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溫馨提示:空腹慎點開!

深秋初冬季節

正是海邊

蟹滿蝦甜, 魚美蠔肥的時候

想起那些海鮮滋味

讓人忍不住細細回味

故鄉的黃花魚

南海邊的鄉下, 盛產海鮮。

從小家裡窮, 生活艱難, 經常吃不上飯, 只能用海鮮和紅薯將就著充饑。

這黃花魚, 就是常見海產的一種, 身材秀美腹部金黃, 看起來就十分誘人, 少油慢火略微煎一下, 再用些水煨一會, 下點豆醬蒜苗, 吃起來的鮮味有如奶油, 汁也是金黃色的十分鮮美,

肉嫩皮香, 可以連骨頭都不放過。

吃到最後, 還能在頭裡吃出一塊光滑堅硬的小石頭, 所以鄉下也叫作石頭魚。

在海魚裡面, 要論肉嫩湯濃, 沒有比黃花魚更妙的了, 現在也有許多人工養殖的, 味道淡薄肉質稀軟, 遠遠吃不出野生的那種海浪聲聲的浪漫氣息。

其實一條黃花魚裡, 最美味的, 還是被煎得微黃的薄薄的那層魚皮, 入口似乎快要融化, 讓萬千味蕾突然開啟最細微的敏銳, 那種滿足感難以形容。

黯然銷魂肥膏蟹

家鄉產膏蟹, 膏黃如金, 肉白勝雪。 手剝牙咬, 大鼇在手, 便可忘卻世俗的煩惱。

與河蟹的清淡之鮮不同, 海裡的螃蟹肉質彈牙, 是一種非常濃郁的甜鮮。 家鄉有句諺語:“正月沙螺二月蟹”, 早春的二月, 正是膏腴飽滿的繁殖季節, 根本不需要什麼烹調手藝, 白水煮熟就是人間至味。

而膏蟹裡的極品是黃油蟹, 它們出生很普通, 但在漫長成長的過程中, 卻突然經歷了生死考驗, 或是被擱淺在礁石上被暴曬很久卻僥倖逃亡, 或是被鯊魚大烏賊窮追不捨最後艱難求生。

雖然幸運地活了下來, 但卻被嚇得心膽俱裂, 蟹膏爆破, 膏腴滲到了蟹肉裡, 使得原來雪白的蟹肉, 變得金黃香溢, 口感自然不必多說了。

所以膏蟹裡的黃油蟹, 百裡挑一, 可遇不可求, 是周星馳《食神》電影裡那種令人黯然銷魂的美味。

魂牽夢繞雜魚湯

要是問南方沿海, 最值得吃的美味是什麼, 我都會流著口水說, 當然是雜魚湯啊。

雜魚湯用料普通, 就是各種淺海的小雜魚, 混在一起煮個湯, 什麼調料都沒有, 只有鹽, 不能加薑蔥, 會影響魚的鮮味。

但雜魚湯又是最講究的, 魚捕上來馬上下鍋, 湯鮮得讓人魂牽夢繞, 但若過了三四個小時之後, 湯就會變腥, 最誘人的鮮味也會隨之消失, 不管怎麼保鮮都無濟於事。

這個對新鮮程度的要求, 說起來簡單, 其實極難, 所以一鍋完美的雜魚湯總是可遇不可求。

除了鮮得不可方物的湯, 雜魚吃起來也很有趣, 有些肉質嫩滑如豆腐, 有些堅韌似牛肉, 有些細滑如絲綢, 有些粗糙似豆沙, 口感各異, 口味不一, 一碗湯裡包羅萬有, 總的來說就是:鮮鮮鮮。

江風月色炒田螺

有些食物是要看季節的,所謂不時不食,比如田螺。

清明至初夏時節的田螺,最為鮮美爽脆,清明前的冬天,螺肉瘦,土腥味也重,盛夏之後的秋天,田螺尾部全是籽,口感亦差。

而春夏時,正是紫蘇葉長得最蓬勃之時,沒有紫蘇香味烘托的炒田螺,絕對是一個不完整的世界。

有些食物是要看環境的,所謂不遇不食,比如田螺。

田螺的口感味道,說不上突出,但如果是炎熱的夏天,在江邊乘涼,清風徐來,月光透過老榕樹灑落,江對岸燈火點點,霓虹明滅,繁華的世界裡,獨此安靜,這時一盤香辣的炒田螺,配上冰鎮啤酒,就變得妙不可言了。

