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韓軍談中國語文教育的話語變革

下面, 我談談語文教育的話語變革。 細讀文本, 就是用另外一種話語來重新打量、重新解讀經典名篇。

一, 用細讀文本, 打破直覺、初感和人云亦云

對於經典名篇, 我們語文教育話語變革, 就要做到打破直覺和初感。 我說這樣一句話:“一望而知的, 不經細讀, 不經細思, 不經細緻地分析而得出的文本結論, 基本上是錯的, 或者是粗疏的”。

比方, 我們對於朱自清的《背影》一望而知, 初步的感覺、直覺, 說它是“父子情深”, 雖然不能說這個理解是錯的, 但卻是粗疏、膚淺的。 《背影》所表達的是“感慨生命短暫與脆弱”基礎上的“子對父生命的傷喟”,

是“父之將死, 其子傷喟”。 換句話說, 《背影》是“死亡意識”、“父之將死”事件(“大去之期不遠矣”), 催動出來的“父子情深”。 “父子情深”是表面, “生命脆弱與短暫的歎惋”是“內核”。 即“不解生與死, 怎懂父與子”?《背影》發表90年, 我們一直在“淺讀”、“粗讀”。 《背影》的“內核”是“死亡”, 因為“大去之期不遠矣”, 所以朱自清才對爸爸產生了濃烈的情感。 如果不講“死亡”, 那麼就無法很細緻、深刻地理解《背影》。 因為你只粗疏、籠統、人云亦云地說《背影》是“父子情深”, 但是經不住細細推敲。 寫《背影》之前兩年三年, 朱自清對於父親, 別說情深, 情淺都不沒有, 朱自清對父親是滿滿的抱怨和不滿, 記住的是父親的不好。 但父親信裡說“大去之期不遠矣”, 才觸動他傷心、感喟,
感喟父親“生命脆弱與短暫”, 他才流淚。 “唯解生與死, 才懂父與子”(請參閱《生之背, 死之影,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背影〉新解碼》)。

再比方, 楊絳的《老王》, 如果沒有細緻地解讀, 深入地分析, 你初步的直覺、感覺, 就是《老王》寫的不過是“下層勞動者的善良和堅韌”是“知識份子的反省與懺悔精神”, 是一篇“讚揚下層勞動者好人好事、知識份子反省精神的頌文”。 我們的教參和全國絕大部分教師, 都如此去解讀《老王》。 這種解讀, 也是經不住細細推敲和深入分析的, 是膚淺的、粗疏的。

其實《老王》, 寫的是“運”!人人都知道《老王》的核心句是“一個幸運的人對於不幸者的愧怍”, 但卻並不知《老王》全文的核心字是“運”!《老王》的主題是“命運弄人”, 是“對於人各有命的覺察和感悟,

對於命運不平的感歎和哀惋, 幸運者對不幸的慚愧和慚怍”。 《老王》並非讚美“下層普通勞動者的善良與堅韌、知識份子的反省精神”, 這是絕大部分教師, 包括教參, 所沒有讀透的。 教學《老王》, 還要尋找在老王背後, 捉弄老王命運的“那只巨手”!如此才能深刻讀懂《老王》。 (請參閱《韓軍〈老王〉上課實錄》)。

再比方《雷雨》, 從首演, 一直到現在, 電影、話劇、電視劇《雷雨》, 幾十年都是把它理解為勞資矛盾, 理解成批評資本主義和資本家, 暴露其罪惡和黑暗, 也是沒有細讀分析, 導致的。 而《雷雨》寫的是“狹的籠”, 即“人”在“大自然法則”下的“即使掙扎”“也難以逃脫”的“無力”!(連結韓軍解讀《雷雨》上)(韓軍解讀《雷雨》下)

所以說, 語文教育必須話語變革。

第一點, 就是, 我們必須細緻、深入地分析, 去細思, 去揣摩, 去推敲文本文字, 尋找文本文字本身的內在邏輯, 讓沉默的文本的文字開口說話, 而不是用我們初感、直覺和想當然來說話, 否則幾十年就人云亦云, 不假思索, 以訛傳訛。

二, 語文教育話語變革, 須有“讀舊如新”的鄭重, 努力恢復一種“陌生感”

“讀舊如新”和“恢復陌生感”, 是向經典文本, 努力表達一種敬意, 一種敬重。 敢於花大量時間, 去浸淫, 去沉醉, 才能在別人開墾的土地上, 重新開墾出深刻的寶藏來。

