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贏駟與秦穆公有何關係?秦惠文王嬴駟為何要車裂商鞅?

當初秦孝公為了扭轉秦國積貧積弱的局面, 大膽啟用商鞅進行變法, 而秦國的國力在秦孝公的努力下, 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 作為一個改革者、政治家, 商鞅對秦國的強大, 可謂功不可沒;作為一國之君, 一個核心權力和國家話語的掌握者, 贏駟對秦國橫掃六國, 也起著極大的作用。 大秦帝國的強大與他們息息相關。

秦穆公, 出生年月不詳, 又作秦繆公, 春秋時代秦國國君。 嬴姓, 名任好。 在位三十九年, 諡號穆。 通常被人們稱為春秋五霸之一, 開始讓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的強國, 在春秋時期是一位十分有名的君王。 秦穆公非常重視人才, 在任期間任用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等賢臣的輔佐, 曾協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君位。 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於函谷關以西的國家, 開地千里, 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為西方諸侯之伯, 遂稱霸西戎。

而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 是秦國強大的真正起點。 那麼, 秦孝公和秦穆公是什麼關係?秦惠王和秦穆公又有何關係?

秦穆公, 前659年 —— 前621年執政, 主掌秦國38年。 秦孝公在位時間是西元前381—西元前338, 一共是43年。 而從秦穆公到秦康公, 到桓公、哀公、厲公等等一直到秦孝公, 中間隔了兩三百年, 一代君主傳一代, 具體關係很遠, 這麼算起來, 秦穆公是秦孝公的祖宗吧。 而秦惠文王又是秦孝公的子嗣, 若論起秦惠王贏駟和秦穆公的關係, 二人的關係因為年代久遠而無法捋順, 只知秦穆公也是秦惠王贏駟的祖先。

秦孝公重用商鞅使得秦國的國力得到極大的提高, 是秦國強大的真正起點。 應該說商鞅是秦國強盛不可忽視的一個人,

秦穆公在任時對商鞅信任無比, 可為何到了秦惠王時期, 商鞅的處境就如此淒涼, 最後被贏駟五馬分屍, 到底商鞅哪裡做的不對?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商鞅先後於孝公6年(西元前356年)和孝公12年(西元前350年)在秦國主持進行了兩次大的變法改革。 變法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等多個方面, 與其他各國變法相比, 商鞅在秦國實施的變法最為全面、最為徹底也最為成功。

商鞅變法的效果也極其明顯, 怎麼會死得那麼慘?在《史記》中, 太史公也沒有對他的死具體分析, 只用了“天資刻薄少恩”, 六個字的負面評價草草總結了商鞅的一生。 究竟商鞅為何會被贏駟處死?商鞅之死的根本原因在於, 他的改革變法觸動了秦國宗室貴族集團的利益。

司馬遷也說:“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貴族多怨望者。 ”

變法之前, 舊貴族的爵位和俸祿是世襲的, 享受很多特權, 改革後舊貴族沒有立功的統統從宗室貴族名單上除名, 無功不受祿, 相反, 只要是有功勞即使是平民也有機會進入宗室貴族的名列, 這個做法大大削弱了宗室貴族的權力,

強化了王權。 秦孝公大權在握當然高興, 對商鞅更加重用, 這一做法卻觸動了不少貴族的利益, 等到秦孝公一死, 商鞅必然是千夫所指的物件, 必定會被推上斷頭臺。

秦惠文王的上臺, 直接給商鞅判處了死刑。 在秦惠文王看來, 商鞅必須死。 當年商鞅一點不給自己面子, 對自己的師傅用刑, 這是車裂商鞅的原因之一。 更深層的原因是商鞅已成為王權與貴族利益衝突的焦點, 改革若在一個志在圖強的國王的支持下進行, 必然會觸及或是犧牲貴族集團的既得利益, 也必然遭至怨恨。

為了安撫貴族的反動情緒, 秦惠王不得不犧牲商鞅, 以平息激化的矛盾。 對於秦惠王, 殺掉一個商鞅並不會覺得有多可惜, 作為前一代君王的重臣,贏駟沒有多少感情,也不會有什麼內疚感,而宗室貴族的勢力還有可利用之處,權衡利弊之下,商鞅不得不死。

作為前一代君王的重臣,贏駟沒有多少感情,也不會有什麼內疚感,而宗室貴族的勢力還有可利用之處,權衡利弊之下,商鞅不得不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