滾油之下,紫綠的紫蘇葉,半辣不辣的嫩辣椒,些許濃醬,伴隨著田螺們在鐵鍋裡翻滾跳躍,料酒沖下,熱油沖起熊熊烈火將螺殼包裹,正好是起鍋之時。

吃田螺的快樂,不在吃,而在吸。

撚起最大的那只,輕啟櫻唇,輕啜一口,嫩滑的螺肉,和殼中的醬汁,都落入嘴中,在這小小瞬間的快感裡,享受著清風明月的適意,是炎熱夏夜裡的小幸福。

風情萬種牡丹蝦

出去旅行的時候,最喜歡逛當地菜市場。

尤其喜歡逛的是海邊小鎮的海鮮市場,因為總能看到許多不認得的品種啊,最深的印象是,海裡只要是活的,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都能被做成菜吃掉。

於是作為一個熱愛嘗鮮的廣東人,見識過溫州的生吃海葵,丹東港的生醃蝦爬子,大連的韭菜炒海腸,青島的赤貝刺身,霞浦的紅燒鯊魚下巴和鯊魚胃,廈門的土筍凍,舟山群島鹹得令人髮指的生醃魚,寧波的生醃螃蟹,潮汕的生吃血蚶,當然還有廣東最愛的清蒸沙蟲。

可見中國人對生吃海鮮的熱情,並不亞於日本,只不過內陸少見罷了。

其中,海蝦的生吃,最美的是隨船出海,剛捕上來的蝦,直接剝開,蘸點海水直接大嚼,肉質軟嫩鮮甜,能激發人類最原始的欲望,絕對不是熟食可以比擬的。

蝦刺身,最美妙的是加拿大寒冷海域產的牡丹蝦,但價格昂貴,所以很多食肆會用南美甜蝦冒充,不過味道也很鮮甜。

冰肌玉骨鮮魷魚

魷魚是海鮮裡一個奇特的存在,在中國海域裡到處都有,產量也很大,因此街頭的烤魷魚,也成為了許多人青春期的燒烤檔鄉愁。

魷魚這種美食,是最能體驗時光流逝的,新鮮時吃起來甜美而絕無腥味,但沒一會,顏色就從全透明慢慢變成粉紅色,最後變成慘白色,味道也會變得越來越腥。

很多人不喜歡吃魷魚,覺得太腥,那是因為沒試過剛離水的魷魚的鮮美,一試之下,便可顛覆人生觀。

和魷魚相似的還有烏賊,兩者相貌的區別,就像美容院的廣告,墨魚是瘦身前,魷魚是瘦身後;若論味道,墨魚如唏噓大叔,肉韌味腥,魷魚則如花季少女,脆嫩鮮甜,冰肌玉骨,口感美妙不可方物。

一隻生蠔的內心起伏

粵菜北傳,影響最廣泛的,高檔的是潮汕菜系的生猛海鮮鮑參翅肚,平民化的則是炭燒生蠔。

生蠔就是一文藝青年的氣質,外表粗糲堅硬,內在卻溫和軟嫩得柔腸百轉,怎能不讓人心生憐愛,愛之彌深。

最好的炭燒生蠔,在我的家鄉湛江,是剛撈上來的大蠔,用起子強力撬開,連殼架在炭火上烘烤,未幾,細膩軟嫩的蠔肉縮成一團,卻依舊細膩軟嫩,還多了一汪盈盈秋水,燙著手迫不及待放入嘴中,清澈中卻又帶著一絲倔強,這就是最原汁原味的清燒生蠔。

後來又有了新的烤法,將蒜蓉放入熱油中炸至金黃,覆於嬌嫩的身軀上再燒,於是小清新裡有了蒜香和油香,成了重口味的小清新。更有加入辣椒末一起燒的,那就太汙了,簡直是褻瀆文藝,我無法接受。

原只的生蠔,保持鮮活是非常難的,所以很多地方的炭燒生蠔,都是用反復用過的蠔殼,加入冰鮮的蠔肉,這種吃法當然毫無滋味,只靠蒜蓉和辣椒粉撐場,而且很不衛生,所以這種還是別吃為好。

