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芳華》的隱喻和選擇:一個真實的世界,一個真正的世道!

芳華, 解釋為美好的年華, 然而在同樣的時代背景之下, 每個人的命運卻大相徑庭。

《芳華》貼近現實, 影片中充斥著各種隱喻和選擇,

這就是一個真實的世界, 就是一個真正的世道。

且看隱喻

也許很多年之後, 當何小萍再次回憶起當年劉峰冒著雨帶她第一次走進文工團的時候, 她才回想起那時她的命運並沒有被改變, 只不過是從一個地獄墜入另一個地獄。

影片開始的第一個鏡頭, 劉峰和何小萍在雨中奔向遠處的文工團。 遠處的文工團大門完全沒有了後面的陽光明亮, 反而有些陰森、冰冷和恐怖, 而這雨更像是上天的眼淚, 預示著走進文工團後兩人的悲慘命運。

何小萍剛進宿舍, 舍長郝淑雯就給了她一個下馬威——“穗子, 帶她趕緊洗洗, 像是從泔水缸裡撈出來似的。 ”剛進宿舍就被宿舍的老大數落, 這就給何小萍後面被欺負定調了。 加上之後的軍裝事件(當然, 這事兒何小萍確實不對), 讓何小萍給大家的第一印象在文工團李一落千丈。 緊接著, 後面又發生了“海綿墊事件”,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最後也不知道這海綿墊文胸是誰的, 電影也沒有交代。 一開始我認為是蕭穗子的, 因為她急於把文胸收起來,

後來我覺得就是何小萍的, 因為原著小說中何小萍確實有這個習慣, 到後來我又覺得是小芭蕾的, 因為最後分隊長數落小芭蕾, 那意思好像是她的, 還賊喊捉賊。 一開始我認為這是電影一個漏洞, 但後來我覺得這個“漏洞”是個隱喻。

馮小剛雖然不是多麼頂級的導演, 但是這麼明顯的“漏洞”他是不會看不出來的。 電影又不是他一個人後期製作, 那麼多人都在看, 你說一個場景沒注意道具放錯了這到有可能, 但是你說劇情這麼大的“漏洞”我覺得不可能。 後來我又想了想, 為什麼這種事情出了之後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聯繫到何小萍身上, 而不是其他什麼人?這時候我恍然大悟, 這也是個隱喻。 隱喻著文工團無論什麼醜陋的事兒,

大家都會懷疑到何小萍身上, 這樣來看, 大家都欺負她也就順利成章了。

而郝淑雯這個角色本身也是一種隱喻, 隱喻著幹部階級對工農階級的傲慢和不屑。 電影中, 郝淑雯不小心將水灑到陳燦身上, 非但不道歉, 還振振有詞的喊著:“革命江山都是我們打下來的。

”說的好像她上過戰場一樣, 而當時那個年代, 部隊大院子女確實對普通百姓有天然的優越感。 這裡要表揚下某局, 這都不給槍斃, 算你們有良心。

這樣的隱喻還有很多, 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有興趣你們可以自己去找找。

再說選擇

《芳華》這部電影貴在真實, 真實的反應了這個世界, 這個世道。 這點從電影中人物的選擇和結局中反應的尤為直接。

現在的電影, 主流意識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這是一個文化導向的問題。 但是《芳華》卻沒有順應這種導向。 郝淑雯代表的階級傲慢最後依然過著富足的生活, 她知道蕭穗子把金鏈子送給陳燦的意思, 但是她也一句話點醒蕭穗子——“我們門當戶對。 ”這就是真實的世界,這就是真正的世道。

陳燦的故事讓我想起了某地產大佬王師傅,真的就是靠自己?當我們喊著王侯將相甯有種乎的時候,王侯將相的位置其實也不太多。階級越來越固化了,資源越來越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了,婚姻是愛情的結果,但對很多人來說,更是一種資源的集中與再分配。

林丁丁就更簡單了,分手飯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走了,可以說她對文工團的感情比何小萍更少。她的人生目標很簡單——良禽擇木而棲。只要有優越的選擇,讓誰抱不是抱。吳醫生可以、華僑可以,劉峰?劉峰不行!農村娃一個,標兵怎樣?活雷鋒怎樣?老好人又怎樣?只能我負天下人,天下人不能負我。所以她果斷的舉報劉峰耍流氓,編造劉峰耍流氓內容(這一點可以通過審訊人員審訊劉峰中看出來,其實劉峰就是抱了一下沒其他的,反倒是覺得她在勾引劉峰,不過動機我想不出來),只為她在別人面前一身清白的出現,整個文工團,可能只有郝淑雯知道她的底細。而這麼市儈的人,自己用不上的肯定不會再浪費時間。所以十幾年之後,她和文工團裡的人都斷了聯繫,只留下富婆郝淑雯的聯繫方式。

