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從轉子到創馳藍天,馬自達引領了燃油發動機技術的走向

麻辣車事原創稿件歡迎分享, 轉載請注明出處。

在今年年底的洛杉磯車展上, 馬自達展示了其品牌下的最新產品, 既有之前在東京車展上亮相過的概念車型,

也有全新量產車, 其中的全新馬自達6(也就是阿特茲), 可以說是備受關注。

▲概念車

一直以來, 馬自達6都是馬自達轎車家族中的旗艦款。 在2012年全面改款後, 馬6也迎來了自己的第三個版本, 新車基於以馬自達“魂動”設計理念,

突出高端細節以及工程概念而來。

不難看出, 設計團隊勵志提高新一代車型在內外兩部分的品質, 這一代的馬6外觀看上去更加成熟優雅, 內飾同樣也高檔了不少。 它採用了日本森木以及其他獨特的裝飾元素, 整車彰顯出更加獨特/豪華/美觀/高貴的馬自達品牌調性。

而這一代新車除了造型驚豔以外, 還有一大亮點就在於其動力總成。 這台車搭載了2.5L創馳藍天發動機的新車上, 增加了可變氣缸技術, 能夠提供更高的燃油效率。

特別多提一下, 本屆洛杉磯車展上, 馬自達還展出了CX-9上的2.5T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 這台發動機扭矩甚至與V8發動機不相上下, 實在是讓人驚歎。

話說回來, 這裡一定有人問了, 新一代馬自達6的這個可變氣缸技術到底有什麼好值得驕傲的?它的特點到底是什麼?

毋庸置疑, 發動機是一台車最重要的核心部分。

各大廠家紛紛發動機的研發上狠下功夫, 無論是對各項新技術的投入, 還是對發動機本身材料的改變, 都是為了讓發動機在最少能耗的狀態下釋放出最大動能, 這是發動機亙古不變的話題, 甚至在新能源車上也是如此。

馬自達作為一個技術偏執狂, 在發動機研發上有著自己的一套理解。 從曾經的萬轉轉子發動機, 到如今的創馳藍天, 這些技術不僅代表著馬自達的工業技術水準, 也反應出了發動機技術發展的走向。

早年間,為了讓大排量車型在日常駕駛中能運轉出更合理的工況,在不需要那麼大功率輸出環境的時候,通過控制系統來關閉一部分氣缸,來實現更低的燃油消耗。像克萊斯勒HEMI發動機、本田3.5L的i-VTEC都是例子。要知道,無論是V6、V8還是V12,都是大排量車型慣用的發動機佈局。

如何最大限度降低油耗,早已經成為了每一款傳統燃油發動機車型所要面對的棘手問題。而實際上,可變氣缸技術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發動機技術,只不過以往這個技術在大排量車型上出現的頻率更高。

所以這樣來看,從十二缸到四缸機,可以毫不避諱的說,馬自達將氣缸技術運用到了極致,把傳統燃油車的省油省出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雖然最早將可變氣缸運用到小排量發動機上的,是大眾EA211,但是由於油品/成本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這個發動機技術在引入到國內後已經被“閹割”。

順應時代的趨勢,全新馬自達6一方面運用可變氣缸技術減少油耗,另一方面又有著加速度向量控制系統加持,使它能夠控制在轉彎時候的扭矩輸出,很好的提升操控性和穩定性,同時又有著不錯的油耗表現。這樣來看,它的確是一款非常值得期待的新車。

早年間,為了讓大排量車型在日常駕駛中能運轉出更合理的工況,在不需要那麼大功率輸出環境的時候,通過控制系統來關閉一部分氣缸,來實現更低的燃油消耗。像克萊斯勒HEMI發動機、本田3.5L的i-VTEC都是例子。要知道,無論是V6、V8還是V12,都是大排量車型慣用的發動機佈局。

如何最大限度降低油耗,早已經成為了每一款傳統燃油發動機車型所要面對的棘手問題。而實際上,可變氣缸技術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發動機技術,只不過以往這個技術在大排量車型上出現的頻率更高。

所以這樣來看,從十二缸到四缸機,可以毫不避諱的說,馬自達將氣缸技術運用到了極致,把傳統燃油車的省油省出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雖然最早將可變氣缸運用到小排量發動機上的,是大眾EA211,但是由於油品/成本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這個發動機技術在引入到國內後已經被“閹割”。

順應時代的趨勢,全新馬自達6一方面運用可變氣缸技術減少油耗,另一方面又有著加速度向量控制系統加持,使它能夠控制在轉彎時候的扭矩輸出,很好的提升操控性和穩定性,同時又有著不錯的油耗表現。這樣來看,它的確是一款非常值得期待的新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