辨別的方法很簡單,原只燒生蠔,蠔肉和殼是緊緊粘著的,要用點力才能扯出來,而肉殼分離,一夾就起來的,必定不是原只,不謝。

都市夢想小龍蝦

小龍蝦成為網紅,是近幾年的事。

出生並不算好,都是些池沼水坑,滋味也算不上佳,張牙舞爪的一大只,肉只有那麼一點點,而且硬實味淡,從來不是上檔次的美食。

但因為外表的緣故,而被龍蝦的高大上名字加持了。

豐富想像力的廚師,加以麻辣香料,甚至多至十三種,透過重重盔甲使滋味脫胎換骨,從此成為宵夜界的無冕之王,身價也是年年見漲。

當然,吃麻小還有一重社交功效,戴上手套之後,汁水淋漓的雙手無法再玩手機,就可以專心談人生說理想,而不用被微信打擾。

深夜的城市宵夜一條街,總是聚集著許多被勵志和寂寞折磨得無法入睡的青年男女,他們圍坐在大盤的“麻小”之前,雙手汁液淋漓,辣出一頭大汗。

這麻辣小龍蝦的逆襲際遇,又何嘗不是他們的都市之夢。

烈火烹油水煮魚

鱅魚在中國的池塘水庫中很常見,北方叫花鰱或者胖頭魚,我們鄉下叫大頭。

大頭魚是一種評價分裂的魚類,碩大的頭部飽含膠原蛋白,滋味鮮美,廣受各地人們熱愛,比如湖南的剁椒魚頭和千島湖的清燉大魚頭。魚肉雖細嫩但多刺,而且有強烈的土腥氣,因此常被食客們鄙棄。

直到重慶水煮魚開始君臨天下,大頭魚的肉才揚眉吐氣,成為超越魚頭的存在。

花椒辣子和豆瓣醬的香氣,掩蓋了魚肉的土腥,細緻犀利的片魚刀法,讓肉質鮮嫩的長處發揮到了極致,再加上起鍋後,用烈火烹油,硬生生地沖向將熟未熟的潔白魚肉時,那驚天動地的“刺啦”一聲,滾油仿佛讓魚肉脫胎重生,腥味盡去,入口即化。

這是沸騰水煮魚的“沸騰”二字由來,可以說,大頭魚的肉,就是為了水煮魚而生的,這是大頭魚最好的做法。

然而還有一點例外。廣東順德是著名嶺南水鄉,飼養大頭魚的辦法別出心裁。大頭魚喜歡營養豐富的肥水,能很快長到一二十斤,但順德人卻故意把這魚放養到清澈的山塘裡,可憐的大頭魚兩三年還只有一兩斤,頭大身短營養不良的樣子,順德人稱為“縮骨魚”。

縮骨魚肉質特別鮮嫩無腥,片成魚片,放在熬到無米的粥底火鍋裡,即涮即吃,也是人間好味道。

春筍與鹹肉的驚豔邂逅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這是鹹肉和春筍的緣分。

過年時殺了家裡養的豬,最好的那幾刀五花肉沒捨得吃,掛在屋簷下,天氣晴暖的時候拿出來曬曬,夕陽黃昏時再收回去,如此漫長的一年半載,一塊好鹹肉終於功德圓滿。

然而一夜春風來,屋後的筍子,一宿便竄出半米,如青春期的青澀瘋狂。

於是鮮脆清甜的春筍,厚腴綿長的鹹肉,小火慢燉,成就一鍋濃郁沁香的醃篤鮮,宛如舌尖上刮過的陣陣春風。

最好的重逢,是你剛“長成”,我還沒“老”,我們偶然相遇,宛如前生屋簷下歸來的燕子,和雨後竹林深處的清風。

鄉愁萬里燉土雞

所有人的鄉愁,怕是都少不了小時候家養的土雞。

小時逢年過節,等得最著急的是那只金黃滴油的雞,母親總是把雞腿砍得很大一隻,一口咬下,滿嘴是油。

那一瞬間,是想像不到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好吃的食物的。

或許,關於那時餓肚子的種種回憶,才是最大的鄉愁吧。

說說曾吃過的三隻最美味的土雞。

第一名是珠海廟灣島上村長家的那只,那是一個孤懸公海之外與世隔絕的小島,島上有漁村,花了半天時間和村長混熟,然後吃了他家的雞,由於該島除了石頭和海鮮啥都不產,那雞是用螃蟹和對蝦喂大的。

