月……丙子,臨辟雍,養三老、五更。禮畢,詔三公募郡國中都官死罪系囚,減罪一等,勿笞,詣度遼將軍營,屯朔方、五原之邊縣,妻子自隨,便占著邊縣;父母同產欲相代者,恣聽之。……凡徙者,賜弓弩衣糧。

屯駐“五原曼柏”的度遼將軍,統管的軍隊,稱作“度遼營”(《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

這個度遼將軍最初設置的時候,本系“以衛南單于眾新降有二心者”,亦即監控剛剛降附的南匈奴人眾,防止其別生變故。不過這些南匈奴降人“後數有不安,遂為常守”(西晉司馬彪《續漢書·百官志》一)。但鎮懾這些南匈奴降者僅僅是其功用的一個方面,漢廷更深一層的用意,是“以防二虜交通”,亦即防止南匈奴與北匈奴相互聯合,結為一體,從而才設置度遼營以為間隔(《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

如上所述,度遼營的將領度遼將軍,通常是駐守五原曼柏,但如上引《後漢書·明帝紀》所見,實際配屬度遼營的軍士,會散處於朔方、五原等郡的“邊縣”,可見度遼營軍兵的駐防地點,並不僅限於“五原曼柏”一地,不過其所在的“邊縣”也是在朔方、五原等北方邊郡。這裡邊的道理很容易理解,即度遼營的設置,既然是為了控制南匈奴的活動,自然應該能夠照顧到南匈奴的各個主要分佈區域。所以,其軍兵的駐防地點,會與南匈奴的居地,大體重合。這樣看起來,度遼營中的軍兵若是集結起來向北匈奴進發,同樣也很便利。

稍微有些費解的是,屯屠何單于提到的“執金吾耿秉”,究竟會在征伐北匈奴的軍中起到什麼作用。

“執金吾”是朝中的高官,秩級為“中二千石”。用現在的話來講,是正部級實職,是一位重要閣員。不過按照漢家制度的規定,執金吾的身份,只是“掌宮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繞行宮外,及主兵器”,手下不過“緹騎二百人,持戟五百二十人”而已,儘管“輿服導從,光滿道路,群僚之中,斯最壯矣”(這種情況,應是從西漢沿襲而來,故《後漢書》卷一〇上《皇后紀》上記雲光武帝劉秀在西漢末年心儀南陽新野的美人陰麗華,當其初入長安時,“見執金吾車騎甚盛,因歎曰:‘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可是這些軍兵實際上更多地是起著一種象徵性的作用,甚至猶如儀仗禮兵,是沒有什麼戰鬥力、而且也不需要其具備什麼實際野戰能力的。這就像現在天安門和中南海前面巡邏的武警以及國旗班的戰士,誰也不會拿他當真的。因為執金吾司理的只是宮門之外的警戒事宜,皇宮大內門牆之內的事情,根本不歸他管(晉司馬彪《續漢書·百官志》四並梁劉昭注引《漢官》),又《續漢書·禮儀志》下)。

東漢時期掌管宮門警衛和宮中巡邏的官員是“衛尉”,而真正負責皇帝老子“宿衛侍從”的核心禁衛部隊,是由虎賁中郎將統領的一千五百名軍兵,而這些人又另外隸屬於“光祿勳”,與執金吾沒有一點兒關係(晉司馬彪《續漢書·百官志》二並梁劉昭注引蔡質《漢儀》,又《續漢書·禮儀志》下。《後漢書》卷一下《光武帝紀》下唐李賢注引《漢官儀》)。這支軍兵的地位和作用,與當代的8341部隊相仿,而虎賁中郎將這個緊要職位在章帝去世前是由竇憲擔任,和帝即位後竇憲專任侍中,轉而引進他的弟弟竇篤出任此職(《後漢書》卷二三《竇憲傳》),都是竇氏一家人。

所以,就掌控禁軍這一意義而言,在制度上,執金吾耿秉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

歷史是人類社會活動的演進過程。制度是死的,而制定制度的人是活的。既然在制度的設置上我們看不到執金吾領兵出師的道理,那麼,這個道理就只能是在耿秉這個人的身上。

檢視耿秉過往的履歷,有如下幾個特點值得關注:

第一,耿秉通曉兵法,“尤好將帥之略”,而且此前數次領兵征伐匈奴等外族,具有成功的作戰經驗,是一位稱職的將領。

第二,耿秉一向認為東漢的邊患,“專在匈奴”,故力主“以戰去戰”,這契合南匈奴單于屯屠何的意向。

第三,從章帝即位起,耿秉曾連續出任度遼將軍七年,熟悉度遼營的情況,而按照屯屠何的構想,度遼營應是漢廷參與此役的主要兵力。同時,度遼將軍鄧鴻雖然是度遼營的現任將領,但度遼將軍秩二千石(晉司馬彪《續漢書·百官志》一梁劉昭注引應劭《漢官儀》),而如上所述,執金吾秩中二千石(“中二千石”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實打實的二千石”。相對而言,所謂“二千石”,意即“紙面上規定的二千石的標準”),位在度遼將軍之上。而且耿秉在剛剛去世的章帝面前“甚見親重”。儘管執金吾一職在制度規定上並不具有多大護衛皇帝的權力,但事實上章帝“每巡郡國及幸宮觀,秉常領禁兵宿衛左右”,在朝中具有很大影響。由耿秉掛帥,自然會大大加重這次行動的份量。

第四,耿秉深受南匈奴信任,史稱其任度遼將軍七年,“匈奴懷其恩”。南匈奴對耿秉的好感和信任,在永元三年耿秉去世時表現得更為清楚。當時“匈奴聞秉卒,舉國嚎哭,或至梨面流血”(《後漢書》卷一九《耿秉傳》),就是一邊嚎啕痛苦,一邊拿刀把臉弄得血赤嘩喇的,顯示出耿秉深得匈奴人好感(當然這種情況也透露出其他漢官欺負這些外族人會有多麼厲害)。這種情況表明,由耿秉領軍,能夠很好地協調指揮漢、匈兩方面的軍隊,是一位最適宜的統帥人選。

由此看來,南匈奴屯屠何單于提出執金吾耿秉參與對北匈奴的征伐,明顯是要他來擔任最高統帥,而不是具體率領宮廷的禁衛部隊;也就是說,耿秉參與北伐,與他手下現管的軍兵毫無關係。

正因為擬議中的北伐兵力,基本上都集中在河套及其鄰近的北部邊防線上,很容易徵發集結,所以屯屠何單于在章和二年七月提出這一計畫時,以為各路兵馬,“訖九月龍祠(案指匈奴在九月戊日舉行的祭祀天神的活動,依照慣例,此時南匈奴將會集諸部於一地),悉集河上”,便可以舉兵北上(《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

不過,事實上,這是與後來實際出征的部隊很不相同的另一套兵馬。

也沒有很好的研究基礎可供利用(臺灣方面對中國歷史地理的研究,力量過於薄弱,實力遠不能與中國大陸相比)。在《中國歷代戰爭史》出版三年之後的1975年,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開始出版內部發行本。再經七年,1982年,這部圖集公開全球發行。就竇憲北征之役而言,《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標繪的相關地名,儘管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深入的研究,或許還可以進一步考辨,但比過去的認識,已更為清晰準確。

一方面,編繪《中國歷史地圖集》,是先主席欽定的重要的政治任務,誰也不敢怠慢;另一方面,當時從事這部分內容編繪的人員,應當主要是研究北方民族史的學者。由專業人士來處理如此專門的問題,自然會取得比較好的成果。當然,現在看起來也明顯存在美中不足的地方,這就是燕然山,還囿于清代學者的舊說而被安置到了錯誤的地點。

另外,“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在2007年“編著”出版了一部八開大本的《中國戰爭史地圖集》。這部印製氣派的《中國戰爭史地圖集》,從2001年開始動工,到2007年印行於世,前後持續七年。寫序的張震將軍,以一位老戰士的身份,很誠懇地介紹說,總共有150多名軍內外專家教授參與其事,誠如其《前言》所形容的那樣——“工程浩大”。然而,慢工不一定都能出細活兒,人多也未必一定會幹成像樣兒的事情。

