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今日冬至,你都吃了些什麼呢?

今年的冬天似乎來得格外迅疾, 還沒有感覺秋的意味, 冬天就洶湧地來了。

校道旁樹上的葉子一面黃一面落, 還沒來得及黃透, 樹枝就已經突兀了。 看起來十分寥落的樣子。 第一場雪剛剛過去, 空氣裡的寒氣越來越重, 日曆好像還沒翻幾頁, 冬至就這樣悄無聲息的來了。

在這樣寒冷的日子裡, 人就不由自主的開始想念一些溫暖的東西。 插上電發著明亮的紅光的小太陽, 柔軟厚實的被子, 灌滿熱水的包裹著薄布的熱水袋, 滾熱的連湯帶水吃的東西。

那麼, 今日冬至, 你都吃了什麼呢?

@七書

冬至吃餃子!一室友是北方人,

冬至在她們那兒就是個節日, 一定要吃餃子的。 記得上個學期冬至的時候, 室友就特別興奮地拎回來一袋速凍餃子, 然後借了個大鍋煮好和班上的同學分著吃了, 班上好多同學都擠在咱們小小的宿舍裡, 端著個碗, 吃著餃子聽著北方的室友講他們那兒的冬至, 感覺特別溫馨啊, 就好像一大家子圍坐在火爐邊聊天的那種場景。

@玄桑桑

高中冬至的時候和閨蜜們一起在飯店定了餃子, 然後趁著下午下課到晚自習之前的半個小時去吃了兩大盤餃子, 還喝了點啤酒, 因為餃子就酒, 越喝越有, 吃完喝完再趕緊回學校上晚自習, 躲避班主任, 吃了好多口香糖, 現在想想覺得自己那時好作。

@方木

作為一個純正的北方人,

冬至當然得吃餃子啊!剛出鍋的餃子渾身散著熱氣, 在朦朦朧朧的熱氣中, 一個個白嫩可口的餃子乖巧地躺在盤子裡, 用筷子輕輕夾起一個, 送進嘴裡, 一口咬下去, 餃子裡包裹的汁在口中迸濺, 香氣在口中四溢, 整個人頓時輕快了起來, 從上到下, 都沉浸在一口餃子帶來的喜悅中。 于我而言, 胡蘿蔔牛肉餡的餃子簡直就是餃子中的王者, 胡蘿蔔與牛肉好似天生絕配, 它們搭配在一起總是能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就是這樣一口簡簡單單的餃子, 好像一下子就能把所有的寒冷與陰霾驅散。

@屠龍少女

看著一個個圓滾滾白糯糯的湯圓在冒著霧氣的開水裡翻滾, 思緒會情不自禁隨著它飄出窗外。 想到了遠方的父母, 它們此刻或許也在廚房裡專心地煮著湯圓, 或許也會想到正在思念著他們的我。 恍惚間, 湯圓已經煮好了。 用漏勺把它一個個的盛出來, 放進還呼呼冒氣的姜汁紅糖水裡, 用勺子舀起一個, 就著紅糖姜汁水一起, 輕輕一咬, 軟糯的湯圓被咬破,

裡面的芝麻花生餡兒流入口中, 香甜滿口。 這才是最溫暖, 最有味道的冬至啊。

@遇見更美

舊時上海, 有詩雲:“家家搗米做湯圓, 知是明朝冬至天。 ”上海人習慣在冬至這一天吃湯圓。 用糯米粉做成麵團, 裡麵包上各種餡料, 做好的湯圓用來祭祖以及互贈親朋。 在上海生活了幾十年, 這個習慣一直沒有變。

@clean 座標四川

作為土生土長的四川人, 不管是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都吃一頓火鍋, 一頓不行, 那還有串串、冒菜、幹鍋、烤魚......

@紅薯皮兒 座標南京

不吃餃子也不吃湯圓, 要喝老母雞湯還有吃豆腐。 後來發現其他地方好像都不這麼吃…...大冬天,煮一鍋黃澄澄的老母雞湯,配上樸素的豆腐,就是溫暖的家的味道啊!可惜在外上學,兩年冬至都沒吃到了。

@Bear 座標廣東

潮汕人,我們在冬至這天吃一種叫"膠羅錢"的東西,就是一種黏黏的食物,應該是糯米漿蒸的吧,外面裹上黑芝麻、糖粉和碎花生,口感有點像糯米糍。

小時候我媽跟我說,吃了“膠羅錢”就是長了一歲了,本來很喜歡吃的,我聽了之後就不敢吃太多了,因為我以為吃一顆就長一歲。還有一種叫“尖米圓”的東西,軟軟糯糯但是很有嚼勁!