第二名是徽州涇縣章渡村阿毛嬸旅店家那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獨自去尋覓徽州無人留意的古村落,那天在青弋江邊的千尺棟拍照到深夜,阿毛嬸燉了一隻土雞,那雞湯是我至今記得最金黃的。

第三名是龍勝梯田的,那裡的雞每天早上都要飛到山頂的樹上曬太陽,傍晚再飛回山腳的村裡。深夜繁星滿天,山上有人唱山歌,冷得睡不著覺,拿著手電筒去逮住了小賣部老闆家養的雞(有付錢),清湯火鍋,最後連雞脖子都啃完了。

清淡持家大白菜

林子祥的歌裡有唱:“有了你,鹹魚白菜也好好味。”

可見白菜是少數可以天天吃而不膩的菜品之一。

四川有道名菜叫開水白菜,是用火腿老雞干貝肘子等熬出的清澈高湯來煮白菜,有這麼多美味做幕後英雄,鮮當然是很鮮的,但卻有點失去了白菜本真。

其實白菜內裡也是很鮮的,但它的“鮮”隱藏得極深,隨手一煮只是無味。

到了東北,白菜以微鹽醃漬,漫長時間的發酵之後,脫胎換骨成為極鮮的酸菜,用來燉殺豬菜,甚至能取代豬肉成為美味的主角。而在朝鮮族的手裡,更加入魚露梨汁韭菜辣椒粉,五味紛呈地發酵成強烈鮮味的辣白菜。

舊時北方的冬天,蔬菜中只有白菜一種耐儲存,於是漫長的冬天裡,天天吃白菜,無奈的指腹為婚,最後卻成就了白頭偕老的恩愛。

雖然平淡,但因為習慣,所以成了真愛,這可能也是世間的一種溫暖吧。

我心依舊紅燒肉

紅燒肉要好吃,豬的出身門第很重要,須得是鄉下土路上天天散步、村口老榕樹下乘過涼、爛泥裡打過滾而長成的勵志土豬,才能肥肉不膩、瘦肉香濃,滿口餘香。

在貴州的山裡,能經常看見趕豬上山放牧的,人和豬都是精瘦,雖然豬肉很美味,總有些不太忍心吃。但一大盤燉得夠火軟爛的紅燒肉端上來時,就會把那一絲愧疚拋到九霄雲外了。

紅燒肉是一道需要很用心才做得好的菜,小時候總以為表皮那誘人的醬黃色,是用的醬油,後來自己試做,才知道紅燒肉是不用放醬油的,而是用糖在高溫下熬成的焦糖掛色,這個步驟需要十二分的耐心,一不小心就會糊掉,糖糊在鍋裡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洗很久都洗不掉。

掛色之後,就是加水小火慢燉了,慢燉也是需要十二分耐心的事情,水太多不不行,太少也不行,燉時得用心留意,以免水幹鍋糊。

所以紅燒肉雖然平常,其實是需要無限愛心才能完成的一道菜。

如果有人樂於常給你做紅燒肉吃,請你一定不要離開TA。

幸福的小蔥拌豆腐

豆腐在中國是最百變的食物,六集《舌尖上的中國》有兩集幾乎都在說豆腐。

然而喜歡的還是原始的做法,整塊的豆腐,清蒸一下,灑點香蔥醬油,就可以下去一大碗飯。

豆腐純素,卻又有一點葷食的鮮味,特別是豆香味很重的老豆腐,有點嚼勁,能填補天性愛肉的渴望。

故鄉的味道

是最濃的鄉愁

你的鄉愁

是什麼味道

歡迎轉發點贊

轉載請聯繫授權

總的來說就是:鮮鮮鮮。

江風月色炒田螺

有些食物是要看季節的,所謂不時不食,比如田螺。

清明至初夏時節的田螺,最為鮮美爽脆,清明前的冬天,螺肉瘦,土腥味也重,盛夏之後的秋天,田螺尾部全是籽,口感亦差。

而春夏時,正是紫蘇葉長得最蓬勃之時,沒有紫蘇香味烘托的炒田螺,絕對是一個不完整的世界。

有些食物是要看環境的,所謂不遇不食,比如田螺。

田螺的口感味道,說不上突出,但如果是炎熱的夏天,在江邊乘涼,清風徐來,月光透過老榕樹灑落,江對岸燈火點點,霓虹明滅,繁華的世界裡,獨此安靜,這時一盤香辣的炒田螺,配上冰鎮啤酒,就變得妙不可言了。

