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旅行在外吃飯,開水燙碗筷到底靠不靠譜?

俗話說, “病從口入”, 深刻揭露了吃喝與人體健康的密切關係。

防止“病從口入”, 科學、合理、衛生的飲食習慣很重要。

生活中, 一些人在外吃飯時, 喜歡用開水或茶燙洗餐具, 希望起到清潔殺菌的作用。

但問題是:開水燙碗, 真的能有效殺菌嗎?

其實, 我們對餐具衛生的擔心不是多餘的。

如果碗筷沒有充分地清洗和殺菌, 或者清洗後受到了二次污染, 那麼的確會有致病細菌存在的可能, 尤其一些公共碗筷, 使用頻率高、衛生難以保證。

那麼, 飯前用開水或茶水燙洗碗筷, 到底靠不靠譜呢?

專家指出, 高溫消毒要真正達到預期效果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溫度, 另一個是時間。 一般來說, 100℃沸水, 持續5分鐘以上, 才可以殺死或滅活一部分細菌和微生物。

腸道傳播性疾病的微生物種類很多, 常引起急性腹瀉的細菌多數要經過100℃高溫作用1-3分鐘, 或80℃作用10分鐘才能死亡。

另外, 還有一些細菌對高熱有更強的抵抗力。

溫度越高用時越短, 此處的滅菌溫度多為滅菌最低溫度

一般餐廳提供的熱水熱茶, 為了避免燙傷, 多在七八十度左右。 這些水倒在涼的餐具裡, 溫度還會降至更低。

另外, 不少人燙餐具的時候, 快則幾秒,

慢則十幾秒, 這在作用時間上也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吃飯前用開水燙碗, 多因作用溫度和作用時間不足, 不能保證殺死多數致病性微生物。 雖然水流的沖刷可以帶走一部分細菌, 但效果有限。

用酒消毒碗筷也不保險!

還有些人喜歡用白酒來擦拭碗筷, 以為這樣可以達到消毒的目的。

其實不然, 因為醫學上用於消毒的酒精濃度為75%, 而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多在65%以下。

所以, 使用白酒擦拭餐具, 達不到消毒目的。

提醒:

在外就餐, 首先應選擇可信度高的餐廳。 當然, 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自備餐具, 如筷子等, 但這一點較難做到。

餐具上是可能存在細菌, 但不一定都會危害人體健康。 有的細菌只有達到一定數量才會對人體造成威脅;如果量少, 我們的身體就可以抵抗它。

現在還有一些飯店使用的是包裝好的消毒餐具, 這類餐具的衛生問題往往也備受關注。

那麼, 該如何初步辨別這些消毒餐具是否合格?

一看:看餐具塑封膜是否乾淨, 如果膜上雜質很多, 可能是廢塑膠重複使用, 此外還要看生產資訊(如廠址、聯繫電話、產品保質期等)是否齊全。 二聞:撕開塑封後, 聞是否有刺鼻的氣味, 如果是用不正規清潔液清洗的, 殘留的氣味會較嚴重;如果清潔不當、油脂殘留也會有異味。

三摸:用手摸一下餐具, 看是否有油污沒沖洗乾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