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Li+研究│電動物流車潛力可期 “搶裝+洗牌”進行時

本欄目是針對動力電池資料分析而形成的全新欄目, 從資料分析市場, 以資料解讀產業, 致力於用最真實準確的資料, 推動動力電池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專用車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弱勢群體”, 其裝機量較乘用車和客車差距較大, 因其門檻低, 業內企業良莠不齊。

但自2017年9月20日國家交通運輸部等部委聯合發佈《促進道路貨運行業健康穩定發展行動計畫(2017-2020年)》, 鼓勵各地創新政策措施, 推廣標準化、廂式化、輕量化、清潔能源貨運車輛後, 各物流車企業明確了純電動方向, 大力發展純電動物流車, 專用車也隨之得到快速發展!

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提供的資料顯示, 2017年1-11月新能源專用車裝機量為4987.60MWh, 其中11月份為2008.60MWh, 占比40%, 環比上升205%。

圖1:2017年1-11月新能源專用車裝機量及環比增長(MWh)

電動物流車稱霸專用車市場 潛力無限

從資料中可以看出, 9月份專用車市場開始回暖, 11月份專用車裝機量暴漲。 在2017年11月新能源專用車各車型裝機量占比中, 電動物流車占比達98.58%(如下圖所示), 由此可見電動物流車是推動專用車裝機量暴漲的主要原因。 筆者分析原因如下:

一是為回應國家發展綠色新能源號召, 全國已有28個省市明確了電動物流車運營規劃,

鼓勵物流車電動化, 從而啟動了我國電動物流車市場。

二是我國快遞業發達, 每日有超1億單次的快遞量, 電動物流車市場廣闊, 潛力無限。

三是到了年末, 企業為清空庫存, 同時為避免明年因政策變動引發補貼金額損失, 所以進一步促進了裝機量的快速增加。 筆者預測, 12月份裝機量仍會有較大幅度增長, 也有可能引發小規模“搶裝潮”。

就目前情況來看, 我國電動物流車市場廣闊, 未來離市場飽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各動力電池企業可以就這一市場進行深度開發與利用, 潛力還是十分巨大的。

圖2:2017年11月新能源專用車各車型裝機量占比(MWh)

三元未來占主要地位 行業“洗牌”加速

從材料方面分析, 2017年1-11月份新能源專用車裝機量中, 以三元和磷酸鐵鋰為主, 分別占66%與27%。 但筆者認為, 未來受2018年補貼政策影響, 對系統能量密度及單位載重品質能量消耗量(Ekg)的要求會提高, 相比磷酸鐵鋰電池, 三元電池比重將會進一步上升。

圖3:2017年1-11月新能源專用車裝機量各材料占比

對比2017年新能源專用車補貼方案與網傳2018年新能源專用車補貼方案。 系統能量密度的最低標準從90Wh/kg提升到115Wh/kg, 單位載重品質能量消耗量(Ekg)也從不高於0.5Wh/km·kg變成不高於0.4Wh/km·kg。 標準的上升促進了行業“洗牌”加速。

圖4:2017年新能源專用車補貼方案

圖5:網傳2018年新能源專用車補貼方案

筆者整理了2017年1-11月份產量位居前10的新能源專用車,按網傳的2018年補貼方案計算補貼金額時發現,由於系統能量密度或單位載重品質能量消耗量(Ekg)不合格,10款車型中僅有1款車型滿足條件可以獲得補貼。但其補貼金額也將從94000元下降到58250元,降幅達40%左右。由此可見,動力電池的系統能量密度與輕量化水準對專用車車企至關重要!

從明年開始,或將有一大批低端專用車失去補貼資格,一旦失去補貼,連鎖效應也將會導致車輛滯銷與資金斷流。隨之而來便是低端專用車企業被淘汰出局,與之相關的低系統能量密度高單位載重品質能量消耗量(Ekg)的動力電池企業也將面臨“洗牌”命運,前景堪憂。

圖6:2017年新能源專用車補貼與網傳2018年新能源專用車補貼對比

就動力電池企業而言,明年是提高能量密度與單位載重品質能量消耗量(Ekg)最關鍵的一年。筆者發現無論是新能源乘用車、客車還是專用車,2018年對系統能量密度與單位載重品質能量消耗量(Ekg)的要求都十分嚴苛,三元電池優勢明顯。

想要瞭解更詳細的資料資訊,請持續關注電池中國(CBEA)發佈的《2017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月報》(乘用車、客車、專用車)。

訂閱報告請聯繫:

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

圖5:網傳2018年新能源專用車補貼方案

筆者整理了2017年1-11月份產量位居前10的新能源專用車,按網傳的2018年補貼方案計算補貼金額時發現,由於系統能量密度或單位載重品質能量消耗量(Ekg)不合格,10款車型中僅有1款車型滿足條件可以獲得補貼。但其補貼金額也將從94000元下降到58250元,降幅達40%左右。由此可見,動力電池的系統能量密度與輕量化水準對專用車車企至關重要!

從明年開始,或將有一大批低端專用車失去補貼資格,一旦失去補貼,連鎖效應也將會導致車輛滯銷與資金斷流。隨之而來便是低端專用車企業被淘汰出局,與之相關的低系統能量密度高單位載重品質能量消耗量(Ekg)的動力電池企業也將面臨“洗牌”命運,前景堪憂。

圖6:2017年新能源專用車補貼與網傳2018年新能源專用車補貼對比

就動力電池企業而言,明年是提高能量密度與單位載重品質能量消耗量(Ekg)最關鍵的一年。筆者發現無論是新能源乘用車、客車還是專用車,2018年對系統能量密度與單位載重品質能量消耗量(Ekg)的要求都十分嚴苛,三元電池優勢明顯。

想要瞭解更詳細的資料資訊,請持續關注電池中國(CBEA)發佈的《2017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月報》(乘用車、客車、專用車)。

訂閱報告請聯繫:

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