滾油之下,紫綠的紫蘇葉,半辣不辣的嫩辣椒,些許濃醬,伴隨著田螺們在鐵鍋裡翻滾跳躍,料酒沖下,熱油沖起熊熊烈火將螺殼包裹,正好是起鍋之時。

吃田螺的快樂,不在吃,而在吸。

撚起最大的那只,輕啟櫻唇,輕啜一口,嫩滑的螺肉,和殼中的醬汁,都落入嘴中,在這小小瞬間的快感裡,享受著清風明月的適意,是炎熱夏夜裡的小幸福。

風情萬種牡丹蝦

出去旅行的時候,最喜歡逛當地菜市場。

尤其喜歡逛的是海邊小鎮的海鮮市場,因為總能看到許多不認得的品種啊,最深的印象是,海裡只要是活的,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都能被做成菜吃掉。

於是作為一個熱愛嘗鮮的廣東人,見識過溫州的生吃海葵,丹東港的生醃蝦爬子,大連的韭菜炒海腸,青島的赤貝刺身,霞浦的紅燒鯊魚下巴和鯊魚胃,廈門的土筍凍,舟山群島鹹得令人髮指的生醃魚,寧波的生醃螃蟹,潮汕的生吃血蚶,當然還有廣東最愛的清蒸沙蟲。

可見中國人對生吃海鮮的熱情,並不亞於日本,只不過內陸少見罷了。

其中,海蝦的生吃,最美的是隨船出海,剛捕上來的蝦,直接剝開,蘸點海水直接大嚼,肉質軟嫩鮮甜,能激發人類最原始的欲望,絕對不是熟食可以比擬的。

蝦刺身,最美妙的是加拿大寒冷海域產的牡丹蝦,但價格昂貴,所以很多食肆會用南美甜蝦冒充,不過味道也很鮮甜。

冰肌玉骨鮮魷魚

魷魚是海鮮裡一個奇特的存在,在中國海域裡到處都有,產量也很大,因此街頭的烤魷魚,也成為了許多人青春期的燒烤檔鄉愁。

魷魚這種美食,是最能體驗時光流逝的,新鮮時吃起來甜美而絕無腥味,但沒一會,顏色就從全透明慢慢變成粉紅色,最後變成慘白色,味道也會變得越來越腥。

很多人不喜歡吃魷魚,覺得太腥,那是因為沒試過剛離水的魷魚的鮮美,一試之下,便可顛覆人生觀。

和魷魚相似的還有烏賊,兩者相貌的區別,就像美容院的廣告,墨魚是瘦身前,魷魚是瘦身後;若論味道,墨魚如唏噓大叔,肉韌味腥,魷魚則如花季少女,脆嫩鮮甜,冰肌玉骨,口感美妙不可方物。

一隻生蠔的內心起伏

粵菜北傳,影響最廣泛的,高檔的是潮汕菜系的生猛海鮮鮑參翅肚,平民化的則是炭燒生蠔。

生蠔就是一文藝青年的氣質,外表粗糲堅硬,內在卻溫和軟嫩得柔腸百轉,怎能不讓人心生憐愛,愛之彌深。

最好的炭燒生蠔,在我的家鄉湛江,是剛撈上來的大蠔,用起子強力撬開,連殼架在炭火上烘烤,未幾,細膩軟嫩的蠔肉縮成一團,卻依舊細膩軟嫩,還多了一汪盈盈秋水,燙著手迫不及待放入嘴中,清澈中卻又帶著一絲倔強,這就是最原汁原味的清燒生蠔。

後來又有了新的烤法,將蒜蓉放入熱油中炸至金黃,覆於嬌嫩的身軀上再燒,於是小清新裡有了蒜香和油香,成了重口味的小清新。更有加入辣椒末一起燒的,那就太汙了,簡直是褻瀆文藝,我無法接受。

