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這份“兒科用藥寶典”別再傳了!兒科專家的這十句忠告才是重點!

隨著氣溫的進一步降低, 患病的孩子也逐漸多了起來, 南京各大醫院的兒科門診非常忙碌。 與此同時, 一張以醫生名義發出的“兒科用藥寶典”也在朋友圈熱傳, 上面針對孩子頭疼、發燒、咳嗽等都列出了相對應的方法, 被很多家長視為兒童用藥指南。 那麼, 這份所謂的“兒科用藥寶典”真的能讓家長們“照方抓藥”, 做到“藥到病除”嗎?南京的兒科專家又是如何看的呢?

看上去有道理但是不嚴謹 指導意義並不強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主任邊遜介紹說, 這個網上熱傳的“兒科用藥寶典”究竟是不是出自兒科醫生之手尚無可知, 雖然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過於公式化, 患兒的病情發展千變萬化, 如果按這種公式化的所謂寶典照方抓藥, 很可能延誤患兒病情, 所以指導意義並不強。

比如, 退熱藥一般間隔4-6小時, 而不是大於4小時, 這個區間太大了, 家長沒辦法去掌握。

同時, 體溫要在38.5℃以上才適合吃退燒藥, 不是一測體溫發燒就必須吃退燒藥。

這個“寶典”裡面提到的抗病毒中成藥使用的前提是確實是病毒引起的感冒發燒之類的兒科疾病, 但是患兒到底是不是病毒性感冒, 一般家長很難辨別。 此外,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主任邊遜介紹說, 抗病毒中成藥的範圍很廣, 按照中醫理論, 前提是辨證施治, 如果證型不對, 用了效果也不好, 甚至適得其反!

孩子小於3歲是不是像“寶典”所說的, 如果咳嗽就適合吃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呢?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主任邊遜介紹說, 這個止咳藥主要是針對食積咳嗽患兒具有鎮咳作用, 不是3歲以下的孩子咳嗽吃這個都適合。

孩子大於3歲, 是不是咳嗽都適合吃“寶典”中所說的京都念慈菴來止咳呢?很有意思的是, 這個“寶典”的作者還特別強調了“好吃”、“自己愛吃的”之類的提示性用語。 對此,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主任邊遜介紹說, 這個中成藥的原型是蜜煉川貝枇杷膏, 從中醫角度來說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平喘、理氣化痰的功效。 適用於治療肺燥之咳嗽, 痰多, 胸悶, 咽喉痛癢, 聲音沙啞等。 由於偏於治療肺熱類的咳嗽, 所以, 如果是感受風寒引起的咳嗽就不是太合適。

其中提到的“衣服比你少一件”也不是很嚴謹, 因為家長本身的身體素質就不同,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 很多孩子可能穿得更少, 反而容易受涼感冒。

這十句話兒科專家每天說的嗓子啞 家長聽進去孩子少生病

“兒童疾病關鍵還是預防, 中醫強調‘治未病’, 特別適合健康育兒!因為兒童的免疫力相對大人來說差很多, 預防就顯得尤為重要。 這個預防不僅指在生病前, 也要注意‘既病防變’和‘病癒防複’!”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主任邊遜介紹說,

每天醫生們都會花很多時間給就診的患兒家長做健康宣教, 她總結了使用頻率最高的十句話, 希望對各位家長在健康育兒方面能有所幫助!

1、穿衣要適度, 即便給孩子穿襪子也有講究。 很多家長錯誤地以為襪子越厚保暖效果越好, 其實如果襪子厚但是不吸汗的話, 就會很容易潮濕, 襪子潮濕, 孩子的腳底就會發涼, 中醫認為“寒從腳下起”, 這樣很容易受寒感冒。 所以, 給孩子選擇襪子最好是純棉質地, 透氣性好。 如果發現孩子襪子濕了要及時更換。

2、及時測量體溫。不超過38.5℃的,尤其是一開始發燒小便偏黃的孩子,在家裡要適度多喝溫開水,以孩子的小便變清為宜,可以酌情加一點點鹽。達到或者超過38.5℃的,可以貼貼退熱貼,在醫師或者藥師指導下喝退熱藥。

3、休息,不要繼續帶病上課,這樣不但不利於患兒康復,把本來不嚴重的“小病”拖成“大病”!還容易傳染給其他孩子。

4、不要一味地使用西藥掛水退熱,可以嘗試中藥足浴,以微微出汗為宜,不要大汗淋漓。

5、感冒發熱期間,患兒可以喝粥,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中醫認為“虛不受補”!不要大魚大肉!

6、實熱證型的患兒吃水果要選擇蘋果、梨等微寒的水果,不宜吃偏熱性的桂圓等熱性水果!

7、咽喉腫痛可以服用藍芩口服液。咳嗽有痰,口中有異味,可以服用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對於發熱、咳嗽、肺部有濕羅音的,可以服用該院自製的痰熱濃煎劑。

8、如果患兒血象不高,發熱時間沒有超過48小時,一般不用抗生素。

9、打噴嚏不是一定代表孩子感冒了!感冒會導致鼻黏膜水腫充血,鼻腔分泌物增多,這些刺激會引發噴嚏,但能引起噴嚏的原因除了感冒還有很多,光線、冷空氣、刺激性氣體都可能引起噴嚏。所以家長不要看到孩子打噴嚏就認為是感冒,然後就讓吃感冒藥。

10、不能一發燒就立刻想辦法退燒。如果孩子只是低熱而且精神很好,並不需要急於想辦法退熱。如果孩子體溫超過了38.5℃而且出現明顯不適感,應該首選藥物降溫而不是物理降溫。鼓勵孩子多喝溫開水,最好是少量多次的喝,而不是一次喝很多。

2、及時測量體溫。不超過38.5℃的,尤其是一開始發燒小便偏黃的孩子,在家裡要適度多喝溫開水,以孩子的小便變清為宜,可以酌情加一點點鹽。達到或者超過38.5℃的,可以貼貼退熱貼,在醫師或者藥師指導下喝退熱藥。

3、休息,不要繼續帶病上課,這樣不但不利於患兒康復,把本來不嚴重的“小病”拖成“大病”!還容易傳染給其他孩子。

4、不要一味地使用西藥掛水退熱,可以嘗試中藥足浴,以微微出汗為宜,不要大汗淋漓。

5、感冒發熱期間,患兒可以喝粥,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中醫認為“虛不受補”!不要大魚大肉!

6、實熱證型的患兒吃水果要選擇蘋果、梨等微寒的水果,不宜吃偏熱性的桂圓等熱性水果!

7、咽喉腫痛可以服用藍芩口服液。咳嗽有痰,口中有異味,可以服用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對於發熱、咳嗽、肺部有濕羅音的,可以服用該院自製的痰熱濃煎劑。

8、如果患兒血象不高,發熱時間沒有超過48小時,一般不用抗生素。

9、打噴嚏不是一定代表孩子感冒了!感冒會導致鼻黏膜水腫充血,鼻腔分泌物增多,這些刺激會引發噴嚏,但能引起噴嚏的原因除了感冒還有很多,光線、冷空氣、刺激性氣體都可能引起噴嚏。所以家長不要看到孩子打噴嚏就認為是感冒,然後就讓吃感冒藥。

10、不能一發燒就立刻想辦法退燒。如果孩子只是低熱而且精神很好,並不需要急於想辦法退熱。如果孩子體溫超過了38.5℃而且出現明顯不適感,應該首選藥物降溫而不是物理降溫。鼓勵孩子多喝溫開水,最好是少量多次的喝,而不是一次喝很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