一篇《背影》我花了整整四十天, 一篇《老王》我斷斷續續讀了兩年。

我們每個人面對經典文本所應該採取的態度, 應該是“讀舊如新”。 經典的, 一般都是舊的。 我們人類都有一種“喜新厭舊”的心理,

以為舊的經典文本的理解, 已經“定型”了, 或者以為, 已經被千萬人和專家闡釋過了, 不可能有新的突破了。 我告訴大家一句話, 叫“文本不厭千回讀, 千讀都有千回新”。 要懷著一種欣喜的心情去閱讀。 要丟掉過去的舊的感覺與結論, 拂去文本上積壓的舊的結論的塵灰。 “讀你千遍也不厭倦, 讀你的感覺像春天。 ”希望老師們都有這種感覺, 要恢復一種陌生感, 要找到一種初戀的感覺, 要對經典文本的文字, 一詞一句重新揣摩, 重新思量。

三, 語文教育話語變革, 須跳出儒學汪洋, 掙脫極左桎梏

我深切的體會是, 是儒學, 塑造了你我的第一感覺, 塑造了我們語文教師的第一感覺!極左塑造了你我的第一看法, 塑造了我們語文教師的第一看法。

我們每個人,都被儒家的學說包圍著,我們每個人都是儒學的後人。我們每個人都被儒學的這種思想和觀念浸染著。

同時,我們要掙脫極左的桎梏,我們從小接受極左意識形態這種學說,這種以階級鬥爭觀念為核心的庸俗社會學理論,培養了我們幾代人,也“僵死”了、“僵化”了幾代語文教師的固定的思維、套子思維。如果我們跳不出儒學的汪洋,掙脫不了極左意識形態的桎梏,我們就容易蹈襲舊說。

比方,你一讀《背影》就閃現“父子情深”念頭,一看見父親跟兒子在車站送別,你大腦就立馬閃現“父愛”。這是一種儒學意識的條件反射。

弊端是,你大腦一旦閃現“父愛”、“父子情深”這樣的“不假思索”的結論,你大腦立馬就進入一種“假裝思索”的狀態了,之後就進入類似“冬眠”那樣的“拒絕思考”狀態,你就排除任何其它結論、排除任何其它念頭、排除任何文本資訊了,你就拒絕深入,拒絕細讀了。你甚至會指責他人“故弄玄虛”“自炫深刻”,你甚至指責別人“不老老實實教語文”。你沒有發覺,其實是你自己懶惰,你自己不思進取!

雖然《背影》這個“父子情深”的結論大致不算錯,但是結論明顯粗疏、膚淺的,等於沒有讀透《背影》。“生命的脆弱和短暫”主要不是來自儒學,而可能是來自佛學,《背影》內核寫得就是“生命刹那”。生命的短暫,生命的刹那,生命的匆匆,這種種念頭,在佛學裡特別強烈。所以說當我們用佛學的眼光去看《背影》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生死。但是我沒有否定《背影》的父子情深。只不過,我們是在死亡意識的基礎上理解“父子情深”,就更深刻、更精細。前面也已經強調了,我們首先是讓《背影》文本文字說話。

對於《老王》教學,眾多的名師,包括我們的教參,之所以僅僅看到的是下層人的善良和堅韌,把《老王》看成是一篇關於讚美下層勞動者好人好事的文章,是因為我們多少年來,一直聽到太多像老王這種下層人的善良和堅韌這種故事,聽了幾十年。極左的媒體,極左的文化宣傳,描寫、“製造”、傳播了很多像老王行跡這樣的所謂的好人好事。所以,我們一看《老王》,我們大腦就跳出了一系列概念,老王是善良的,老王是堅韌的,老王是樂觀地“活命”,老王是忍辱負重的,老王是風格高尚的,這是一個好人哪。這種理解,也是一種本能的“條件反射”。多年來,這種比較左的意識形態的話語和文化傳播,禁錮著我們,僵化了我們的大腦,包括禁錮了一些名師的大腦。一些教師教學《老王》跳不出極左話語的套子,問題就出在這裡(可參閱《韓軍〈老王〉上課實錄》)。

把《雷雨》理解成勞資矛盾、暴露資本家大家庭罪惡,也是來自左的階級鬥爭學說,史達林列寧學說,資本主義和資本家是罪惡的,社會主義和無產階級是偉大的,勞動人民是被盤剝的,這種學說發展到極端,就概念化、標籤化了,它讓你我,讓很多名師,放棄了思索,放棄了反省,在“儒學”和“極左”的泥淖裡,掙脫不出來。

