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愛車的男孩看過來—《凱迪和一場很大的雪》導讀

【經典繪本導讀】系列-第174號

愛車的男孩看過來—《凱迪和一場很大的雪》導讀

閱讀推廣人 石頭

尊敬的讀者朋友, 您看到的是一個深度解讀的經典繪本公眾號, 每週都有2~3篇文章分享, 完全是免費訂閱。 本導讀的宗旨是為親子閱讀而努力、為父母深度掌握繪本精髓而奉獻。 請放心關注, 並期盼您的回饋!

一、內容簡介

《凱迪和一場很大的雪》的主人翁就是凱迪, 它是一台漂亮的履帶式拖拉機, 55馬力, 既能推土又能鏟雪, 越是有難度的任務她越喜歡。 有一天下了很厚很厚的大雪, 別的鏟雪車都走不動了, 城市的路全被雪封住,

除了凱迪, 一切人、一切事情都停了下來。 慢慢地、穩穩地, 凱迪犁著雪前進, 一路上幫助員警出來保護城市, 郵遞員把信送出去等等。 多虧了能幹的鏟雪車凱迪, 城市的所有道路恢復暢通, 生活又照常進行了。

二、繪本信息

書名:凱迪和一場很大的雪

文圖:維吉尼亞·李·伯頓

譯者:劉宇清

出版社:21世紀版

適讀年齡:2-6歲

出版日期:2008-11-1

三、繪本導讀

【封面】

解析:封面介紹、

這本書和《小房子》的風格頗為類似, 中間是主要畫面, 四周用小圖畫來展示相關知識, 但是比前者更多了一些熱鬧, 多了一些開心。 封面展示的就是中心凱迪的氣力和四周大雪的氣旋和幾近覆蓋的電線杆。

很多繪本並不依靠精美的外觀贏得孩子的喜愛, 如何引導孩子走入這個故事, 是家長們需要小小努力一下的事兒。 如果你的孩子對車充滿興趣, 如果他喜歡英雄, 如果對雪天情有獨鍾, 發現到孩子的喜好, 就能輕而易舉的開始我們的故事啦!

【環襯】

解析:

開篇就是凱迪在風雪交加中鏟雪的場景, 孤軍作戰的凱迪像置身於飛雪的海洋中, 但就是那一抹紅特別顯眼, 這是怎樣的一種局面實在讓人擔心不已。

這預示將是一場艱難的傲鬥, 其它鏟雪工具雪藏了, 這足以說明凱迪的獨特的位置和力量。

【扉頁】

解析:

有一天, 下了很厚很厚的大雪, 別的鏟雪車都走不動了, 城市的路全被雪封住, 除了凱迪, 一切人、一切事情都停了下來。 慢慢地、穩穩地, 凱迪犁著雪前進, 一路上幫助員警出來保護城市, 郵遞員把信送出去等等。 這樣的場景其實衍生於生活。

一輛名叫凱迪的拖拉機服務城市的故事, 個人英雄主義初級版,

男孩子的最愛。

【起始】

解析:

中間是《小房子》中的小房子, 那是一個世外桃源, 可惜在城市化進程中, 被孤立、被擠佔、被破壞, 最後只剩一幢孤獨的小房子矗立在那。 看那同是自家的馬匹也驚恐地逃出了最後的家園。 來了火車、汽車佔據了之前的空間, 像凱迪一樣的鏟車無情地摧毀著美好的家園。

回過頭看,向前的腳步勢不可擋。小房子再好,綠色家園再美好也將成為過去。留戀那美好的記憶吧!

我不知道是否貼近作者意圖。

【第1畫面】

原文:凱迪是一台漂亮的紅色履帶式拖拉機,她個頭很大,強壯有力,可以做許多事情。

解析:

翻開第一頁,畫面中間是一台叫凱迪的拖拉機,在主圖四周有一圈小圖,解讀凱迪的各種功能和配件,比如凱迪有55匹馬力,就畫了11組馬,每組是五匹馬,也可以說拖拉機的力量最大有55匹馬的合力。這個小細節有趣地解讀了馬力這個令孩子和大人費解的詞。

【連結】:1765年,英國人瓦特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從此,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蒸汽機的實際應用,最早是在煤礦上開始的。一家煤礦礦主,想用蒸汽機來代替馬匹提水,就向瓦特定購了一台蒸汔機。瓦特為了設計製造這樣的"機械馬",便測量了一匹健壯的馬的功率,結果是這匹馬能把70kg重的水用1m/s的速度向上拉起來,也就是說這匹馬的功率是70kg.m/s,瓦特根據這個功率製造出功率為75kgm/s的蒸汽機,並把這種蒸汽機的功率稱作一"馬力"。這就是"馬力"名稱的由來。"馬力"的來源雖然是對照馬的工作能力來決定的,但是馬的能力各有不同,普通的馬,一般說來只有0.4至0.6馬力。

凱迪這般厲害得益於她的柴油發動機(勁大)、5段變速前進擋(行進快)、2段變速倒車檔(倒車快)和原地旋轉(靈活)。這樣她的功能就多種多樣了,根據城鄉不同的場合採用不同的履帶,這樣既可以用來推土又可以用做雪犁。

畫面唯美有新意,特別是鏟車用別具一格的方式來展示它的性能,很貼切孩子的認知能力。

【第2畫面】

原文:裝上推土鏟她能將土推走。裝上雪犁她就能把雪鏟走。

解析:

故事說的是一輛名為凱迪的紅色鏟雪車,她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不畏嚴寒不怕苦累,在寒冬臘月裡快樂的幫大家掃雪、運送貨物,扶危解困等一連串故事。不知道外國人為什麼會說鏟雪機是她,在我眼裡強壯如凱迪這種類型的車應該是男性的。

給一台拖拉機起了如此貼近生活的名字,是女孩子一眼也能喜歡上本書的理由之一。

“凱迪”的作者維吉尼亞·李·伯頓是女性,她的作品主角不乏挖土機、小火車頭等鐵傢伙,但增添了不少女性元素。凱迪也是位女士,她漂亮,穿著紅色的衣服,瞪著萌萌的大眼睛。

