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這個字,越早教會孩子越好!

前兩天隔壁搬來一對小夫妻, 帶著個3歲多的小男孩多多。 媽媽脾氣可能有點暴躁, 每次看見她的時候, 總在訓孩子:

“玩具又讓小姐姐搶走了?”

“啥?2歲的小弟弟都能把你的挖掘機搶走。 ”

“就知道哭哭哭, 要麼不要給, 給了就不要哭!”

看著多多委屈的神情, 突然想到了朋友家女兒果果:

果果今年二年級, 一直不是那種小氣的孩子。 小時候小朋友來家裡, 她會把櫃子裡的所有玩具都搬出來, 哪怕是自己最愛的玩具, 她也會在媽媽的要求下送給其他小朋友。

上小學了, 果果的媽媽發現整整一學期, 果果都在丟橡皮啊、鉛筆啊。

後來才知道同班同學向她借, 她都給, 哪怕同學忘記還了, 她也不好意思去要回來。

其實吧, 這樣的孩子有很多, 他們的共同點就是, 不懂得拒絕, 不會說“不”, 所以自己受委屈。

不會說“不”!Why?

最最開始, 孩子是會說“不”的!

大約在孩子2歲左右, 進入了自我意識敏感期,

開始佔有屬於自己的東西。 小小包那會兒經常會指著自己喜歡的玩具反復跟你強調, “我的, 我的!”或者指著愛吃的菜跟每個人說, “我的, 這是我的。 ”簡直了!

看吧!一開始孩子都是拒絕分享, 以此來宣告自己對物品的所有權。

那為什麼後來有的孩子不懂拒絕了?

第一, 因為家長好面子啊, 當別的家長提出要求後, 我的孩子不配合, 好說歹說都說不通, 我會很丟臉哎, 那怎麼辦呢, 直接從孩子手裡拿過來就給!管他哭不哭, 先給了再說。 幾次之後, 孩子也覺得, 反正再哭再鬧都沒用, 那就給吧。

第二, 源於我們一直都教育孩子要懂得分享, 因為分享是美德,

“你是哥哥, 給妹妹玩一會怎麼了”

“這麼小氣, 就玩一下啊”

可我們卻沒有告訴孩子,

分享可以拒絕, 分享也並不等於失去。

怎麼幫孩子學會說“不?

喚醒孩子的自我意識

前面提到, 孩子在最初是懂得說“不”的, 只是因為我們的干預和道德施壓, 孩子的自我意識被壓制或隱藏。

這時, 我們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真實想法。

問問孩子想不想把玩具給別的小朋友玩?然後把決定權交給孩子, 由他來說“不”。

這一步看起來容易, 但實際操作可沒那麼簡單。 孩子在過去學會了聽話和順從, 家長原有的觀念還會時不時冒泡, 因此, 耐心和堅持很重要。

教會孩子有技巧的拒絕

很多時候,

失去朋友並不是因為拒絕了, 而是欠缺說話技巧。 所以, 大膽說“不”是氣魄, 有技巧的拒絕則是修養。

通常, 我們可以教育孩子, 如果你不想直接拒絕, 就換種方式, 如交換玩具、交替玩耍、晚點答覆等。 如果你很確定要拒絕, 可以禮貌的說:“我還想再玩一會, 晚點給你玩好嗎”。

讓孩子坦然接受拒絕

我們在教會孩子說“不”的同時, 也要讓他坦然接受其他小朋友的拒絕。 因為每個孩子都存在“自我意識”, 都有權利決定要不要接受其他人的要求。

所以, 同理心很重要。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另外, 被拒絕是很正常的啦, 不用覺得沒面子。

學會說“不”的維度很重要

當然,孩子一味謙讓,沒有底線的成全他人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所以,我們教孩子學會說“不”,需要把握好維度。

