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親子間最具殺傷力的話,說過三句就不配當家長!

回想20幾年前, 當我們還是個小屁孩時, 一定不會對爸媽說過的這些話感到陌生:

“我數三個數, 你再給我搗亂小心員警叔叔把你抓走了!”

“你不是媽媽親生的, 你是從臭水溝裡撈上來的!”

“你再不聽話小心媽媽就不要你了哈!”

“當初就不應該把你生下來!”

“要不是因為你, 我和你爸早就離婚了!”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再看看你!”

毫不誇張的說, 這些當年老爸老媽們脫口而出的話, 曾給我們幼小的心靈帶來了不小的傷害, 長大後念及此還會耿耿於懷:“等我有了孩子, 可不會這麼對他!”

但等我們真正當了父母, 就真的比父母當年高明很多嗎?

並不見得。

隨著觀念的更新, 棍棒教育被鼓勵教育替代。 據十月菌觀察, 80、90後的新時代父母走的都是關愛呵護路線。 對孩子說話和顏悅色是基本功, 脫口而出的話也都要是一套一套提前想好的。 但如此講究謹慎, 卻還是有很多父母走了避之不及的“禍從口出”的老路。

不是本菌噴你, 以下這些家長自以為好用, 但其實已經走歪了的“育兒金句”, 照樣傷娃於無形。

不管是否有進步, 狂誇“你真棒!”

花式誇娃本身沒有什麼不對, 但氾濫誇獎, 就失去了意義。

“你真棒!”“好厲害啊!”“哇, 寶寶真聰明!”“親親抱抱舉高高!”

這些誇獎, 乍一聽確實很美妙, 寶寶也能從你的面部表情上感受到被肯定的喜悅。 但若是當家長的平均半小時就誇一次, 或者娃只有一丁點進步卻被你誇的天花亂墜, 長此以往, 寶寶便會深陷於你所編織的美麗世界裡。 你越誇獎的起勁兒, 孩子長大後就會越在意別人的看法, 還會在成長路上過分追求別人的肯定和讚賞。 當失敗來臨時, 這些內心敏感的孩子也往往無法正視自己的失誤, 極易形成自卑和過度自我保護的心理。

事實上, 誇孩子, 尤其對3歲以上的孩子來說, 與其空泛的說“你真棒!”倒不如按事實表揚, 指向具體的事情, 有針對性地誇獎。 比如:“寶寶都會自己把玩具收起來了, 擺放的真整齊, 家裡變乾淨多了!”除此之外, 誇獎孩子時還要注意特別誇獎他的特質, 要讓孩子知道家長表揚他的原因。 這樣才有利於孩子會強化這種行為, 把好的表現堅持下去。

摔倒之後, “都怪地太滑!”

對於3歲前的寶寶來說, 摔倒很常見。 寶寶摔倒後, 家長的第一反應往往會決定孩子會不會哭。

十月菌觀察, 寶寶摔倒後家長最高使用頻率的話是“哎呀都怪地太滑了!”, 配套動作往往是用手狠狠拍打地板。 其實家長的本意是想轉移注意力, 但這樣做的同時, 卻把“摔倒”這樣的小意外的原因歸咎於“地板”了。

延伸到其他生活場景, 磕了碰了怪桌角不長眼, 生病感冒怪天氣變化太快, 長久下去, 寶寶極易養成推卸責任的壞習慣, 遇到挫折和失敗不會從自身角度出發, 而把原因都歸結於外界和“別人”。

其實寶寶摔倒,恰恰是教會他學會“自我撫慰”的絕佳時機。寶寶摔倒後會哭,其實是因為他們還太小了,理解不了剛剛發生了什麼,只知道自己很痛,需要抱抱。所以家長要做的應該是用輕鬆的語調模擬一下剛剛的“案發現場”。

場景回歸的好處是能讓孩子理解到剛剛發生了什麼,等他們真正明白事情的發展過程,就不會對“未知”感到恐懼了。他們會在心裡對自己說“哦,原來就是這樣而已,也沒有那麼可怕啦。”這種“自我撫慰”,能讓寶寶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後找到積極的心理解釋,平息不良情緒,以更正向的心態積極面對生活。

