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靠73%的毛利,幹丟80%的市場,拉麵大王這麼慘,就因為一個字!

市場競爭加劇, 現在的餐飲行業, 高開店率、高淘汰率已經成為行業新常態。 曾經有人說拉麵大王味千或成為餐飲市場的“鞋王”百麗, 因為一個字, 五年“千店計畫”, 硬生生成了“中長期計畫”。

“這一碗, 讓心好滿!”

“每次到這吃面, 都要連湯都喝光!”

味千拉麵這碗廣告, 我給99分!

雖然只要加再額外花10塊錢, 加兩次面, 就能勉強吃飽。 但只吃了一次, 再沒去過。

近來唱衰味千拉麵的聲音漸濃。

2017年上半年, 味千拉麵營業額下滑2.5%至11.52億元, 連續第三年下滑, 淨利潤年比下降80.9%至1.09億元, 雙下滑。

讓人匪夷所思的是, 毛利率竟然達到了73%,

根本原因, 就是原材料成本和存貨成本被控制到很低, 比上一年降低了2.3%。

連續3年業績下滑, 門店收縮, 有人說曾經的拉麵大王味千或成為餐飲市場的“鞋王”百麗。

01

從小推車到中國的

日式拉麵王國神話

起源於日本九州的味千拉麵, 即便在日本也並不知名, 在1996年被潘慰引入中國之後, 取得了各種輝煌成績:

1996年在香港銅鑼灣開了第一家店, 一年下來盈利60多萬。

初次將味千拉麵帶入內地, 潘慰把一輛小推車作為試驗田, 七八個人在深圳世界之窗露天叫賣, 8天時間淨賺20多萬元。

就靠一碗拉麵, 從1997年開始, 味千中國公司用10年時間成為港股上市公司, 市值最高達到90億元。

味千中國創始人潘慰, 從2008年開始連續4年蟬聯胡潤餐飲富豪榜首富, 並因此獲得“拉麵女王”的稱呼。

2010年, 已經在國內開店500家的味千首次公開提出, 要在5年之內實現開店1000家的目標。

快速休閒, 差異化定位, 連鎖經營, 標準化流程, 中央廚房, 儘管這種餐飲運作模式如今已不新鮮, 但味千拉麵當年確實是中國餐飲界一個成功的標杆。

然而, 從2013年開始, 味千拉麵全面進入了一個“調整期”, 放慢開店速度, 關閉業績不佳的門店, 並調整門店面積以增加單位面積產出。

下滑也由此開始。

02

“骨湯門”過去好幾年了

但五年千店徹底泡湯

2011年7月, 味千拉麵陷入“骨湯門”。 有媒體曝出, 味千拉麵所宣傳的純豬骨熬制湯底竟然是用濃縮液勾兌而成。

事件迅速發酵令味千拉麵股價10天暴跌25%, 2011年淨利潤直接縮水56%。

味千拉麵被網友調侃為“味精拉麵”, 直到最近兩年, 還有做骨湯拉麵的公司直接拿味千做撕逼行銷的物件。

緊接著又被曝出衛生問題。

先是2011年8月, 味千廈門配料作坊被查出衛生許可證過期、配料的生產日期被篡改等問題, 並且沒有餐飲服務許可證。

11月又曝出武漢味千食品供應的加工中心環境髒亂,

衛生不達標, 沒有工商登記。

2013年味千拉麵累計關閉67家門店, 淨關店25家, 門店數量銳減至636家。

2015年, 原計劃開70家店, 最後僅淨增4家至673家。

今年, 味千門店淨關閉13家, 門店總數降至649家。 部分門店的面積也從當初的150平方米以上縮小到現在開80至120平方米。

五年“千店計畫”, 硬生生成了“中長期計畫”。

市場競爭加劇, 現在的餐飲行業, 高開店率、高淘汰率已經成為行業新常態。

作為一個開了十幾年的拉麵品牌, 面對這樣一個市場環境, 所呈現的最主要問題就在於品牌老化, 這也是很多連鎖餐飲所面臨的問題。

03

就因為一個字:“摳”

好的餐廳總是相似的, 倒掉的餐廳則各有各的死法。

今年以來, 倒掉或經營陷入困境的餐飲企業可不少。

相比近幾年誕生的那些品牌新穎、擅長給自己貼標籤的餐飲新秀, 味千拉麵老矣!

產品老化, 不好吃怪誰?