中間的凱迪更像是一個展品,四周16個狀態各異的小圖就是她的工作狀態了。土為黃,雪為白,紅色凱迪格外醒目,一連串的動作讓孩子們思路不斷。孩子們一定會發現每台車不同的動作,這可是他們的強項,特別是那些愛車的男孩子們。

繪本《凱迪和一場很大的雪》創作於1943年,從故事到畫風都充滿了濃濃的舊日情懷。

【第3畫面】

原文:凱迪在吉波利斯市公路局工作。公路局夏天修路,冬天鏟雪,保持道路暢通,讓車子可以順利地進出和環繞城市。

解析:

作者凱迪克金獎作品《小房子》被賦予了人的特徵和情感,被擬人化了,它會好奇,會孤獨,也會恐懼和快樂,這都是孩子們能識別的情感。

同樣作者也把凱迪(拖拉機)擬人化,這不凱迪在吉波利斯市公路局工作,她的指責就是夏天修路,冬天鏟雪。中間是公路局辦公、車庫和維修場所,你看凱迪雄赳赳地從車庫開出來,還有一家人在後面觀看呢。一輛綠色小卡車,人在車下躺在地上正在檢修車輛,派車隊伍的正在等候加油。

畫面四周介紹的可是公路局的各種車輛:開車就有幾種、壓縮機車、燃氣壓路車、攪拌車、載雪車、鏟雪車、碎石機和可擕式水泵等,可能孩子不一定知道他們的用途,可簡單地做一些介紹。當然還有路標和施工標識,給孩子們又上了一堂科目一的考試啊!但只是顏色都是黃色就不符了,給孩子們指出來,也可以帶孩子一起在行車中實戰啊。

不過這本書確實很耐看,常看常新,每次都有不同的發現,不說具有特色的線條,圓圈的繪畫,已經讓人耳目一新,單看內容涉及男孩喜歡的所有要素,從各種各樣的車,車配的工具,從地圖到軌道,涵蓋從地理到科學,生活常識等等方方面面的知識。

【第4畫面】

解析:

中間被黃色包圍的是全市疆域的俯瞰立體圖,由於尺寸小不得不在關鍵的位置上做了數位的標記,四周則是這些關鍵位置的放大圖。當讓還有指南針和位於框圖黃色背景下的公路局的實景微縮圖。這把鑰匙是一座城市的鑰匙,這說明公路局就是掌管這把鑰匙的機構?還是凱迪是這座城市的鑰匙?

這張地圖和數字一定能激起孩子們的興趣,在地圖標示的數字上找建築物,這可是一個絕妙的主意。雖然這個創意不在新穎,但在繪本裡出現確實少見的,也正好迎合孩子找找找的特點。對那一圈圈的地圖路線反復咀嚼,我這才明白了凱迪克金獎作者的意義!

這本書的圖好厲害,先是介紹拖拉機的各種功能,中間是平時的拖拉機,周圍一圈全是換上各種不同裝備的拖拉機小圖,再然後是全鎮的地圖,後續還能根據故事裡需要鏟雪的方位一遍一遍對照地圖翻回來看,最後是鏟過的全鎮地圖。其實題材不是非常感興趣,也被用心程度驚倒了。

【第5畫面】

原文:整個夏天,凱迪帶著她的推土鏟在城市的各條道路上工作。她喜歡工作。越費力越有難度的任務她越喜歡。有一回,蒸汽壓路機掉進池塘,凱迪把他拉了出去。公路局的人很為他感到驕傲,常常說:“什麼也難不到她!”

解析:

左圖是一修路的場景,來來往往的車輛穿梭在S形的場地中,最上邊建築應該是混凝土建工廠,這些車輛都在這出出入入。作業區域危險因素很多,許多人在關鍵地段搖旗呐喊、發號施令。只有凱迪在攻堅的地段默默無聞地工作著。也不是,繞行指示牌上的小鳥在欣賞著她。前方施工告知太有意思了,一盞60年代的油燈放在地上,真有懷舊情結啊!

右邊一台壓路機陷入池塘,這可難不倒凱迪,英雄用武之地嗎!倒是兩邊喊號的人更賣力。

凱迪既能推土又能鏟雪還能救援,越是有難度的任務她越喜歡。相信英雄情節是這個3歲左右年齡段特有的感觸,一些平凡,樸實,不誇張,不自滿的實力派格外受到孩子們的追捧。

【第6畫面】

原文:冬天來了,人們給許多大卡車裝上雪犁。但是強壯有力的凱迪只能留在家裡。因為雪還不夠大,用不著她。

解析:

前邊修路只是一個引子而已,後邊的鏟雪才更符合主題,也更能展示出凱迪的第一無二來。雪還不夠大,凱迪被雪藏在家。其它鏟車在大大小小的山丘間忙碌著。

這也的重點是一個鋪墊和當地人民體驗雪地遊玩的快樂。雪橇、劃犁、堆雪人和打雪仗這可是我們小時的最愛啊!

我個人很喜歡李伯頓的這種風格,細膩而又有點萌萌的,辨識度也很強。相比《小房子》,凱迪更有人物情節性。于媽媽來說是收藏,于孩子來說是歡樂。

就是它的畫面裝飾性極強,而且絕少直線,常常是一個橢圓套著一個橢圓,就像她的《小房子》一樣,比如前邊幾頁,一個個橢圓形的丘陵連綿不斷,連道路、雲彩、柵欄,甚至連樹梢都是橢圓形的,躍動著一種柔和而又抒情的舞蹈感覺。這或許與維吉尼亞·李·伯頓曾經是一位舞者不無關係吧!

