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市場老大Fitbit再裁員 智慧穿戴市場的未來在哪裡

剛剛發佈了令人失望的第四季度業績之後, 可穿戴智慧設備市場的老大Fitbit近日就宣佈, 將在全球範圍內裁員6%。 據Fitbit公佈的消息,

此次裁員將涉及110人, 裁員將作為公司重組的一部分。 消息一出, Fitbit的股價隨即暴跌, 跌幅一度達到14.22%, 最低僅為6.18美元。

全球智慧穿戴設備市場的持續低迷是Fitbit裁員的最主要原因, 此前Fitbit剛剛收購了其主要競爭對手Pebble, 不過關於收購的價格雙方很長時間不肯對外透露。

近日Fitbit終於透露了這一收購案的價格, 僅為2300萬美元, 要遠遠低於之前外界所估計的4000萬美元, 如此的低的收購價格似乎也從側面體現了智慧穿戴設備市場的低迷。

小廠商Fitbit老大位置難保

2012年穀歌眼鏡的亮相, 使得2012年被稱為智慧穿戴設備的“元年”, 隨後整個智慧穿戴設備市場迎來了高速發展。 但是僅僅不到5年的時間, 從2016年開始, 這股熱潮就已經消失, 整個智慧穿戴設備市場迎來寒冬。 甚至所有的玩家都還沒有賺到錢。

根據IDC去年公佈的資料顯示, 可穿戴式設備的“總體出貨量較2015年同期大幅縮水51.6%”。

儘管上個季度出現了罕見了回暖, 但是整個行業低迷的大趨勢依舊未能得到改善。

前不久, IDC發佈了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報告。

根據報告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達到3390萬部, 這一數位較2015年第四季度的2900萬台同比增長了16.9%。

市場的龍頭企業依舊為Fitbit, 但其出貨量卻同比下降23%, 僅僅是勉強保住了自己的龍頭地位。 位居第二位的是來自中國的小米, 第三位則是蘋果。

根據此次公佈的資料, Fitbit市場份額從2015年第四季度的29%降至2016年第四季度的19.2%, 降幅高達9.8%。 出貨量方面Fitbit上個季度的出貨量為650萬台, 相較於去年15年同期減少了190萬台。 針對出貨量已經市場佔有率的雙雙下滑, IDC給出的解釋是, 主要是因為該公司仍然把主要精力投在美國, 但這裡是一個已經趨於飽和的健身追蹤器市場。

市場老大Fitbit暴跌的同時, 第二的小米和第三的蘋果卻分別迎來了增長, 特別是小米出貨量同比增長了96.2%, 市場份額從9.1%增至15.2%, 同比增長6.1個百分點。 也正是依靠如此大幅度的增長, 小米一舉超越蘋果, 成為全球第二大智慧穿戴設備的廠商。

市場寒冬, 廠商們該何去何從

雖然, 上個季度有所回暖, 但是卻無法改變整個市場在迅速萎縮的現實。 即使是在第四季度迎來大幅增長的小米, IDC也並不看好。

IDC認為小米在可穿戴設備市場的迅速崛起, 源自於該公司的低價策略在中國市場取得良好的收效。 小米推出了帶有如心率監控器等先進功能的健康手環, 相對于競爭對手的產品, 小米產品的售價更易被消費者接受。但是小米公司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和品牌認知度,難以拓展國際市場。

面對整個低迷的市場,很多巨頭們也逐漸放慢了自己的腳步。據瞭解,微軟方面暫停了智慧腕帶的銷售;英特爾則會收縮可穿戴設備業務,三星也一度宣佈退出智慧手錶領域,Moto也宣佈暫停新款智慧手錶的研發。蘋果算是這些國際巨頭中對智慧穿戴設備最看重的一個了,不過Apple Watch的表現似乎也沒有達到蘋果的預期。

改變“然並卵”才是重中之重

面對整個市場的不景氣,廠商們也在不斷尋求獲得突破的方法,降價也成了廠商們最簡單粗暴也是最無奈的選擇。

去年11月份,Fitbit把剛剛上市不久的運動手環Fitbit Flex 2在北美的售價由99美元降至59美元。另外,一向以保值著稱的蘋果也將拉低了新款Apple Watch 2系列的入門價格。

只不過,降價雖然可以能為可穿戴設備帶來一些新的轉機,降低用戶的消費門檻,但是這卻不能解決可穿戴設備自身的定位缺陷: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在去年末的調查報告中表示,消費者最初被可穿戴設備的新奇功能和華麗外表所吸引而購買,但是往往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因無聊而棄用,其中智慧手錶棄用率為29%,健身類可穿戴設備棄用率為30%。

