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諸葛亮也傳八卦?三國第一桃色誹謗案就是他製造的

“攬二喬于東南兮, 樂朝夕之與共。 ”這是曹操之子曹植曾奉父命所作《銅雀台賦》中的一句辭賦, 然而令曹操父子始料不及的是, 這樣一句浪漫之作竟成為三國最大的桃色誹謗案的最有力的證詞, 而這起桃色誹謗案的製造者就是未出隆中而知三分天下的諸葛亮。 二喬者, 乃當時江東名門望族喬公膝下的一對姐妹花, 姐姐大喬, 妹妹小喬。

當時盛傳“江東有二喬, 河北甄芙巧”, 也就是說三國時期最著名的美女有三名:大喬、小喬和甄洛。 二喬到底有多美呢?史書對二喬美貌的描寫著墨極為吝嗇, 只有《三國志》中說“皆國色也”, 《江表傳》中也只有三個字:“貌流離”, 就是光彩照人的意思。 總之是國色天香的二位美女。 三國時期是個青梅煮酒論英雄的男人時代, 原本處於弱勢的女人, 在這樣一個時代就更加邊緣化和泡沫化了。 所以三國時期關於女人的歷史記載實在是少得可憐。

如果不是後人像羅貫中這樣的文學大家縱橫揮筆潑墨, 那可看的故事就更少了。

二喬的父親喬公, 本在東漢獻帝朝中的官員。 當時的漢朝早已名存實亡。 喪妻後的喬公辭官歸鄉, 帶著二喬姐妹倆隱居于安徽皖城。 東漢建安四年, 東吳的少年英雄孫策和周瑜帶著軍隊攻下皖城。 當時江東二喬的美名早已是家喻戶曉, 孫策和周瑜二人在打了勝仗之後, 雙雙抱得美人歸。 孫策娶了大喬, 周瑜娶了小喬。

“遙想公謹當年, 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 ”這是北宋著名詩人蘇軾對周瑜的描寫。 當年, 雄姿英發的周瑜和孫策都是二十五歲, 而大喬十八, 小喬十六, 都是青春年少。 這兩段婚姻看起來都無限光彩, 美人配英雄, 花好月圓。 孫策曾說:“橋公二女雖流離, 得吾二人作婿, 亦足為歡。 ” 孫策和周瑜婚後不久, 孫策便不幸身亡, 其弟孫權掌握了東吳的軍政大權, 而周瑜也坐上大都督的寶座, 統領起東吳九郡八十一州的兵馬。 而此時志在鯨吞江南的曹操在北滅袁紹、南奪荊州之後,

率領八十三萬大軍飲馬長江, 虎視江東。 偏安江夏一隅的劉備和諸葛亮深感唇亡齒寒的危機, 便再商量之後由諸葛亮出使東吳, 申述了孫劉聯合、共同破曹的構想。

但東吳君臣大都談虎色變, 對諸葛亮的構想深表懷疑, 因而猶豫不決。 為了儘快建立孫劉聯盟, 以實施破曹大計, 諸葛亮便製造了這起震驚東吳上下的桃色誹謗案。 在一次商談孫劉聯盟可行性的討論會上, 諸葛亮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告訴周瑜說:“亮居隆中時, 即聞操於漳河新造一台, 名曰銅雀, 極其壯麗;廣選天下美女, 以實其中。 操本好色之徒, 久聞江東喬公有二女, 長曰大喬, 次曰小喬。 有沉魚落雁之容, 閉月羞花之貌。 操曾發誓曰:‘吾一願掃平四海,

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 置之銅雀台, 以樂晚年, 雖死無恨矣。 ’今雖引百萬之眾, 虎視江南, 其實為此二女也。 ”恐怕周瑜不信, 諸葛亮又添油加醋說:“曹操的兒子曹植曾奉曹操的命令作《銅雀台賦》, 文中寫道‘攬二喬于東南兮, 樂朝夕之與共’。 ”

諸葛亮此言一出,便引起周瑜的勃然大怒。他大罵曹操欺人太甚,當下決定孫劉聯手,攻破曹操。於是,便有了以後群英會、草船借箭、苦肉計、借東風等一系列軍事上的操作,結果大破曹操於赤壁。這一戰不僅曹軍八十三萬人馬損失殆盡,就連曹操自己也是丟盔卸甲,落荒而逃,若不是關羽放其一條生路,曹操必成為諸葛亮的刀下之鬼。然而,曹操並不知道,自己兵敗赤壁、折戟沉沙是因一起桃色誹謗案而導致的結果,而自己恰是這起桃色誹謗案的男主角。

再說,曹操在滅了袁紹之後,就曾傳出他與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爭奪袁紹的兒媳婦、河北美女甄洛的緋聞。若是曹操攻佔了東吳,那一定是“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而諸葛亮刻意製造的這樁桃色誹謗案便要變成現實了。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晚唐著名詩人杜牧借古興歎、想像奇絕的《赤壁》詩,為諸葛亮製造的這樁桃色誹謗案又塗上了一抹玫瑰的色彩。雖然二喬與曹操素未謀面,也沒有任何實際的瓜葛,純屬莫須有的關係,但它不僅使銅雀台更加聲名遠播,而且也使火燒赤壁的故事更加生動。

諸葛亮此言一出,便引起周瑜的勃然大怒。他大罵曹操欺人太甚,當下決定孫劉聯手,攻破曹操。於是,便有了以後群英會、草船借箭、苦肉計、借東風等一系列軍事上的操作,結果大破曹操於赤壁。這一戰不僅曹軍八十三萬人馬損失殆盡,就連曹操自己也是丟盔卸甲,落荒而逃,若不是關羽放其一條生路,曹操必成為諸葛亮的刀下之鬼。然而,曹操並不知道,自己兵敗赤壁、折戟沉沙是因一起桃色誹謗案而導致的結果,而自己恰是這起桃色誹謗案的男主角。

再說,曹操在滅了袁紹之後,就曾傳出他與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爭奪袁紹的兒媳婦、河北美女甄洛的緋聞。若是曹操攻佔了東吳,那一定是“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而諸葛亮刻意製造的這樁桃色誹謗案便要變成現實了。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晚唐著名詩人杜牧借古興歎、想像奇絕的《赤壁》詩,為諸葛亮製造的這樁桃色誹謗案又塗上了一抹玫瑰的色彩。雖然二喬與曹操素未謀面,也沒有任何實際的瓜葛,純屬莫須有的關係,但它不僅使銅雀台更加聲名遠播,而且也使火燒赤壁的故事更加生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