【第7畫面】

原文:一天,大清早開始飄起了毛毛雨,慢慢變成小雨,下著下著變成了雪。到中午的時候雪有四寸厚了。公路局的人開出了鏟雪卡車。到下午時雪有十寸厚了,還在不停地下。“看來是場大雪啊!”公路局的人說。這回,他們派出了凱迪。

解析:

雪和雨從早下到中午,雪已經有四寸厚了,這可是英尺啊!一英寸=2.54釐米,折算為就是超過了10釐米,已經超過腳面了。雪量並不大,公路局派出了對路鏟車清理積雪。

左右兩個畫面的雪花密集程度和大小對比,下午雪厚已經達到十寸,即25.4釐米。快要末過小腿了。這時,其它車輛刀槍入庫,非凱迪莫屬了。到了展示凱迪肌肉的時候了,我想孩子們定會卷胳膊開始助力了。

【第8畫面】

原文:暴風吹旋著,雪越積越厚。一尺……兩尺……三尺……五尺……雪堆到一樓的窗戶了……雪堆到二樓的窗戶了……終於,雪停了。

鏟雪卡車一輛接一輛地不能動了……

路被封住了……

車子沒法開了……

學校、商店和工廠都關門了……

火車站和飛機場被雪覆蓋……

郵件送不出去……

員警不能出來保護城市……

電話線和電線斷了……

總水管裂了……

醫生沒辦法把病人送去醫院……

消防隊也無計可施……

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停了下來……

除了……

解析:

原來凱迪作為公路局的光榮一員,既能推土又能鏟雪,越是有難度的任務它越喜歡。有一天下了很厚很厚的大雪,別的鏟雪車都走不動了,城市的路全被雪封住,除了凱迪,一切人、一切事情都停了下來。

這頁沒有中心大圖,文字佔據了空間。這是文字的強項,把積雪的厚度用漸進的文字筆觸刻畫出來,把積雪對城市造成的困難描述的淋漓盡致。因為文字的動態的,而圖畫只是具像。當然只有文字才能勝任此大任了。

但四周的圖畫,作者也非常巧妙的用一根電線杆在不同時段下的積雪厚度來展示大雪造成的災難。從左圖到右圖,從左上角到右上角,通過一根電線杆,22個不同時段的寫實,最後,電線杆已經不見了。

維吉尼亞·李·伯頓的圖畫書的構成實在是多重的、立體的、極為精緻的。故事雖長,能看出作者的用心,一年四季,就像人的一生。

【第9畫面】

原文:凱迪。吉波利斯市被一條厚毛毯蓋住了。

解析:

一個大跨頁,只有凱迪出現在右上角一個小小的位置上,面對白皚皚的積雪,這種壓迫的陣勢已經有了。

凱迪從遠處一路鏟過來,這是起點也是無奈之計。

文字描述整個吉波利斯市被一條厚毛毯蓋住了。簡要的一句話,卻困難大如天。這也給英雄的凱迪面前橫亙著一個巨大的困難啊!這也是英雄畢現的時候!

從這也開始,四周邊框採用飛旋的造型,是雪景的再現還是鉤心的刀把呢!

【第10畫面】

原文:慢慢地、穩穩地,凱迪奮力為城市犁出一條路來。“勞駕!”警察局長喊道。“請協助我們出去保護城市。”“沒問題,”凱迪說,“跟我來。”

解析:

對照地圖看出,凱迪從公路局出發,繞過最近的市政廳,一路向東指向警察局。看一路的樹木和電線杆都埋入過半,深深地雪道也能看出。凱迪哢嚓、哢嚓費力地一步一步前行。

雪後的治安是突出的問題,凱迪像英雄般的氣概沖在前面。

《凱迪和一場很大的雪》從大人的角度來講,真的看不出有什麼好來,沒有任何的故事情節,畫面上就一輛拖拉機嘟嘟嘟、嘟嘟嘟的出來鏟雪。但是從孩子的角度來講,這卻有著不一樣的意義,雖然畫面上都是簡單的鏟雪畫面,但是孩子卻會吧自己想像成那輛英雄勇敢的拖拉機,在全城交通癱瘓的情況下,唯有他自己能自由行動,真認真真的幫助大家恢復交通,恢復治安,也得到了人們的尊敬。這是件多麼美妙的事情啊,聽了這個故事的孩子,自然也就會喜歡上凱迪。這或許就是他獲得美國兒童繪本最高獎項凱迪克大獎的原因吧。

【第11畫面】

原文:凱迪在市中心開出了一條路。“幫個忙!”郵局局長喊道。“請幫助我們把信送出去。”“沒問題,跟我來。”

解析:

凱迪沿著警察局-初中-圖書館-高中-教堂-住宅區-中心區,一路開進到郵局旁,已經形成了一條主幹道。對著地圖就一目了然了。資訊是命脈,把雪災的境況送出去,讓大家來救災是當務之急。這本繪本出版於1943年,通訊還是書信為主呢!

一路鏟來,煙囪已經泛起嫋嫋炊煙,生活的動態已經顯現。慢慢地、穩穩地,凱迪犁著雪前進,一路上幫助員警出來保護城市,郵遞員把信送出去等等。多虧了能幹的鏟雪車凱迪,城市的道路恢復了暢通,生活又照常進行了。

李.伯頓的書雖少,但是所見到的本本是精華,除了大家熟知的《小房子》獲得凱獎外,這本《凱迪》充滿了樂趣,書內隱含了許多知識。

【第12畫面】

原文:凱迪一直把路開到了火車站。“幫幫忙!幫幫忙!”電話公司和電力公司的人喊道。“城東有電線杆倒了。”“跟我來。”

解析:

凱迪在大雪中開路的路線,在前面介紹的吉波利斯市的地圖中可以找到。凱迪每到一處,後面開通的道路上就會開出相應的車,在以後的圖中也都有體現,對照每一頁裡出現的建築和車,可以讓小朋友們學習方位判斷和鍛煉邏輯思維。這就是大師精品,小朋友們可以帶回家細細體味喲。

【第13畫面】

原文:凱迪把路開到了城市的東邊。“請幫個忙!”水廠廠長喊道,“域北總水管破裂了!”“跟我來!”凱迪說.