@梁先生 座標福州

福州這邊吃一種獨特的糍粑。

軟糯香甜,蘸花生碎同吃,更添香脆可口。

每逢冬至就想起它,人在東北,望著窗外大雪,更平添睹物思鄉之情。

下為本地冬至謠一首:

搓細呀齊搓搓,

依妹呀疼依哥,

依哥討老馬呀,

依弟單身哥。

搓細齊搓搓,

依媽疼依哥,

依哥討依嫂,

依弟單身哥。

依嫂帶身喜,

罷奶齊歡喜,

聶囝加流腳桶下,

依哥此刻做郎罷

@古鎮源 座標雲南

純正雲南人,這邊的習俗的冬至節烤糍粑吃。這種糍粑是用糯米粉製成的塊狀,烤熟以後在上面塗上蜂蜜或者辣醬。每當冬天,忙了一整年的雲南人總是會坐在一盆火旁,享受著火帶來的溫暖。同時, 美食也在此誕生。

淳樸的雲南人把秋天收穫的糯米磨成面,然後做成餅裝的生糍粑。當晚上火盆裡發出亮光時,人們就把糍粑放在火上烘烤。糯米面隨著烘熟而膨脹,裡面尚存的水蒸氣衝破糍粑的表皮,發出輕輕的“嘭”的一聲。在糍粑上塗上一些稍許凝固的蜂蜜,蜂蜜因糍粑的熱而融化。冬天的甜,便滋潤著味蕾。

@阿瑩 座標廣西

在我們那,冬至日的飯桌上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醋血鴨。

記得每個冬至日,家裡的醋血鴨都是爸爸的王牌之作,爸爸的醋血做的恰到好處,酸咸適宜,稠度適中。當鴨肉與醋血混合在一起,鴨肉的勁道碰上醋血的醇厚,酸酸甜甜的口感在唇齒間流連,辣椒的火熱讓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冬至陰沉的天氣都在這一刻被驅趕了。

其實,無論在冬至這一天吃什麼,這些食物裡都承載著我們這一年裡許許多多的感情,重要的是,在這一刻我們能與自己所愛的人在一起。寒暄一壺茶,席間萬壺酒。正是可長歌,可醉飲,惟不可離去也。冬至日,圍爐話新年。

往期精彩

中國大學生線上

主編:盛楠

圖文編輯: 潘紫瑩 張遠(臨沂大學)

責任編輯:張遠(臨沂大學)劉小琪(北海藝術設計學院)

值班編輯:譚茹華(齊齊哈爾大學)

你的點贊↓↓就是對小中最大的鼓勵!

後來發現其他地方好像都不這麼吃…...大冬天,煮一鍋黃澄澄的老母雞湯,配上樸素的豆腐,就是溫暖的家的味道啊!可惜在外上學,兩年冬至都沒吃到了。

@Bear 座標廣東

潮汕人,我們在冬至這天吃一種叫"膠羅錢"的東西,就是一種黏黏的食物,應該是糯米漿蒸的吧,外面裹上黑芝麻、糖粉和碎花生,口感有點像糯米糍。

小時候我媽跟我說,吃了“膠羅錢”就是長了一歲了,本來很喜歡吃的,我聽了之後就不敢吃太多了,因為我以為吃一顆就長一歲。還有一種叫“尖米圓”的東西,軟軟糯糯但是很有嚼勁!

@梁先生 座標福州

福州這邊吃一種獨特的糍粑。

軟糯香甜,蘸花生碎同吃,更添香脆可口。

每逢冬至就想起它,人在東北,望著窗外大雪,更平添睹物思鄉之情。

下為本地冬至謠一首:

搓細呀齊搓搓,

依妹呀疼依哥,

依哥討老馬呀,

依弟單身哥。

搓細齊搓搓,

依媽疼依哥,

依哥討依嫂,

依弟單身哥。

依嫂帶身喜,

罷奶齊歡喜,

聶囝加流腳桶下,

依哥此刻做郎罷

@古鎮源 座標雲南

純正雲南人,這邊的習俗的冬至節烤糍粑吃。這種糍粑是用糯米粉製成的塊狀,烤熟以後在上面塗上蜂蜜或者辣醬。每當冬天,忙了一整年的雲南人總是會坐在一盆火旁,享受著火帶來的溫暖。同時, 美食也在此誕生。

淳樸的雲南人把秋天收穫的糯米磨成面,然後做成餅裝的生糍粑。當晚上火盆裡發出亮光時,人們就把糍粑放在火上烘烤。糯米面隨著烘熟而膨脹,裡面尚存的水蒸氣衝破糍粑的表皮,發出輕輕的“嘭”的一聲。在糍粑上塗上一些稍許凝固的蜂蜜,蜂蜜因糍粑的熱而融化。冬天的甜,便滋潤著味蕾。

@阿瑩 座標廣西

在我們那,冬至日的飯桌上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醋血鴨。

記得每個冬至日,家裡的醋血鴨都是爸爸的王牌之作,爸爸的醋血做的恰到好處,酸咸適宜,稠度適中。當鴨肉與醋血混合在一起,鴨肉的勁道碰上醋血的醇厚,酸酸甜甜的口感在唇齒間流連,辣椒的火熱讓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冬至陰沉的天氣都在這一刻被驅趕了。

其實,無論在冬至這一天吃什麼,這些食物裡都承載著我們這一年裡許許多多的感情,重要的是,在這一刻我們能與自己所愛的人在一起。寒暄一壺茶,席間萬壺酒。正是可長歌,可醉飲,惟不可離去也。冬至日,圍爐話新年。

往期精彩

中國大學生線上

主編:盛楠

圖文編輯: 潘紫瑩 張遠(臨沂大學)

責任編輯:張遠(臨沂大學)劉小琪(北海藝術設計學院)

值班編輯:譚茹華(齊齊哈爾大學)

你的點贊↓↓就是對小中最大的鼓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