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讓美國和日本單挑,不用原子彈,能打贏日本嗎?

二戰是兩個國家打全世界, 軸心國德國和日本不得不承認很牛逼, 至於義大利和奧地裡, 還有跟日本混的朝鮮, 都是打醬油的, 有時候連打醬油都不夠格。 而這兩個國家都是敗在同一個國家手裡, 很難想像沒有美國的參入, 二戰結果會怎樣, 同盟國還要努力奮鬥多少年?


美國自從正式加入同盟國, 都是約好了夥伴對德國和日本群毆, 哪怕是美國的主力來了, 他還是要拉幾個同夥, 因為美國可以出錢出武器, 但最怕出人命, 美國大兵那可是寶貝, 死一個就少一個, 要給家屬賠付巨額撫恤金的, 而且美國自始至終都是以人為本, 只有人命才是最值錢的。 在亞洲戰場, 美國的加入讓日本快速走向衰敗, 最後出於政治原因, 美國提前拿出殺手鐧, 兩顆原子彈讓日本顫抖了, 不得不在投降書上簽字。 亞洲戰場上也不是美國一個人在打日本, 那麼日本的投降也不能把功勞全算在美國頭上。

如果讓日本和美國單挑, 其結果又會如何?
這就牽扯到兵力問題, 日本戰時總人口7000多萬, 可被徵用的最多1000萬, 1942年日軍最多時約700萬人, 但能夠派出國外參戰的也就300萬人。 同一時期美國的總人口是日本的兩倍, 為1.45億, 動員了2000萬兵力, 真正上戰場的150萬左右, 在亞洲只有一半的兵力。 雖然日本在人數上超過美國, 可美國從來都不是人海戰術, 完全依靠裝備的先進性填補人員上的劣勢。


打仗到最後打的還是經濟, 沒有強大的戰爭支撐, 單憑兵力難成大事。 拿1942年來說, 美國的國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鋼鐵產量是日本的5倍, 煤炭石油上日本連美國的零頭都不如。 軍事工業上來說, 日本和美國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日本是以戰爭名義出門搜刮資源的, 但戰爭本身又是非常消耗資源的, 況且日本戰爭不斷, 從清朝後期就到處打仗, 頻繁的戰爭對國內經濟也在消耗。 反觀美國, 包括一戰在內, 都是觀眾角色, 根本沒有參加過大的戰爭, 本土遠離戰場,

沒有損失, 反而是在發戰爭財, 別人打仗, 他卻不停的壯大。 美國這個戰爭機器一旦運轉, 其可怕的生產能力不是可以想像的, 船舶和飛機坦克, 年產量是日本的幾十倍, 越打越多。 日本有個經濟學家曾經對美國進行了全國考察, 他對天皇說美國的煙囪比日本的樹都多, 二戰時美國的綜合國力是世界第一, 給盟國援助的都比日本總共投入的物資要多。


日本在美國還沒擺好姿勢時突然對珍珠港進行轟炸, 讓老是置身事外的美國很懵逼, 甚至對日本產生了害怕的感覺。 但接下來的日子讓日本很失望, 他以為美國會退回美洲, 把亞洲讓給日本, 英法因為忙於本國的戰爭, 在亞洲有心無力, 很容易就被日本奪取勢力範圍。 但美國直接參照, 負責對付日本的海軍和空中力量(當時還沒有空軍一說), 通過角逐, 日本的瘋狂南雲徹底失敗, 海軍完蛋, 空中也是遭到毀滅性打擊, 出現神風特攻隊這樣的人間慘劇, 拿飛機當炸彈和美國做最後的死拼, 這是愚蠢的又沒有辦法的做法, 在美國的海軍和空軍面前,日本只有喝西北風的份。
美國最害怕的就是陸軍的較量,不同于蘇聯,用龐大的人員來碾壓對手,即使是付出一半的傷亡率,過千萬的蘇聯陸軍讓誰都害怕。所以美國在幹掉日本的海軍和空軍後,出現了尷尬的局面,打不過日本的陸軍,不投降是日本的特色,同歸於盡被日本發揮的淋漓盡致,遇上這樣的對手,美國也頭痛。在對日本的進攻上美國始終越不過日本陸軍這道坎,這讓美國犧牲了很多不該犧牲的人,到原子彈爆炸的時候,美國也沒有把日本陸軍打趴下。


