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這次大會重點有哪些?看看這些關鍵字,你就知道了

新時代新征程, 雙流如何走好下一步?12月23日, 區委十三屆七次全會召開, 明確了雙流在新一輪城市發展中的定位, 為雙流城市長遠發展提供了藍圖指引和路徑遵循。

城市發展, 規劃先行。 大會上, 一份《成都市雙流區分區詳細規劃(2016—2035)》(以下簡稱《分區詳細規劃》)擺在每一個參會人員的面前, 全景描繪了雙流城市未來發展空間脈絡和藍圖願景。 大會過後, 參會人員分組圍繞《分區詳細規劃》展開熱烈討論, 講體會、提建議, 暢談未來發展思路, 進一步凝聚起雙流建設“臨空經濟示範區 國際一流空港城”的共識和信心。

關鍵字:城市定位

參會人員李華認為

必須充分發揮空港門戶樞紐獨特優勢, 推動城市能級、產業層次升級發展, 抓住機遇, 大力推動空港平臺建設, 推動臨空經濟發展, 全力打造空港文創名城。

參會人員蔣黎旺建議

在加快打造現代空港、經濟空港、活力空港、美麗空港、幸福空港過程中,

在城市形態打造上明確以港定城, 繼續做好規劃、定位和配套, 樹立全域觀念, 加大制度創新, 跟上要素資源配置, 加大綜合體建設, 吸引人才集聚。

參會人員袁甫認為

區委十三屆七次全會報告對雙流未來的發展定位清晰準確, 突出了規劃引領, 規劃內容豐富詳實, 全面展示了未來雙流的壯麗畫卷。

關鍵字:空間格局

參會人員江舸認為

雙流躍升為成都中心城區, 就應該有相應的城市空間佈局, 進一步明確商務辦公區、綠色生活區、臨空總部區的城市功能定位, 在整體上提升城市形象。

參會人員羅鋼建議

在建設過程中要結合各鎮街的空間特色, 制定更為詳細的城市設計, 提升城市設計水準, 加強城市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升級。

參會人員何偉建議

進一步盤活存量土地, 加大對工業產品、稅收等方面的研究, 增強市政公共配套的投入, 科學佈局生活設施, 加快產城的一體化發展。

關鍵字:現代產業體系

參會人員伍濤表示

雙流要搶抓天府國際機場建設的視窗期, 堅持走好第一步, 著力推動自由貿易港建設, 進一步提升雙流對外開放度;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 推動雙流發展與周邊省市發展要素的聯動。

參會人員李蔚然表示

雙流要想在新一輪的城市競爭中脫穎而出,

必須把握自身優勢, 推動主導產業與新經濟的融合發展, 加快附加值高的新經濟產業在雙流的聚集。

參會人員劉偉建議

雙流要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在強化招商的同時, 著力固商, 深入踐行“三到”精神, 形成“窪地效應”, 推動企業在雙流的穩定健康發展。

關鍵字:城市功能

參會人員文藝建議

要強化社區生活圈規劃,通過引進社會資本的方式,科學合理、高標準建設配置生活圈業態,真正實現便民利民;鼓勵宣導綠色出行,助力“生態雙流”建設。

參會人員柯學明提出

加強在公共服務方面的統籌規劃,不斷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層次,推動城鄉公共服務更加優質均衡,讓廣大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多優質公共服務。

參會人員朱越建議

要以“繡花”功夫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強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聯動”,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治理新格局,要進一步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化解基層矛盾。

關鍵字:城市文化

參會人員陳豔認為

在城市規劃建設中,豐富公共文化供給成為當前一項重要任務,越能明確看到相關文化配套建設的時間和定位,越能讓老百姓更心暖。

參會人員焦建萍建議

雙流是歷史名城,要深挖厚重傳統文化資源,有計劃地做好特色風貌街區的打造,以點帶面,傳承天府文化、凸顯廣都氣質,讓雙流更美、更具內涵。

參會人員謝豔建議

雙流要建設文化名城必須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全域旅遊,讓旅遊與多產業進行融合發展。要出臺相關優化政策,加強對文創專案的扶持,推動文化事業的建設。

