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文本解讀豈能止步于“道德”?

曹興寶 江蘇省句容市後白中心小學(212444)

近日讀了一篇博文, 乃聽課後感, 頗有意味。 課文上的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的《自己的花兒是讓別人看的》, 執教教師著眼于課題中的“讓”字, 引導學生體會, 德國人將花養於陽臺之上供人觀賞, 乃是出於“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高尚境界。 作者于此迷惑不解, 他發問道:“如果德國人養了一盆喜歡陰涼的花, 他也會放在陽臺上嗎?” 對此, 孩子們則是懵然不知所以, 而老師們則在沉思之後, 爽然答道, 不會。 而後作者又發一問, 花在陽臺則他人觀賞, 花在室內則自己觀賞, 花之位置皆因其本性而擺放,

可見主人愛花而已, 又與“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崇高境界有何關係呢?

讀罷此文, 忽思及往昔閱歷過的諸多課文和課堂, 此種以道德為歸依的解讀和教學比比皆是, 固自以為拔高為上, 殊不知道德境界於人性之天空非為至高至上之境界, 它只是著眼於人際關係原則的一層空間而已。 一味地作此思維推演, 往往會使它變成一道樊籬, 蒙蔽住更高更遠處的天空, 使教育的境界難以伸展、思想的成長受到束縛、孩子的心靈滯於壓抑, 豈不惜哉?但如何走出文本解讀的道德樊籬呢?以下就個人經歷及思考, 略陳陋見。

一、走出文本解讀的道德樊籬, 走進社會的真實

小學語文中的許多課文因時代、地域、文化、民族和國情的差異,

往往根系著不同的社會背景, 而我們在對文本的解讀中卻常常忽略這些, 依照一種思維慣性, 把其中人的行為都歸結為某種道德所致, 如開篇的課例即是如此。

還有些課文確實關涉道德頗多, 但它也不是僅僅以此就能夠闡明問題之所在, 一味地把道德當作解釋疑問的“靈丹妙藥”, 只會使思想與真實的社會越離越遠, 變得簡單、幼稚, 矮化以致凝固成一堆道德的概念。 如“捨己為人”、“無私奉獻”等詞語, 幾乎能夠概括小學階段大部分寫人課文的內涵, 以致孩子們百聽生厭、無可奈何。 如何走出這層道德的樊籬, 揭示出真實的社會圖景, 引發孩子們更靈動的思維空間, 此處且看以下課例。

蘇教版第三冊第16課《孔繁森》中寫到:孔繁森收養了三個因地震失去親人的藏族孩子,

曲尼、曲印和貢桑, 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對待他們, 為了供他們讀書, 他不顧年老體弱, 到醫院去獻血換取營養費, 這件事使得藏胞們感動不已。 而在教學過程中, 孩子們也被孔繁森的精神所感動, 因此, 有的孩子就認為他年紀那麼大、身體又不好, 實在不該去獻血, 尤其是在讀過補充材料之後, 他們得知孔繁森竟然就犧牲在那裡, 這種感情就更加的強烈:

生:有那麼多的年輕人, 為什麼要讓一個老人去獻血呢?

生:孔繁森不是援藏幹部嗎?他的工資為什麼這麼低?

生:他又要幹好工作、又要照顧好三個孩子, 忙得過來嗎?

生:還有沒有條件更好的人家呢?說不定他們很想收養孩子呢!

生:有別的辦法嗎?能讓這幾個孤兒生活好、有學上?

怎麼回答他們呢?是的, 誰不願意讓這樣一個好人生活的更好些呢?但如果在課文中尋找答案, 只能有一句話:

孔繁森是一位優秀的援藏幹部。

於是乎從“優秀”一詞中便有了所有的解答, 既能從中更深入地挖掘孔繁森的精神世界、讓孩子們受到更深的道德教育, 也符合文本所規定的情感目標的要求。 然而, 這種解答能滿足孩子們的願望嗎?