《中國戰爭史地圖集》上的竇憲北征圖(圖中“第二次出擊匈奴方向”),

令人多少有些意外、同時也十分遺憾的是,這部《中國戰爭史地圖集》的古代戰爭圖部分,品質實在不是很高(近現代敝人所知甚少,還更多地牽涉“政治立場”是否正確問題,好壞不敢說)。其中的《東漢對匈奴的戰爭》這一幅圖,標繪了竇憲北征之役的行軍路線和戰場位置。但作者並沒有很好地尊重和利用業已公開發行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相比之下,甚至還不如臺灣“三軍大學”早就出版了的《中國歷代戰爭史》更加合理準確(按照本書的《前言》,作者似乎也沒有參考臺灣方面的出版物)。因此,要想更好認識這場戰役的空間動態,就只能另起爐灶,重新進行探討。

應該衷心感謝內蒙古大學和蒙古國的歷史學者,他們這次發現的《燕然山銘》,清楚無誤地為我們指明了燕然山的所在,指明了究竟哪一座山峰才是漢代的燕然山,而這與過去歷代學者、也包括當代海內外學者的認識,都有很大出入。在此基礎上,就能夠比過去更為準確地復原竇憲北征之役的地理進程了。

不過,要想更好、也更全面地說明這一地理進程,不能不適當解釋一下漢廷北征軍士的地域來源問題。

漢廷北征的時間問題

在東漢一方,這次出征的軍隊,是兵分三路,向北進發。

這三路軍隊,一路由主帥車騎將軍竇憲和副帥征西將軍、執金吾耿秉以及南匈奴左谷蠡王師子(“師子”是南匈奴左谷蠡王的名字)統領,兵出“朔方雞鹿塞”。其餘兩路,一路由南匈奴單于屯屠何統領,乃“出滿夷穀”;另一路由漢度遼將軍鄧鴻和南匈奴左賢王安國統領,系“出稒陽塞”(《後漢書》卷四《和帝紀》,卷二三《竇憲傳》,卷八九《南匈奴傳》)。

準確地講,歷史地理學對一個事件的研究,首先是要在時間和空間這兩個軸線上同步復原歷史事件演進的歷程。對這場戰役進行復原的工作剛一開始,我們就遇到了漢軍出兵的時間問題,需要考辨分析。

範曄《後漢書》卷四《和帝紀》載錄此事,記為永元元年“夏六月”;西晉人司馬彪撰著的《續漢書·天文志》,對此也有同樣記載。可是,班固的《燕然山銘》,卻是將其書作“秋七月”。中國古代用曆,恒以四、五、六月為夏,七、八、九月為秋,所以這兩處記載既然冠有或“夏”或“秋”的季節名稱,就不會是表示月份的“六”、“七”這兩個數字在文獻流傳過程中產生了訛誤。

那麼,如何解釋這樣的時間差異呢?近人沈家本的解釋,乃謂“此蓋六月出師,七月克敵,故《銘》與《紀》異也”(沈家本《諸史瑣言》卷一〇)。這一說法乍看起來似乎也很有道理,過去宋人司馬光撰著《資治通鑒》,也是把漢軍出塞的時間,排在永元元年的六月(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四七),可要是仔細琢磨,卻顯得不夠順暢。

這是因為斟酌《燕然山銘》的文字,其開篇之“惟永元元年秋七月”云云語句,講的還應該是出兵的時間,而不會是“克敵”之後來到燕然山下的時刻。再看竇憲在這一年的九月才率軍回到五原入塞(《後漢書》卷四《和帝紀》,卷二三《竇憲傳》),從燕然山,到五原郡,順順當當的回朝路,再慢,也走不了那麼長時間。須知這一年還多閏出了個七月,怎麼算也有三個月上下的時間了,超出實際的可能太多。再說還有加官進爵的慶典等著呢,竇憲拖著一大群人馬在路上磨蹭個什麼勁兒,應該快馬加鞭往回奔才是。

覆按《後漢書·和帝紀》的記載,可見它在永元元年六月下載錄的是此番對北匈奴作戰的整個過程,述雲:“夏六月,車騎將軍竇憲出雞鹿塞,度遼將軍鄧鴻出稒陽塞,南單于出滿夷穀,與北匈奴戰於稽落山,大破之,追至私渠比鞮海。竇憲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北單于遣弟右溫禺鞮王奉奏貢獻。”也就是說,這些史事,並不是發生於同一時間點上,囊括了這一軍事行動從一開始到最後結束的全部經歷。