更可怕的一點是,有些老師,不思進取,自己的思維在極左或儒學的泥淖裡掙脫不出來,又不能直面、不敢承認自我的淺薄,卻反而責難別人“自炫深刻”、“故弄玄虛”、“不老老實實”,或者打著“學生不懂”的旗號,來遮掩教師自我的淺薄。

四,語文教育話語的變革,須拋卻“元定理”想法

文本閱讀的結論,沒有一成不變的元定理。所謂元定理就是不經推敲,不經論證,不經細細品讀,就能自圓其說,結論就先天存在,就天然應該如此。文本的解讀,不存在這樣一個天然的“元定理”。文本解讀的結論,是需要確證根據的,是須經得起推敲和質詢的;當然也是遊移的,不斷變化的,根據讀者的不同,根據時代的變遷,根據我們的知識和思想視野的擴展,根據我們對一些詞語句段的細緻地分析,我們會把一些貌似天然的“元定理”的東西推翻。

五,努力抓住文本“文心”、“核心”

有人主張,各人有各人眼裡的《背影》,尤其允許學生不同的解讀,多元解讀,“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學生有一千個《背影》”,不能定於一尊,尤其應該放開讓學生自由閱讀,教師不應該把自己的解讀理解,加于學生理解之上。——這樣的說法很流行!很迷人!並且貌似很尊重學生!——但是這個觀點膚淺、浮躁、錯誤。因為,多元、自由、尊重學生,不能是隨意的,不能是任意的。必須受到文本“文心”“靈魂”限定的。《哈姆雷特》只有一個“文心”“核心”,一千個讀者理解哈姆雷特,都必須圍繞這個“文心”“核心”,不能拋棄這個《哈姆雷特》的“文心”“核心”而任意、放任解讀,比如你不能把哈姆雷特解讀成了“林黛玉”。一千個學生有一千個《背影》理解,《背影》也有一個文本“核心”“文心”,這個“核心”“文心”就是“生命的脆弱與短暫”,一千個學生、一萬個學生對於《背影》的理解,都必須圍繞在“生命的脆弱與短暫”這個“文心”“核心”基礎上生髮出來的,脫離這個《背影》的“文心”“核心”來解讀,就如同把英國的男性的“哈姆雷特”理解成了中國的女性的“林黛玉”。如果,您說《背影》的主旨,是“慚愧”,那麼,“慚愧”是建立在朱自清感悟到父親“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基礎上的,意識不到父親“生命的脆弱和短暫”,朱自清是不會那麼快抱愧的。 如果您說《背影》的主旨是“懊悔”,那麼,“懊悔”正是建立在頓悟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基礎上的,意識不到父親“大約大去之期不遠驕”“生命的脆弱和短暫”,朱自清是不會那麼快表達懊悔的。 如果您說《背影》的主旨是“歉疚”,那麼,“歉疚”正是建立在頓悟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基礎上的,意識不到父親“大約大去之期不遠驕”“生命的脆弱和短暫”,朱自清是不會那麼快表達歉疚的。 如果您說《背影》的主旨是“錯位的愛”,即朱自清面對滿身缺陷、毛病的父親,充滿怨憤,愛不起來,但是最終朱自清還是由衷地愛了父親,這就是“錯位的愛”。那麼,如果朱自清意識不到父親“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生命的脆弱和短暫”,也斷然不會勇敢地付出這“錯位的愛”的。

因此,結論就是,教師必須深刻理解並抓住《背影》《老王》《雷雨》的“文心”、“核心”,理解把握《背影》《老王》《雷雨》“文心”,引領學生圍繞《背影》《老王》《雷雨》“文心”,來理解。任何背離《背影》《老王》《雷雨》文本“文心”、“核心”的強調多元,強調尊重學生多元解讀,或流於熱鬧和膚淺,或可能成為災難。