解析:

這本書,涉及到地理、科學和生活常識等等方面。比如,講到凱迪走到水廠後,廠長告訴她“城北總水管道裂了”求救時,我們從地圖上看到城北畫著一個水塔。在告訴孩子總水管裂了,自來水都漏掉了,城市就沒有供水了,人們口渴了就沒有水喝,餓了就沒有水來做飯吃。讓孩子完全進入到書裡的情景中。

每到一處,面對求助者,凱迪都有求必應。這本書最大的好處是教會了小朋友“什麼是助人為樂”和“什麼是樂於奉獻”等美德。

【第14畫面】

原文:她把路開到城市的北邊。“救命!情況緊急!”醫生喊道。“請幫我把這病人送到城西的醫院。”“沒問題,跟我來。”

解析:

畫風是很簡單的,粗看起來甚至簡陋,不過卻非常嚴謹和耐看。每一頁,每一筆,都是有意義的。除了故事本身,找每一頁中的車,對照每一頁裡出現的建築,也是一個極大的樂趣。

【第15畫面】

原文:凱迪把路開到了醫院。“十萬火急!十萬火急!”消防隊長喊道。“城南有三個火警!離這兒很遠!”“跟我來。”

解析:

對於家裡有個卡車迷的孩子來說,這本書簡直讓他們要抱著睡覺了。既能讓他看到各種各樣工作中的工程車,還能讓他見識到卡車工作的內容。當然對於稍大一點的孩子,這本書如同一個迷宮一般,總能激起他們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孩子們喜歡才是檢驗這本書值不值得買的一個最值得參考的標準。

【第16畫面】

原文:凱迪把路開到城市南邊著火的地方。凱迪把路開到城市南邊著火的地方.回來的路上一架飛機打信號求助,是機場被雪封住了,凱迪感到有點累了,但她不會停下來的……這不是凱迪的作風。

解析:

著火點在城南,在地圖上找一找。濃煙滾滾,人倉皇出逃,在泰迪開路下,救火車已經來到著火點開始施救,從遠處劃著雪橇趕來的人也加入救火的行列。而凱迪沒有停頓,雖然很累,但在飛機趕來求援後一刻不停趕赴機場。

畫面中部的指南針告訴孩子如何識別,長針指向南,就是當前的位置。

【第17畫面】

原文:她趕去機場把跑道清理出來,飛機可以安全降落了,把那些不能動的鏟雪車一輛一輛救出來後,她開始往回走。消防隊撲滅了火。醫生搶救了病人。水管工人修好了水管。電和電話接通了。郵件送出去了。員警可以保護城市了。這一切都多虧了凱迪……

解析:

左側飛機跑道已經清理出來,飛機可以降落了。

這個曲線式路線,凱迪開路救助出來的單位已經可以運轉了,當然也包括自家鏟雪車的救助。城市一切都恢復了正常運轉,這多虧凱迪的無私的援助。

看著凱迪這個孤膽英雄一點一點開路,孩子會不斷發出開心的大笑。還格外鍾情凱迪開出的路線,曲折纏繞如迷宮,也是孩子的最愛。據說作者創作時會把作品反復讀給孩子聽,然後根據孩子的反應修改。

【第18畫面】

解析:

凱迪在下大雪時努力清除封住了城鎮的積雪,使城鎮生活恢復正常的畫面,是全書的高潮。這幅畫,整個畫面是城市的全景圖。在圖中間位置,出現紅色的凱迪的一個勞動場面。在這幅畫裡,你可以看到被雪封住的城鎮的全貌,可以仔細揣摩鎮上人們的生活,你還可以猜想凱迪將要往哪兒開,能高高興興地看半天。

我覺得這本書還可以歸類到“地圖書”一類,因為,在凱迪的工作中,她所行進的路線可以讓孩子好好地觀察吉波利斯市的地圖,學習方位判斷和鍛煉邏輯思維,根據每一幅圖的行進過程畫出一條路線,跟前面的地圖對比可以發現哪裡是飛機場,哪裡是那座著火的房子,最有意思的是,可以看看我們畫的路線是否和它一致,從而用來驗證我們的判斷是否正確,原來在城南的綠色小房子上有一縷滅火後的輕煙正在飄起,更有趣的是,小火車這麼一半天怎麼還沒挪窩呢?

不過孩子肯定越讀越有味,越讀越興奮,對凱迪的強大豔羨不已。

【第19畫面】

原文:凱迪把周邊小路的雪也清理乾淨,讓所有的道路暢通,車子可以順利地進出和環繞城市。全部工作都完成了,凱迪愉快地回到公路局。直到這時,她才打算停下來好好休息。

解析:

一場厚達二層樓的雪讓整個城市癱瘓,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停了下來,除了凱迪。凱迪奮力犁出一條路來,在一片白茫茫中,路在凱迪腳下延伸,連接起了警察局、火車站、電力公 司、水廠、醫院……城市在雪災中慢慢復蘇。

凱迪凱旋而歸,其它車輛都入庫休息,迎接她的是歡迎的人群和身邊哢嚓、哢嚓厚重的節奏。看見公路局二樓辦公的同伴和她打著招呼了嗎?他們在說著什麼?怎麼房子變矮了,二樓變成了一樓?

她累了,工作了一天也該休整了,但最後還是在自家跟前鏟出一條路。

【後環】

解析:

前後環襯相同,看完整個故事,再看環襯,一種英雄主義的氣概和形象突兀出來。風雪旋渦中的凱迪孤軍奮戰,讓人無不欽佩。

現實中缺乏這種英雄的精神風貌,和平年代更是英雄的第二戰場,而且每人都有可能成為英雄,這是時代永不褪色的標誌。

【封底】

解析:

封底是凱迪鏟雪作業中的背影,履帶留下清晰的印跡是她更不可抹的見證,排向空中的廢氣雲團是她鼓足了力氣展示英雄的氣概,雪像飛花一樣被清除凱迪無往而不勝。

《凱迪和一場很大的雪》是一個非常平淡的繪本,但是,繪本通過對一場大雪,一台履帶式拖拉機的日常小故事,讓孩子們在這個故事中,感受到自己生活的意義和價值,讓孩子們知道貢獻和努力的價值。

這本書告訴我們不管幹什麼要學會堅強、堅毅,還告訴我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學會去面對。

英雄不問出處,但世人多習慣英雄是男人。注重平權的西方文化越來越注重女英雄的塑造,從電影《星際穿越》中拯救地球的天體物理學家,到繪本《紙袋公主》中從噴火龍嘴裡救出無能王子的英雄公主。除了公主夢,女孩子也會有英雄夢,漂亮的凱迪也可以很強大,更重要的是,來自內心的自信可以帶給她自足豐盈的世界。

