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張殘忍照片引發的人性思考:二戰到底是一場怎樣的戰爭?

歐洲歷史上有個名詞叫做“紳士戰爭”, 其對交戰雙方的行為和原則做出了要求。 雖然這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 但“紳士戰爭”的存在, 被視為歐洲人對人性尊重的表現。 當然, 口號並不是光用來喊的, 歷史上的歐洲人確實用行動捍衛了“人性先行”的準則。

在歐洲戰爭史上著名的“七年戰爭”中, 法軍在荷蘭迎戰登陸的英軍。 雙方已線性陣列相對推進到30碼時, 英軍突然停止, 指揮官對法軍喊道:“法國的紳士們, 請你們先開槍。 ”法軍指揮官拉巴杜耶男爵則回應道:“英國的紳士們, 請你們先開槍, 我們法國人會屹立在這裡。 ”雙方就誰先開槍的問題竟然原地推讓了半個小時, 最後英國人實在是覺得盛情難卻, 終於率先開了槍。

雖然這樣的情況非常有趣, 但“紳士戰爭”被視為一種高尚的品德, 一直影響到了後來的兩次世界大戰。 一戰的慘烈已經超乎了各國對戰爭的認知,

各種新出臺的國際公約也在嚴格約束交戰各方的行為;然而, 接踵而來的二戰則徹底打破了人們的底線, 戰場上發生的一些事不由讓如今的我們懷疑:口口聲聲宣揚人性的西方世界都做了什麼?二戰到底是一場怎樣的戰爭?

1942年初,

莫斯科之圍化解。 在隨後的反撲階段中, 蘇軍發動了強有力的攻勢。 而德軍則士氣低迷, 若不是總參謀部下令堅守, 恐怕德軍面臨的則是一場潰敗。 此役, 德軍死傷慘重, 約損失了58萬精銳。 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這樣一幕:蘇軍將一名凍僵的德軍士兵的屍體倒插在雪地裡, 據說屍體上原本還掛有寫有侮辱性語言的牌子。

這張圖片一經流出, 立刻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輿論熱潮。 尤其是以英美為首的國家都大肆抨擊蘇聯人的“暴行”, 然而, 蘇聯方面卻不以為然, 內心毫無波瀾。 實際上, 二戰之所以異常慘烈, 不僅僅是戰爭規模的空前龐大。 之于二戰本身而言, 這場戰爭摻入了交戰各方間的民族和國家仇恨, 可謂是“新賬舊賬一塊算”。

就拿蘇德戰場來說, 1941年11月29日, 德軍殘忍地絞殺了蘇聯女戰士卓婭。 卓婭的事蹟傳遍了蘇聯, 極大地鼓舞了蘇聯軍民打擊侵略者的決心。 最高領袖史達林也是深受震撼, 親自給西方面軍下達一條特殊命令:遇到德軍第197步兵師第332團任何官兵,

就地槍斃, 絕不接受他們任何形式的投降。 在德米揚斯克包圍戰中, 蘇軍為了打擊德軍士氣, 公然處決了一批納粹戰俘;SS第三裝甲師則當著蘇軍的面燒死兩名蘇聯戰俘作為回應。 後來, 縱使美軍接受了該師投降, 蘇聯也強行要回, 最終將該師集體處決。

這樣的案例在二戰中比比皆是, 值得一提的是, 當時的蘇聯其實並沒有加入國際公約。 “十月革命”後, 蘇維埃政權宣佈否認沙俄政權加入的一切國際條約, 連《日內瓦公約》也一併否認。 相比之下, 所謂的“仁義之師”美國, 其手段之殘酷絲毫不遜於任何國家。 1944年6月, 盟軍發動“霸王行動”, 成功在歐洲開闢了第二戰場。 戰鬥結束後, 不少美軍士兵便會“失蹤”一夜。 當他們次日歸來時, 這些士兵的身上已經掛滿了“戰利品”:他們從德軍士兵的屍體上割下手指、耳朵等部位, 穿在繩子上掛在胸前。

原來,美軍士兵有這樣一個嗜好:總是從敵人的身體上留下些什麼,以宣揚自己的英雄事蹟。這種文化在我們看來非常變態,但在美國卻很吃得開。太平洋戰場上,一名美軍士兵就把一個日本兵的頭骨當禮物送給了女朋友,後者非但沒有感到驚訝,反而非常欣喜。美軍高層對此並非不知,卻在大多數時間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作什麼都不知道。更可悲的是,曾經作為尊重人性典範的法軍也變了。在美軍的影響下,法軍士兵曾在攻佔德國城市斯圖加特後舉行了3天的“狂歡”,約4000名德國婦女慘遭玷污,其中最小的不過12歲。

縱觀二戰歷史,真正做到堅守國際公約,尊重人性的主要參戰國,似乎只有英國和中國兩家了。二戰中的英國,極少出現殺害、虐待戰俘的情況,戰俘不但能夠保障吃住品質,甚至通過勞動還能獲得工資。中國則對日軍戰俘展開教育,希望他們能夠認清自己在這場戰爭中所犯的錯誤。

筆者認為,戰爭就是戰爭,無論有多少國際公約約束人們的行為,最終仍難以避免上述情況的出現。尤其是像日本這樣極端無恥的民族,為了國家利益而不擇手段,想方設法逃避錯誤,令世界防不勝防。從這種角度來看,比起“人性先行”,“珍愛和平”更不像是一句空話。只有遠離戰爭,才是避免這些慘劇出現的最有效、最強力的手段。

穿在繩子上掛在胸前。

原來,美軍士兵有這樣一個嗜好:總是從敵人的身體上留下些什麼,以宣揚自己的英雄事蹟。這種文化在我們看來非常變態,但在美國卻很吃得開。太平洋戰場上,一名美軍士兵就把一個日本兵的頭骨當禮物送給了女朋友,後者非但沒有感到驚訝,反而非常欣喜。美軍高層對此並非不知,卻在大多數時間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作什麼都不知道。更可悲的是,曾經作為尊重人性典範的法軍也變了。在美軍的影響下,法軍士兵曾在攻佔德國城市斯圖加特後舉行了3天的“狂歡”,約4000名德國婦女慘遭玷污,其中最小的不過12歲。

縱觀二戰歷史,真正做到堅守國際公約,尊重人性的主要參戰國,似乎只有英國和中國兩家了。二戰中的英國,極少出現殺害、虐待戰俘的情況,戰俘不但能夠保障吃住品質,甚至通過勞動還能獲得工資。中國則對日軍戰俘展開教育,希望他們能夠認清自己在這場戰爭中所犯的錯誤。

筆者認為,戰爭就是戰爭,無論有多少國際公約約束人們的行為,最終仍難以避免上述情況的出現。尤其是像日本這樣極端無恥的民族,為了國家利益而不擇手段,想方設法逃避錯誤,令世界防不勝防。從這種角度來看,比起“人性先行”,“珍愛和平”更不像是一句空話。只有遠離戰爭,才是避免這些慘劇出現的最有效、最強力的手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