原只的生蠔,保持鮮活是非常難的,所以很多地方的炭燒生蠔,都是用反復用過的蠔殼,加入冰鮮的蠔肉,這種吃法當然毫無滋味,只靠蒜蓉和辣椒粉撐場,而且很不衛生,所以這種還是別吃為好。

辨別的方法很簡單,原只燒生蠔,蠔肉和殼是緊緊粘著的,要用點力才能扯出來,而肉殼分離,一夾就起來的,必定不是原只,不謝。

都市夢想小龍蝦

小龍蝦成為網紅,是近幾年的事。

出生並不算好,都是些池沼水坑,滋味也算不上佳,張牙舞爪的一大只,肉只有那麼一點點,而且硬實味淡,從來不是上檔次的美食。

但因為外表的緣故,而被龍蝦的高大上名字加持了。

豐富想像力的廚師,加以麻辣香料,甚至多至十三種,透過重重盔甲使滋味脫胎換骨,從此成為宵夜界的無冕之王,身價也是年年見漲。

當然,吃麻小還有一重社交功效,戴上手套之後,汁水淋漓的雙手無法再玩手機,就可以專心談人生說理想,而不用被微信打擾。

深夜的城市宵夜一條街,總是聚集著許多被勵志和寂寞折磨得無法入睡的青年男女,他們圍坐在大盤的“麻小”之前,雙手汁液淋漓,辣出一頭大汗。

這麻辣小龍蝦的逆襲際遇,又何嘗不是他們的都市之夢。

烈火烹油水煮魚

鱅魚在中國的池塘水庫中很常見,北方叫花鰱或者胖頭魚,我們鄉下叫大頭。

大頭魚是一種評價分裂的魚類,碩大的頭部飽含膠原蛋白,滋味鮮美,廣受各地人們熱愛,比如湖南的剁椒魚頭和千島湖的清燉大魚頭。魚肉雖細嫩但多刺,而且有強烈的土腥氣,因此常被食客們鄙棄。

直到重慶水煮魚開始君臨天下,大頭魚的肉才揚眉吐氣,成為超越魚頭的存在。

花椒辣子和豆瓣醬的香氣,掩蓋了魚肉的土腥,細緻犀利的片魚刀法,讓肉質鮮嫩的長處發揮到了極致,再加上起鍋後,用烈火烹油,硬生生地沖向將熟未熟的潔白魚肉時,那驚天動地的“刺啦”一聲,滾油仿佛讓魚肉脫胎重生,腥味盡去,入口即化。

這是沸騰水煮魚的“沸騰”二字由來,可以說,大頭魚的肉,就是為了水煮魚而生的,這是大頭魚最好的做法。

然而還有一點例外。廣東順德是著名嶺南水鄉,飼養大頭魚的辦法別出心裁。大頭魚喜歡營養豐富的肥水,能很快長到一二十斤,但順德人卻故意把這魚放養到清澈的山塘裡,可憐的大頭魚兩三年還只有一兩斤,頭大身短營養不良的樣子,順德人稱為“縮骨魚”。

縮骨魚肉質特別鮮嫩無腥,片成魚片,放在熬到無米的粥底火鍋裡,即涮即吃,也是人間好味道。

春筍與鹹肉的驚豔邂逅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這是鹹肉和春筍的緣分。

過年時殺了家裡養的豬,最好的那幾刀五花肉沒捨得吃,掛在屋簷下,天氣晴暖的時候拿出來曬曬,夕陽黃昏時再收回去,如此漫長的一年半載,一塊好鹹肉終於功德圓滿。

然而一夜春風來,屋後的筍子,一宿便竄出半米,如青春期的青澀瘋狂。

於是鮮脆清甜的春筍,厚腴綿長的鹹肉,小火慢燉,成就一鍋濃郁沁香的醃篤鮮,宛如舌尖上刮過的陣陣春風。

最好的重逢,是你剛“長成”,我還沒“老”,我們偶然相遇,宛如前生屋簷下歸來的燕子,和雨後竹林深處的清風。

鄉愁萬里燉土雞

所有人的鄉愁,怕是都少不了小時候家養的土雞。

小時逢年過節,等得最著急的是那只金黃滴油的雞,母親總是把雞腿砍得很大一隻,一口咬下,滿嘴是油。

那一瞬間,是想像不到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好吃的食物的。

或許,關於那時餓肚子的種種回憶,才是最大的鄉愁吧。

說說曾吃過的三隻最美味的土雞。

第一名是珠海廟灣島上村長家的那只,那是一個孤懸公海之外與世隔絕的小島,島上有漁村,花了半天時間和村長混熟,然後吃了他家的雞,由於該島除了石頭和海鮮啥都不產,那雞是用螃蟹和對蝦喂大的。