這種在課堂上重複了千百次的道德提煉, 似乎給了孩子們一個暗示, 那就是:只要我們的道德高尚了, 什麼問題、什麼困難都能解決。 於是, 我們就不必去直面孩子們的那些要求和疑問, 就可以對社會中確實存在的問題避而不談。

只是令人歎息的是, 孩子們那麼可貴的情感、那麼有價值的思考, 就這樣被輕易地拋棄了。 為何不能循著他們的問題, 追索下去呢?

“你們能不能幫孔繁森爺爺想一想, 有更好的辦法幫助這三個孤兒嗎?”

記得在我提出這個問題後, 孩子們想出了許多辦法:家庭收養、社會資助、福利院、政府幫助(此系教師的概括)……他們還認為, 如果想了這些辦法, 孔繁森爺爺就不必去獻血了, 他可以安心地工作, 抽時間去看望他們, 而這三個孤兒也能生活好、有學上。 這樣, 避開抽象的道德說教, 直面真實的社會, 孩子們的情感、思維和道德培育便有了一個使其充分生長的空間, 何其善哉!

二、走出文本解讀的道德樊籬, 走進歷史的真實

歷史題材的課文由於其時間的久遠,難以得到鮮活的解讀。我們常常以最近時代的印象——即是明清兩代的社會思想、倫理和文化去印證它們,使得大部分此類課文的解讀往往落於一個窠臼——傳統道德,其延續至今,雖不新鮮,卻也令人感覺根深蒂固、不可質疑。或有與現實相聯繫者,更覺出其生命力之強大,確證無疑。然而有時倘若我們深究一步,便會發現有些個歷史事件遠非想像中的面目,它的精神特徵不僅不覺古舊,反而有某種現代意味,卻也是歷史的真實。

如蘇教版第八冊第10課《公儀休拒收禮物》,對人物精神的概括很自然的便是“清正廉潔”,許多課堂對此還挖掘的很深。確實,材料豐富內涵深厚,因為“清官文化”自古以來便很發達,尤以明清為盛,如彼時流行的《包公案》、《施公案》等探案小說便造就了大批的清官偶像,而其時“海瑞罷官”的故事、“於謙兩袖清風”的典故也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直至今天,對清官的懷念和這種道德的宣揚仍然佔據著某種主流地位。於是在有些課堂上,伴隨著對公儀休正直廉潔的歌頌,許許多多的清官文化也傳播開來,有的還抬出了宋朝奠基者——趙匡胤欽定的《官箴》:“公生明,廉生威”,並舉出諸多古今貪官伏法的事例,以便正反對照,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然而深究文中這段話,細細體味,便能嚼出它別樣的意味:

公儀休: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魚,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辦事,這樣就難免要違犯國家的法紀。…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還能吃得上魚嗎?…現在我想吃魚,就自己去買,不是一直有魚吃嗎?

公儀休拒收禮物的原因僅在內心的道德操守嗎?不是,可以看到,對於法律的遵守和畏懼也是他行為的重要原因。而翻開往昔的歷史可知,自春秋始直至戰國初期,各國面對相互激烈的競爭,紛紛任用賢能、變法自強,這時期各種治國學說也繁榮起來,其中有一家就是“法家”,提倡以法治國,一切都以法律規章為準繩,認為這樣就能使國家強大起來,而“公儀休拒魚”這件事就發生在那樣的歷史背景下。據歷史記載,為了遵守“官吏享有俸祿便不得與民爭利”的法規,他還拔除了家裡長得很好的冬葵菜、剪斷妻子織的布匹。他的這些事蹟很為法家學說之集大成者——韓非所讚賞,把他和法家另一著名人物西門豹相提並論,而《史記·循吏列傳》也說道:

公儀休者,魯博士也,為魯相。奉法循理,無所變更,百官自正。

至此可見,公儀休的行為更多地可以看作是一種“法治”精神(雖然並不徹底)的體現,並非僅僅是對“廉潔無私”的道德解說,而這種精神比之由古及今的“廉潔奉公的道德自律” ,顯然更具有實踐性和現實意義(因為現代的法治是人民主權和國家意志的體現,它的規範和威嚴已非公儀休的“法治”可比,更是超出了道德教育的範疇)。所以,理解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都要聯繫當時歷史的現實,而不能習慣性地只是把道德因素單獨地抽離出來,作單極的“道德思維”,否則,只能造成一個個虛空乏力的“道德圖說”,遠離歷史的真實,于孩子們無益,於我們時代所需的精神也不符。

