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SCC 2017」韓雅玲:2016年冠心病介入治療進展

近年來, 對冠心病認識不斷深入, 在其發病機制、分類、篩查、診斷技術, 及器械、藥物治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 2016年, 國際和國內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領域有哪些新進展呢?4月7日, 第19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SCC 2017)開幕當天, 瀋陽軍區總醫院韓雅玲院士在心肌血運重建策略的新證據、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相關藥物治療進展、新型支架研究進展、指南更新四個方面對冠脈介入治療領域進行了總結。

一、心肌血運重建策略的新證據

1.左主幹病變治療策略:EXCEL研究和NOBLE研究

EXCEL研究為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

旨在比較PCI[依維莫司洗脫支架(EES)]和冠脈旁路移植術(CABG)的療效和安全性。 研究共納入了來自17個國家162個中心的1905例在解剖上中、低危的無保護左主幹病變患者(SYNTAX積分≤32)。 患者以1:1隨機分為PCI組(948例)和CABG組(957例)。 研究的主要終點是3年全因死亡、心肌梗死(MI)和卒中的複合終點。 次要終點為30天全因死亡、MI和卒中的複合終點, 及3年包括全因死亡、MI、卒中和缺血驅動再次血運重建的複合終點。

3年隨訪結果表明, PCI組和CABG組的主要終點事件無顯著性差異(15.4% vs. 14.7%;非劣效性P=0.018;優效性P=0.98), PCI組30天死亡、MI和卒中不良事件發生率低於CABG組(4.9% vs. 7.9%;非劣效性P

研究結果顯示, 與CABG相比, 採用PCI治療中、低危的左主幹病變患者(SYNTAX積分≤32), 30天時的不良事件發生風險較低, 3年的主要終點事件無顯著差異。 因此, PCI是治療左主幹病變患者的一種可接受的血運重建策略。

NOBLE研究比較Biolimus可降解塗層DES-PCI和CABG用於左主幹病變血運重建的臨床結局, 主要終點為5年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MACCE)複合終點(全因死亡、非操作相關MI、卒中和再次冠脈血運重建), 研究設計如下圖。

研究結果表明, 在MACCE發生率方面, CABG組顯著優於PCI組, 兩組患者的5年全因死亡率和卒中發生率均相似;但PCI組非操作相關MI(7% vs. 2%, P=0.0040)、再次血運重建(16% vs. 10%, P=0.032)發生率較高, 且新發病變和非左主幹靶病變是進行再次血運重建的主要原因。

EXCEL研究與NOBLE研究均為在左主幹病變的冠心病患者中,

比較PCI和CABG的前瞻性、隨機對照試驗, 但值得注意的是, 這兩項研究在患者入選標準、研究主要終點的定義、入組及隨訪時間、支架類型等多方面存在不同。 EXCEL研究中, 30%的患者伴有糖尿病, 而NOBLE研究中, 僅15%的患者患有糖尿病。 EXCEL研究中, 98.4%的患者置入XienceEES, 而NOBLE研究中有73例患者置入第一代DES, 隨後入選的患者置入Biolimus可降解塗層DES。 EXCEL研究中, PCI臨床獲益主要來源於圍術期MI風險的降低, 而NOBLE研究的終點不包括圍術期MI, 具體如下圖。 因此, 兩項研究的結果也不宜直接比較。

2.DECISION-CTO研究

該研究計畫入選1284例慢性完全閉塞病變(CTO)患者, 但由於入選速度較慢, 最終僅入選了來自19個臨床中心的834例患者, 並隨機分為PCI+最佳藥物治療(OMT)組和OMT組。 主要終點事件為全因死亡、MI、卒中及再次血運重建的複合終點。

ITT資料集分析顯示, 3年隨訪期內, 在主要終點事件方面, 以OMT作為初始治療方案不劣於PCI;然而, 在PPS資料集分析中, 未達到OMT非劣效於PCI的結論。 與健康相關的生活品質評價在各時間段均無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 ①該研究的樣本量不足, 如樣本量增加, 兩組患者在主要終點事件發生率方面或出現統計學差異。②入選週期長(6.5年),易受介入技術變遷的影響。③CTO積分為2.1分(輕微難度),不易於解釋真實臨床實踐。此外,研究中所使用的支架類型落後,缺少左心功能的評價,且需要更長時間的隨訪。因此,應全面瞭解、正確解讀該試驗的結果。