味千拉麵最初是靠著“日式拉麵”這個先發優勢填補了中國市場的一塊空白, 打差異化、標準化, 很多人初次接觸日式拉麵都是通過味千。

味千拉麵和其它一些在日本本土比較有名氣的拉麵一樣, 通常麵條本身是始終不變的, 完全依靠湯底的變化。

其產品老化在於多年以來產品本身的變化並不大, 在包括地租為首的各項成本上升壓力之下, 味千拉麵把加價、關店等壓縮成本的方式作為應對策略, 而不是提升產品力。

況且“骨湯門”出現之後, 消費者對於味千拉麵的印象普遍打了折扣。

同時,新鮮、個性的多元化餐飲體驗大量、集中湧入市場,味千拉麵產品本身已經無法滿足主要消費群體的需求了。

且,在中國,不再缺日式拉麵了,知名品牌很多,比如一風堂、一蘭拉麵,日本料理店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普遍。

也許確實是人們的嘴被養刁了,但是多數顧客認為的“不好吃”就會真的成為越來越多人不去味千的理由。

1塊錢一包餐巾紙,服務沒變好就是變糟

味千拉麵的模式,可複製度高,如果不明顯升級服務,根本難以抵禦來自對手的衝擊。

2012年,味千拉麵開始餐巾紙收費,每包1元。雖說收費可以減少顧客的餐巾紙用量,有利於節約和環保,但卻招來熱議。

“餐巾紙都要錢啊,肯德基、鄉村基這些速食連鎖店都不要錢,雖然現在一塊錢也不值什麼,主要是心理上不爽。”

“去年(2011年)‘骨湯門’讓味千損失有點大,現在餐巾紙收費完全就是變相漲價”。

“湯還是那個湯,餐巾紙卻要錢了!一元一包餐巾紙,比超市賣得還貴!為啥洋速食,總是這麼牛!到底是誰慣壞了這些洋速食們?”

有些顧客更是抱怨,餐桌上放著包裝的餐巾紙,也沒有提醒,吃完用完被告知紙要錢。

雖然“洋速食”這個詞用的並不是很準確,但表明了“味千拉麵”在消費者心中的定位。

環保,相信每個人都會擁護。人們其實並不糾結於那1塊錢,這恰恰從側面反映出顧客對於味千的服務滿意度在快速下滑。

最近還有網友在味千遇到了不開心的事,點完餐想退退不掉,就算說有急事要走也不行,必須付款,不吃也得付,可以留著下次來吃。

小票一出,吃得付,不吃也得付!厲害了。

5塊錢加一份面,3塊錢加一次湯

味千拉麵從最初的18元一碗到現在的幾十塊一碗,不可否認租金等成本上升的原因,但是人們感受到的是與這個價格不相符的產品和服務,畢竟幾十塊一碗的拉麵如今並不少見。

味千報表竟然顯示味千拉麵毛利率達到了73%。

“幾十塊錢一碗,一筷子的量,女生都吃不飽,遑論男人?”這也是網友的評論。吃不飽可以加面,加一份收5塊錢,但一份只有一口面,有人說自己一共加了3次面才算吃飽。

尤其是在“骨湯門”之後,對於那一碗成本極低的勾兌湯底,消費者無論如何也看不到性價比在哪裡。況且加湯、加面和擦嘴都是要收費的。

2015年,味千拉麵向百度外賣投資6000萬美元,加入外賣的門店數量也近500家。

2016年,對百度外賣的投資令味千淨利潤增長5倍,但其主營拉麵業務繼續下降,營業額同比下滑6.5%。更重要的是,百度外賣沒了。

味千的自救,還包括增加副牌產品,覆蓋高中低端,希望以此實現多元化經營,但效果不佳,旗下十幾個副牌並沒有形成規模和知名度,對於消費者來說,不僅不知道這些品牌,更加不知道這些品牌和味千之間的關係。

2016年,味千中國還通過日本運營“味千拉麵”品牌的重光產業取得了全球國際機場中約8000家特許加盟店的經營權。

從商場轉到機場,用餐體驗終究還是個繞不開的核心問題。

04

好吃和吃得好,

總要占一樣才行

餐飲的本質應該是好吃的飲食加上好的服務,兩者結合才能締造出好的顧客體驗。

同時這又是一個比拼全方位性價比的時代,東西好吃,價格在可接受範圍,用餐環境好,服務好,和其它地方不同……這些都是決定性因素。

很多網紅店,最開始憑藉特色有逼格的用餐環境、奇葩服務、“標題黨”店名迅速積累了人氣,但最後,很多餐館卻又很快倒掉了。

原因無它,當各種噱頭降溫,消費者自然會回歸吃的本質,根據好吃和是否能吃得好來決定是否做回頭客。

如“網紅餐廳”水貨(SEAHOOD),2013年9月開張。個性炫酷的裝修風格、時尚潮流的視覺衝擊加上創新產品,一炮而紅,短短一年多開店近百家。卻在過去一年裡快速關店,門店數量減至30家。

問題根本在於,食物安全問題、產品品質良莠不齊,且口味過重,吃的是蝦,卻吃不出蝦味,刀哥吃過一次已然不想去第二次。

人總是喜新厭舊的,但噱頭只管得了一時。

無論是老掉的味千拉麵們,還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水貨們,創新也不能脫離餐飲核心。