三、走出文本解讀的道德樊籬,走進科學的真實

科學類題材的文章在目前的語文課程中占了相當的比例,對此類課文的教學目前還存有爭議,焦點在於,語文課程性質及其目標和科學領域裡的精神元素,如何融合?其主次之別,又怎樣辨識?其實,細究此種爭議,不難發現,在我們的語文課程意識中,還是把科學類課文排斥在外、視作異類的,一則其內容似乎無關語言文字之美,二則其精神似乎也缺少我們熟悉的文化氣質。

而這種排斥由來已久,因為我們的文化傳統有一個嚴重的缺憾,一方面人文科學博大精深,良莠並存;另一方面輕視科學技術,壓抑發明創造,甚至視科學為“雕蟲小技”,不屑一顧。由於歷史性的科學意識淡漠,我們的傳統文化和教育也沒有給科學精神的培育、成長留下一席之地,一直缺乏追求理性的精神,導致以社會倫理為主要內容的“道德文章”成為文化的“標籤”、教育的主流。此種影響使得科學類文本的解讀,往往忽視其理性嚴謹、勤於動手和追求創造的精神特質,而滿足于對科學家個人道德品質的歌頌。

如蘇教版第九冊第六單元的兩篇課文《天火之謎》和《諾貝爾》,前者的解讀常會突出“不怕譏笑、甘冒生命危險的勇敢”,而後者則是集中於闡釋諾貝爾“熱愛科學、熱愛人類的無私奉獻精神”,雖然無法回避他們科學研究的實際情形,但在教學的行進中,這種道德評價的影子卻始終伴隨著全過程,並最終要“修成正果”。不可否認,學習科學家自是離不開他們的個人品質,但這種偏頗的解讀似乎讓孩子們無法感受到科學創造的快樂,四面逼來的還是讓人感到有點窒息的道德義務。文中佛蘭克林挑戰天上的“神靈”成功了,他欣喜若狂地大喊;而滿身鮮血的諾貝爾也從濃煙中沖出,高舉雙手呼喊成功。成功者的極度快樂,孩子們卻難以從內心深處產生共鳴,他們迷惑:科學的魅力在哪裡呢?他們為什麼會那樣的癡狂?

也許,我們該想一想:科學研究到底是何種性質的活動?科學家是何種特殊的群體?文本解讀時我們究竟要揭示出什麼?如何走進科學的真實?拋開陳舊的課程意識,我們就可以發現——探索未知、理性思考、動手操作,追求創造——這些科學活動的內在精神,應是科學類文本的最大價值所在,而其他的價值目標只是這種內在價值的延伸。面對“天火之謎”、眾人的嘲笑,向未知挑戰的佛蘭克林為何如此自信?因為他有著科學的理性:觀察——推測——實驗驗證,而這個實驗設計嚴謹——有一系列的導體:鐵絲、淋濕的麻繩、銅鑰匙,“捉住天電”;麻繩下系絲帶引入室內,保證安全。整個過程滲透著一種嚴密的思維,是理性的頭腦和高超的動手能力,而不惟是“勇敢”幫助他發現了未知、征服了自然。而諾貝爾發明炸藥的過程可以說時時與死神相伴,從液體炸藥——(湖上實驗)固體炸藥——雷管,這一系列的發明,如果沒有極為嚴謹的科學理性和高超的動手操作,無法想像,他是否能走向成功。而一個把生命獻給科學的人,他的無畏和熱愛是很難用一把道德的“尺子”去測量的,也許這就是科學的魅力。

四、走出文本解讀的道德樊籬,走進文學的真實

源自文學作品的文本無疑是語文課程中最大的一類,它們的存在規定了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使得語文成為各學科中最富有詩意、最具美感、最變幻莫測、最富於思辨性的“迷人之地”。之所以然,是因為文學即“人學”,這大千世界,還有什麼事物其複雜性能超過人類呢?然而,在我們的經歷中,語文課堂的這種神奇魅力卻時常難以尋覓。

