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老照片》20年:珍貴影像記錄中國巨變,國民相冊裡有你有我!

山東書城中擺放的《老照片》叢書專區。

在中國出版界, 有這樣一本小書:幾張上了年頭的舊照片、幾段娓娓道來的文字, 連綴而下遂成一冊。

光影裡多是像你我一樣的尋常人家, 文字中多是對照片人物的感慨、追憶。 從第一輯到第一一五輯, 這本初創於1996年的小書先後入選“改革開放30年來最具影響力的300本書”“共和國60年60本書”等書目, 更成為“全體國民的私人照相簿”。

這就是山東畫報出版社的《老照片》。 二十載寒暑罔替, 已是弱冠少年的它, 依然吟唱著那首悠遠的平民之歌。

山東書城中擺放的《老照片》叢書專區。

一炮而紅的“圖文書”

1996年的12月, 一些書報亭、個體報攤上突然冒出一本新書。 書不厚, 只有4個印張、126頁。 定價也不貴, 只有六元五角。 書的裝潢顯然經過精心設計:封面印著豎排的書名、一張雙人合影舊照片、兩片染紅的落葉、幾行當期薦讀的文章標題, 書頁選用帶著滄桑感的米黃色膠紙。 這是第一輯《老照片》的模樣。

很多年後, 最初的讀者們回憶往昔, 將與《老照片》的相逢視作一場被期許已久的人生偶遇。 但在當時, 作為《老照片》創辦者的馮克力, 懷著稍有不安的心情, 靜候市場回饋。

這種不安, 源自對未知領域的探索。

以往的圖文書, 無外乎兩種樣式:一是以照片為主的畫冊, 文字僅作為圖片說明;一是以文字為主的書籍, 圖片星散其中、權當點綴。 但《老照片》卻走出了一條新路——“文章圍繞圖片撰寫”。 嶄新的圖文結合模式, 能否為讀者所認可呢?

《老照片》能來到人們身邊, 還離不開同行的協助。 此時的山東畫報出版社成立不滿3年, 自有的發行體系很不健全。 為此, 出版社聯繫一家體育雜誌社協助代銷, 並允諾對方不必擔心回款問題, 先把書發下去、擺到書攤上再說。 萬一賣不出去, 權當出版社交了學費。 於是, 雙方商定每輯拿出5000冊進行分銷, 連試3輯。

“人家雖然答應幫忙, 可並不看好我們。 覺得這些老照片既沒衝擊力, 也談不上攝影技巧,

不好賣。 ”今年63歲的馮克力談到初創時的情景, 仿佛一切才發生不久。

半個月後, 消息傳來:《老照片》第一輯賣斷了貨。 初印的一萬冊銷售一空, 第二次加印一萬冊依然售罄, 第三次加印到了兩萬冊。 隨後幾輯的初印冊數打著滾往上走, 第二輯是6萬冊, 第三輯是12萬冊, 第四輯是24萬冊。 經過多輪重印, 前三輯每輯銷量都突破了30萬冊。 許多書商甚至罕見地為尚未付梓的新書支付定金, 出版社收到的預付款超過100萬元。

由此, 《老照片》一炮而紅。 它所秉持的閱讀模式, 更被認為掀開了中國出版業“讀圖時代”的新篇章。

《老照片》叢書主編馮克力, 在編輯部辦公室接打電話。

一本與時代唱和的書

再有幾天, 《老照片》編輯部就要搬離這間位於14樓的辦公室。 房間裡, 3張辦公桌、幾個鐵皮書櫃被包圍在滿眼的書堆和紙箱中。 牆上的壁紙斑斑駁駁, 有幾處都皸裂了。 好在窗戶朝南, 陽光帶著溫度透了進來。 “辦公室前後用了17年, 基本還是原來的樣子。 這次搬家, 把壓箱底的書都翻出來了。 ”馮克力帶著幾分歉意說。