應該說,蕭穗子和劉峰對文工團的感情最深,她也是最後一個離開的,劉峰是解散之後回來看最後一眼的。蕭穗子在電影中是個中規中矩的角色,代表了我們大部分的普通人。正常工作,服從安排,誰也不討好,誰也不得罪,過著平常人的生活。正因為如此,她才能客觀的記錄當年文工團的故事。

劉峰這個角色,實際上是整部電影中最具有打政治擦邊球意味的角色。一開始,劉峰就被打上了任勞任怨、年年標兵、活雷鋒的烙印,說白了,就是一個在精神上近乎聖人的角色。而這樣的角色卻沒有獲得應有的尊重,更多的時候是文工團人員利用的工具,什麼打沙發、抓豬、北京捎東西都找劉峰。中國的文化是宣導集體榮譽和低調、隱忍的。你在一個集體中表現的過於突出,就會被視為攻擊和嫉妒的物件,這你就很危險了,而劉峰正是這樣的角色。個人突出,甩他人十條街都不止,加上其他人“誰讓他年年是標兵”的畸形思想,讓劉峰在面子上是受人尊重,但大家並沒有從心裡尊重他。林丁丁練槍差點崩了搞攝影師,攝影師非但不感謝劉峰救了自己一命還惡語相向,可見劉峰在文工團他人中的心裡地位。劉峰守護戰友屍體的那一段,旁白說的很好,他只想死。死了也許就光榮了,被寫成歌被人傳唱了,就能將他多年的冤屈一筆勾銷了。從被調離文工團的那一刻,劉峰的心已經死了,他以為真心可以換真心,他以為文工團是個充滿愛的地方,到頭來卻發現,這不過是鏡花水月,一場春秋大夢而已。

與狼同寢,卻以為那些狼都是哈士奇。

這裡還是要感謝,活雷鋒都這個下場,還不給槍斃,真有良心。

只有何小萍瞭解劉峰的善良,所以她愛上了劉峰,這個愛讓她等了劉峰十幾年。她自卑,說配不上劉峰,所以她藏在心裡十幾年,不過最終還是讓她等到了。

也許,在人生的關鍵時刻,我們需要一點超越自己的勇氣。如果當年她送劉峰時就說出那句話,兩個人的人生或許就不一樣了。

何小萍歷經磨難終於在文工團最後的演出那天跳出了自己的想跳的角色,她在曠野裡跳《沂蒙頌》那一段是整個電影的高潮,而馮小剛又將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一段經典橋段。

人生與結局

文工團的每個人在自己芳華的年齡做了選擇,也得出了不同的人生和結局。

善良的劉峰少了胳膊,靠賣苦力賺錢,老婆還跑了,作為一個活雷鋒,這個結局確實不咋地。好在最後何小萍和他走到了一起,也算是個圓滿的結局。

何小萍最終和劉峰走到了一起,他們雖然沒結婚也沒有孩子,但是生活充滿了幸福和知足,上天給了他們最終想要的平靜生活。

郝淑雯隨著時光老去,漸漸意識到劉峰的善良,在劉峰被邊防站打的時候站出來痛斥對方(感謝!這都不槍斃),然後幫劉峰交了錢。看著眼前的劉峰,她無比難過,也許錢可以讓她的內心好受點。

總結芳華這部電影的人物命運,大體就是“善沒有善報,惡沒有惡報”,搞了一輩子文藝的文工團說解散就解散,大家各奔東西自謀職業,好的腰纏萬貫,壞的估計還不一定趕上劉峰。怎麼辦?似乎也沒什麼好辦法。這就是世界,這就是世道,我們大部分人既沒有改變世界的決心,更沒有改變世道的能力,所以當世界變化之後,我們只能隨波逐流,期待自己不會被拋棄。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禁問自己,如果我是劉峰我會怎麼辦。說實話,我也沒什麼好辦法。不過我想劉峰和何小萍不會怨恨這個世界,這個世道,因為劉峰最後說:“好不好要看跟誰比,跟我躺在那裡的戰友比,我敢說不好嗎?”

我相信他放下了,他明白了。

這就是《芳華》,講述一個真實的世界,一個真正的世道。

”這就是真實的世界,這就是真正的世道。

陳燦的故事讓我想起了某地產大佬王師傅,真的就是靠自己?當我們喊著王侯將相甯有種乎的時候,王侯將相的位置其實也不太多。階級越來越固化了,資源越來越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了,婚姻是愛情的結果,但對很多人來說,更是一種資源的集中與再分配。

