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不就 23999 嗎? 拆!Sony A7R III 拆解

要說今年索尼最強微單是誰?那當然是 A7R III 啦, 相信大家也看過了許多評測, 知道這是一台實力不俗的相機。 近日, 國外的一個機構對 Sony A7R III 進行了拆解,

拆解的過程中, 也有許多「有趣」的發現。

對了, 數字尾巴近日開啟的年度盛典投票活動, 在年度硬體中, Sony A7R III 也是其中的一位「參賽者」, 歡迎為自己喜歡的科技產品投票。

拆解首先從機身側面開始, 打開側面的遮罩後可以發現幾顆螺絲。

取下眼罩後扭開藏在其後的四顆螺絲,

之後取下屈光度調節旋鈕。

還可以在 LCD 螢幕背後和機身側面、機身底部發現許多螺絲。

扭開機身底部的幾顆螺絲後, 可以看到裡面還有另外一個底板。

移除第二個底板之後可以看到機身的內部構造。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防抖裝置的側面, 以及兩個導電的散熱墊連接在框架上。 看起來索尼將 A7RIII 的散熱分配在了底部而不是背部, 在高達 10 張/s 的連拍速度下, 機身的發熱可能會比較明顯。

打開相機的背部, 可以看到右側有兩枚卡槽, 其中下部的那枚能與 UHS-II 高速 SD 卡相容。 可以注意到在處理器頂部的主機板上有更多的導電膠帶纏繞。

接下來將後面板和取景器拆離, 同時將取景器從框架下取下。 取景器電纜下面還有另外一根電纜。索尼對這塊電路板空間的利用顯得非常高效,將電纜放在其他電纜的好幾個地方。

將導電膠帶剝離之後就可以看到 A7R III 的影像處理器。在右邊,還可以看到其他電纜下面有更多的柔性電纜,甚至有兩條電纜穿過電路板。拆解到這裡,幾乎可以將主機板從機身中取下,但支架覆蓋了最後一顆螺絲,所以必須先卸下頂蓋。

將機身正面的手托卸下之後,依次扭開藏在其中的螺絲,和機身頂面的幾顆螺絲之後,成功將頂蓋卸下。

3.5mm 麥克風插孔是一個獨立的部分。

主機板下面還有幾根電纜需要拆下才能取出主機板,可以看到天線電纜佈線非常整齊。

在斷開所有主機板電纜(幾個在主機板的底部,容易漏掉)後,來仔細看看 A7R III 的主機板。

主機板的背面看起來沒有正面那麼「擁擠」。

在主機板下面有一個沉重的護罩和更多的熱墊。

取下遮罩罩後,可以看到防抖裝置和更多的熱敏膠帶。 感測器電纜分成幾個薄的部分。 據推測,這使得電纜更靈活,使其能更好地處理升級後的圖像穩定系統。

左側的為 A7R III 的圖像穩定器,右側為 A7R II 的圖像穩定器。A7R III 的穩定器更加強大,是一個明確的升級。 請注意右側的 A7R II 的圖像穩定器沒有任何熱敏膠帶。

感測器濾波器看起來幾乎與 A7R II 相同。

最後來一張「肢解」全家福,下面的這些零件組成了 Sony A7R III。

取景器電纜下面還有另外一根電纜。索尼對這塊電路板空間的利用顯得非常高效,將電纜放在其他電纜的好幾個地方。

將導電膠帶剝離之後就可以看到 A7R III 的影像處理器。在右邊,還可以看到其他電纜下面有更多的柔性電纜,甚至有兩條電纜穿過電路板。拆解到這裡,幾乎可以將主機板從機身中取下,但支架覆蓋了最後一顆螺絲,所以必須先卸下頂蓋。

將機身正面的手托卸下之後,依次扭開藏在其中的螺絲,和機身頂面的幾顆螺絲之後,成功將頂蓋卸下。

3.5mm 麥克風插孔是一個獨立的部分。

主機板下面還有幾根電纜需要拆下才能取出主機板,可以看到天線電纜佈線非常整齊。

在斷開所有主機板電纜(幾個在主機板的底部,容易漏掉)後,來仔細看看 A7R III 的主機板。

主機板的背面看起來沒有正面那麼「擁擠」。

在主機板下面有一個沉重的護罩和更多的熱墊。

取下遮罩罩後,可以看到防抖裝置和更多的熱敏膠帶。 感測器電纜分成幾個薄的部分。 據推測,這使得電纜更靈活,使其能更好地處理升級後的圖像穩定系統。

左側的為 A7R III 的圖像穩定器,右側為 A7R II 的圖像穩定器。A7R III 的穩定器更加強大,是一個明確的升級。 請注意右側的 A7R II 的圖像穩定器沒有任何熱敏膠帶。

感測器濾波器看起來幾乎與 A7R II 相同。

最後來一張「肢解」全家福,下面的這些零件組成了 Sony A7R III。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