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濱州芝麻酥糖——來自祖孫三代的家傳絕技

芝麻, 自古以來就是咱們最愛的佳餚之一,

所以, 一切與芝麻一起製作的美食,

都成為我們熱衷的食物。

今日, 好客君為大家介紹的這款美食,

座標在山東濱州,

它不僅有芝麻, 還有酥糖,

當他們交融在一起的的時候,

美味自是不需多說。

可是, 有關芝麻酥糖的發家歷史,

還有許多你不知道的事兒

……

芝麻酥糖, 其實是濱州城常雲鑾祖孫三代的家傳絕技。

1853年3月, 太平軍攻陷了南京, 國家動亂,

戰事頻發,

常立亭(常雲鸞的爺爺)逃荒至天津楊柳青,

為了生存, 常立亭等3人跟隨芝麻酥糖的創始人學做酥糖,

師徒四人相依為命, 以芝麻酥糖為營生手藝。

1860年, 太平軍戰敗前夕,

仨徒弟告別師傅,

一個去北京, 一個留守天津,

而常立亭回到了現在的濱州。

回濱州後, 常立亭開始購置設備辦起小作坊,

做起芝麻酥糖的小買賣,

酥糖一做出來, 便得到百姓的喜愛。

每逢集市, 常立亭都會將數量不多的酥糖獻給鄉親父老。

不久後, "常家糖坊"家喻戶曉。

生意的紅火帶來了好日子,

常立亭將芝麻酥糖

作為常家的家傳手藝,

按照傳男不傳女的祖訓,

將手藝傳給兒子常寶慶,

父子攜手走上走南闖北的制糖路。

濱州芝麻酥糖在常立亭老人的努力下,

逐步在魯北地區廣為流傳,

被百姓視為逢年過節的佳品。

常雲鸞自16歲就跟隨父親學習酥糖手藝,

熟悉酥糖製作的每道工序。

經過常立亭、常寶慶、常雲鸞三代人的打拼,

芝麻酥糖在魯北站穩腳跟,

並派生出水果糖、桔子糖等品類糖果,

生意興隆, 日子紅火。

1971年, 芝麻酥糖作為濱州特產招待過阿爾巴尼亞農業部長皮羅多德比巴及其代表團, 受到外國友人的讚美。

現在, 常農村、常香軍兄弟倆又從父親常雲鸞的手中接過接力棒,

繼續傳承和發揚芝麻酥糖的製作技藝。

說起這酥糖究竟多好吃,常香軍說到,

有一次街道辦的人帶幾位外地客商來買酥糖,

他們現場品嘗後高興的差點跳起來,

說自己從未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

“酥脆香甜、入口即化是芝麻酥糖的最大的特點。”

若是一小塊酥糖從半米高落到地上,即可便會變成碎末,足可見其脆。

吃過的人一傳十十傳百,常家芝麻酥糖的名聲就遠揚出去了。

隨著濱州市旅遊業的發展,外地遊客的逐年增加,

芝麻酥糖已躋身旅遊商品,發展前景更為看好。

Tips

推薦企業:“常家百年芝麻酥糖”山東濱州芝麻酥糖研究所

說起這酥糖究竟多好吃,常香軍說到,

有一次街道辦的人帶幾位外地客商來買酥糖,

他們現場品嘗後高興的差點跳起來,

說自己從未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

“酥脆香甜、入口即化是芝麻酥糖的最大的特點。”

若是一小塊酥糖從半米高落到地上,即可便會變成碎末,足可見其脆。

吃過的人一傳十十傳百,常家芝麻酥糖的名聲就遠揚出去了。

隨著濱州市旅遊業的發展,外地遊客的逐年增加,

芝麻酥糖已躋身旅遊商品,發展前景更為看好。

Tips

推薦企業:“常家百年芝麻酥糖”山東濱州芝麻酥糖研究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