日本的陸軍很大一部分放在中國,關東軍一直保持70萬以上的兵力,即使是抽調支援南方戰場,但主力精銳部隊沒有離開關東軍,這是在防止蘇聯強大的紅軍,因為日本打過諾門檻。如果這些陸軍都和美國幹上了,結果還真不好說,美國真的很害怕。雖然全副武裝的美國大兵在戰場上有優勢,可硫磺島和塞班島也讓美國陸軍付出了慘重代價,在日軍的不要命戰術下,美軍傷亡率和日軍對比接近1:1,你讓寶貴的美國兵怎麼辦?
如果日本在珍珠港事件後抽調全部兵力對美國,在不考慮拖字訣下,美國還真有點吃力。日本當時的戰線太長,兵力無法集中,雖然裝備落後,也讓很多國家吃虧,這其中就包括美國。在當時,日本幾乎以一家對抗整個東南亞國家,再加上英國法國還有美國,但日本並沒有妥協,在德國投降後依然負隅頑抗。美國在日本的陸軍面前進展緩慢,登錄日本本土更是難上加難。


最終日本挨了美國兩顆原子彈,這讓日本很為難,因為原子彈炸死的絕大部分不是軍人,是老百姓,國內壓力很大。日本的投降絕不是原子彈單方面的功勞,美蘇爭霸初現端倪,蘇聯自然不會坐視不管,讓美國一家獨大,500萬紅軍揮師南下,這是日本最不想看到的噩夢,關東軍一敗,日本就真的要完蛋了。後來事實也證明,日本陸軍最怕蘇聯,70多萬關東軍在蘇聯面前不堪一擊,最終投降。
以美國的勢力,單獨和日本幹,勝利是遲早的,但要過日本陸軍這一關,並不容易。日本假如調集所有兵力和美國打,最終的結果是一死一傷,還是重傷,美國撿不到太大便宜。

在美國的海軍和空軍面前,日本只有喝西北風的份。
美國最害怕的就是陸軍的較量,不同于蘇聯,用龐大的人員來碾壓對手,即使是付出一半的傷亡率,過千萬的蘇聯陸軍讓誰都害怕。所以美國在幹掉日本的海軍和空軍後,出現了尷尬的局面,打不過日本的陸軍,不投降是日本的特色,同歸於盡被日本發揮的淋漓盡致,遇上這樣的對手,美國也頭痛。在對日本的進攻上美國始終越不過日本陸軍這道坎,這讓美國犧牲了很多不該犧牲的人,到原子彈爆炸的時候,美國也沒有把日本陸軍打趴下。


日本的陸軍很大一部分放在中國,關東軍一直保持70萬以上的兵力,即使是抽調支援南方戰場,但主力精銳部隊沒有離開關東軍,這是在防止蘇聯強大的紅軍,因為日本打過諾門檻。如果這些陸軍都和美國幹上了,結果還真不好說,美國真的很害怕。雖然全副武裝的美國大兵在戰場上有優勢,可硫磺島和塞班島也讓美國陸軍付出了慘重代價,在日軍的不要命戰術下,美軍傷亡率和日軍對比接近1:1,你讓寶貴的美國兵怎麼辦?
如果日本在珍珠港事件後抽調全部兵力對美國,在不考慮拖字訣下,美國還真有點吃力。日本當時的戰線太長,兵力無法集中,雖然裝備落後,也讓很多國家吃虧,這其中就包括美國。在當時,日本幾乎以一家對抗整個東南亞國家,再加上英國法國還有美國,但日本並沒有妥協,在德國投降後依然負隅頑抗。美國在日本的陸軍面前進展緩慢,登錄日本本土更是難上加難。


最終日本挨了美國兩顆原子彈,這讓日本很為難,因為原子彈炸死的絕大部分不是軍人,是老百姓,國內壓力很大。日本的投降絕不是原子彈單方面的功勞,美蘇爭霸初現端倪,蘇聯自然不會坐視不管,讓美國一家獨大,500萬紅軍揮師南下,這是日本最不想看到的噩夢,關東軍一敗,日本就真的要完蛋了。後來事實也證明,日本陸軍最怕蘇聯,70多萬關東軍在蘇聯面前不堪一擊,最終投降。
以美國的勢力,單獨和日本幹,勝利是遲早的,但要過日本陸軍這一關,並不容易。日本假如調集所有兵力和美國打,最終的結果是一死一傷,還是重傷,美國撿不到太大便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