當年創辦《老照片》時,人丁可沒有現在這樣興旺。1996年元旦後不久,時任山東畫報出版社總編輯的汪家明,將馮克力從出版社圖書出版室抽調出來,組建《老照片》編輯部,由馮克力專職創辦《老照片》。待做成功了,再酌情增配人手。

馮克力說,萌發《老照片》的創意還要再早一些,回頭想想,那是諸多因素共同努力催生了它。1994年,新成立的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圖片中國百年史》大型畫冊。編輯們從多方徵集的5000多幅照片中,遴選出2700餘幅刊用。未能入選的照片,就成為《老照片》最初的稿源。

時代則是《老照片》最有力的助產士。1996年,有太多事可以被銘記。那一年,趙麗蓉、鞏漢林的春晚小品《打工奇遇》,讓人們記住了“宮廷玉液酒”。那一年,在亞特蘭大,薩馬蘭奇為鄧亞萍頒獎時,輕拍對方臉頰,成為奧運史上的經典。那一年,呼和浩特市捲煙廠職工、18歲的呼格吉勒圖被執行死刑。還是在那一年,一本叫《中國可以說不》的書,行銷大江南北。

“那是一個站在世紀尾聲的年份。中國人向來有辭舊迎新、盤點往昔的傳統,更何況是世紀之交。”馮克力說,攝影技術從19世紀下半葉傳入中國,隨著開埠城市的增多,照相館逐漸普及,報紙上也經常刊載照片。20世紀的中國,又恰恰經歷了幾千年未有的大變局。照片所凝固的,正是走過百年滄桑的中國。

“《老照片》是一種陸續出版的叢書。

“專門刊發有意思的老照片和相關的文章,觀照百多年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所提供的照片需是20年以前拍攝的。

“文章圍繞照片撰寫,體裁不拘,傳記、散文、隨筆、考據、說明均可。”

以上幾段話摘自《老照片》最初的徵稿啟事。20年中,這本書從按季度出版成為每年6輯,每輯變為180多頁,還加入了銅版紙的寬幅插頁。但這些要求,始終印在每次的徵稿啟事中。

《老照片》編輯部的一角。

一群因《老照片》結緣的人

“《老照片》能走過20年,甚至創刊時的工作照,都已達到刊用的門檻。這在當時是從未想到過的。”馮克力說,這部叢書經受了市場的淘洗,始終不失讀者喜愛,歸根結底是叢書的價值觀贏得了人們的認同。字裡行間、黑白影像,呈現著出版者的歷史態度與價值立場:不僅是對逝去時光的懷舊,更是對歷史進程的反思。

翻開《老照片》第一輯,作者陣容頗為耀眼。《滄桑天安門》的作者姜舜源、《古怪之美》的作者張煒、《老教堂》的作者李蔚紅、《曾有一種“參照”》的作者王學典、《天地間的女孩》的作者馮曉春……他們有的是學者、有的是作家、有的是雜誌編輯。馮克力說,他們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為《老照片》的文本做了最初的規範。

越來越多的人成為《老照片》作者,開始加入解讀老照片的行列。有的名人名家,還在《老照片》上發表了自己的成名作。

《老照片》還為編輯部吸引來新鮮血液。“有一次,同事把一張前三輯的勘誤表轉交給我,寫了3張紙。我一對照,的確都是實打實的硬傷。”馮克力就對勘誤表的作者產生了興趣。幾番瞭解後,馮克力決定請作者張傑兼職承擔編輯校對工作。又過了幾年,張傑從原單位內退,成為編輯部的正式一員。直到2014年,因身體原因,張傑告別了日常編輯工作。如今,張傑依然是《老照片》的特約編輯。

《老照片》如同一條紐帶,把更多人連接在一起。在這裡,不僅有歷史厚度更有人文溫度。《老五隊的姑娘們》的作者史耀增記得,文章發表後,編輯部照例將照片原樣寄回,可回函信封比寄去時鼓囊了許多。打開信封後,史耀增驚訝地發現,編輯部不但將略有破損的原照加以修補,更給照片上的六個人每人加洗放大了一張。已是奶奶輩的她們在暮年,收到了一份記錄自己風華歲月的禮物。

