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可複製的案例:男子患糖尿病2年,不吃1粒藥,血糖竟恢復正常

按照一般的醫學常識, 得了糖尿病不但需要用藥物來控制, 而且到目前為止, 糖尿病還不能根治, 只能維持。 然而, 寧波46歲的許先生確診糖尿病已經兩年了, 藥一粒沒吃, 血糖竟恢復了正常, 他是怎麼做到的?

圖片來自於pixabay.com;基於CC0協定使用

許先生是寧波一家研究機構的坐班族, 平時很少運動。 兩年前, 他在體檢中被查出血糖偏高。 他的空腹血糖超過了8mmol/L, 而正常值應該不超過6.1mmol/L。 隨後在專科門診中, 許先生被確診為糖尿病, 醫生開了藥, 但他打心眼裡排斥:“誰都不想長期吃藥當藥罐子啊。 ”

為了不吃藥, 許先生來到甯大醫學院附屬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找到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毛玉山, 毛醫生對糖尿病及其併發症有深入研究。

他認為許先生的糖尿病尚屬早期, 餐後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還不是太高, 而其體型肥胖, 不吃藥就控制血糖的想法不是沒有可能性。

為此, 毛醫生給許先生量身定制了飲食和運動計畫, 糾正他“多吃少動”的不良生活習慣, 做到減輕體重並且不反彈, 同時強調, 過程中要加強監測, 一旦嘗試無效, 該吃藥就及時吃藥。

管住嘴, 多運動

第一件事就是減肥。

除了血糖高, 許先生的轉氨酶、甘油三酯和尿酸也都超標了。 毛醫生認為這主要是肥胖引起的多重代謝紊亂。

“我身高1米68, 兩年前的體重是152斤, 現在140斤出頭。 腰圍原來29寸, 現在26寸。 兩年前查出的脂肪肝現在明顯減輕了。 ”許先生告訴記者, 這些變化的背後凝聚著他的口水和汗水。

兩年前:

徐先生的早飯、中飯還比較正常, 晚上則是大快朵頤, 能吃兩大碗, 最喜歡的菜是紅燒肘子, 一人一頓能吃一整只。

吃過晚飯他就變成了“沙發土豆”——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嗑瓜子吃薯片,

一晚上能消滅好幾袋高脂肪高熱量的零食。

此外, 許先生吃起水果來也很生猛, 比手掌還大的芒果一次吃兩三個, 大西瓜一次吃半個, 葡萄一次吃小半臉盆, 攝入的糖分相當可觀。

決心減肥後:

許先生調整了晚餐的攝入量。 飯逐漸減少到一碗, 紅燒肘子變成了清蒸魚和水煮菜。 每次吃到六七分飽。 打飽嗝甚至要鬆開兩個皮帶扣的情況再沒有發生過, 水果也不再無節制地吃了。

晚上8點之後就不進食了。 朋友們來約宵夜也都推掉。 “儘量不要在外面吃飯, 重油重鹽, 而且一群人一起邊吃邊聊很容易就吃多了。 ”許先生說。

看電視變成了做運動。 有時是在家運動, 有時是上健身房。

上健身房是為了更好地減掉腹部脂肪。 “腹型肥胖最麻煩了, 四肢不胖卻挺個將軍肚, 脂肪全長在內臟上了, 三高也跟著找上門了。 ”

許先生認為, 在健身房裡可以找教練指導, 可以和其他達人交流, 更容易堅持運動, 減肥效果比自己一人埋頭苦幹要好。

平日裡, 許先生還經常走路上下班, 午間和同事打乒乓球, 加上一周兩次以上的健身房, 平均算下來每天運動時間不下兩小時。

許先生透露, 自己接下來的目標是腰圍再小一寸, 體重控制到140斤以下, 繼續不吃藥而維持好血糖, “為此, 我已經把酒戒了, 煙也改成了電子煙, 偶爾吸幾口。 ”

圖片來自於pixabay.com;基於CC0協定使用

專家意見:這些做法其他患者都可複製

徐先生的做法, 關鍵在於堅持。

其他糖尿病患者是否可以照搬, 並且和他一樣收穫理想的效果?

對此, 毛玉山醫生的答案是, 可以複製。

“少吃多動”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療措施, 也適合於高血壓、高脂血症、痛風等慢性代謝性疾病, 該做法有百利而無一害, 雖然不能讓所有患者都擺脫藥物, 但都會有積極意義。

通過少吃多動,像許先生這樣早期、症狀不明顯的患者有可能在短則幾個月、長則數年的時間裡,不吃藥即可控制住血糖;

其他患者也有望實現減少藥量,同時維持原來的治療效果,或是藥量不變,但可以達到較以前更好的控制狀態。

“總的來說,少吃多動可以改善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礎,提升全身健康狀況,從而延緩甚至部分逆轉糖尿病的發展進程,預防或延緩併發症的出現和加重,減輕患者的身體負擔、心理負擔,形成良性迴圈。”毛醫生介紹。

需要注意的是,許先生是經過醫生評估並在醫生指導下開始嘗試的。其他患者有意嘗試也要先去專科門診,找專業醫生看一看,不能自己拍拍腦袋就貿然行動。

圖片來自於pixabay.com;基於CC0協定使用

控制不等於治癒,目前糖尿病還無法根治。即使是許先生眼下的“美好”也是有時限的,無法永遠持續下去。

對此,大家要擺正心態,端正認知,根據病情及時用藥,及時調整藥量。

免責聲明:

以上所有的文字和圖片來源於網路、科普雜誌、學術期刊且不限於上述媒體,如有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給予刪除或下線處理。

但都會有積極意義。

通過少吃多動,像許先生這樣早期、症狀不明顯的患者有可能在短則幾個月、長則數年的時間裡,不吃藥即可控制住血糖;

其他患者也有望實現減少藥量,同時維持原來的治療效果,或是藥量不變,但可以達到較以前更好的控制狀態。

“總的來說,少吃多動可以改善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基礎,提升全身健康狀況,從而延緩甚至部分逆轉糖尿病的發展進程,預防或延緩併發症的出現和加重,減輕患者的身體負擔、心理負擔,形成良性迴圈。”毛醫生介紹。

需要注意的是,許先生是經過醫生評估並在醫生指導下開始嘗試的。其他患者有意嘗試也要先去專科門診,找專業醫生看一看,不能自己拍拍腦袋就貿然行動。

圖片來自於pixabay.com;基於CC0協定使用

控制不等於治癒,目前糖尿病還無法根治。即使是許先生眼下的“美好”也是有時限的,無法永遠持續下去。

對此,大家要擺正心態,端正認知,根據病情及時用藥,及時調整藥量。

免責聲明:

以上所有的文字和圖片來源於網路、科普雜誌、學術期刊且不限於上述媒體,如有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給予刪除或下線處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