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父母都是醫生,浙江10歲女孩每天放學自己買菜做飯等爸媽回家!

現在10歲的小孩, 生活中是怎樣的呢?

是不是吃飯都還想著媽媽喂?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寵得像個小皇帝吧?

但是海寧這個10歲的小姑娘完全顛覆你的想像!

她放學一個人回家

買菜

切菜

做飯

這麼懂事的孩子是不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呢?

no!no!no!

她的父母都是海甯市中醫院的醫生,

而且她是獨生女!

這個小女孩名叫鄢

16:59

鄢張雅買菜結束, 從菜場出來, 往家裡走。 此時, 天色已經暗下來了。

17:07

鄢張雅到了家裡, 把書包和菜放在樓梯上, 找出鑰匙開門。 推門進去, 家裡還是黑漆漆的, 父母還沒有回家。 “你們坐一下, 我給你們泡茶。 ”像個小大人一樣, 鄢張雅開始招待報姐。 隨後, 她走進廚房, 把菜放下, 然後開始準備食材。

17:10

鄢張雅先把冰箱裡的冷凍牛排拿出來, 放進水裡解凍。 淘米後把電鍋插上, 之後, 她開始準備燒菜需要用的東西。

17:18

食材準備完畢, 鄢張雅將牛排從水裡撈出來, 撕開包裝紙, 放在砧板上用菜刀在表面劃, “這樣牛排容易煮熟”。

之後,她用兩隻手拗起大鐵鍋放在一邊,在煤氣灶上放上平底鍋,站在廚房的小木凳上拿起放在角落的油壺,往裡面倒油。

倒完之後,鄢張雅又用兩隻手把鍋子舉起來,儘量讓鍋子在鍋底搖勻,開火之後,鄢張雅過了兩分鐘後將牛排放入,蓋上鍋蓋,然後將火調大。“以前做菜的時候,我被油濺到過,後來我發現,要聽它的聲音,如果裡面劈裡啪啦很響,就不能掀開鍋蓋,等聲音小了,先打開一條縫,如果沒有油濺出來,就可以打開鍋蓋了。”

17:28

第一塊牛排煎熟了,鄢張雅在牛排表面撒上孜然粉,倒上牛肉醬,然後用鍋鏟把醬料在表面抹勻,蓋上鍋蓋燜了一會兒之後,她把牛排鏟出鍋,雙手拗起鍋子,把油倒在牛排表面。

然後她用同樣方法開始煎第二塊牛排。

17:48

鄢張雅的父母陸續回到了家中,“丫丫,你怎麼關火了?”“這塊牛排只要再燜一下就好了,不用開著火了。”

18:04

鄢張雅煎好了兩塊牛排,開始燒豆腐湯。站在小木凳上,她拿著菜刀小心翼翼地把豆腐從盒子裡摳出來放入鍋中。

18:30

鄢張雅煎好了牛排,做好了豆腐湯,“現在就等飯煮熟了。”這時候,她開始把椅子都擺正,把筷子、刀叉拿出來,準備吃飯。

↓小姑娘煎的牛排不錯吧~

18:35

一家人坐在一起開始吃飯,“丫丫,你覺得自己做的飯菜怎麼樣?”媽媽張曉紅問女兒。“反正我自己覺得很好吃,別人我也不知道了。”“那你今天去買菜有什麼困難嗎?”“今天一開始我擠不進去,人太多了,以前也有過,我就在後面排隊,如果人太多了我有時候就先去買別的菜。”吃了一口飯,鄢張雅想起了以前的經歷:“每次他們找錢給我還會算一算,有時候找的錢跟我算出來的不一樣,我就要想一會兒,後來每次都發現是我自己算錯了。”鄢張雅笑了一下,她覺得買菜做飯是有趣的事情,一點也不辛苦。

19:03

一家人吃好飯,張曉紅開始收拾碗筷,鄢張雅也幫著媽媽一起收。女兒一起收拾的時候,張曉紅沒有說不用,只當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19:10

收拾好之後,鄢張雅沒有耽擱時間,立刻坐在客廳的書桌前開始做作業。

為什麼要這麼做?父母真的放心嗎?