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話送給一些看似平常卻不平凡的人最適合不過。如同《凱迪和一場很大的雪》,一本外觀上看似很不起眼的兒童繪本,故事內容卻讓人大吃一驚。一個看似很普通的拖拉機,如何依靠自己的堅持完成最後的使命呢?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快來看看小拖拉機的故事吧。

四、作者資訊

維吉尼亞·李·伯頓(Virginia Lee Burton),1909年生於美國麻塞諸塞州,她的父親是麻省理工學院首位教務長,母親則是一位英國詩人兼音樂家。

維吉尼亞·李·伯頓小的時候,每逢生日和耶誕節,父親送給她的禮物不是玩具,而是許多精美的繪本,也常給她讀繪本。因此,她對繪本始終保持著極大的興趣。

維吉尼亞·李·伯頓的主要作品有《乘火車去》(1935)、《逃跑的小火車頭》(1937)、《邁克·馬力幹和他的蒸汽鏟車》(1939)、《加里可,一匹奇跡馬》(1941)、獲得1943年凱迪克金獎的《小房子》(1942)、《凱迪和一場很大的雪》(1943)、獲得1948年凱迪克銀獎的《羅賓·胡德之歌》(1948)以及被讚譽為是她的藝術與人生的集大成之作的《生命故事》(1962)。

1968年10月15日,維吉尼亞·李·伯頓因病去世,享年59歲。

她對每一部作品都要花費數年去精心製作,雖然文圖全部由她創作的作品只有七本,但她卻被公認為“20世紀美國最具代表性的繪本作家”。

像凱迪一樣的鏟車無情地摧毀著美好的家園。

回過頭看,向前的腳步勢不可擋。小房子再好,綠色家園再美好也將成為過去。留戀那美好的記憶吧!

我不知道是否貼近作者意圖。

【第1畫面】

原文:凱迪是一台漂亮的紅色履帶式拖拉機,她個頭很大,強壯有力,可以做許多事情。

解析:

翻開第一頁,畫面中間是一台叫凱迪的拖拉機,在主圖四周有一圈小圖,解讀凱迪的各種功能和配件,比如凱迪有55匹馬力,就畫了11組馬,每組是五匹馬,也可以說拖拉機的力量最大有55匹馬的合力。這個小細節有趣地解讀了馬力這個令孩子和大人費解的詞。

【連結】:1765年,英國人瓦特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從此,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蒸汽機的實際應用,最早是在煤礦上開始的。一家煤礦礦主,想用蒸汽機來代替馬匹提水,就向瓦特定購了一台蒸汔機。瓦特為了設計製造這樣的"機械馬",便測量了一匹健壯的馬的功率,結果是這匹馬能把70kg重的水用1m/s的速度向上拉起來,也就是說這匹馬的功率是70kg.m/s,瓦特根據這個功率製造出功率為75kgm/s的蒸汽機,並把這種蒸汽機的功率稱作一"馬力"。這就是"馬力"名稱的由來。"馬力"的來源雖然是對照馬的工作能力來決定的,但是馬的能力各有不同,普通的馬,一般說來只有0.4至0.6馬力。

凱迪這般厲害得益於她的柴油發動機(勁大)、5段變速前進擋(行進快)、2段變速倒車檔(倒車快)和原地旋轉(靈活)。這樣她的功能就多種多樣了,根據城鄉不同的場合採用不同的履帶,這樣既可以用來推土又可以用做雪犁。

畫面唯美有新意,特別是鏟車用別具一格的方式來展示它的性能,很貼切孩子的認知能力。

【第2畫面】

原文:裝上推土鏟她能將土推走。裝上雪犁她就能把雪鏟走。

解析:

故事說的是一輛名為凱迪的紅色鏟雪車,她非常熱愛自己的工作,不畏嚴寒不怕苦累,在寒冬臘月裡快樂的幫大家掃雪、運送貨物,扶危解困等一連串故事。不知道外國人為什麼會說鏟雪機是她,在我眼裡強壯如凱迪這種類型的車應該是男性的。

給一台拖拉機起了如此貼近生活的名字,是女孩子一眼也能喜歡上本書的理由之一。

“凱迪”的作者維吉尼亞·李·伯頓是女性,她的作品主角不乏挖土機、小火車頭等鐵傢伙,但增添了不少女性元素。凱迪也是位女士,她漂亮,穿著紅色的衣服,瞪著萌萌的大眼睛。

中間的凱迪更像是一個展品,四周16個狀態各異的小圖就是她的工作狀態了。土為黃,雪為白,紅色凱迪格外醒目,一連串的動作讓孩子們思路不斷。孩子們一定會發現每台車不同的動作,這可是他們的強項,特別是那些愛車的男孩子們。

繪本《凱迪和一場很大的雪》創作於1943年,從故事到畫風都充滿了濃濃的舊日情懷。

【第3畫面】

原文:凱迪在吉波利斯市公路局工作。公路局夏天修路,冬天鏟雪,保持道路暢通,讓車子可以順利地進出和環繞城市。

解析:

作者凱迪克金獎作品《小房子》被賦予了人的特徵和情感,被擬人化了,它會好奇,會孤獨,也會恐懼和快樂,這都是孩子們能識別的情感。

同樣作者也把凱迪(拖拉機)擬人化,這不凱迪在吉波利斯市公路局工作,她的指責就是夏天修路,冬天鏟雪。中間是公路局辦公、車庫和維修場所,你看凱迪雄赳赳地從車庫開出來,還有一家人在後面觀看呢。一輛綠色小卡車,人在車下躺在地上正在檢修車輛,派車隊伍的正在等候加油。

畫面四周介紹的可是公路局的各種車輛:開車就有幾種、壓縮機車、燃氣壓路車、攪拌車、載雪車、鏟雪車、碎石機和可擕式水泵等,可能孩子不一定知道他們的用途,可簡單地做一些介紹。當然還有路標和施工標識,給孩子們又上了一堂科目一的考試啊!但只是顏色都是黃色就不符了,給孩子們指出來,也可以帶孩子一起在行車中實戰啊。

不過這本書確實很耐看,常看常新,每次都有不同的發現,不說具有特色的線條,圓圈的繪畫,已經讓人耳目一新,單看內容涉及男孩喜歡的所有要素,從各種各樣的車,車配的工具,從地圖到軌道,涵蓋從地理到科學,生活常識等等方方面面的知識。

【第4畫面】

解析:

中間被黃色包圍的是全市疆域的俯瞰立體圖,由於尺寸小不得不在關鍵的位置上做了數位的標記,四周則是這些關鍵位置的放大圖。當讓還有指南針和位於框圖黃色背景下的公路局的實景微縮圖。這把鑰匙是一座城市的鑰匙,這說明公路局就是掌管這把鑰匙的機構?還是凱迪是這座城市的鑰匙?