又有人主張,允許每個老師,都有自己解讀,不能定於一尊,應該允許全國不同的教師,對《背影》《老王》《雷雨》有不同的理解。——這個認識也同樣錯誤。道理同上面一樣,多元不是任意的,必須受到文本“文心”“核心”限制的,不能脫離原來文本的“文心”“核心”,隨隨便便、任意多元、隨意“多元”。而很多老師,包括教參,對很多文本“文心”“核心”的解讀、理解、把握,比如對於《背影》《老王》《雷雨》的“文心”“核心”的解讀、理解、把握,都是有極大問題的。多少年來,這些文本的“文心”是被教參、教師、教授、官方,人為弄亂了的,是被官方故意遮蓋著的,是被人為扭曲的,是沒有被“有心人”揭開的。

六,做“有心人”,尋找文本“初心”

我甚至反感不尊重文本“文心”“核心”的任意多元,隨意多元,我們先找到文本的“初心”,再求得多元解讀。我是在殫精竭慮、煞費苦心甚至艱苦卓絕地尋找《背影》《老王》《雷雨》等等一系列文本原來的“文心”“核心”。我想把被扭曲的“文心”複正,我想把被遮蓋的“文心”掀開,我想把弄亂了的“文心”調整。我的《背影》《老王》《雷雨》就是分別找到了這三個文本原初的“文心”“核心”。這也就是,《背影》我煞費苦心用了整整四十天,《老王》我斷斷續續用了兩年,《雷雨》我從自己上高中就開始解讀,一直解讀到今天,你說我解讀《雷雨》多少年?用時間長,沒有什麼可以標榜、炫耀的,時間長並不意味著得出的結論正確,我只是強調解讀要下真功夫。

我解讀出了《背影》的“文心”是“生命的脆弱與短暫”;《老王》的“文心”是那個“運”字,是“命運弄人”;《雷雨》的“文心”是“狹的籠”。當然可以多元解讀、讓學生自由解讀,但須“莫忘文本初心”哪!

並非自我標榜,我的解讀、理解、尋找“文心”“核心”“靈魂”,就如同考古學家的考古,我是基於文獻、基於作者生平、基於文本的。所以,在一定意義上說,並不是不可以批韓的《背影》《老王》《雷雨》,老韓其實歡迎您的心懷學術誠意的批評,但是您批韓《背影》《老王》《雷雨》之前,你首先要在文本解讀方面,下足工夫,您所下的工夫應不低於甚至超越老韓所下的工夫。

這就是我,特別強調“文本解讀價值”,遠遠在“教學價值”之上,“文本解讀價值”,決定了、約制了、統轄了“文本的教學價值”,是“教學價值”的起點、原點、初心,須不忘初心!而不是相反,強調什麼“文本的教學價值”,在“文本的解讀價值”之上。這是錯誤的、膚淺的,“文本解讀價值”還沒有確立,“文心”、“初心”、“核心”還沒有確立的情況下,急於強調教學,可是,“文本解讀”差之毫釐,“教學價值”可能謬以千里也。

滿懷學術誠意的批評、討論,會留名學術史;相反,也會留名學術史,成為學術笑柄。“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今天我就講到這裡,謝謝各位,謝謝大家。

我們每個人,都被儒家的學說包圍著,我們每個人都是儒學的後人。我們每個人都被儒學的這種思想和觀念浸染著。

同時,我們要掙脫極左的桎梏,我們從小接受極左意識形態這種學說,這種以階級鬥爭觀念為核心的庸俗社會學理論,培養了我們幾代人,也“僵死”了、“僵化”了幾代語文教師的固定的思維、套子思維。如果我們跳不出儒學的汪洋,掙脫不了極左意識形態的桎梏,我們就容易蹈襲舊說。

比方,你一讀《背影》就閃現“父子情深”念頭,一看見父親跟兒子在車站送別,你大腦就立馬閃現“父愛”。這是一種儒學意識的條件反射。

弊端是,你大腦一旦閃現“父愛”、“父子情深”這樣的“不假思索”的結論,你大腦立馬就進入一種“假裝思索”的狀態了,之後就進入類似“冬眠”那樣的“拒絕思考”狀態,你就排除任何其它結論、排除任何其它念頭、排除任何文本資訊了,你就拒絕深入,拒絕細讀了。你甚至會指責他人“故弄玄虛”“自炫深刻”,你甚至指責別人“不老老實實教語文”。你沒有發覺,其實是你自己懶惰,你自己不思進取!