二、PCI相關藥物治療進展

1.I -LOVE- IT 2研究

該研究旨在評價新型生物可降解塗層西羅莫司DES(SES)在真實世界PCI臨床實踐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DAPT亞組研究表明,在置入生物可降解塗層SES的患者中,18個月時主要終點事件[淨不良心腦血管事件(NACCE)、靶病變失敗(TLF)]發生率,DAPT 6個月組不劣於12個月組。6~18個月期間,兩組均未發生明確/可能的支架內血栓形成。

研究提示,穩定型冠心病及缺血程度較低的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患者,置入可降解塗層SES後DAPT療程可縮短至6個月,以減少出血併發症及藥物副作用。

2.比伐蘆定相關薈萃分析

直接PCI圍術期應用比伐蘆定的多中心、大樣本回顧性研究顯示,PCI後持續應用高劑量比伐蘆定的患者,無急性支架內血栓發生;而應用低劑量或術後停用比伐蘆定的患者急性支架內血栓發生率為0.3%。30天時,兩組患者的MACCE及出血事件發生風險無顯著差異,如下圖。

另外,韓院士特別指出, BRIGHT研究者們所提出的PCI後持續應用3小時高劑量比伐蘆定的抗栓方案,完全規避了PCI後急性支架內血栓增高的風險。

三、新型支架研究進展

1.Absorb Ⅲ研究

ABSORB III試驗為前瞻性、多中心、雙盲研究,旨在對比Absorb BVS與Xience CoCr-EES在治療非複雜性阻塞性冠心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納入了2008例非複雜性阻塞性冠心病患者,按2:1隨機分入Absorb BVS組或Xience CoCr-EES組,兩組患者的基線特徵和病變特徵相似。

研究表明,Absorb BVS用於穩定型冠心病和穩定的ACS患者中時,1~2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可接受的,1~2年支架血栓發生率僅0.3%。2年時, Absorb BVS的TLF略高於Xience CoCr-EES(11.0% vs. 7.9%,P=0.03),但在排除<2.25 mm血管後,兩者的TLF差別較小(9.3% vs.7.0%,P=0.12),如下圖。然而,是否有更好的選擇方法和技術來改善患者短期結局, Absorb BVS可否較Xience CoCr-EES更好地改善患者長期結局,還需AbsorbⅢ∕Ⅳ研究長期資料來解答。

2.Absorb China研究

該研究旨在評價Absorb BVS治療冠狀動脈狹窄病變的臨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入選了國內24家中心、480例PCI患者,隨機分為BVS組(200例)和CoCr-EES組(195例)。

研究顯示,主要終點(1年造影隨訪病變節段內晚期管腔丟失),BVS組不劣於CoCr-EES組。兩年臨床結果表明,Absorb BVS組的全因死亡、MI、再次血運重建、靶病變失敗、靶血管失敗、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風險均與CoCr-EES組相似。進一步證實了Absorb BVS臨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長期獲益優勢。

3.Neo-Vas-RCT研究

該試驗為第一個比較NeoVas西羅莫司塗層BRS與CoCr-EES對於冠脈非複雜病變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研究顯示,NeoVas BRS與CoCr-EES具有相似的主要終點事件發生率(1年晚期管腔丟失,下圖);1年時的臨床終點事件發生率(包括靶病變失敗、心源性死亡、靶血管MI、缺血驅動的靶血管血運重建、支架內血栓)亦相似,且均較低。術後即刻及1年隨訪的血流儲備分數(FFR)結果也相似。另外,目前正進行更長期的隨訪(5年)。

四、指南更新

1.歐洲心臟病學會NSTE-ACS管理指南

該指南由43個國家的專家參與編寫,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指南中,將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脈綜合征(NSTE-ACS)患者的診斷和處理總結為6步,從最初評估,診斷、風險分層和心律監測,到抗栓治療,有創策略選擇,血運重建方式,出院和出院後的處理,涵蓋了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全過程。