這張地圖和數字一定能激起孩子們的興趣,在地圖標示的數字上找建築物,這可是一個絕妙的主意。雖然這個創意不在新穎,但在繪本裡出現確實少見的,也正好迎合孩子找找找的特點。對那一圈圈的地圖路線反復咀嚼,我這才明白了凱迪克金獎作者的意義!

這本書的圖好厲害,先是介紹拖拉機的各種功能,中間是平時的拖拉機,周圍一圈全是換上各種不同裝備的拖拉機小圖,再然後是全鎮的地圖,後續還能根據故事裡需要鏟雪的方位一遍一遍對照地圖翻回來看,最後是鏟過的全鎮地圖。其實題材不是非常感興趣,也被用心程度驚倒了。

【第5畫面】

原文:整個夏天,凱迪帶著她的推土鏟在城市的各條道路上工作。她喜歡工作。越費力越有難度的任務她越喜歡。有一回,蒸汽壓路機掉進池塘,凱迪把他拉了出去。公路局的人很為他感到驕傲,常常說:“什麼也難不到她!”

解析:

左圖是一修路的場景,來來往往的車輛穿梭在S形的場地中,最上邊建築應該是混凝土建工廠,這些車輛都在這出出入入。作業區域危險因素很多,許多人在關鍵地段搖旗呐喊、發號施令。只有凱迪在攻堅的地段默默無聞地工作著。也不是,繞行指示牌上的小鳥在欣賞著她。前方施工告知太有意思了,一盞60年代的油燈放在地上,真有懷舊情結啊!

右邊一台壓路機陷入池塘,這可難不倒凱迪,英雄用武之地嗎!倒是兩邊喊號的人更賣力。

凱迪既能推土又能鏟雪還能救援,越是有難度的任務她越喜歡。相信英雄情節是這個3歲左右年齡段特有的感觸,一些平凡,樸實,不誇張,不自滿的實力派格外受到孩子們的追捧。

【第6畫面】

原文:冬天來了,人們給許多大卡車裝上雪犁。但是強壯有力的凱迪只能留在家裡。因為雪還不夠大,用不著她。

解析:

前邊修路只是一個引子而已,後邊的鏟雪才更符合主題,也更能展示出凱迪的第一無二來。雪還不夠大,凱迪被雪藏在家。其它鏟車在大大小小的山丘間忙碌著。

這也的重點是一個鋪墊和當地人民體驗雪地遊玩的快樂。雪橇、劃犁、堆雪人和打雪仗這可是我們小時的最愛啊!

我個人很喜歡李伯頓的這種風格,細膩而又有點萌萌的,辨識度也很強。相比《小房子》,凱迪更有人物情節性。于媽媽來說是收藏,于孩子來說是歡樂。

就是它的畫面裝飾性極強,而且絕少直線,常常是一個橢圓套著一個橢圓,就像她的《小房子》一樣,比如前邊幾頁,一個個橢圓形的丘陵連綿不斷,連道路、雲彩、柵欄,甚至連樹梢都是橢圓形的,躍動著一種柔和而又抒情的舞蹈感覺。這或許與維吉尼亞·李·伯頓曾經是一位舞者不無關係吧!

【第7畫面】

原文:一天,大清早開始飄起了毛毛雨,慢慢變成小雨,下著下著變成了雪。到中午的時候雪有四寸厚了。公路局的人開出了鏟雪卡車。到下午時雪有十寸厚了,還在不停地下。“看來是場大雪啊!”公路局的人說。這回,他們派出了凱迪。

解析:

雪和雨從早下到中午,雪已經有四寸厚了,這可是英尺啊!一英寸=2.54釐米,折算為就是超過了10釐米,已經超過腳面了。雪量並不大,公路局派出了對路鏟車清理積雪。

左右兩個畫面的雪花密集程度和大小對比,下午雪厚已經達到十寸,即25.4釐米。快要末過小腿了。這時,其它車輛刀槍入庫,非凱迪莫屬了。到了展示凱迪肌肉的時候了,我想孩子們定會卷胳膊開始助力了。

【第8畫面】

原文:暴風吹旋著,雪越積越厚。一尺……兩尺……三尺……五尺……雪堆到一樓的窗戶了……雪堆到二樓的窗戶了……終於,雪停了。

鏟雪卡車一輛接一輛地不能動了……

路被封住了……

車子沒法開了……

學校、商店和工廠都關門了……

火車站和飛機場被雪覆蓋……

郵件送不出去……

員警不能出來保護城市……

電話線和電線斷了……

總水管裂了……

醫生沒辦法把病人送去醫院……

消防隊也無計可施……

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停了下來……

除了……

解析:

原來凱迪作為公路局的光榮一員,既能推土又能鏟雪,越是有難度的任務它越喜歡。有一天下了很厚很厚的大雪,別的鏟雪車都走不動了,城市的路全被雪封住,除了凱迪,一切人、一切事情都停了下來。

這頁沒有中心大圖,文字佔據了空間。這是文字的強項,把積雪的厚度用漸進的文字筆觸刻畫出來,把積雪對城市造成的困難描述的淋漓盡致。因為文字的動態的,而圖畫只是具像。當然只有文字才能勝任此大任了。

但四周的圖畫,作者也非常巧妙的用一根電線杆在不同時段下的積雪厚度來展示大雪造成的災難。從左圖到右圖,從左上角到右上角,通過一根電線杆,22個不同時段的寫實,最後,電線杆已經不見了。

維吉尼亞·李·伯頓的圖畫書的構成實在是多重的、立體的、極為精緻的。故事雖長,能看出作者的用心,一年四季,就像人的一生。

【第9畫面】

原文:凱迪。吉波利斯市被一條厚毛毯蓋住了。

解析:

一個大跨頁,只有凱迪出現在右上角一個小小的位置上,面對白皚皚的積雪,這種壓迫的陣勢已經有了。

凱迪從遠處一路鏟過來,這是起點也是無奈之計。

文字描述整個吉波利斯市被一條厚毛毯蓋住了。簡要的一句話,卻困難大如天。這也給英雄的凱迪面前橫亙著一個巨大的困難啊!這也是英雄畢現的時候!

