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參眾兩院放行,特朗普啟動美國31年來最大規模稅改(附方案)

參眾兩院放行, 特朗普啟動美國31年來最大規模稅改(附方案)

隨著美國參眾兩院一致通過稅改方案, 美國將啟動31年來未有的稅法改革,

再無懸念。 “在你獲勝之時, 總是有更多樂趣。 ”當地時間12月20日, 美國眾議院二次投票通過稅改法案後, 特朗普與共和黨人在白宮慶祝勝利。 他在致辭中說:“我們正在讓美國再度偉大”。 特朗普同時宣佈了美國三大電信運營商之一AT&T的10億美元投資計畫, 並歸功於於稅改通過。 但政府本周面臨因預算案而停擺的危險, 特朗普尚未明確正式簽署稅改法案的時間。 今年4月, 特朗普用一紙不滿250個詞的大綱啟動稅改。 8個月後, 國會通過了這份1000餘頁的稅改法案。

在立法初期, 特朗普曾經宣稱, 他的稅改方案建立在4項原則之上:首先, 必須讓稅法簡單、公正。 第二, 對中產家庭進行大規模的減稅。 第三, 對企業減稅, 以刺激經濟增長並增加就業。

第四, 帶回企業留存在海外的萬億美元收入, 將這些利潤投資在美國。

這些承諾最終沒有一一兌現。 直到眾議院二次投票通過稅改前的最後一刻, 民主黨人都在指責特朗普稅改方案“劫貧濟富”, 讓中產家庭為減稅買單, 並實際上鼓勵企業把就業送往海外。

稅改最終方案的核心是對企業永久減稅, 對個人短期減稅, 未來10年新增1.46萬億美元赤字。 企業和富人預計是稅改最大贏家。

特朗普稅改也並不是美國史上力度最大的減稅。 據美國財政部計算, 1981年, 前總統雷根的減稅規模約為當時美國GDP的2.9%, 奧巴馬在2013年、2010年兩次延續小布希的減稅政策, 規模分別為當時美國GDP的1.8%和1.3%。

以此計算, 特朗普稅改的減稅規模約為美國GDP的1%,

唯有對企業減稅的力度史上罕見。

但收穫了稅改紅利的美國企業也需要決定, 是擴大生產提供就業, 還是多派發股息、回購股票、回報股東。 如果企業選擇後者, 特朗普借企業減稅振興經濟的計畫, 或將以失望告終。

一圖讀懂特朗普稅改

企業稅負降至全球平均值下

特朗普稅改對企業最為慷慨, 最初計畫將企業稅下調至15%, 但已有的20萬億美元聯邦赤字不堪重負。

從2018年起, 企業稅將永久從35%下調至21%, 廢除替代性最低稅, 對中小企業減稅, 企業設備投資能夠完全抵扣。

隨著新稅法的實施, 美國企業稅將大幅降低, 從全球較高的水準, 降至平均稅率之下。 2017年,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平均稅率為24.07%。 畢馬威所統計全球平均企業稅率則為24.25%。 而美國的新法定企業稅率為21%, 在廢除替代性最低稅, 納入多種抵扣之後, 實際稅負有望低於21%。

對中產家庭卻並不“慷慨”

在對個人減稅方面,特朗普稅改雖然下調了個人所得稅率,將標準抵扣額度接近翻倍,提高兒童稅收抵扣,但這些措施力度有限,並且將在2025年失效。

另一方面,為了平衡稅改帶來的財政赤字,稅改方案削減了各州和本地的稅收抵扣,房屋抵押貸款利息抵扣等稅收優惠,卻近乎免除了主要針對富人的房產遺產稅。

據智庫稅收政策中心(Tax Policy Center)預測,2018年,稅改會使中等收入家庭平均獲得900美元的減稅。年收入在73.28萬美元以上,最富有的1%人群,能獲得高達51000美元的減稅。

稅改第一年,這最富有的1%將獲得稅改20.5%的紅利。

如果2025年減稅優惠政策得不到延續,據稅務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ttee on Taxation)測算,2026年個人所得稅可能一共上漲1000億美元。不少低收入納稅人會發現,自己需要繳納更多的稅。

