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北宋這位奸臣,過河拆橋搭上另一位奸臣,被前任宰相大罵五個字

趙佶是藝術大家, 他所起用的大臣也是獨具特色。 在朝堂之上不單不會有臣子長的歪瓜裂棗, 即便是普通的帥怕很難入官家法眼。

王黼是北宋末年六賊之一, 本來他原來叫王甫, 因為趙佶寵信, 看到他的名字居然與東漢一個宦官重名, 於是御賜名為“黼”。

為什麼王黼竟會得到趙佶的垂青呢?原因是他太帥了, 而且不是一般的帥, 帥到徽宗皇帝都知道了。

據史料記載, 王黼“美風姿, 目睛如金, 有口辯, 才疏雋而寡學術。 ”


一個男子不用陽剛、俊雅之類的詞做形容, 竟用“美”來形容, 只能說明王黼的“美”確實是出乎其類撥乎其萃。

一雙黃眼睛, 面如敷粉, 長身玉立, 王黼如果生在今天定是男模界的翹楚, 隨便做個產品形象代言人什麼的日進鬥金不成問題。

至於“寡學術”只能說明王黼沒有死讀書, 他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及第, 公務員、鐵飯碗。

“寡學術”的王黼能說會道(有口辯)、察顏觀色的本領勝過了那些只知死讀書的迂夫子,

這樣的人正是趙佶身邊一日不可或缺的。

王黼進入體制不久, 就顯示出了其非凡的見風使舵能力。 他有意結交宰相何執中的兒子, 一來二去和小何成了一對好基友。 由於他經常到何府走動, 時間久了何執中也留意到了這個帥氣陽光的年輕官員。

何執中對王黼有了好感, 於是推薦他出任校書郎、左司諫。 這個職務雖不高, 但是屬於天子近臣, 有接近趙佶的機會。 王黼隔三差五的在趙佶身周晃悠, 最終如願引起了趙佶的注目。 在崗時, 王黼一雙火眼金睛觀察趙佶的一舉一動, 八小時之外則忖度趙佶心思。


世界上最怕的是“認真”二字。 很快, 王黼敏銳地察覺出老闆趙佶不喜歡宰相張商英。 這個老頭對趙佶的大興土木很是不滿, 經常在趙佶面前勸諫與嘮叨。 趙佶不勝其煩, 卻也無可奈何。

一天, 趙佶賜給在杭州閒居的蔡京一根玉帶。 王黼不但有眼力介, 還有著拉布拉布犬一樣的靈敏嗅覺, 他立即從中捕捉到了機會:趙佶這裡白天一有動作,

王黼那裡就連夜寫表章了。 表章中盛讚蔡京為相的功績, 把蔡京誇成了古往今來、中國稀少、外國難找的賢臣良相, 如果不起用這樣的人, 簡直就是對國家社會對人類的犯罪!

張商英的行為令趙佶如芒在背, 他本來有意起用蔡京, 看了王黼的奏章不由大喜。 於是蔡京得以順利起複, 回到朝堂再度任相。

欣慰之余, 蔡京也投桃報李:不久, 蔡京即大公無私為國薦賢, 王黼升任禦史中丞、諫議大夫。

升官之後的王黼又開始琢磨, 如何抱定抱穩蔡京這條粗腿不放鬆。 很快, 他上表章彈劾何執中, 表中羅列“二十惡事”。


蔡京自然明白王黼心思, 但對其反噬行為亦心下恥之。

一天, 蔡京與何執中閑坐故意聊起王黼, 何執中仍是不住口的誇獎王黼, 蔡京心下好笑, 取出王黼所上的表章遞與何執中奇文共賞。

老何讀完王黼奏章, 怒往上撞, 險些血壓爆表, 恨聲罵道“畜生安敢爾!”

沒有不透風的牆, 事情傳到王黼的耳中, 他對蔡京的行為困惑不解, 從此二人之間就有了芥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