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白起鄢郢之戰(三)

戰爭經過

佔領鄢城

白起分析了兩軍形勢後, 決定採取直搗楚國統治中心地區的戰略方針。 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年), 白起率軍數萬沿漢江東下, 攻取沿岸重鎮, 掠取漢水流域豐饒的糧草補給軍需, 出敵不意突入楚境。

白起還命令秦國的軍隊在過河之後拆除橋樑, 燒毀船隻, 自斷歸路, 以此表示決一死戰的信心。 而楚軍因在本土作戰而有後顧之憂, 將士只關心自己的家庭, 沒有鬥志, 無法抵擋秦國精銳士卒的猛攻, 節節敗退。

秦國軍隊在白起帶領下長驅直入, 迅速攻打並佔領了楚國在漢水流域的要地鄧(今湖北襄陽北), 一直到達楚國的別都鄢(今宜城東南)。 鄢城距離楚國都城郢(今荊沙北)很近, 是拱衛郢都的軍事重鎮, 楚人早已集結重兵在鄢城, 企圖阻止秦軍南下進攻郢。

秦軍在鄢城遭到進入楚境以來最頑強的抵抗, 屢攻不克, 而秦國軍隊孤軍深入,

不宜持久, 於是利用夷水從楚西山長穀出而流向東南的有利條件, 在鄢城西邊百里處築堤蓄水, 並修長渠直達鄢城, 然後開渠灌城, 水入城為深淵, 鄢城的東北角經河水浸泡潰破, 城中百姓被淹死數十萬。

秦軍於是佔領了鄢城。 攻克鄧、鄢城後, 白起休整部隊, 補充兵員和軍資, 同時將秦國的罪人刑徒遷徙到所得鄧、鄢兩地, 以此為進一步攻楚的基地。 又率軍攻打並佔領西陵(今湖北宜昌西) , 扼住長江, 截斷郢與西面巫郡的聯繫。

攻陷郢都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 白起再次出兵攻打楚國, 勢如破竹, 攻陷楚國國都郢, 燒毀其先王陵墓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向東進兵至竟陵(今湖北省潛江市東北), 楚襄王在兵敗後,

向東北方潰逃至陳(今河南省淮陽縣), 被迫遷都於此以自保。

戰爭結果

鄢郢之戰, 秦國大獲全勝。 此戰, 秦國佔領了楚國西部長江以北(江漢平原西部和鄂西北地方)大片土地, 並在此設立南郡, 白起因戰功卓著被秦昭王封為武安君。

戰爭影響

此戰, 秦國的勝利,

進一步打擊和消弱了楚國的實力, 從此, 楚國更加衰弱。 周赧王三十八年(前277年), 秦昭王任命白起為主將、蜀郡郡守張若為副將, 奪取了楚國的巫郡和黔中郡, 嚴重削弱楚國實力。 在春申君(戰國四公子之一)的調解下, 秦昭王才與楚國結盟休戰。

戰爭後續

周赧王三十九年(前276年), 楚襄王聚集東部的士兵, 共有十多萬, 又向西攻取秦國佔領的長江畔的十五座城池劃為郡縣, 奪回西部一部分地區。

周赧王四十三年(前272年), 楚襄王派三萬人幫助趙國、魏國、韓國攻打燕國。 於是楚國又和秦國講和, 讓太子熊完到秦國做人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