跨國企業的海外收入去留

美國一直實行“全球徵稅”,海外收入也必須繳納35%的企業稅。但企業只有在將利潤帶回國內之時,才需要繳納這一部分稅收。因此據高盛估計,美國企業在海外留存了3.1萬億美元的收入。

特朗普稅改則對這一體制做出了根本改變,對於此前留存海外的收入,如若帶回美國,對現金類流動性較強的資產徵稅15.5%,對流動性較弱的固定資產徵稅8%。

在未來,則推行“屬地稅制”,即美國公司持股10%以上的海外公司,其利潤以股息形式匯回美國母公司時將免征所得稅,同時輔以措施防止企業濫用避稅。

在這些跨國企業中,科技公司比如蘋果、微軟,思科、穀歌的母公司Alphabet、甲骨文,是海外收入留存最多的5家公司。此外還有美國的生物醫藥類企業、通用電氣、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等跨國企業。

這些跨國公司將受益於稅改,有更強的全球競爭力。他們也將決定,特朗普能否如願帶回企業的萬億海外利潤。

“簡單與公正”

醫改立法是特朗普執政後的第一個立法,然而在參議院遭遇了數次投票失敗,黨內倒戈。此次借由稅改立法,特朗普動搖了奧巴馬醫改的核心之一。

此外,對於阿拉斯加東北部的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NWR),稅改法案部分解除了當地的油氣開採禁令。

短評:美國新稅制實施在即,重點以下5大方面的問題:1、美國是否成為“避稅地”;2、是否引發全球減稅競爭;3、對中國和中國稅改帶來什麼影響;4、對中國企業有什麼影響;5、對個人資產配置有何什麼影響。

對中產家庭卻並不“慷慨”

在對個人減稅方面,特朗普稅改雖然下調了個人所得稅率,將標準抵扣額度接近翻倍,提高兒童稅收抵扣,但這些措施力度有限,並且將在2025年失效。

另一方面,為了平衡稅改帶來的財政赤字,稅改方案削減了各州和本地的稅收抵扣,房屋抵押貸款利息抵扣等稅收優惠,卻近乎免除了主要針對富人的房產遺產稅。

據智庫稅收政策中心(Tax Policy Center)預測,2018年,稅改會使中等收入家庭平均獲得900美元的減稅。年收入在73.28萬美元以上,最富有的1%人群,能獲得高達51000美元的減稅。

稅改第一年,這最富有的1%將獲得稅改20.5%的紅利。

如果2025年減稅優惠政策得不到延續,據稅務聯合委員會(Joint Committee on Taxation)測算,2026年個人所得稅可能一共上漲1000億美元。不少低收入納稅人會發現,自己需要繳納更多的稅。

跨國企業的海外收入去留

美國一直實行“全球徵稅”,海外收入也必須繳納35%的企業稅。但企業只有在將利潤帶回國內之時,才需要繳納這一部分稅收。因此據高盛估計,美國企業在海外留存了3.1萬億美元的收入。

特朗普稅改則對這一體制做出了根本改變,對於此前留存海外的收入,如若帶回美國,對現金類流動性較強的資產徵稅15.5%,對流動性較弱的固定資產徵稅8%。

在未來,則推行“屬地稅制”,即美國公司持股10%以上的海外公司,其利潤以股息形式匯回美國母公司時將免征所得稅,同時輔以措施防止企業濫用避稅。

在這些跨國企業中,科技公司比如蘋果、微軟,思科、穀歌的母公司Alphabet、甲骨文,是海外收入留存最多的5家公司。此外還有美國的生物醫藥類企業、通用電氣、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等跨國企業。

這些跨國公司將受益於稅改,有更強的全球競爭力。他們也將決定,特朗普能否如願帶回企業的萬億海外利潤。

“簡單與公正”

醫改立法是特朗普執政後的第一個立法,然而在參議院遭遇了數次投票失敗,黨內倒戈。此次借由稅改立法,特朗普動搖了奧巴馬醫改的核心之一。

此外,對於阿拉斯加東北部的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NWR),稅改法案部分解除了當地的油氣開採禁令。

短評:美國新稅制實施在即,重點以下5大方面的問題:1、美國是否成為“避稅地”;2、是否引發全球減稅競爭;3、對中國和中國稅改帶來什麼影響;4、對中國企業有什麼影響;5、對個人資產配置有何什麼影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