探尋引起變化的諸多因素,不難發現,教師對文本的把握往往不是建立在自身深入閱讀、感悟體驗的基礎上,而是通過已有經驗或者教參,“速食式的”抽取文本的主流價值——一種極具抽象意味、天然帶有形而上傾向、且為大眾所熟知的話語形式——即是“道德”。 “道德”的哲學特徵,使它非常適合成為解讀文本時提前設定的那種“固定結構”或者“終極意義”, 只需面向它亦步亦趨的求證,文本解讀在精神上就減少了探索的辛勞和不確定性,回避了語文複雜難解的人文內涵。但是這種一元化的直指中心的教學,其弊病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孩子們雖能達成對文本的事實、內容、意義的掌握,但卻始終被動地漂移在故事情境之外,情感沒有觸動,形象沒有感受,語言沒有品位,更別說悟出自己獨特的觀點、別樣的見解,語文學習便成了一道道毫無興味的“證明題”。

面對此種情形,如何摒棄那種直奔“道德高地”的“主題先行”的教學模式,回歸語文課堂的本位、走進文學的真實呢?首先,我們需要理清的是文學類文本的內在追求:以具有詩性的文學素材培育孩子們的人文精神和詩意美感,感受人性的豐富與複雜,培養他們初步的思辨能力,學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人類的精神世界,學會汲取與容納他人的價值取向與是非判斷,學會有意識地悟出適於自我的人生哲理和永恆意義。在此,我們且看以下課例的解讀。

蘇教版第九冊第23課《林沖棒打洪教頭》,是一篇極為適用“道德主題先行”的課文,林沖、洪教頭二人的對峙極易被解讀成一種具有道德意味的對立——善與惡、正與邪、美與醜,鮮明無比。解讀之中,自然可以無比輕鬆地求證,還可以無比暢快地歌頌與嘲笑。只是當人物成為一種標籤時,文本內含的人文培養目標便無從實現了。

從故事的情節來說,林、洪二人萍水相逢、無仇無怨,所以並非屬於道德意義上的對立,他們只是在性格上有著很強的對應關係,林沖沉穩、斯文、敏感、細膩,洪教頭急躁、粗魯、遲鈍、直率。因此在文本的解讀中,應努力從人物言行感受其內在的性格,而不應去追求道德的高下。即使有所比較,那也是品味人物性格的完善與成熟。在這個角度上,林沖無疑是佔有優勢地位的,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頗有謀略,後發制人,打得洪教頭一敗塗地。而洪教頭一出場便可見其性格上的劣勢,“挺著胸脯,歪戴著頭巾”,其姿態乃典型的“阿Q式”的自大,其衣著則見其粗疏懶散,說話更是無所顧忌、直來直去,顯示其頭腦簡單不善思考。然而人性是複雜的,“人無完人”,而孩子們相異的個性和思辨能力,也會使他們做出不同的價值取向和是非判斷,對此,我們不但要尊重、接納,還應予以鼓勵和支持。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會認為林沖過於軟弱,見面施禮不受尊重,還要向其讓座,即使是身為犯人,也不應該,因為一個人再謙遜知禮,也不能放棄做人的尊嚴,否則難免受人欺辱。而有的孩子會認為洪教頭雖然不自量力,但勇氣還是有的,畢竟柴進提醒過他,林沖“乃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而他打則盡力,敗則走人,還是有點男子漢氣概的。

在文本之中,每一個人物的出現都不是偶然的,比如柴進,也會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因為在他們的眼睛裡,人物沒有主次之分,只看對其有無興趣。柴進也是梁山好漢,但他和林沖這個好漢有何異同呢?聽其言、觀其行、思其心,可見其講義氣、好武藝類于林沖,但林、洪比武之時卻還任林沖戴著木枷,比武中途為求刺激又置銀為彩頭,看似豪爽,但更多的可見其“大官人”的身份和隨意。

這樣,從文學情境中引領對文本的解讀,説明孩子們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辨,便可拋棄符號式的分析而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從道德的求證轉變為多維度的評價,從各類人物形象的比較體驗小說的藝術美感,從而使他們走進文學的真實、充分領略語文的人文魅力。