雖然《背影》這個“父子情深”的結論大致不算錯,但是結論明顯粗疏、膚淺的,等於沒有讀透《背影》。“生命的脆弱和短暫”主要不是來自儒學,而可能是來自佛學,《背影》內核寫得就是“生命刹那”。生命的短暫,生命的刹那,生命的匆匆,這種種念頭,在佛學裡特別強烈。所以說當我們用佛學的眼光去看《背影》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生死。但是我沒有否定《背影》的父子情深。只不過,我們是在死亡意識的基礎上理解“父子情深”,就更深刻、更精細。前面也已經強調了,我們首先是讓《背影》文本文字說話。

對於《老王》教學,眾多的名師,包括我們的教參,之所以僅僅看到的是下層人的善良和堅韌,把《老王》看成是一篇關於讚美下層勞動者好人好事的文章,是因為我們多少年來,一直聽到太多像老王這種下層人的善良和堅韌這種故事,聽了幾十年。極左的媒體,極左的文化宣傳,描寫、“製造”、傳播了很多像老王行跡這樣的所謂的好人好事。所以,我們一看《老王》,我們大腦就跳出了一系列概念,老王是善良的,老王是堅韌的,老王是樂觀地“活命”,老王是忍辱負重的,老王是風格高尚的,這是一個好人哪。這種理解,也是一種本能的“條件反射”。多年來,這種比較左的意識形態的話語和文化傳播,禁錮著我們,僵化了我們的大腦,包括禁錮了一些名師的大腦。一些教師教學《老王》跳不出極左話語的套子,問題就出在這裡(可參閱《韓軍〈老王〉上課實錄》)。

把《雷雨》理解成勞資矛盾、暴露資本家大家庭罪惡,也是來自左的階級鬥爭學說,史達林列寧學說,資本主義和資本家是罪惡的,社會主義和無產階級是偉大的,勞動人民是被盤剝的,這種學說發展到極端,就概念化、標籤化了,它讓你我,讓很多名師,放棄了思索,放棄了反省,在“儒學”和“極左”的泥淖裡,掙脫不出來。

更可怕的一點是,有些老師,不思進取,自己的思維在極左或儒學的泥淖裡掙脫不出來,又不能直面、不敢承認自我的淺薄,卻反而責難別人“自炫深刻”、“故弄玄虛”、“不老老實實”,或者打著“學生不懂”的旗號,來遮掩教師自我的淺薄。

四,語文教育話語的變革,須拋卻“元定理”想法

文本閱讀的結論,沒有一成不變的元定理。所謂元定理就是不經推敲,不經論證,不經細細品讀,就能自圓其說,結論就先天存在,就天然應該如此。文本的解讀,不存在這樣一個天然的“元定理”。文本解讀的結論,是需要確證根據的,是須經得起推敲和質詢的;當然也是遊移的,不斷變化的,根據讀者的不同,根據時代的變遷,根據我們的知識和思想視野的擴展,根據我們對一些詞語句段的細緻地分析,我們會把一些貌似天然的“元定理”的東西推翻。

五,努力抓住文本“文心”、“核心”

有人主張,各人有各人眼裡的《背影》,尤其允許學生不同的解讀,多元解讀,“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學生有一千個《背影》”,不能定於一尊,尤其應該放開讓學生自由閱讀,教師不應該把自己的解讀理解,加于學生理解之上。——這樣的說法很流行!很迷人!並且貌似很尊重學生!——但是這個觀點膚淺、浮躁、錯誤。因為,多元、自由、尊重學生,不能是隨意的,不能是任意的。必須受到文本“文心”“靈魂”限定的。《哈姆雷特》只有一個“文心”“核心”,一千個讀者理解哈姆雷特,都必須圍繞這個“文心”“核心”,不能拋棄這個《哈姆雷特》的“文心”“核心”而任意、放任解讀,比如你不能把哈姆雷特解讀成了“林黛玉”。一千個學生有一千個《背影》理解,《背影》也有一個文本“核心”“文心”,這個“核心”“文心”就是“生命的脆弱與短暫”,一千個學生、一萬個學生對於《背影》的理解,都必須圍繞在“生命的脆弱與短暫”這個“文心”“核心”基礎上生髮出來的,脫離這個《背影》的“文心”“核心”來解讀,就如同把英國的男性的“哈姆雷特”理解成了中國的女性的“林黛玉”。如果,您說《背影》的主旨,是“慚愧”,那麼,“慚愧”是建立在朱自清感悟到父親“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基礎上的,意識不到父親“生命的脆弱和短暫”,朱自清是不會那麼快抱愧的。 如果您說《背影》的主旨是“懊悔”,那麼,“懊悔”正是建立在頓悟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基礎上的,意識不到父親“大約大去之期不遠驕”“生命的脆弱和短暫”,朱自清是不會那麼快表達懊悔的。 如果您說《背影》的主旨是“歉疚”,那麼,“歉疚”正是建立在頓悟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基礎上的,意識不到父親“大約大去之期不遠驕”“生命的脆弱和短暫”,朱自清是不會那麼快表達歉疚的。 如果您說《背影》的主旨是“錯位的愛”,即朱自清面對滿身缺陷、毛病的父親,充滿怨憤,愛不起來,但是最終朱自清還是由衷地愛了父親,這就是“錯位的愛”。那麼,如果朱自清意識不到父親“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生命的脆弱和短暫”,也斷然不會勇敢地付出這“錯位的愛”的。

