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侯景之亂……

南朝梁武帝蕭衍統治末年東魏降將侯景發動的叛亂。 蕭衍稱帝后, 一貫執行寬縱皇族、優容士族的政策, 使統治集團中貪殘、侈靡、輕視武備之風日益嚴重, 吏治極端黑暗, 形成了“人人厭苦, 家家思亂”的嚴重局面。

侯景(?~552), 字萬景, 原為北魏懷朔鎮(今內蒙古包頭東北)戍卒。 六鎮起義時, 投降爾朱榮, 為鎮壓葛榮的先鋒。 後高歡誅滅爾朱氏, 他又投靠高歡, 官至司徒、河南道大行台, 將兵10萬, 專制河南達14年之久。 太清元年(547)高歡死, 侯景與高歡子有隙, 乃據河南叛, 並派人向梁洽降。 梁武帝不顧多數朝臣的反對, 納降侯景,

封為河南王, 都督河南南北諸軍事, 並派蕭淵明領兵5萬進攻東魏。 十一月, 梁軍被東魏殲滅, 淵明被俘;次年正月, 侯景亦敗于渦陽(今安徽蒙城), 中途奪取壽春。 而梁武帝則企圖以侯景換回蕭淵明。 於是侯景將壽春居民充作軍士, 勾結蕭正德(蕭衍侄), 于八月舉兵反叛。 並攻入建康, 直指台城(宮城, 中央台省與宮殿所在地), 三年三月攻破台城。 五月, 被軟禁的梁武帝病餓而死, 侯景立太子蕭綱為帝(簡文帝), 自居相國、宇宙大將軍、都督六合諸軍事, 派兵攻佔三吳等地。 所到之處, 專以焚掠為事。 大寶二年(551), 侯景被荊州刺史湘東王蕭繹擊敗, 從此一蹶不振。 八月, 侯景廢簡文帝, 十一月自立為帝, 國號漢。 台城陷落後, 蕭衍子孫間爭奪帝位的鬥爭迅速激化。
承聖元年(552), 蕭繹將領王僧辯與陳霸先進抵建康, 侯景東逃, 四月為其部下殺死, 持續四年之久的叛亂終告平定。

侯景之亂所造成的後果極其嚴重。 江南社會遭空前浩劫。 首都建康成為廢墟。 三吳原最富庶, 經侯景燒殺搶掠, 乃至殘破。 東晉以來經營數百年而形成的三大經濟文化中心, 均遭到毀滅性的破壞。 士族門閥在此次戰亂中不僅充分暴露了腐朽無能, 而且受到了極其沉重的打擊, 從而大大加速了南朝士族的衰亡過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