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變革中如何塑造 “力出一孔”的組織?

業務諮詢:010-58752828轉817 , 010-58752828轉863

加入粉絲群及雜誌讀者群:後臺留言申請(姓名+公司+職務+聯繫方式), 審核通過後入群

作者:全懷周 華夏基石高級合夥人 人力資源專家

企業外部的多變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是這兩年一直在討論的問題, 的確也是企業的現實處境。 在這種背景下, 在企業轉型突破謀求持續成長的過程中, 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一個迫切問題是:如何讓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一致, 讓所有人的能力和意識聚焦到經營戰略上來?即所謂“力出一孔”的問題。

這裡實際是有兩個“li”, 一個是力量的力, 另一個是利益的利。

先說所謂的力量、能力聚焦的問題, “力出一孔”是華為的一個觀點。 華為做到了這一點, 把價值觀貫徹到員工的行為裡面了, “力出一孔”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從企業經營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如何能夠真正做到讓員工“力出一孔”?筆者認為要把握這麼幾個原則:

第一個, 目標清晰。 我們不談戰略, 就說目標, 首先必須要讓每個員工知道應該做什麼和要達成什麼樣的目標。 這是從企業對員工管理的角度來講的, 目標一定要清晰, 就是要告訴他力往哪使。 第二個, 當告訴了員工力該往哪使時, 同時就應該給員工提供相應的服務和支援, 讓員工能夠有力量做這件事情。 第三個就是前面講到的把員工當成客戶, 從“以客戶為中心”的角度來考慮對員工的支持和促進。

力出一孔和利出一孔, 這兩個“li”之間是分不開的, 必須要結合起來。 所謂的企業員工多元化, 並不影響企業目標的清晰或者多元化, 這兩者之間是不能畫等號的。 員工多元化的需求, 我們可以通過很多手段去滿足, 但是企業目標的多元化, 尤其是在不太清楚的情況下, 並不能使之影響員工的目標。 雖然企業可能不是很清楚方向, 但現在能做什麼事, 要做成什麼樣, 一定要搞清楚, 也一定要跟員工講清楚, 這是“力出一孔”的前提。

彭劍鋒老師以前講過人力資源的四大機制:牽引機制、監督機制、激勵機制和競爭淘汰, 這四大機制實際上是要在產生四種力量:拉力、推力、壓力和約束力。

筆者認為這四種力量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仍然需要, 但在新的時期需要注入新的內涵。 比如牽引力, 在現在這樣的狀態下, 就要轉變過去在傳統職能思維下的以績效考核為牽引, 而應該體現為這三種牽引:第一個是公司價值觀的牽引。 如果你認可我們的文化, 那我們綁定一起向前去, 這是對價值觀的牽引。 第二個是目標的牽引。 第三個是用發展牽引。

從推動力的角度講, 現在更多的是公司提供平臺和資源支援, 而不是僅靠培訓、能力提升來推動。 就是通過平臺提供發展機會和資源支撐來推動員工的價值創造。

當然還要有約束和競爭淘汰, 但從經營的角度來看, 這些可以融合到前面說的“一拉一推”裡面去。 比如約束力量實際上就是目標約束,

目標本身就是一種約束。 當然可能還會有行為約束, 行為約束可以作為價值觀牽引裡面的一項要求來呈現。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強調把員工當作客戶的原因。 無論是“推”還是“拉”, 首先是價值觀的認同。 如果不認同企業的價值觀, 可能雙方就都不會接受走到一起。 然後企業是站在為員工服務、提供支援的角度來推動員工和企業一起朝著目標走。

“以員工為中心, 把員工當客戶”是新時期以經營為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新思路。 就方法而言, 每個企業都可能有自己獨到的解決方案, 但我們強調的是, 當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在面對複雜、不確定的內外部環境時, 要建立一種結構化思維和一種系統化的思維方式。

簡單地說, 就是緊緊地圍繞經營, 圍繞活力與效率的“不變”命題來系統地、結構化的思考解決之道, 應對各種“變化”, 告別過去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地專業化、模組化思維。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連結即可線上下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