因此,結論就是,教師必須深刻理解並抓住《背影》《老王》《雷雨》的“文心”、“核心”,理解把握《背影》《老王》《雷雨》“文心”,引領學生圍繞《背影》《老王》《雷雨》“文心”,來理解。任何背離《背影》《老王》《雷雨》文本“文心”、“核心”的強調多元,強調尊重學生多元解讀,或流於熱鬧和膚淺,或可能成為災難。

又有人主張,允許每個老師,都有自己解讀,不能定於一尊,應該允許全國不同的教師,對《背影》《老王》《雷雨》有不同的理解。——這個認識也同樣錯誤。道理同上面一樣,多元不是任意的,必須受到文本“文心”“核心”限制的,不能脫離原來文本的“文心”“核心”,隨隨便便、任意多元、隨意“多元”。而很多老師,包括教參,對很多文本“文心”“核心”的解讀、理解、把握,比如對於《背影》《老王》《雷雨》的“文心”“核心”的解讀、理解、把握,都是有極大問題的。多少年來,這些文本的“文心”是被教參、教師、教授、官方,人為弄亂了的,是被官方故意遮蓋著的,是被人為扭曲的,是沒有被“有心人”揭開的。

六,做“有心人”,尋找文本“初心”

我甚至反感不尊重文本“文心”“核心”的任意多元,隨意多元,我們先找到文本的“初心”,再求得多元解讀。我是在殫精竭慮、煞費苦心甚至艱苦卓絕地尋找《背影》《老王》《雷雨》等等一系列文本原來的“文心”“核心”。我想把被扭曲的“文心”複正,我想把被遮蓋的“文心”掀開,我想把弄亂了的“文心”調整。我的《背影》《老王》《雷雨》就是分別找到了這三個文本原初的“文心”“核心”。這也就是,《背影》我煞費苦心用了整整四十天,《老王》我斷斷續續用了兩年,《雷雨》我從自己上高中就開始解讀,一直解讀到今天,你說我解讀《雷雨》多少年?用時間長,沒有什麼可以標榜、炫耀的,時間長並不意味著得出的結論正確,我只是強調解讀要下真功夫。

我解讀出了《背影》的“文心”是“生命的脆弱與短暫”;《老王》的“文心”是那個“運”字,是“命運弄人”;《雷雨》的“文心”是“狹的籠”。當然可以多元解讀、讓學生自由解讀,但須“莫忘文本初心”哪!

並非自我標榜,我的解讀、理解、尋找“文心”“核心”“靈魂”,就如同考古學家的考古,我是基於文獻、基於作者生平、基於文本的。所以,在一定意義上說,並不是不可以批韓的《背影》《老王》《雷雨》,老韓其實歡迎您的心懷學術誠意的批評,但是您批韓《背影》《老王》《雷雨》之前,你首先要在文本解讀方面,下足工夫,您所下的工夫應不低於甚至超越老韓所下的工夫。

這就是我,特別強調“文本解讀價值”,遠遠在“教學價值”之上,“文本解讀價值”,決定了、約制了、統轄了“文本的教學價值”,是“教學價值”的起點、原點、初心,須不忘初心!而不是相反,強調什麼“文本的教學價值”,在“文本的解讀價值”之上。這是錯誤的、膚淺的,“文本解讀價值”還沒有確立,“文心”、“初心”、“核心”還沒有確立的情況下,急於強調教學,可是,“文本解讀”差之毫釐,“教學價值”可能謬以千里也。

滿懷學術誠意的批評、討論,會留名學術史;相反,也會留名學術史,成為學術笑柄。“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今天我就講到這裡,謝謝各位,謝謝大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