綜合考慮上述各項情況,我認為,可以把《後漢書·和帝紀》記載的“夏六月”,理解為主帥竇憲出兵洛陽的時間,而《燕然山銘》銘記的才是漢軍離開邊塞的具體時間。這樣,或許會更通暢一些。

不過,漢廷確定由竇憲統兵出征並下詔宣示這一行動的時間,比永元元年六月更早,是在這上一年亦即章和二年的十月乙亥(《後漢書》卷四《和帝紀》)。與下詔時間相比,實際出兵時間已遲至八個月之後。為什麼會遲延這麼長時間呢?這當中可能有很多原因,譬如其後第二年、也就是永元元年的春天,還有一批大臣上書力諫,試圖阻止這次行動(《後漢書》卷二五《魯恭傳》),這對朝廷的發兵時間,可能也造成一定的影響。但除此之外,出征的軍隊驟然之間難以調集,出征的給養也需要充分配備,為此,朝廷需要足夠的準備時間,應當也是其中的一項重要的技術性原因。

漢廷為何北伐匈奴

這次北征的軍隊,來自幾個不同的方面,也可以說是一支混合組編的多方“聯軍”。

最先提議征伐北匈奴的,是從光武帝劉秀時期就一直依附于東漢朝廷的南匈奴單于屯屠何。屯屠何在章和二年七月提出這一動議,目的是想統一大漠南北兩側的匈奴各部,“破北成南,並為一國”,他自己則統率部屬,“還歸舊庭”,不再俯受漢廷的羈縻。儘管他在表面上說是“令漢家長無北念”,徹底滅除北方的邊患,實際上卻是為自己擴張勢力範圍(《後漢書》卷四一《宋均傳附宋意傳》,卷八九《南匈奴傳》)。

屯屠何為吞併北匈奴而上書于朝廷,時值和帝初立之際(和帝在這一年二月即位)。因皇帝年齡太小,只有十歲,於是便由他的養母竇太后臨朝主政。竇太后初定北伐之議後,朝臣多持異議(《後漢書》卷四五《袁安傳》),尚書宋意特別強調若順從南匈奴之意,將違逆以夷制夷的宗旨,從而“坐失上略,去安即危矣”(《後漢書》卷四一《宋均傳附宋意傳》),也就是不宜放縱南匈奴勢力獨大。

關於這一點,也就是漢廷的警覺,其實南匈奴單于屯屠何自己心裡也很清楚。滿朝大臣,又不會都傻,終究會有人提出這一問題的。為減緩漢廷的疑忌,屯屠何在向竇太后請求北擊並提出南匈奴的軍事方案之後,特地表白說:

臣素愚淺,又兵眾單少,不足以防內外。願遣執金吾耿秉、度遼將軍鄧鴻及西河、雲中、五原、朔方、上郡太守並力而北,令北地、安定太守各屯要害,冀因聖帝威神,一舉平定。臣國成敗,要在今年。已勑諸部嚴兵馬,訖九月龍祠,悉集河上。唯陛下裁哀省察!(《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

這等於是說,請朝廷委派耿秉、鄧鴻兩人別領漢軍督戰,而沿邊各地或調兵同行,或加強戒備,以防變故,顯示其別無異心。

就在這之前不久,竇太后的親哥哥竇憲,派刺客暗殺了和妹子私下相好的都鄉侯劉暢。

漢章帝去世的時候,竇皇后大概還不到三十歲。芳華妙齡,自然需要有異性相伴。《後漢書》記載說,劉暢是一個很會討得女性歡心的“邪僻”之人,就是不那麼一本正經,缺情寡趣。章帝甫一離世,他便伺機“自通長樂宮,得幸太后”。這本來只是限止在竇太后個人私事的範圍之內,而且順自然,合天理,既無關她為人的品行,更與朝政無涉,可要是繼續發展下去,超出於閨帷之外,事情就不好說了;至少竇太后的哥哥竇憲是很不放心的。原因是當時竇憲正深受竇太后倚重,“內幹機密,出宣誥命”,幾乎達到了“事無不從”的程度。現在,妹子枕頭邊兒有了貼心的人,難免會分減他的權力。於是,就痛下狠手,果斷幹掉了這個潛在的權力競爭者。