遇到挫折想哭時,“沒事兒~”

“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不哭了,不疼~”

“有啥好害怕的~”

……

這些看似想把事情簡單化處理的話,實際上在孩子們聽來更像是家長在無視和貶損他的恐懼感,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感受不被家長理解和接納,內心的焦慮和不安全感也會隨之增加。

每當遭遇挫折和困難後,孩子想哭很正常,家長應該允許他們表達自己的恐懼,並且千萬不要用像“沒事兒”這樣缺乏共情的話去回應他們。正確的做法是引導他們說出內心的恐懼和委屈,再接著問“媽媽/爸爸能幫你什麼嗎?”

十月菌有個朋友在這方面就處理的很好。每當遇上她的寶寶大聲哭鬧時,她往往能冷靜的幫孩子擦乾眼淚,然後再攬入懷,母子倆待在一起,不緊不慢的說說心裡話,孩子的壞情緒往往就會消解大半。每一次哭鬧的結尾,都是兩人站起來一起去解決問題。

雖然共情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它很重要。只有站在孩子當下的狀態去感受,去處理受挫後寶寶的消極情緒,才會讓孩子們知道你注意到了他們的擔憂,還願意給他們提供幫助。這樣他們的焦慮感就會被控制在一個小範圍內,也會感到更安全,從而給自己戰勝困難的信心。

事實上,不光以上三種情況下家長們會說欠妥的話,還有更多場景下家長都會犯用大人的視角看待寶寶遇到的問題的錯。要知道,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我們不應該用自己的感受去取代他們的感受。要想給予孩子真正的呵護和心靈上的關愛,我們就應該把自己想像成孩子的樣子,站在他們的視角去觀察和感受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談得上尊重和理解那個因你而來的小生命。

其實寶寶摔倒,恰恰是教會他學會“自我撫慰”的絕佳時機。寶寶摔倒後會哭,其實是因為他們還太小了,理解不了剛剛發生了什麼,只知道自己很痛,需要抱抱。所以家長要做的應該是用輕鬆的語調模擬一下剛剛的“案發現場”。

場景回歸的好處是能讓孩子理解到剛剛發生了什麼,等他們真正明白事情的發展過程,就不會對“未知”感到恐懼了。他們會在心裡對自己說“哦,原來就是這樣而已,也沒有那麼可怕啦。”這種“自我撫慰”,能讓寶寶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後找到積極的心理解釋,平息不良情緒,以更正向的心態積極面對生活。

遇到挫折想哭時,“沒事兒~”

“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不哭了,不疼~”

“有啥好害怕的~”

……

這些看似想把事情簡單化處理的話,實際上在孩子們聽來更像是家長在無視和貶損他的恐懼感,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感受不被家長理解和接納,內心的焦慮和不安全感也會隨之增加。

每當遭遇挫折和困難後,孩子想哭很正常,家長應該允許他們表達自己的恐懼,並且千萬不要用像“沒事兒”這樣缺乏共情的話去回應他們。正確的做法是引導他們說出內心的恐懼和委屈,再接著問“媽媽/爸爸能幫你什麼嗎?”

十月菌有個朋友在這方面就處理的很好。每當遇上她的寶寶大聲哭鬧時,她往往能冷靜的幫孩子擦乾眼淚,然後再攬入懷,母子倆待在一起,不緊不慢的說說心裡話,孩子的壞情緒往往就會消解大半。每一次哭鬧的結尾,都是兩人站起來一起去解決問題。

雖然共情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它很重要。只有站在孩子當下的狀態去感受,去處理受挫後寶寶的消極情緒,才會讓孩子們知道你注意到了他們的擔憂,還願意給他們提供幫助。這樣他們的焦慮感就會被控制在一個小範圍內,也會感到更安全,從而給自己戰勝困難的信心。

事實上,不光以上三種情況下家長們會說欠妥的話,還有更多場景下家長都會犯用大人的視角看待寶寶遇到的問題的錯。要知道,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我們不應該用自己的感受去取代他們的感受。要想給予孩子真正的呵護和心靈上的關愛,我們就應該把自己想像成孩子的樣子,站在他們的視角去觀察和感受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談得上尊重和理解那個因你而來的小生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