“要她成長就要她獨立,這個過程是在我們的眼睛底下時刻關注著的。”張曉紅告訴記者。

孩子還很小,但是買菜已經快一個學期了。為啥要孩子買菜呢?張曉紅說出了原因:她是市中醫院(市腫瘤醫院)耳鼻喉科醫生,鄢張雅的爸爸鄢勝剛,是市中醫院(市腫瘤醫院)十病區科主任,由於夫妻倆都是醫生,工作經常要加班。

平常,張曉紅夫妻倆下班了再去買菜,回家已經晚上六七點了,等做好飯菜吃飯已經接近八點了。可能是覺得爸媽實在太忙又沒法改變,幼小懂事的鄢張雅就決定自己要學會買菜,這樣爸媽回家就直接可以做菜了。

“媽媽,我以後自己回家吧,路過菜場我還可以順便買菜。”今年9月份的一天,鄢張雅主動跟媽媽提出。

△一家三口

一開始,張曉紅怕孩子太小了,沒有答應她去菜場,先讓她嘗試買醬油、糖之類的調味料,漸漸的,鄢張雅熟悉了交易的過程。後來,就試著讓她一個人走進了菜場。“我每天給她20塊錢,她一般會買3個素菜。”

事實上,張曉紅也沒指望孩子孩子真的買菜回來,以為她只是覺得好玩說說的,她雖然給了孩子20塊錢,但總覺得她會買零食或者玩具什麼的,沒想到,那天放學回家的時候,鄢張雅真的背著書包,手上還拎了三個菜。“那一刻,我真的眼淚都要出來了。”張曉紅說,他們家走到學校大約需要30分鐘,孩子背著書包,還拎著菜回來的時候,感覺她一下子長大了。

△母女倆。

能獨立買菜了,鄢張雅的“料理天賦”也展現了出來,“當時他們有實踐課,要求做一道菜,她做了,慢慢地她在家裡也自己學著做,會做的菜越來越多。”

有一次,張曉紅回家時,發現廚房裡飯已經插好了,連給寵物吃的冷飯都蒸好了。她還以為是丈夫做的,“結果她爸爸說他沒燒,然後我就確定我的孩子真的可以燒飯。經過很多次實驗之後,我覺得丫丫真的可以,我也很放心。”

↓被很多家長視為洪水猛獸的水果刀,在小姑娘的手裡削土豆很靈活!

這樣的買菜做飯,讓鄢張雅覺得:飯菜不是本來就在那裡的,要動手才會有,不會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孩子這麼獨立 爸媽是這樣做的

鄢張雅說得最多的話是:“讓我試試看,我一定行的。”另一句就是:“讓我自己來。”

一個人要有主見,尊重她的意願。張曉紅認為,小孩子如果能做主,那家長只要把關就可以了,這樣能讓小孩子有主人翁意識。

張曉紅還舉了個例子——

在她坐診看病時,經常會碰到一些“大兒童”,一些二三十歲的小夥子,後面跟著一個媽媽,兒子還沒有說話,媽媽已經滔滔不絕說兒子哪裡不舒服,什麼不好什麼不好。

而當自己問起本人哪裡不舒服時,小夥子還沒回答,後面的媽媽又已經開始說了,基本上不給兒子說話的機會,這樣很不好。如果父母任何事情都包辦,那麼孩子長大了獨立性也不強。

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放低姿態了。張曉紅說,她跟女兒在一起會表現得比較“弱智”。這指的是要走進孩子的世界,不要高高在上,要跟她一起想辦法讓每件事情都變得有趣,再去教她這件事。

張曉紅還認為引導很重要。就拿燒菜來說,要告訴孩子水怎麼樣才算是燒開,水泡要多大,菜燒到什麼程度才是熟的,要教會她先嘗一嘗,多次教下來,她也就會了。

親眼所見,不得不向這對母女豎個大拇指哦!