想要抓住人的心,還是要真正抓住他的胃。

同時,新鮮、個性的多元化餐飲體驗大量、集中湧入市場,味千拉麵產品本身已經無法滿足主要消費群體的需求了。

且,在中國,不再缺日式拉麵了,知名品牌很多,比如一風堂、一蘭拉麵,日本料理店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普遍。

也許確實是人們的嘴被養刁了,但是多數顧客認為的“不好吃”就會真的成為越來越多人不去味千的理由。

1塊錢一包餐巾紙,服務沒變好就是變糟

味千拉麵的模式,可複製度高,如果不明顯升級服務,根本難以抵禦來自對手的衝擊。

2012年,味千拉麵開始餐巾紙收費,每包1元。雖說收費可以減少顧客的餐巾紙用量,有利於節約和環保,但卻招來熱議。

“餐巾紙都要錢啊,肯德基、鄉村基這些速食連鎖店都不要錢,雖然現在一塊錢也不值什麼,主要是心理上不爽。”

“去年(2011年)‘骨湯門’讓味千損失有點大,現在餐巾紙收費完全就是變相漲價”。

“湯還是那個湯,餐巾紙卻要錢了!一元一包餐巾紙,比超市賣得還貴!為啥洋速食,總是這麼牛!到底是誰慣壞了這些洋速食們?”

有些顧客更是抱怨,餐桌上放著包裝的餐巾紙,也沒有提醒,吃完用完被告知紙要錢。

雖然“洋速食”這個詞用的並不是很準確,但表明了“味千拉麵”在消費者心中的定位。

環保,相信每個人都會擁護。人們其實並不糾結於那1塊錢,這恰恰從側面反映出顧客對於味千的服務滿意度在快速下滑。

最近還有網友在味千遇到了不開心的事,點完餐想退退不掉,就算說有急事要走也不行,必須付款,不吃也得付,可以留著下次來吃。

小票一出,吃得付,不吃也得付!厲害了。

5塊錢加一份面,3塊錢加一次湯

味千拉麵從最初的18元一碗到現在的幾十塊一碗,不可否認租金等成本上升的原因,但是人們感受到的是與這個價格不相符的產品和服務,畢竟幾十塊一碗的拉麵如今並不少見。

味千報表竟然顯示味千拉麵毛利率達到了73%。

“幾十塊錢一碗,一筷子的量,女生都吃不飽,遑論男人?”這也是網友的評論。吃不飽可以加面,加一份收5塊錢,但一份只有一口面,有人說自己一共加了3次面才算吃飽。

尤其是在“骨湯門”之後,對於那一碗成本極低的勾兌湯底,消費者無論如何也看不到性價比在哪裡。況且加湯、加面和擦嘴都是要收費的。

2015年,味千拉麵向百度外賣投資6000萬美元,加入外賣的門店數量也近500家。

2016年,對百度外賣的投資令味千淨利潤增長5倍,但其主營拉麵業務繼續下降,營業額同比下滑6.5%。更重要的是,百度外賣沒了。

味千的自救,還包括增加副牌產品,覆蓋高中低端,希望以此實現多元化經營,但效果不佳,旗下十幾個副牌並沒有形成規模和知名度,對於消費者來說,不僅不知道這些品牌,更加不知道這些品牌和味千之間的關係。

2016年,味千中國還通過日本運營“味千拉麵”品牌的重光產業取得了全球國際機場中約8000家特許加盟店的經營權。

從商場轉到機場,用餐體驗終究還是個繞不開的核心問題。

04

好吃和吃得好,

總要占一樣才行

餐飲的本質應該是好吃的飲食加上好的服務,兩者結合才能締造出好的顧客體驗。

同時這又是一個比拼全方位性價比的時代,東西好吃,價格在可接受範圍,用餐環境好,服務好,和其它地方不同……這些都是決定性因素。

很多網紅店,最開始憑藉特色有逼格的用餐環境、奇葩服務、“標題黨”店名迅速積累了人氣,但最後,很多餐館卻又很快倒掉了。

原因無它,當各種噱頭降溫,消費者自然會回歸吃的本質,根據好吃和是否能吃得好來決定是否做回頭客。

如“網紅餐廳”水貨(SEAHOOD),2013年9月開張。個性炫酷的裝修風格、時尚潮流的視覺衝擊加上創新產品,一炮而紅,短短一年多開店近百家。卻在過去一年裡快速關店,門店數量減至30家。

問題根本在於,食物安全問題、產品品質良莠不齊,且口味過重,吃的是蝦,卻吃不出蝦味,刀哥吃過一次已然不想去第二次。

人總是喜新厭舊的,但噱頭只管得了一時。

無論是老掉的味千拉麵們,還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水貨們,創新也不能脫離餐飲核心。

想要抓住人的心,還是要真正抓住他的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