孰知罪案很快敗露。自己對老哥兒這麼信任,老哥兒卻如此罔顧自己內心的情感以及身體的正常需求,竇太后當然十分惱怒。一氣之下,下令把竇憲關在了內廷宮中。小妹子可不是個普普通通的風流寡婦,而是一個在文武百官面前公然稱孤道寡的皇太后(竇太后和東漢很多主政的皇太后一樣,臨朝稱“朕”)。剛找到的心上人,竟被活生生地害死,這股無名火要是盡情噴發出來,後果是明擺著的。

身陷囹圄之中,竇憲這才明白自己幹了一件有多麼糗的糗事。一看大事不妙,趕緊想轍,以脫身免罪。竇憲想出的自救措施,便是“自求擊匈奴以贖死”。正好趕在這個時候,南匈奴單于屯屠何,也向朝廷提出了攻擊北匈奴的請求(《後漢書》卷二三《竇憲傳》)。

別以為無巧不成書,把這看成是一種純偶然的巧合。其實偶然之中常常蘊涵著必然的道理。不過這是另一個較長的話題,姑且留待以後再說。在這裡,我關心的只是竇太后的應對手法。

一家人固有一家人的基因。單論心狠手辣,這位竇太后比他的兄長本毫不遜色,自己生不了孩子還能搶來人家的孩兒作養子,最後再把和帝的生母梁貴人活活欺負死(《後漢書》卷一〇上《皇后紀》上)。不過竇太后可不是像她哥哥那樣頭腦簡單的角色。要是紅顏一怒就徑行洩憤,她哪裡能混到今天獨運乾綱的地步。

劉暢這個面首雖好,但好吃的小鮮肉並不只有他這一塊,只要能維持住自己的地位,隨時可以再找(不過若是由床上連帶到朝上的事兒,處理不好,說不定會惹出很大麻煩。後來竇太后果然栽到了另一塊小鮮肉的身上)。要緊的,還是先牢牢掌控手中的權力。

有漢開國以來,在權力的“競技”(中國人現在通常用“遊戲”來表示同樣的意思,但我不喜歡,覺得還是把這個詞書作“競技”更為適宜)場上,始終存在著三股大的勢力,相互較勁兒:一是皇族,二是大臣,三是外戚。其中外戚秉政,始自太祖高皇帝劉邦的皇后呂雉,至東漢尤為普遍,而要是像竇太后一樣由母后臨朝,則必然要柄用外戚,以輔其政。這沒有什麼別的選擇,不然就不能如意左右朝政。

當時竇太后初臨天下,一切都還在調適當中,更不能不急迫倚仗外家,所以緊鑼密鼓地拔擢自家兄弟,令其“皆在親要之地”(《後漢書》卷二三《竇憲傳》)。竇憲是竇太后的大哥,不管是在家裡,還是朝中,也就更需要他的助力。

於是,竇太后便充分利用這個天賜的良機,詔命竇憲統兵北伐,“乃拜憲車騎將軍,金印紫綬,官屬依司空”(《後漢書》卷二三《竇憲傳》),也就是按照司空的級別來給竇憲配置下屬人員。這哪裡還像個待罪之囚的樣子,是正兒八經的遠征軍大元帥;甚至已經很像是天下兵馬大元帥的陣勢。竇太后施展這一手法的奧妙,關鍵在於這是一場雖然根本沒有任何理由打、但卻是必勝無疑的戰爭(其間具體的緣由,我將另行解說)。既然必勝無疑,也就可以成功地為竇太后自己、同時也給大哥解套,既消解了彼此的尷尬,又可以借用這次戰功為由頭,使竇憲升官晉位,進一步掌控朝政。結果,是竇憲官升大將軍,竇太后且把這一職銜的地位擢至三公之上(《後漢書》卷二三《竇憲傳》。晉司馬彪《續漢書·百官志》一)。一舉兩得,政術的運作,相當老到。