作者邱三寶的故事,則更像一個傳奇。1998年,馮克力收到一封來自湖北武漢的投稿信。隨信寄來的還有一張攝於20世紀60年代武漢長江大橋的人物照。照片上的男子,是作者邱三寶的父親。在文章中,邱三寶講述了父親不甘當農民,多年在城市闖蕩,以期改變自身命運的故事。邱三寶自己則是一位90年代的農民工,在城市中打工漂泊、努力謀生。

稿件刊發後,編輯部照來信地址寄去稿酬與照片,卻被郵局退回。回執上只有“此人已走”四個字。這便成了一樁心事,雖幾經尋找,可終究人世蒼茫。直到2013年,借助當地媒體的力量,馮克力終於聯繫上已結婚生子、成為家庭主婦的邱三寶。延宕了15年的照片與樣刊、稿費,重又回到了主人手中。

第一輯《老照片》的封面書影。該輯1996年底一經面世,即風靡全國,創下單冊發行30多萬本的業績。(圖片由馮克力提供)

一曲繞梁不絕的弦歌

“你看,從這張老照片上能讀出什麼?”馮克力隨手從書中翻出一張黑白照片。照片下的圖片說明是:1931年春,山東益都省立第十中學的老師們課後在辦公室合影。照片上,十位身穿長袍馬褂的老師或站或坐,或斜倚書桌,人人盯著鏡頭卻神態各異。

馮克力說,老照片最迷人處就在於它能折射時代的光影。這張照片可能就攝於某個課間,攝影師可能偶然路過學校,老師們或許只是心血來潮。“你可知道,民國時候,一位中學老師都可能是留學歸來的才子。畢竟,那時國家的基礎教育太薄弱、太需要人了。”馮克力猶如一名偵探,剖析著照片上的蛛絲馬跡。

正是這種對以往時光的探索與解析,令這本小書散發著歷史的體溫,並一路走到現在。曾經,仿效《老照片》的書籍如過江之鯽,卻罕有能達到類似的高度。有人這樣評論那些失意的仿效者:風雲激蕩、豐富複雜的中國20世紀的歷史,又一次被裁剪成中學教科書那樣單線條的戰爭史、政治史和領袖人物史;直接創造歷史的人民大眾在“老照片”中更是幾無立錐之地。現在,來自百姓的家傳照片,已占到《老照片》圖片來源的50%。

當下,閱讀的數位化、碎片化無可避免地衝擊著傳統的出版行業。那種印行三四十萬冊的盛況再難出現,《老照片》卻已完成從暢銷書向長銷書的轉變。譬如初版於1997年3月的《老照片》第二輯,如今已重印至第22次。

也就是從第二輯開始,馮克力接過汪家明的筆,開始撰寫每輯的“書末感言”,一直寫到了現在。在第一篇書末感言中,馮克力簡述了兩位知名國外攝影家在不同時代到訪中國,所面臨的不同境遇。他最後寫道:《老照片》提供給讀者的,除了已逝的生活、已逝的場景,還應有各種各樣的視角。

“《老照片》能辦多久,就交給歷史和時間來決定吧。”退休之後又被返聘的馮克力,仍舊在為《老照片》奔忙。青島、杭州正聯繫他,想置辦《老照片》20周年紀念展。手上還有幾個題目,要抽空與幾位作者溝通約稿。眼下,辦公室搬家又要忙活一陣子。

“人總是生活在歷史的投影之中。”對在數字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馮克力說老照片所反映的是剛過去不久的生活,在這裡有祖輩、父輩的印跡,更有代代傳承的歷史。每一代人都能從老照片中收穫新的感覺。