關鍵字:統籌城鄉協同發展

參會人員唐偉建議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同時,要積極思考集中區域特色資源,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加快城鄉協調發展,必須走特色互補的全域旅遊線路。

參會人員盧文毅認為

在城市發展中打造新型城鎮體系尤為重要,在促進特色鎮的發展過程中,應該科學佈局生活、商業、休閒設施,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參會人員周化傑建議

應將永安鎮生物產業特色小鎮納入全區詳細規劃,對該區域進行詳細的產業規劃,並按照規劃儘快引進專案,促進永安鎮錦江以東區域社會經濟發展。

關鍵字:統籌近遠期有序發展

參會人員李建提出

城市規劃建設要有全域觀念,進行系統性思考,在建設過程中,要統籌管理,避免重複建設。

參會人員鄭勇表示

在完善基本醫療的同時,努力做好醫療衛生服務保障。要把區委“小需求不出社區、大需求不遠離社區”的要求落實到醫療服務上。

參會人員張鵬建議

要分批次有計劃地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推動農村服務配套建設規劃與城區同步,讓群眾共用發展成果,過上更有品質的生活。

特別報導組 編輯 劉婷 黃詩婷 校對 丁平 審核 羅萬能 劉雲湧

參會人員文藝建議

要強化社區生活圈規劃,通過引進社會資本的方式,科學合理、高標準建設配置生活圈業態,真正實現便民利民;鼓勵宣導綠色出行,助力“生態雙流”建設。

參會人員柯學明提出

加強在公共服務方面的統籌規劃,不斷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層次,推動城鄉公共服務更加優質均衡,讓廣大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更多優質公共服務。

參會人員朱越建議

要以“繡花”功夫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強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聯動”,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治理新格局,要進一步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化解基層矛盾。

關鍵字:城市文化

參會人員陳豔認為

在城市規劃建設中,豐富公共文化供給成為當前一項重要任務,越能明確看到相關文化配套建設的時間和定位,越能讓老百姓更心暖。

參會人員焦建萍建議

雙流是歷史名城,要深挖厚重傳統文化資源,有計劃地做好特色風貌街區的打造,以點帶面,傳承天府文化、凸顯廣都氣質,讓雙流更美、更具內涵。

參會人員謝豔建議

雙流要建設文化名城必須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全域旅遊,讓旅遊與多產業進行融合發展。要出臺相關優化政策,加強對文創專案的扶持,推動文化事業的建設。

關鍵字:統籌城鄉協同發展

參會人員唐偉建議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同時,要積極思考集中區域特色資源,大力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加快城鄉協調發展,必須走特色互補的全域旅遊線路。

參會人員盧文毅認為

在城市發展中打造新型城鎮體系尤為重要,在促進特色鎮的發展過程中,應該科學佈局生活、商業、休閒設施,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參會人員周化傑建議

應將永安鎮生物產業特色小鎮納入全區詳細規劃,對該區域進行詳細的產業規劃,並按照規劃儘快引進專案,促進永安鎮錦江以東區域社會經濟發展。

關鍵字:統籌近遠期有序發展

參會人員李建提出

城市規劃建設要有全域觀念,進行系統性思考,在建設過程中,要統籌管理,避免重複建設。

參會人員鄭勇表示

在完善基本醫療的同時,努力做好醫療衛生服務保障。要把區委“小需求不出社區、大需求不遠離社區”的要求落實到醫療服務上。

參會人員張鵬建議

要分批次有計劃地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推動農村服務配套建設規劃與城區同步,讓群眾共用發展成果,過上更有品質的生活。

特別報導組 編輯 劉婷 黃詩婷 校對 丁平 審核 羅萬能 劉雲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