從這也開始,四周邊框採用飛旋的造型,是雪景的再現還是鉤心的刀把呢!

【第10畫面】

原文:慢慢地、穩穩地,凱迪奮力為城市犁出一條路來。“勞駕!”警察局長喊道。“請協助我們出去保護城市。”“沒問題,”凱迪說,“跟我來。”

解析:

對照地圖看出,凱迪從公路局出發,繞過最近的市政廳,一路向東指向警察局。看一路的樹木和電線杆都埋入過半,深深地雪道也能看出。凱迪哢嚓、哢嚓費力地一步一步前行。

雪後的治安是突出的問題,凱迪像英雄般的氣概沖在前面。

《凱迪和一場很大的雪》從大人的角度來講,真的看不出有什麼好來,沒有任何的故事情節,畫面上就一輛拖拉機嘟嘟嘟、嘟嘟嘟的出來鏟雪。但是從孩子的角度來講,這卻有著不一樣的意義,雖然畫面上都是簡單的鏟雪畫面,但是孩子卻會吧自己想像成那輛英雄勇敢的拖拉機,在全城交通癱瘓的情況下,唯有他自己能自由行動,真認真真的幫助大家恢復交通,恢復治安,也得到了人們的尊敬。這是件多麼美妙的事情啊,聽了這個故事的孩子,自然也就會喜歡上凱迪。這或許就是他獲得美國兒童繪本最高獎項凱迪克大獎的原因吧。

【第11畫面】

原文:凱迪在市中心開出了一條路。“幫個忙!”郵局局長喊道。“請幫助我們把信送出去。”“沒問題,跟我來。”

解析:

凱迪沿著警察局-初中-圖書館-高中-教堂-住宅區-中心區,一路開進到郵局旁,已經形成了一條主幹道。對著地圖就一目了然了。資訊是命脈,把雪災的境況送出去,讓大家來救災是當務之急。這本繪本出版於1943年,通訊還是書信為主呢!

一路鏟來,煙囪已經泛起嫋嫋炊煙,生活的動態已經顯現。慢慢地、穩穩地,凱迪犁著雪前進,一路上幫助員警出來保護城市,郵遞員把信送出去等等。多虧了能幹的鏟雪車凱迪,城市的道路恢復了暢通,生活又照常進行了。

李.伯頓的書雖少,但是所見到的本本是精華,除了大家熟知的《小房子》獲得凱獎外,這本《凱迪》充滿了樂趣,書內隱含了許多知識。

【第12畫面】

原文:凱迪一直把路開到了火車站。“幫幫忙!幫幫忙!”電話公司和電力公司的人喊道。“城東有電線杆倒了。”“跟我來。”

解析:

凱迪在大雪中開路的路線,在前面介紹的吉波利斯市的地圖中可以找到。凱迪每到一處,後面開通的道路上就會開出相應的車,在以後的圖中也都有體現,對照每一頁裡出現的建築和車,可以讓小朋友們學習方位判斷和鍛煉邏輯思維。這就是大師精品,小朋友們可以帶回家細細體味喲。

【第13畫面】

原文:凱迪把路開到了城市的東邊。“請幫個忙!”水廠廠長喊道,“域北總水管破裂了!”“跟我來!”凱迪說.

解析:

這本書,涉及到地理、科學和生活常識等等方面。比如,講到凱迪走到水廠後,廠長告訴她“城北總水管道裂了”求救時,我們從地圖上看到城北畫著一個水塔。在告訴孩子總水管裂了,自來水都漏掉了,城市就沒有供水了,人們口渴了就沒有水喝,餓了就沒有水來做飯吃。讓孩子完全進入到書裡的情景中。

每到一處,面對求助者,凱迪都有求必應。這本書最大的好處是教會了小朋友“什麼是助人為樂”和“什麼是樂於奉獻”等美德。

【第14畫面】

原文:她把路開到城市的北邊。“救命!情況緊急!”醫生喊道。“請幫我把這病人送到城西的醫院。”“沒問題,跟我來。”

解析:

畫風是很簡單的,粗看起來甚至簡陋,不過卻非常嚴謹和耐看。每一頁,每一筆,都是有意義的。除了故事本身,找每一頁中的車,對照每一頁裡出現的建築,也是一個極大的樂趣。

【第15畫面】

原文:凱迪把路開到了醫院。“十萬火急!十萬火急!”消防隊長喊道。“城南有三個火警!離這兒很遠!”“跟我來。”

解析:

對於家裡有個卡車迷的孩子來說,這本書簡直讓他們要抱著睡覺了。既能讓他看到各種各樣工作中的工程車,還能讓他見識到卡車工作的內容。當然對於稍大一點的孩子,這本書如同一個迷宮一般,總能激起他們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孩子們喜歡才是檢驗這本書值不值得買的一個最值得參考的標準。

【第16畫面】

原文:凱迪把路開到城市南邊著火的地方。凱迪把路開到城市南邊著火的地方.回來的路上一架飛機打信號求助,是機場被雪封住了,凱迪感到有點累了,但她不會停下來的……這不是凱迪的作風。

解析:

著火點在城南,在地圖上找一找。濃煙滾滾,人倉皇出逃,在泰迪開路下,救火車已經來到著火點開始施救,從遠處劃著雪橇趕來的人也加入救火的行列。而凱迪沒有停頓,雖然很累,但在飛機趕來求援後一刻不停趕赴機場。