此刻,冬日溫暖的陽光正自在地灑進房間。窗外,近處的濟南經十路車來車往、好不熱鬧,遠處佇立于英雄山頂的革命烈士紀念塔靜謐無言。

當年創辦《老照片》時,人丁可沒有現在這樣興旺。1996年元旦後不久,時任山東畫報出版社總編輯的汪家明,將馮克力從出版社圖書出版室抽調出來,組建《老照片》編輯部,由馮克力專職創辦《老照片》。待做成功了,再酌情增配人手。

馮克力說,萌發《老照片》的創意還要再早一些,回頭想想,那是諸多因素共同努力催生了它。1994年,新成立的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圖片中國百年史》大型畫冊。編輯們從多方徵集的5000多幅照片中,遴選出2700餘幅刊用。未能入選的照片,就成為《老照片》最初的稿源。

時代則是《老照片》最有力的助產士。1996年,有太多事可以被銘記。那一年,趙麗蓉、鞏漢林的春晚小品《打工奇遇》,讓人們記住了“宮廷玉液酒”。那一年,在亞特蘭大,薩馬蘭奇為鄧亞萍頒獎時,輕拍對方臉頰,成為奧運史上的經典。那一年,呼和浩特市捲煙廠職工、18歲的呼格吉勒圖被執行死刑。還是在那一年,一本叫《中國可以說不》的書,行銷大江南北。

“那是一個站在世紀尾聲的年份。中國人向來有辭舊迎新、盤點往昔的傳統,更何況是世紀之交。”馮克力說,攝影技術從19世紀下半葉傳入中國,隨著開埠城市的增多,照相館逐漸普及,報紙上也經常刊載照片。20世紀的中國,又恰恰經歷了幾千年未有的大變局。照片所凝固的,正是走過百年滄桑的中國。

“《老照片》是一種陸續出版的叢書。

“專門刊發有意思的老照片和相關的文章,觀照百多年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所提供的照片需是20年以前拍攝的。

“文章圍繞照片撰寫,體裁不拘,傳記、散文、隨筆、考據、說明均可。”

以上幾段話摘自《老照片》最初的徵稿啟事。20年中,這本書從按季度出版成為每年6輯,每輯變為180多頁,還加入了銅版紙的寬幅插頁。但這些要求,始終印在每次的徵稿啟事中。

《老照片》編輯部的一角。

一群因《老照片》結緣的人

“《老照片》能走過20年,甚至創刊時的工作照,都已達到刊用的門檻。這在當時是從未想到過的。”馮克力說,這部叢書經受了市場的淘洗,始終不失讀者喜愛,歸根結底是叢書的價值觀贏得了人們的認同。字裡行間、黑白影像,呈現著出版者的歷史態度與價值立場:不僅是對逝去時光的懷舊,更是對歷史進程的反思。

翻開《老照片》第一輯,作者陣容頗為耀眼。《滄桑天安門》的作者姜舜源、《古怪之美》的作者張煒、《老教堂》的作者李蔚紅、《曾有一種“參照”》的作者王學典、《天地間的女孩》的作者馮曉春……他們有的是學者、有的是作家、有的是雜誌編輯。馮克力說,他們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為《老照片》的文本做了最初的規範。

越來越多的人成為《老照片》作者,開始加入解讀老照片的行列。有的名人名家,還在《老照片》上發表了自己的成名作。

《老照片》還為編輯部吸引來新鮮血液。“有一次,同事把一張前三輯的勘誤表轉交給我,寫了3張紙。我一對照,的確都是實打實的硬傷。”馮克力就對勘誤表的作者產生了興趣。幾番瞭解後,馮克力決定請作者張傑兼職承擔編輯校對工作。又過了幾年,張傑從原單位內退,成為編輯部的正式一員。直到2014年,因身體原因,張傑告別了日常編輯工作。如今,張傑依然是《老照片》的特約編輯。

《老照片》如同一條紐帶,把更多人連接在一起。在這裡,不僅有歷史厚度更有人文溫度。《老五隊的姑娘們》的作者史耀增記得,文章發表後,編輯部照例將照片原樣寄回,可回函信封比寄去時鼓囊了許多。打開信封後,史耀增驚訝地發現,編輯部不但將略有破損的原照加以修補,更給照片上的六個人每人加洗放大了一張。已是奶奶輩的她們在暮年,收到了一份記錄自己風華歲月的禮物。