孩子們的精神世界是靈動而又充滿生機的,他們需要在一個似天空般遼闊、似大海般博大的境界裡,獲得人生盡可能完滿的成長。語文正具有這樣境界,那麼我們對文本的解讀又怎能止步于道德,使之變得低矮、局促呢?願我們驅散遊雲、移走暗礁,使他們重新看到語文明淨的天空和澄澈的海洋。

走進歷史的真實

歷史題材的課文由於其時間的久遠,難以得到鮮活的解讀。我們常常以最近時代的印象——即是明清兩代的社會思想、倫理和文化去印證它們,使得大部分此類課文的解讀往往落於一個窠臼——傳統道德,其延續至今,雖不新鮮,卻也令人感覺根深蒂固、不可質疑。或有與現實相聯繫者,更覺出其生命力之強大,確證無疑。然而有時倘若我們深究一步,便會發現有些個歷史事件遠非想像中的面目,它的精神特徵不僅不覺古舊,反而有某種現代意味,卻也是歷史的真實。

如蘇教版第八冊第10課《公儀休拒收禮物》,對人物精神的概括很自然的便是“清正廉潔”,許多課堂對此還挖掘的很深。確實,材料豐富內涵深厚,因為“清官文化”自古以來便很發達,尤以明清為盛,如彼時流行的《包公案》、《施公案》等探案小說便造就了大批的清官偶像,而其時“海瑞罷官”的故事、“於謙兩袖清風”的典故也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直至今天,對清官的懷念和這種道德的宣揚仍然佔據著某種主流地位。於是在有些課堂上,伴隨著對公儀休正直廉潔的歌頌,許許多多的清官文化也傳播開來,有的還抬出了宋朝奠基者——趙匡胤欽定的《官箴》:“公生明,廉生威”,並舉出諸多古今貪官伏法的事例,以便正反對照,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然而深究文中這段話,細細體味,便能嚼出它別樣的意味:

公儀休: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魚,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辦事,這樣就難免要違犯國家的法紀。…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還能吃得上魚嗎?…現在我想吃魚,就自己去買,不是一直有魚吃嗎?

公儀休拒收禮物的原因僅在內心的道德操守嗎?不是,可以看到,對於法律的遵守和畏懼也是他行為的重要原因。而翻開往昔的歷史可知,自春秋始直至戰國初期,各國面對相互激烈的競爭,紛紛任用賢能、變法自強,這時期各種治國學說也繁榮起來,其中有一家就是“法家”,提倡以法治國,一切都以法律規章為準繩,認為這樣就能使國家強大起來,而“公儀休拒魚”這件事就發生在那樣的歷史背景下。據歷史記載,為了遵守“官吏享有俸祿便不得與民爭利”的法規,他還拔除了家裡長得很好的冬葵菜、剪斷妻子織的布匹。他的這些事蹟很為法家學說之集大成者——韓非所讚賞,把他和法家另一著名人物西門豹相提並論,而《史記·循吏列傳》也說道:

公儀休者,魯博士也,為魯相。奉法循理,無所變更,百官自正。

至此可見,公儀休的行為更多地可以看作是一種“法治”精神(雖然並不徹底)的體現,並非僅僅是對“廉潔無私”的道德解說,而這種精神比之由古及今的“廉潔奉公的道德自律” ,顯然更具有實踐性和現實意義(因為現代的法治是人民主權和國家意志的體現,它的規範和威嚴已非公儀休的“法治”可比,更是超出了道德教育的範疇)。所以,理解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都要聯繫當時歷史的現實,而不能習慣性地只是把道德因素單獨地抽離出來,作單極的“道德思維”,否則,只能造成一個個虛空乏力的“道德圖說”,遠離歷史的真實,于孩子們無益,於我們時代所需的精神也不符。

三、走出文本解讀的道德樊籬,走進科學的真實

科學類題材的文章在目前的語文課程中占了相當的比例,對此類課文的教學目前還存有爭議,焦點在於,語文課程性質及其目標和科學領域裡的精神元素,如何融合?其主次之別,又怎樣辨識?其實,細究此種爭議,不難發現,在我們的語文課程意識中,還是把科學類課文排斥在外、視作異類的,一則其內容似乎無關語言文字之美,二則其精神似乎也缺少我們熟悉的文化氣質。