林丁丁就更簡單了,分手飯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走了,可以說她對文工團的感情比何小萍更少。她的人生目標很簡單——良禽擇木而棲。只要有優越的選擇,讓誰抱不是抱。吳醫生可以、華僑可以,劉峰?劉峰不行!農村娃一個,標兵怎樣?活雷鋒怎樣?老好人又怎樣?只能我負天下人,天下人不能負我。所以她果斷的舉報劉峰耍流氓,編造劉峰耍流氓內容(這一點可以通過審訊人員審訊劉峰中看出來,其實劉峰就是抱了一下沒其他的,反倒是覺得她在勾引劉峰,不過動機我想不出來),只為她在別人面前一身清白的出現,整個文工團,可能只有郝淑雯知道她的底細。而這麼市儈的人,自己用不上的肯定不會再浪費時間。所以十幾年之後,她和文工團裡的人都斷了聯繫,只留下富婆郝淑雯的聯繫方式。

應該說,蕭穗子和劉峰對文工團的感情最深,她也是最後一個離開的,劉峰是解散之後回來看最後一眼的。蕭穗子在電影中是個中規中矩的角色,代表了我們大部分的普通人。正常工作,服從安排,誰也不討好,誰也不得罪,過著平常人的生活。正因為如此,她才能客觀的記錄當年文工團的故事。

劉峰這個角色,實際上是整部電影中最具有打政治擦邊球意味的角色。一開始,劉峰就被打上了任勞任怨、年年標兵、活雷鋒的烙印,說白了,就是一個在精神上近乎聖人的角色。而這樣的角色卻沒有獲得應有的尊重,更多的時候是文工團人員利用的工具,什麼打沙發、抓豬、北京捎東西都找劉峰。中國的文化是宣導集體榮譽和低調、隱忍的。你在一個集體中表現的過於突出,就會被視為攻擊和嫉妒的物件,這你就很危險了,而劉峰正是這樣的角色。個人突出,甩他人十條街都不止,加上其他人“誰讓他年年是標兵”的畸形思想,讓劉峰在面子上是受人尊重,但大家並沒有從心裡尊重他。林丁丁練槍差點崩了搞攝影師,攝影師非但不感謝劉峰救了自己一命還惡語相向,可見劉峰在文工團他人中的心裡地位。劉峰守護戰友屍體的那一段,旁白說的很好,他只想死。死了也許就光榮了,被寫成歌被人傳唱了,就能將他多年的冤屈一筆勾銷了。從被調離文工團的那一刻,劉峰的心已經死了,他以為真心可以換真心,他以為文工團是個充滿愛的地方,到頭來卻發現,這不過是鏡花水月,一場春秋大夢而已。

與狼同寢,卻以為那些狼都是哈士奇。

這裡還是要感謝,活雷鋒都這個下場,還不給槍斃,真有良心。

只有何小萍瞭解劉峰的善良,所以她愛上了劉峰,這個愛讓她等了劉峰十幾年。她自卑,說配不上劉峰,所以她藏在心裡十幾年,不過最終還是讓她等到了。

也許,在人生的關鍵時刻,我們需要一點超越自己的勇氣。如果當年她送劉峰時就說出那句話,兩個人的人生或許就不一樣了。

何小萍歷經磨難終於在文工團最後的演出那天跳出了自己的想跳的角色,她在曠野裡跳《沂蒙頌》那一段是整個電影的高潮,而馮小剛又將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一段經典橋段。

人生與結局

文工團的每個人在自己芳華的年齡做了選擇,也得出了不同的人生和結局。

善良的劉峰少了胳膊,靠賣苦力賺錢,老婆還跑了,作為一個活雷鋒,這個結局確實不咋地。好在最後何小萍和他走到了一起,也算是個圓滿的結局。

何小萍最終和劉峰走到了一起,他們雖然沒結婚也沒有孩子,但是生活充滿了幸福和知足,上天給了他們最終想要的平靜生活。

郝淑雯隨著時光老去,漸漸意識到劉峰的善良,在劉峰被邊防站打的時候站出來痛斥對方(感謝!這都不槍斃),然後幫劉峰交了錢。看著眼前的劉峰,她無比難過,也許錢可以讓她的內心好受點。

總結芳華這部電影的人物命運,大體就是“善沒有善報,惡沒有惡報”,搞了一輩子文藝的文工團說解散就解散,大家各奔東西自謀職業,好的腰纏萬貫,壞的估計還不一定趕上劉峰。怎麼辦?似乎也沒什麼好辦法。這就是世界,這就是世道,我們大部分人既沒有改變世界的決心,更沒有改變世道的能力,所以當世界變化之後,我們只能隨波逐流,期待自己不會被拋棄。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禁問自己,如果我是劉峰我會怎麼辦。說實話,我也沒什麼好辦法。不過我想劉峰和何小萍不會怨恨這個世界,這個世道,因為劉峰最後說:“好不好要看跟誰比,跟我躺在那裡的戰友比,我敢說不好嗎?”

我相信他放下了,他明白了。

這就是《芳華》,講述一個真實的世界,一個真正的世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