作者邱三寶的故事,則更像一個傳奇。1998年,馮克力收到一封來自湖北武漢的投稿信。隨信寄來的還有一張攝於20世紀60年代武漢長江大橋的人物照。照片上的男子,是作者邱三寶的父親。在文章中,邱三寶講述了父親不甘當農民,多年在城市闖蕩,以期改變自身命運的故事。邱三寶自己則是一位90年代的農民工,在城市中打工漂泊、努力謀生。

稿件刊發後,編輯部照來信地址寄去稿酬與照片,卻被郵局退回。回執上只有“此人已走”四個字。這便成了一樁心事,雖幾經尋找,可終究人世蒼茫。直到2013年,借助當地媒體的力量,馮克力終於聯繫上已結婚生子、成為家庭主婦的邱三寶。延宕了15年的照片與樣刊、稿費,重又回到了主人手中。

第一輯《老照片》的封面書影。該輯1996年底一經面世,即風靡全國,創下單冊發行30多萬本的業績。(圖片由馮克力提供)

一曲繞梁不絕的弦歌

“你看,從這張老照片上能讀出什麼?”馮克力隨手從書中翻出一張黑白照片。照片下的圖片說明是:1931年春,山東益都省立第十中學的老師們課後在辦公室合影。照片上,十位身穿長袍馬褂的老師或站或坐,或斜倚書桌,人人盯著鏡頭卻神態各異。

馮克力說,老照片最迷人處就在於它能折射時代的光影。這張照片可能就攝於某個課間,攝影師可能偶然路過學校,老師們或許只是心血來潮。“你可知道,民國時候,一位中學老師都可能是留學歸來的才子。畢竟,那時國家的基礎教育太薄弱、太需要人了。”馮克力猶如一名偵探,剖析著照片上的蛛絲馬跡。

正是這種對以往時光的探索與解析,令這本小書散發著歷史的體溫,並一路走到現在。曾經,仿效《老照片》的書籍如過江之鯽,卻罕有能達到類似的高度。有人這樣評論那些失意的仿效者:風雲激蕩、豐富複雜的中國20世紀的歷史,又一次被裁剪成中學教科書那樣單線條的戰爭史、政治史和領袖人物史;直接創造歷史的人民大眾在“老照片”中更是幾無立錐之地。現在,來自百姓的家傳照片,已占到《老照片》圖片來源的50%。

當下,閱讀的數位化、碎片化無可避免地衝擊著傳統的出版行業。那種印行三四十萬冊的盛況再難出現,《老照片》卻已完成從暢銷書向長銷書的轉變。譬如初版於1997年3月的《老照片》第二輯,如今已重印至第22次。

也就是從第二輯開始,馮克力接過汪家明的筆,開始撰寫每輯的“書末感言”,一直寫到了現在。在第一篇書末感言中,馮克力簡述了兩位知名國外攝影家在不同時代到訪中國,所面臨的不同境遇。他最後寫道:《老照片》提供給讀者的,除了已逝的生活、已逝的場景,還應有各種各樣的視角。

“《老照片》能辦多久,就交給歷史和時間來決定吧。”退休之後又被返聘的馮克力,仍舊在為《老照片》奔忙。青島、杭州正聯繫他,想置辦《老照片》20周年紀念展。手上還有幾個題目,要抽空與幾位作者溝通約稿。眼下,辦公室搬家又要忙活一陣子。

“人總是生活在歷史的投影之中。”對在數字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馮克力說老照片所反映的是剛過去不久的生活,在這裡有祖輩、父輩的印跡,更有代代傳承的歷史。每一代人都能從老照片中收穫新的感覺。

此刻,冬日溫暖的陽光正自在地灑進房間。窗外,近處的濟南經十路車來車往、好不熱鬧,遠處佇立于英雄山頂的革命烈士紀念塔靜謐無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