畫面中部的指南針告訴孩子如何識別,長針指向南,就是當前的位置。

【第17畫面】

原文:她趕去機場把跑道清理出來,飛機可以安全降落了,把那些不能動的鏟雪車一輛一輛救出來後,她開始往回走。消防隊撲滅了火。醫生搶救了病人。水管工人修好了水管。電和電話接通了。郵件送出去了。員警可以保護城市了。這一切都多虧了凱迪……

解析:

左側飛機跑道已經清理出來,飛機可以降落了。

這個曲線式路線,凱迪開路救助出來的單位已經可以運轉了,當然也包括自家鏟雪車的救助。城市一切都恢復了正常運轉,這多虧凱迪的無私的援助。

看著凱迪這個孤膽英雄一點一點開路,孩子會不斷發出開心的大笑。還格外鍾情凱迪開出的路線,曲折纏繞如迷宮,也是孩子的最愛。據說作者創作時會把作品反復讀給孩子聽,然後根據孩子的反應修改。

【第18畫面】

解析:

凱迪在下大雪時努力清除封住了城鎮的積雪,使城鎮生活恢復正常的畫面,是全書的高潮。這幅畫,整個畫面是城市的全景圖。在圖中間位置,出現紅色的凱迪的一個勞動場面。在這幅畫裡,你可以看到被雪封住的城鎮的全貌,可以仔細揣摩鎮上人們的生活,你還可以猜想凱迪將要往哪兒開,能高高興興地看半天。

我覺得這本書還可以歸類到“地圖書”一類,因為,在凱迪的工作中,她所行進的路線可以讓孩子好好地觀察吉波利斯市的地圖,學習方位判斷和鍛煉邏輯思維,根據每一幅圖的行進過程畫出一條路線,跟前面的地圖對比可以發現哪裡是飛機場,哪裡是那座著火的房子,最有意思的是,可以看看我們畫的路線是否和它一致,從而用來驗證我們的判斷是否正確,原來在城南的綠色小房子上有一縷滅火後的輕煙正在飄起,更有趣的是,小火車這麼一半天怎麼還沒挪窩呢?

不過孩子肯定越讀越有味,越讀越興奮,對凱迪的強大豔羨不已。

【第19畫面】

原文:凱迪把周邊小路的雪也清理乾淨,讓所有的道路暢通,車子可以順利地進出和環繞城市。全部工作都完成了,凱迪愉快地回到公路局。直到這時,她才打算停下來好好休息。

解析:

一場厚達二層樓的雪讓整個城市癱瘓,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停了下來,除了凱迪。凱迪奮力犁出一條路來,在一片白茫茫中,路在凱迪腳下延伸,連接起了警察局、火車站、電力公 司、水廠、醫院……城市在雪災中慢慢復蘇。

凱迪凱旋而歸,其它車輛都入庫休息,迎接她的是歡迎的人群和身邊哢嚓、哢嚓厚重的節奏。看見公路局二樓辦公的同伴和她打著招呼了嗎?他們在說著什麼?怎麼房子變矮了,二樓變成了一樓?

她累了,工作了一天也該休整了,但最後還是在自家跟前鏟出一條路。

【後環】

解析:

前後環襯相同,看完整個故事,再看環襯,一種英雄主義的氣概和形象突兀出來。風雪旋渦中的凱迪孤軍奮戰,讓人無不欽佩。

現實中缺乏這種英雄的精神風貌,和平年代更是英雄的第二戰場,而且每人都有可能成為英雄,這是時代永不褪色的標誌。

【封底】

解析:

封底是凱迪鏟雪作業中的背影,履帶留下清晰的印跡是她更不可抹的見證,排向空中的廢氣雲團是她鼓足了力氣展示英雄的氣概,雪像飛花一樣被清除凱迪無往而不勝。

《凱迪和一場很大的雪》是一個非常平淡的繪本,但是,繪本通過對一場大雪,一台履帶式拖拉機的日常小故事,讓孩子們在這個故事中,感受到自己生活的意義和價值,讓孩子們知道貢獻和努力的價值。

這本書告訴我們不管幹什麼要學會堅強、堅毅,還告訴我們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學會去面對。

英雄不問出處,但世人多習慣英雄是男人。注重平權的西方文化越來越注重女英雄的塑造,從電影《星際穿越》中拯救地球的天體物理學家,到繪本《紙袋公主》中從噴火龍嘴裡救出無能王子的英雄公主。除了公主夢,女孩子也會有英雄夢,漂亮的凱迪也可以很強大,更重要的是,來自內心的自信可以帶給她自足豐盈的世界。

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話送給一些看似平常卻不平凡的人最適合不過。如同《凱迪和一場很大的雪》,一本外觀上看似很不起眼的兒童繪本,故事內容卻讓人大吃一驚。一個看似很普通的拖拉機,如何依靠自己的堅持完成最後的使命呢?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快來看看小拖拉機的故事吧。

四、作者資訊

維吉尼亞·李·伯頓(Virginia Lee Burton),1909年生於美國麻塞諸塞州,她的父親是麻省理工學院首位教務長,母親則是一位英國詩人兼音樂家。

維吉尼亞·李·伯頓小的時候,每逢生日和耶誕節,父親送給她的禮物不是玩具,而是許多精美的繪本,也常給她讀繪本。因此,她對繪本始終保持著極大的興趣。

維吉尼亞·李·伯頓的主要作品有《乘火車去》(1935)、《逃跑的小火車頭》(1937)、《邁克·馬力幹和他的蒸汽鏟車》(1939)、《加里可,一匹奇跡馬》(1941)、獲得1943年凱迪克金獎的《小房子》(1942)、《凱迪和一場很大的雪》(1943)、獲得1948年凱迪克銀獎的《羅賓·胡德之歌》(1948)以及被讚譽為是她的藝術與人生的集大成之作的《生命故事》(1962)。

1968年10月15日,維吉尼亞·李·伯頓因病去世,享年59歲。

她對每一部作品都要花費數年去精心製作,雖然文圖全部由她創作的作品只有七本,但她卻被公認為“20世紀美國最具代表性的繪本作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