朋友圈炸鍋了!

張曉紅這條朋友圈發出來之後,看看點zan的↓烏央烏央的

看看評論哪一條戳中了你的心↓

太懂事了!

這麼能幹!

別人家的孩子……

10歲的鄢張雅這麼能幹,

她的父母敢放手,我們敢嗎?

編輯:木森的夏天

24小時醫學頻道不僅可以觀看現場網路直播,還可以下載“24小時醫學”app同步觀看哦,過後還可無限看回播,足不出戶掌握最新專業醫學資訊。

讓醫學更有趣有料

之後,她用兩隻手拗起大鐵鍋放在一邊,在煤氣灶上放上平底鍋,站在廚房的小木凳上拿起放在角落的油壺,往裡面倒油。

倒完之後,鄢張雅又用兩隻手把鍋子舉起來,儘量讓鍋子在鍋底搖勻,開火之後,鄢張雅過了兩分鐘後將牛排放入,蓋上鍋蓋,然後將火調大。“以前做菜的時候,我被油濺到過,後來我發現,要聽它的聲音,如果裡面劈裡啪啦很響,就不能掀開鍋蓋,等聲音小了,先打開一條縫,如果沒有油濺出來,就可以打開鍋蓋了。”

17:28

第一塊牛排煎熟了,鄢張雅在牛排表面撒上孜然粉,倒上牛肉醬,然後用鍋鏟把醬料在表面抹勻,蓋上鍋蓋燜了一會兒之後,她把牛排鏟出鍋,雙手拗起鍋子,把油倒在牛排表面。

然後她用同樣方法開始煎第二塊牛排。

17:48

鄢張雅的父母陸續回到了家中,“丫丫,你怎麼關火了?”“這塊牛排只要再燜一下就好了,不用開著火了。”

18:04

鄢張雅煎好了兩塊牛排,開始燒豆腐湯。站在小木凳上,她拿著菜刀小心翼翼地把豆腐從盒子裡摳出來放入鍋中。

18:30

鄢張雅煎好了牛排,做好了豆腐湯,“現在就等飯煮熟了。”這時候,她開始把椅子都擺正,把筷子、刀叉拿出來,準備吃飯。

↓小姑娘煎的牛排不錯吧~

18:35

一家人坐在一起開始吃飯,“丫丫,你覺得自己做的飯菜怎麼樣?”媽媽張曉紅問女兒。“反正我自己覺得很好吃,別人我也不知道了。”“那你今天去買菜有什麼困難嗎?”“今天一開始我擠不進去,人太多了,以前也有過,我就在後面排隊,如果人太多了我有時候就先去買別的菜。”吃了一口飯,鄢張雅想起了以前的經歷:“每次他們找錢給我還會算一算,有時候找的錢跟我算出來的不一樣,我就要想一會兒,後來每次都發現是我自己算錯了。”鄢張雅笑了一下,她覺得買菜做飯是有趣的事情,一點也不辛苦。

19:03

一家人吃好飯,張曉紅開始收拾碗筷,鄢張雅也幫著媽媽一起收。女兒一起收拾的時候,張曉紅沒有說不用,只當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19:10

收拾好之後,鄢張雅沒有耽擱時間,立刻坐在客廳的書桌前開始做作業。

為什麼要這麼做?父母真的放心嗎?