而這種排斥由來已久,因為我們的文化傳統有一個嚴重的缺憾,一方面人文科學博大精深,良莠並存;另一方面輕視科學技術,壓抑發明創造,甚至視科學為“雕蟲小技”,不屑一顧。由於歷史性的科學意識淡漠,我們的傳統文化和教育也沒有給科學精神的培育、成長留下一席之地,一直缺乏追求理性的精神,導致以社會倫理為主要內容的“道德文章”成為文化的“標籤”、教育的主流。此種影響使得科學類文本的解讀,往往忽視其理性嚴謹、勤於動手和追求創造的精神特質,而滿足于對科學家個人道德品質的歌頌。

如蘇教版第九冊第六單元的兩篇課文《天火之謎》和《諾貝爾》,前者的解讀常會突出“不怕譏笑、甘冒生命危險的勇敢”,而後者則是集中於闡釋諾貝爾“熱愛科學、熱愛人類的無私奉獻精神”,雖然無法回避他們科學研究的實際情形,但在教學的行進中,這種道德評價的影子卻始終伴隨著全過程,並最終要“修成正果”。不可否認,學習科學家自是離不開他們的個人品質,但這種偏頗的解讀似乎讓孩子們無法感受到科學創造的快樂,四面逼來的還是讓人感到有點窒息的道德義務。文中佛蘭克林挑戰天上的“神靈”成功了,他欣喜若狂地大喊;而滿身鮮血的諾貝爾也從濃煙中沖出,高舉雙手呼喊成功。成功者的極度快樂,孩子們卻難以從內心深處產生共鳴,他們迷惑:科學的魅力在哪裡呢?他們為什麼會那樣的癡狂?

也許,我們該想一想:科學研究到底是何種性質的活動?科學家是何種特殊的群體?文本解讀時我們究竟要揭示出什麼?如何走進科學的真實?拋開陳舊的課程意識,我們就可以發現——探索未知、理性思考、動手操作,追求創造——這些科學活動的內在精神,應是科學類文本的最大價值所在,而其他的價值目標只是這種內在價值的延伸。面對“天火之謎”、眾人的嘲笑,向未知挑戰的佛蘭克林為何如此自信?因為他有著科學的理性:觀察——推測——實驗驗證,而這個實驗設計嚴謹——有一系列的導體:鐵絲、淋濕的麻繩、銅鑰匙,“捉住天電”;麻繩下系絲帶引入室內,保證安全。整個過程滲透著一種嚴密的思維,是理性的頭腦和高超的動手能力,而不惟是“勇敢”幫助他發現了未知、征服了自然。而諾貝爾發明炸藥的過程可以說時時與死神相伴,從液體炸藥——(湖上實驗)固體炸藥——雷管,這一系列的發明,如果沒有極為嚴謹的科學理性和高超的動手操作,無法想像,他是否能走向成功。而一個把生命獻給科學的人,他的無畏和熱愛是很難用一把道德的“尺子”去測量的,也許這就是科學的魅力。

四、走出文本解讀的道德樊籬,走進文學的真實

源自文學作品的文本無疑是語文課程中最大的一類,它們的存在規定了語文學科的基本屬性,使得語文成為各學科中最富有詩意、最具美感、最變幻莫測、最富於思辨性的“迷人之地”。之所以然,是因為文學即“人學”,這大千世界,還有什麼事物其複雜性能超過人類呢?然而,在我們的經歷中,語文課堂的這種神奇魅力卻時常難以尋覓。