另一套兵馬

通天的將軍,自然需要配備相應的兵力,為其增重威勢。不管是對南匈奴、北匈奴,還是對大漢朝野人等,這種威勢都很有必要。這樣我們就看到,竇太后驟然提升了漢家軍隊配置的規格——在南匈奴屯屠何單于提議的北方邊地部隊的基礎上,加入了東漢王朝的核心戰鬥力量。

按照屯屠何單于原來提出的方案,北伐的軍隊,由如下三部分兵馬組成。

其主體部分,是南匈奴的軍隊。這些內降的南匈奴人,是被安置在西河、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諸地(《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或謂之塞內緣邊八郡,即今內蒙古河套地區和山西北部地區,分佈相對比較集中,很容易集結。因其地處北邊,就在漢廷北征軍後來出發的地方,也隨時可以向漠北進發。

屯屠何講的第二部分兵力,是駐紮在“西河、雲中、五原、朔方、上郡”各邊郡的邊防兵,他提出朝廷可詔令這些邊郡的太守與其“並力而北”,實際上應是指令這些太守帶領當地邊防部隊一同出征。這些鄰邊之郡,其地理位置,與上述南匈奴所在的地點多有重合,大體處於同一區域,同樣便於隨時出征。

另外一支軍隊,與屯屠何點到名字的“度遼將軍鄧鴻”具有直接關係。《漢書》卷二《明帝紀》記此度遼將軍事雲:

(永平)八年春……三月,……初置度遼將軍,屯五原曼柏。……冬十月……丙子,臨辟雍,養三老、五更。禮畢,詔三公募郡國中都官死罪系囚,減罪一等,勿笞,詣度遼將軍營,屯朔方、五原之邊縣,妻子自隨,便占著邊縣;父母同產欲相代者,恣聽之。……凡徙者,賜弓弩衣糧。

屯駐“五原曼柏”的度遼將軍,統管的軍隊,稱作“度遼營”(《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

這個度遼將軍最初設置的時候,本系“以衛南單于眾新降有二心者”,亦即監控剛剛降附的南匈奴人眾,防止其別生變故。不過這些南匈奴降人“後數有不安,遂為常守”(西晉司馬彪《續漢書·百官志》一)。但鎮懾這些南匈奴降者僅僅是其功用的一個方面,漢廷更深一層的用意,是“以防二虜交通”,亦即防止南匈奴與北匈奴相互聯合,結為一體,從而才設置度遼營以為間隔(《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

如上所述,度遼營的將領度遼將軍,通常是駐守五原曼柏,但如上引《後漢書·明帝紀》所見,實際配屬度遼營的軍士,會散處於朔方、五原等郡的“邊縣”,可見度遼營軍兵的駐防地點,並不僅限於“五原曼柏”一地,不過其所在的“邊縣”也是在朔方、五原等北方邊郡。這裡邊的道理很容易理解,即度遼營的設置,既然是為了控制南匈奴的活動,自然應該能夠照顧到南匈奴的各個主要分佈區域。所以,其軍兵的駐防地點,會與南匈奴的居地,大體重合。這樣看起來,度遼營中的軍兵若是集結起來向北匈奴進發,同樣也很便利。

稍微有些費解的是,屯屠何單于提到的“執金吾耿秉”,究竟會在征伐北匈奴的軍中起到什麼作用。

“執金吾”是朝中的高官,秩級為“中二千石”。用現在的話來講,是正部級實職,是一位重要閣員。不過按照漢家制度的規定,執金吾的身份,只是“掌宮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繞行宮外,及主兵器”,手下不過“緹騎二百人,持戟五百二十人”而已,儘管“輿服導從,光滿道路,群僚之中,斯最壯矣”(這種情況,應是從西漢沿襲而來,故《後漢書》卷一〇上《皇后紀》上記雲光武帝劉秀在西漢末年心儀南陽新野的美人陰麗華,當其初入長安時,“見執金吾車騎甚盛,因歎曰:‘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可是這些軍兵實際上更多地是起著一種象徵性的作用,甚至猶如儀仗禮兵,是沒有什麼戰鬥力、而且也不需要其具備什麼實際野戰能力的。這就像現在天安門和中南海前面巡邏的武警以及國旗班的戰士,誰也不會拿他當真的。因為執金吾司理的只是宮門之外的警戒事宜,皇宮大內門牆之內的事情,根本不歸他管(晉司馬彪《續漢書·百官志》四並梁劉昭注引《漢官》),又《續漢書·禮儀志》下)。