“要她成長就要她獨立,這個過程是在我們的眼睛底下時刻關注著的。”張曉紅告訴記者。

孩子還很小,但是買菜已經快一個學期了。為啥要孩子買菜呢?張曉紅說出了原因:她是市中醫院(市腫瘤醫院)耳鼻喉科醫生,鄢張雅的爸爸鄢勝剛,是市中醫院(市腫瘤醫院)十病區科主任,由於夫妻倆都是醫生,工作經常要加班。

平常,張曉紅夫妻倆下班了再去買菜,回家已經晚上六七點了,等做好飯菜吃飯已經接近八點了。可能是覺得爸媽實在太忙又沒法改變,幼小懂事的鄢張雅就決定自己要學會買菜,這樣爸媽回家就直接可以做菜了。

“媽媽,我以後自己回家吧,路過菜場我還可以順便買菜。”今年9月份的一天,鄢張雅主動跟媽媽提出。

△一家三口

一開始,張曉紅怕孩子太小了,沒有答應她去菜場,先讓她嘗試買醬油、糖之類的調味料,漸漸的,鄢張雅熟悉了交易的過程。後來,就試著讓她一個人走進了菜場。“我每天給她20塊錢,她一般會買3個素菜。”

事實上,張曉紅也沒指望孩子孩子真的買菜回來,以為她只是覺得好玩說說的,她雖然給了孩子20塊錢,但總覺得她會買零食或者玩具什麼的,沒想到,那天放學回家的時候,鄢張雅真的背著書包,手上還拎了三個菜。“那一刻,我真的眼淚都要出來了。”張曉紅說,他們家走到學校大約需要30分鐘,孩子背著書包,還拎著菜回來的時候,感覺她一下子長大了。

△母女倆。

能獨立買菜了,鄢張雅的“料理天賦”也展現了出來,“當時他們有實踐課,要求做一道菜,她做了,慢慢地她在家裡也自己學著做,會做的菜越來越多。”

有一次,張曉紅回家時,發現廚房裡飯已經插好了,連給寵物吃的冷飯都蒸好了。她還以為是丈夫做的,“結果她爸爸說他沒燒,然後我就確定我的孩子真的可以燒飯。經過很多次實驗之後,我覺得丫丫真的可以,我也很放心。”

↓被很多家長視為洪水猛獸的水果刀,在小姑娘的手裡削土豆很靈活!

這樣的買菜做飯,讓鄢張雅覺得:飯菜不是本來就在那裡的,要動手才會有,不會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孩子這麼獨立 爸媽是這樣做的

鄢張雅說得最多的話是:“讓我試試看,我一定行的。”另一句就是:“讓我自己來。”

一個人要有主見,尊重她的意願。張曉紅認為,小孩子如果能做主,那家長只要把關就可以了,這樣能讓小孩子有主人翁意識。

張曉紅還舉了個例子——

在她坐診看病時,經常會碰到一些“大兒童”,一些二三十歲的小夥子,後面跟著一個媽媽,兒子還沒有說話,媽媽已經滔滔不絕說兒子哪裡不舒服,什麼不好什麼不好。

而當自己問起本人哪裡不舒服時,小夥子還沒回答,後面的媽媽又已經開始說了,基本上不給兒子說話的機會,這樣很不好。如果父母任何事情都包辦,那麼孩子長大了獨立性也不強。

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放低姿態了。張曉紅說,她跟女兒在一起會表現得比較“弱智”。這指的是要走進孩子的世界,不要高高在上,要跟她一起想辦法讓每件事情都變得有趣,再去教她這件事。

張曉紅還認為引導很重要。就拿燒菜來說,要告訴孩子水怎麼樣才算是燒開,水泡要多大,菜燒到什麼程度才是熟的,要教會她先嘗一嘗,多次教下來,她也就會了。

親眼所見,不得不向這對母女豎個大拇指哦!

朋友圈炸鍋了!

張曉紅這條朋友圈發出來之後,看看點zan的↓烏央烏央的

看看評論哪一條戳中了你的心↓

太懂事了!

這麼能幹!

別人家的孩子……

10歲的鄢張雅這麼能幹,

她的父母敢放手,我們敢嗎?

編輯:木森的夏天

24小時醫學頻道不僅可以觀看現場網路直播,還可以下載“24小時醫學”app同步觀看哦,過後還可無限看回播,足不出戶掌握最新專業醫學資訊。

讓醫學更有趣有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