探尋引起變化的諸多因素,不難發現,教師對文本的把握往往不是建立在自身深入閱讀、感悟體驗的基礎上,而是通過已有經驗或者教參,“速食式的”抽取文本的主流價值——一種極具抽象意味、天然帶有形而上傾向、且為大眾所熟知的話語形式——即是“道德”。 “道德”的哲學特徵,使它非常適合成為解讀文本時提前設定的那種“固定結構”或者“終極意義”, 只需面向它亦步亦趨的求證,文本解讀在精神上就減少了探索的辛勞和不確定性,回避了語文複雜難解的人文內涵。但是這種一元化的直指中心的教學,其弊病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孩子們雖能達成對文本的事實、內容、意義的掌握,但卻始終被動地漂移在故事情境之外,情感沒有觸動,形象沒有感受,語言沒有品位,更別說悟出自己獨特的觀點、別樣的見解,語文學習便成了一道道毫無興味的“證明題”。

面對此種情形,如何摒棄那種直奔“道德高地”的“主題先行”的教學模式,回歸語文課堂的本位、走進文學的真實呢?首先,我們需要理清的是文學類文本的內在追求:以具有詩性的文學素材培育孩子們的人文精神和詩意美感,感受人性的豐富與複雜,培養他們初步的思辨能力,學會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人類的精神世界,學會汲取與容納他人的價值取向與是非判斷,學會有意識地悟出適於自我的人生哲理和永恆意義。在此,我們且看以下課例的解讀。

蘇教版第九冊第23課《林沖棒打洪教頭》,是一篇極為適用“道德主題先行”的課文,林沖、洪教頭二人的對峙極易被解讀成一種具有道德意味的對立——善與惡、正與邪、美與醜,鮮明無比。解讀之中,自然可以無比輕鬆地求證,還可以無比暢快地歌頌與嘲笑。只是當人物成為一種標籤時,文本內含的人文培養目標便無從實現了。

從故事的情節來說,林、洪二人萍水相逢、無仇無怨,所以並非屬於道德意義上的對立,他們只是在性格上有著很強的對應關係,林沖沉穩、斯文、敏感、細膩,洪教頭急躁、粗魯、遲鈍、直率。因此在文本的解讀中,應努力從人物言行感受其內在的性格,而不應去追求道德的高下。即使有所比較,那也是品味人物性格的完善與成熟。在這個角度上,林沖無疑是佔有優勢地位的,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頗有謀略,後發制人,打得洪教頭一敗塗地。而洪教頭一出場便可見其性格上的劣勢,“挺著胸脯,歪戴著頭巾”,其姿態乃典型的“阿Q式”的自大,其衣著則見其粗疏懶散,說話更是無所顧忌、直來直去,顯示其頭腦簡單不善思考。然而人性是複雜的,“人無完人”,而孩子們相異的個性和思辨能力,也會使他們做出不同的價值取向和是非判斷,對此,我們不但要尊重、接納,還應予以鼓勵和支持。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會認為林沖過於軟弱,見面施禮不受尊重,還要向其讓座,即使是身為犯人,也不應該,因為一個人再謙遜知禮,也不能放棄做人的尊嚴,否則難免受人欺辱。而有的孩子會認為洪教頭雖然不自量力,但勇氣還是有的,畢竟柴進提醒過他,林沖“乃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而他打則盡力,敗則走人,還是有點男子漢氣概的。

在文本之中,每一個人物的出現都不是偶然的,比如柴進,也會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因為在他們的眼睛裡,人物沒有主次之分,只看對其有無興趣。柴進也是梁山好漢,但他和林沖這個好漢有何異同呢?聽其言、觀其行、思其心,可見其講義氣、好武藝類于林沖,但林、洪比武之時卻還任林沖戴著木枷,比武中途為求刺激又置銀為彩頭,看似豪爽,但更多的可見其“大官人”的身份和隨意。

這樣,從文學情境中引領對文本的解讀,説明孩子們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辨,便可拋棄符號式的分析而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從道德的求證轉變為多維度的評價,從各類人物形象的比較體驗小說的藝術美感,從而使他們走進文學的真實、充分領略語文的人文魅力。

孩子們的精神世界是靈動而又充滿生機的,他們需要在一個似天空般遼闊、似大海般博大的境界裡,獲得人生盡可能完滿的成長。語文正具有這樣境界,那麼我們對文本的解讀又怎能止步于道德,使之變得低矮、局促呢?願我們驅散遊雲、移走暗礁,使他們重新看到語文明淨的天空和澄澈的海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