東漢時期掌管宮門警衛和宮中巡邏的官員是“衛尉”,而真正負責皇帝老子“宿衛侍從”的核心禁衛部隊,是由虎賁中郎將統領的一千五百名軍兵,而這些人又另外隸屬於“光祿勳”,與執金吾沒有一點兒關係(晉司馬彪《續漢書·百官志》二並梁劉昭注引蔡質《漢儀》,又《續漢書·禮儀志》下。《後漢書》卷一下《光武帝紀》下唐李賢注引《漢官儀》)。這支軍兵的地位和作用,與當代的8341部隊相仿,而虎賁中郎將這個緊要職位在章帝去世前是由竇憲擔任,和帝即位後竇憲專任侍中,轉而引進他的弟弟竇篤出任此職(《後漢書》卷二三《竇憲傳》),都是竇氏一家人。

所以,就掌控禁軍這一意義而言,在制度上,執金吾耿秉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

歷史是人類社會活動的演進過程。制度是死的,而制定制度的人是活的。既然在制度的設置上我們看不到執金吾領兵出師的道理,那麼,這個道理就只能是在耿秉這個人的身上。

檢視耿秉過往的履歷,有如下幾個特點值得關注:

第一,耿秉通曉兵法,“尤好將帥之略”,而且此前數次領兵征伐匈奴等外族,具有成功的作戰經驗,是一位稱職的將領。

第二,耿秉一向認為東漢的邊患,“專在匈奴”,故力主“以戰去戰”,這契合南匈奴單于屯屠何的意向。

第三,從章帝即位起,耿秉曾連續出任度遼將軍七年,熟悉度遼營的情況,而按照屯屠何的構想,度遼營應是漢廷參與此役的主要兵力。同時,度遼將軍鄧鴻雖然是度遼營的現任將領,但度遼將軍秩二千石(晉司馬彪《續漢書·百官志》一梁劉昭注引應劭《漢官儀》),而如上所述,執金吾秩中二千石(“中二千石”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實打實的二千石”。相對而言,所謂“二千石”,意即“紙面上規定的二千石的標準”),位在度遼將軍之上。而且耿秉在剛剛去世的章帝面前“甚見親重”。儘管執金吾一職在制度規定上並不具有多大護衛皇帝的權力,但事實上章帝“每巡郡國及幸宮觀,秉常領禁兵宿衛左右”,在朝中具有很大影響。由耿秉掛帥,自然會大大加重這次行動的份量。

第四,耿秉深受南匈奴信任,史稱其任度遼將軍七年,“匈奴懷其恩”。南匈奴對耿秉的好感和信任,在永元三年耿秉去世時表現得更為清楚。當時“匈奴聞秉卒,舉國嚎哭,或至梨面流血”(《後漢書》卷一九《耿秉傳》),就是一邊嚎啕痛苦,一邊拿刀把臉弄得血赤嘩喇的,顯示出耿秉深得匈奴人好感(當然這種情況也透露出其他漢官欺負這些外族人會有多麼厲害)。這種情況表明,由耿秉領軍,能夠很好地協調指揮漢、匈兩方面的軍隊,是一位最適宜的統帥人選。

由此看來,南匈奴屯屠何單于提出執金吾耿秉參與對北匈奴的征伐,明顯是要他來擔任最高統帥,而不是具體率領宮廷的禁衛部隊;也就是說,耿秉參與北伐,與他手下現管的軍兵毫無關係。

正因為擬議中的北伐兵力,基本上都集中在河套及其鄰近的北部邊防線上,很容易徵發集結,所以屯屠何單于在章和二年七月提出這一計畫時,以為各路兵馬,“訖九月龍祠(案指匈奴在九月戊日舉行的祭祀天神的活動,依照慣例,此時南匈奴將會集諸部於一地),悉集河上”,便可以舉兵北上(《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

不過,事實上,這是與後來實際出征的部隊很不相同的另一套兵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