另外,該指南在多個方面進行了更新,如:①建議應用經橈動脈途徑實施冠脈造影和冠脈介入治療;②建議使用高敏肌鈣蛋白0h∕1h檢測流程;③根據缺血與出血的風險選擇DAPT時程;④不建議使用P2Y12受體拮抗劑進行預處理;⑤推薦根據NSTE-ACS患者的臨床表現進行心律監測(0h、<24h、>24h)等。

2.中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指南

《中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指南(2016)》是在2009和2012年中國PCI指南(簡版)的基礎上,根據最新臨床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年來中國人群的大型隨機臨床試驗結果),參考最新ACC/AHA及ESC等權威國際學術組織發佈的相關指南,結合我國國情及臨床實踐編寫而成的。主要在以下六個方面進行了重要更新。

①術前危險評分:推薦應用EuroSCORE II和SYNTAX II危險評分系統,為患者後續血運重建策略的選擇提供了更為統一和科學的標準。

②血運重建:強調及早治療,及時轉運;根據EuroSCORE II和SYNTAX II評分,合理提高了低危自發性冠脈夾層(SCAD)患者的推薦等級。

③PCI術中關鍵技術:不再推薦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前常規實施冠狀動脈內手動血栓抽吸,但對血栓負荷重及支架內血栓形成患者可用手動或機械血栓抽吸,或將其作為應急使用;同時擴大了IVUS及FFR測定技術應用的適應證,新增了對術中操作技術(血栓抽吸、藥物球囊、旋磨、IABP等)、影像學指導和併發症處理的推薦,強調再發缺血風險高者優選新一代DES。

④抗栓治療:無禁忌證的ACS患者首選新型P2Y12受體拮抗劑替格瑞洛進行抗栓治療;在抗凝治療方面,新增了對穩定冠心病高出血風險患者使用比伐蘆定的推薦,ACS患者使用比伐蘆定的推薦級別上升,且提倡術後持續高劑量3~4小時靜滴。

⑤術後管理:以運動為主的康復治療。

⑥術後隨訪:根據患者的缺血程度選擇隨訪時間和項目。

心線上 專業平臺專家打造

編輯 郭雪梅┆美編 柴明霞┆製版 田新芳

兩組患者在主要終點事件發生率方面或出現統計學差異。②入選週期長(6.5年),易受介入技術變遷的影響。③CTO積分為2.1分(輕微難度),不易於解釋真實臨床實踐。此外,研究中所使用的支架類型落後,缺少左心功能的評價,且需要更長時間的隨訪。因此,應全面瞭解、正確解讀該試驗的結果。

二、PCI相關藥物治療進展

1.I -LOVE- IT 2研究

該研究旨在評價新型生物可降解塗層西羅莫司DES(SES)在真實世界PCI臨床實踐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DAPT亞組研究表明,在置入生物可降解塗層SES的患者中,18個月時主要終點事件[淨不良心腦血管事件(NACCE)、靶病變失敗(TLF)]發生率,DAPT 6個月組不劣於12個月組。6~18個月期間,兩組均未發生明確/可能的支架內血栓形成。

研究提示,穩定型冠心病及缺血程度較低的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患者,置入可降解塗層SES後DAPT療程可縮短至6個月,以減少出血併發症及藥物副作用。

2.比伐蘆定相關薈萃分析

直接PCI圍術期應用比伐蘆定的多中心、大樣本回顧性研究顯示,PCI後持續應用高劑量比伐蘆定的患者,無急性支架內血栓發生;而應用低劑量或術後停用比伐蘆定的患者急性支架內血栓發生率為0.3%。30天時,兩組患者的MACCE及出血事件發生風險無顯著差異,如下圖。

另外,韓院士特別指出, BRIGHT研究者們所提出的PCI後持續應用3小時高劑量比伐蘆定的抗栓方案,完全規避了PCI後急性支架內血栓增高的風險。

三、新型支架研究進展

1.Absorb Ⅲ研究

ABSORB III試驗為前瞻性、多中心、雙盲研究,旨在對比Absorb BVS與Xience CoCr-EES在治療非複雜性阻塞性冠心病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納入了2008例非複雜性阻塞性冠心病患者,按2:1隨機分入Absorb BVS組或Xience CoCr-EES組,兩組患者的基線特徵和病變特徵相似。