以智慧手錶和智慧手環為代表的智慧穿戴設備市場,除了蘋果,市場佔有率前幾位的廠商幾乎都是以相對廉價的智慧手環作為銷售的主力。在功能相對趨同的情況下,更多的人願意花費更少的錢去購買智慧手環,而不是價格要高很多,但是功能方面卻沒有創新的智慧手錶。

相比起手環,手錶多出來的那一塊小螢幕,實在是顯得有些雞肋。這塊螢幕實在是太小了,根本不利於手指操作,往往使得用戶的試用體驗非常不好。而且多出來的這一塊螢幕往往要使用者多付出2000-3000元的代價,與此同時還要以犧牲續航為代價。顯然,在功能趨於相同的情況下,以Apple Watch為首的一眾智慧手錶給用戶留下了“然並卵”的印象。

雖然,整個市場表現的非常低迷、冷淡,但是還是有新的企業選擇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比如華為的健身智慧手錶Fit、小米生態鏈企業華米AMAZFIT、以及前不久魅族剛剛推出的魅族手環。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這些產品依舊屬於小眾市場,並沒有獲得大眾市場的青睞。

廠商面對整個行業的寒冬,僅僅靠降價來打動消費者肯定不是長久之計,如何能在外觀設計上取得突破,進一步完善功能以及優化用戶體驗、提升續航等等,這一系列才是使用者們迫切需要的。能夠真正解決用戶的剛需,擺脫“然並卵”的固有印象,使得使用者重新對智慧穿戴設備燃起興趣,才是當務之急。

—————————————————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資訊豐富,觀點獨到。

發佈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產品的售價更易被消費者接受。但是小米公司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和品牌認知度,難以拓展國際市場。

面對整個低迷的市場,很多巨頭們也逐漸放慢了自己的腳步。據瞭解,微軟方面暫停了智慧腕帶的銷售;英特爾則會收縮可穿戴設備業務,三星也一度宣佈退出智慧手錶領域,Moto也宣佈暫停新款智慧手錶的研發。蘋果算是這些國際巨頭中對智慧穿戴設備最看重的一個了,不過Apple Watch的表現似乎也沒有達到蘋果的預期。

改變“然並卵”才是重中之重

面對整個市場的不景氣,廠商們也在不斷尋求獲得突破的方法,降價也成了廠商們最簡單粗暴也是最無奈的選擇。

去年11月份,Fitbit把剛剛上市不久的運動手環Fitbit Flex 2在北美的售價由99美元降至59美元。另外,一向以保值著稱的蘋果也將拉低了新款Apple Watch 2系列的入門價格。

只不過,降價雖然可以能為可穿戴設備帶來一些新的轉機,降低用戶的消費門檻,但是這卻不能解決可穿戴設備自身的定位缺陷: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在去年末的調查報告中表示,消費者最初被可穿戴設備的新奇功能和華麗外表所吸引而購買,但是往往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因無聊而棄用,其中智慧手錶棄用率為29%,健身類可穿戴設備棄用率為30%。

以智慧手錶和智慧手環為代表的智慧穿戴設備市場,除了蘋果,市場佔有率前幾位的廠商幾乎都是以相對廉價的智慧手環作為銷售的主力。在功能相對趨同的情況下,更多的人願意花費更少的錢去購買智慧手環,而不是價格要高很多,但是功能方面卻沒有創新的智慧手錶。

相比起手環,手錶多出來的那一塊小螢幕,實在是顯得有些雞肋。這塊螢幕實在是太小了,根本不利於手指操作,往往使得用戶的試用體驗非常不好。而且多出來的這一塊螢幕往往要使用者多付出2000-3000元的代價,與此同時還要以犧牲續航為代價。顯然,在功能趨於相同的情況下,以Apple Watch為首的一眾智慧手錶給用戶留下了“然並卵”的印象。

雖然,整個市場表現的非常低迷、冷淡,但是還是有新的企業選擇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比如華為的健身智慧手錶Fit、小米生態鏈企業華米AMAZFIT、以及前不久魅族剛剛推出的魅族手環。從目前的市場表現來看,這些產品依舊屬於小眾市場,並沒有獲得大眾市場的青睞。

廠商面對整個行業的寒冬,僅僅靠降價來打動消費者肯定不是長久之計,如何能在外觀設計上取得突破,進一步完善功能以及優化用戶體驗、提升續航等等,這一系列才是使用者們迫切需要的。能夠真正解決用戶的剛需,擺脫“然並卵”的固有印象,使得使用者重新對智慧穿戴設備燃起興趣,才是當務之急。

—————————————————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資訊豐富,觀點獨到。

發佈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