如果孩子還很小,處於自我意識萌芽狀態,就不要給他上綱上線,隨成長規律發展就好。等到孩子再大一些,就要告訴孩子無條件拒絕的三種原因,

“不可以”,

“不願意”,

還有就是“力所不能及”。

違背做人原則,甚至是有違道德、觸及法律的請求,比如作弊啦、翹課啦、小偷小摸的行為,絕對“不可以”。

跟自己的意願或計畫有衝突的請求,像是果果同學那樣,借這借那,借了還不還;朋友提議去爬山,而自己計畫好了去圖書館,“不願意”就拒絕!因為違背自己的意願去幫助別人,委屈不說,自己的事情還會被打亂。

如果朋友的請求超出自己能力範圍,那就是“力所不能及”了。我們要告訴孩子,這種情況千萬別逞能,義正言辭的說“不”即可。有一句話說的好,“我很想幫你,但愛莫能助。”

包媽碎碎念:一個從來都不會說“不”的孩子,其實是用自己的委屈成全別人。這樣的小孩很吃虧,因為他不懂拒絕,害怕失去,擔心不被尊重。結果他們卻最容易沒朋友,被輕視,甚至被嫌棄太軟弱。所以,不如趁時間還早,教會孩子說“不”吧!讓他們明白:拒絕未必會帶來傷害。

● ● ●

精彩繼續

親愛的,你好,我是小小包麻麻,很高興能通過文字結識你。

我有兩個可愛的寶寶,我喜歡看書碼字,海淘購物,打扮孩子。我對育兒產品極度挑剔,偏執地滿世界給孩子尋找最靠譜的。

帶娃之餘我喜歡分享一些育兒方面的心得,有經驗分享、產品評測、親子遊記,當然也有心路歷程。

兩年來,不知不覺我已經寫了300多篇文章,其中超過10萬閱讀的就有將近100篇,下面我精選了部分閱讀超過30萬的原創文章並分享之,妞關注後就可以直接閱讀了。

學會說“不”的維度很重要

當然,孩子一味謙讓,沒有底線的成全他人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所以,我們教孩子學會說“不”,需要把握好維度。

如果孩子還很小,處於自我意識萌芽狀態,就不要給他上綱上線,隨成長規律發展就好。等到孩子再大一些,就要告訴孩子無條件拒絕的三種原因,

“不可以”,

“不願意”,

還有就是“力所不能及”。

違背做人原則,甚至是有違道德、觸及法律的請求,比如作弊啦、翹課啦、小偷小摸的行為,絕對“不可以”。

跟自己的意願或計畫有衝突的請求,像是果果同學那樣,借這借那,借了還不還;朋友提議去爬山,而自己計畫好了去圖書館,“不願意”就拒絕!因為違背自己的意願去幫助別人,委屈不說,自己的事情還會被打亂。

如果朋友的請求超出自己能力範圍,那就是“力所不能及”了。我們要告訴孩子,這種情況千萬別逞能,義正言辭的說“不”即可。有一句話說的好,“我很想幫你,但愛莫能助。”

包媽碎碎念:一個從來都不會說“不”的孩子,其實是用自己的委屈成全別人。這樣的小孩很吃虧,因為他不懂拒絕,害怕失去,擔心不被尊重。結果他們卻最容易沒朋友,被輕視,甚至被嫌棄太軟弱。所以,不如趁時間還早,教會孩子說“不”吧!讓他們明白:拒絕未必會帶來傷害。

● ● ●

精彩繼續

親愛的,你好,我是小小包麻麻,很高興能通過文字結識你。

我有兩個可愛的寶寶,我喜歡看書碼字,海淘購物,打扮孩子。我對育兒產品極度挑剔,偏執地滿世界給孩子尋找最靠譜的。

帶娃之餘我喜歡分享一些育兒方面的心得,有經驗分享、產品評測、親子遊記,當然也有心路歷程。

兩年來,不知不覺我已經寫了300多篇文章,其中超過10萬閱讀的就有將近100篇,下面我精選了部分閱讀超過30萬的原創文章並分享之,妞關注後就可以直接閱讀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