研究表明,Absorb BVS用於穩定型冠心病和穩定的ACS患者中時,1~2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可接受的,1~2年支架血栓發生率僅0.3%。2年時, Absorb BVS的TLF略高於Xience CoCr-EES(11.0% vs. 7.9%,P=0.03),但在排除<2.25 mm血管後,兩者的TLF差別較小(9.3% vs.7.0%,P=0.12),如下圖。然而,是否有更好的選擇方法和技術來改善患者短期結局, Absorb BVS可否較Xience CoCr-EES更好地改善患者長期結局,還需AbsorbⅢ∕Ⅳ研究長期資料來解答。

2.Absorb China研究

該研究旨在評價Absorb BVS治療冠狀動脈狹窄病變的臨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入選了國內24家中心、480例PCI患者,隨機分為BVS組(200例)和CoCr-EES組(195例)。

研究顯示,主要終點(1年造影隨訪病變節段內晚期管腔丟失),BVS組不劣於CoCr-EES組。兩年臨床結果表明,Absorb BVS組的全因死亡、MI、再次血運重建、靶病變失敗、靶血管失敗、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風險均與CoCr-EES組相似。進一步證實了Absorb BVS臨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長期獲益優勢。

3.Neo-Vas-RCT研究

該試驗為第一個比較NeoVas西羅莫司塗層BRS與CoCr-EES對於冠脈非複雜病變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研究顯示,NeoVas BRS與CoCr-EES具有相似的主要終點事件發生率(1年晚期管腔丟失,下圖);1年時的臨床終點事件發生率(包括靶病變失敗、心源性死亡、靶血管MI、缺血驅動的靶血管血運重建、支架內血栓)亦相似,且均較低。術後即刻及1年隨訪的血流儲備分數(FFR)結果也相似。另外,目前正進行更長期的隨訪(5年)。

四、指南更新

1.歐洲心臟病學會NSTE-ACS管理指南

該指南由43個國家的專家參與編寫,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指南中,將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脈綜合征(NSTE-ACS)患者的診斷和處理總結為6步,從最初評估,診斷、風險分層和心律監測,到抗栓治療,有創策略選擇,血運重建方式,出院和出院後的處理,涵蓋了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全過程。

另外,該指南在多個方面進行了更新,如:①建議應用經橈動脈途徑實施冠脈造影和冠脈介入治療;②建議使用高敏肌鈣蛋白0h∕1h檢測流程;③根據缺血與出血的風險選擇DAPT時程;④不建議使用P2Y12受體拮抗劑進行預處理;⑤推薦根據NSTE-ACS患者的臨床表現進行心律監測(0h、<24h、>24h)等。

2.中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指南

《中國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指南(2016)》是在2009和2012年中國PCI指南(簡版)的基礎上,根據最新臨床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年來中國人群的大型隨機臨床試驗結果),參考最新ACC/AHA及ESC等權威國際學術組織發佈的相關指南,結合我國國情及臨床實踐編寫而成的。主要在以下六個方面進行了重要更新。

①術前危險評分:推薦應用EuroSCORE II和SYNTAX II危險評分系統,為患者後續血運重建策略的選擇提供了更為統一和科學的標準。

②血運重建:強調及早治療,及時轉運;根據EuroSCORE II和SYNTAX II評分,合理提高了低危自發性冠脈夾層(SCAD)患者的推薦等級。

③PCI術中關鍵技術:不再推薦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前常規實施冠狀動脈內手動血栓抽吸,但對血栓負荷重及支架內血栓形成患者可用手動或機械血栓抽吸,或將其作為應急使用;同時擴大了IVUS及FFR測定技術應用的適應證,新增了對術中操作技術(血栓抽吸、藥物球囊、旋磨、IABP等)、影像學指導和併發症處理的推薦,強調再發缺血風險高者優選新一代DES。

④抗栓治療:無禁忌證的ACS患者首選新型P2Y12受體拮抗劑替格瑞洛進行抗栓治療;在抗凝治療方面,新增了對穩定冠心病高出血風險患者使用比伐蘆定的推薦,ACS患者使用比伐蘆定的推薦級別上升,且提倡術後持續高劑量3~4小時靜滴。

⑤術後管理:以運動為主的康復治療。

⑥術後隨訪:根據患者的缺血程度選擇隨訪時間和項目。

心線上 專業平臺專家打造

編輯 郭雪梅┆美編 柴明霞┆製版 田新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