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時期美國為何非要幫助中國,並不是出於好心而是另有所圖

二戰時候, 美國曾幫助中國抗戰, 但並不是美國出於好心, 真正讓美國出資幫助中國還是現實利益的驅動。 這是因為當時亞洲是一塊沒有霸主的土地,

英法美等國在亞洲都有殖民地和利益的存在, 而中國是作為一個龐大的市場由這些國家來分享的。 但日本的入侵, 打破了這一平衡, 導致了這些國家利益受到嚴重損失。

而美國恰恰就是把利益看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國家。 舉幾個例子, 因為幾個農業公司的土地損失, 美國可以將古巴封鎖幾十年, 甚至支持武裝顛覆, 還嘗試刺殺古巴領導人幾十次。 還因為在哥倫比亞修建一條運河而遭到當地國家的反對, 美國因此絞盡腦汁分裂哥倫比亞政權, 然後獲取修建權利。 這些例子足以說明, 美國把本國利益看的多麼重要。 所以認為美國真心幫助中國的人還是認清現實吧。

二戰初期, 日本侵略中國東北, 美國看中機會大發戰爭橫財, 它不停的向日本出售急需的各種戰略物資, 甚至當日本全面侵華後也不停手。 正是由於日本侵華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後, 特別是侵入法屬印度支那以後。 美國才意識到自己將遭遇巨大損失, 於是開始搞禁運,

並一再要求日本退出法屬印度支那, 一來減少美國在亞洲市場的損失, 二來避免亞洲出現一個強大的霸主, 跟自己搶奪市場, 改變利益均沾的現實。

由於日本陷入中國長期抗戰中無法自拔, 戰略資源即將耗盡, 不得不開始打東南亞的鬼主意。 無論是從現實出發還是軍隊內部出發,

他們都認為日本不能因為美國的威脅而放棄東南亞。 如果說中國只是美國的市場, 那麼當時的東南亞相當於美國本土, 一旦進攻東南亞, 勢必跟美國撕破嘴臉。 所以本著先下手為強的原則, 日本偷襲了珍珠港, 這之後美日進入全面戰爭狀態。 而這時候的美國自然轉過頭來幫助與日本交戰的中國了。 而實際上, 如果核武器沒有研發出來, 美國是計畫在中國全面反攻日軍後以中國為基地, 向日本本土展開登陸作戰的。 因此, 美國覺得援助中國, 對於取得戰爭的勝利具有良性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