第二名是徽州涇縣章渡村阿毛嬸旅店家那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獨自去尋覓徽州無人留意的古村落,那天在青弋江邊的千尺棟拍照到深夜,阿毛嬸燉了一隻土雞,那雞湯是我至今記得最金黃的。

第三名是龍勝梯田的,那裡的雞每天早上都要飛到山頂的樹上曬太陽,傍晚再飛回山腳的村裡。深夜繁星滿天,山上有人唱山歌,冷得睡不著覺,拿著手電筒去逮住了小賣部老闆家養的雞(有付錢),清湯火鍋,最後連雞脖子都啃完了。

清淡持家大白菜

林子祥的歌裡有唱:“有了你,鹹魚白菜也好好味。”

可見白菜是少數可以天天吃而不膩的菜品之一。

四川有道名菜叫開水白菜,是用火腿老雞干貝肘子等熬出的清澈高湯來煮白菜,有這麼多美味做幕後英雄,鮮當然是很鮮的,但卻有點失去了白菜本真。

其實白菜內裡也是很鮮的,但它的“鮮”隱藏得極深,隨手一煮只是無味。

到了東北,白菜以微鹽醃漬,漫長時間的發酵之後,脫胎換骨成為極鮮的酸菜,用來燉殺豬菜,甚至能取代豬肉成為美味的主角。而在朝鮮族的手裡,更加入魚露梨汁韭菜辣椒粉,五味紛呈地發酵成強烈鮮味的辣白菜。

舊時北方的冬天,蔬菜中只有白菜一種耐儲存,於是漫長的冬天裡,天天吃白菜,無奈的指腹為婚,最後卻成就了白頭偕老的恩愛。

雖然平淡,但因為習慣,所以成了真愛,這可能也是世間的一種溫暖吧。

我心依舊紅燒肉

紅燒肉要好吃,豬的出身門第很重要,須得是鄉下土路上天天散步、村口老榕樹下乘過涼、爛泥裡打過滾而長成的勵志土豬,才能肥肉不膩、瘦肉香濃,滿口餘香。

在貴州的山裡,能經常看見趕豬上山放牧的,人和豬都是精瘦,雖然豬肉很美味,總有些不太忍心吃。但一大盤燉得夠火軟爛的紅燒肉端上來時,就會把那一絲愧疚拋到九霄雲外了。

紅燒肉是一道需要很用心才做得好的菜,小時候總以為表皮那誘人的醬黃色,是用的醬油,後來自己試做,才知道紅燒肉是不用放醬油的,而是用糖在高溫下熬成的焦糖掛色,這個步驟需要十二分的耐心,一不小心就會糊掉,糖糊在鍋裡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洗很久都洗不掉。

掛色之後,就是加水小火慢燉了,慢燉也是需要十二分耐心的事情,水太多不不行,太少也不行,燉時得用心留意,以免水幹鍋糊。

所以紅燒肉雖然平常,其實是需要無限愛心才能完成的一道菜。

如果有人樂於常給你做紅燒肉吃,請你一定不要離開TA。

幸福的小蔥拌豆腐

豆腐在中國是最百變的食物,六集《舌尖上的中國》有兩集幾乎都在說豆腐。

然而喜歡的還是原始的做法,整塊的豆腐,清蒸一下,灑點香蔥醬油,就可以下去一大碗飯。

豆腐純素,卻又有一點葷食的鮮味,特別是豆香味很重的老豆腐,有點嚼勁,能填補天性愛肉的渴望。

故鄉的味道

是最濃的鄉愁

你的鄉愁

是什麼味道

歡迎轉發點贊

轉載請聯繫授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