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司馬徽舉薦了諸葛亮龐統,自己卻不出山,看看他的人生哲學是什麼

司馬徽是東漢末年的大名士, 精通經學、兵法、奇門、道學, 有“水鏡先生”之稱。

司馬徽為人清雅, 有鑒別人才、知人論世之明, 受到世人尊敬。 他向劉備舉薦了諸葛亮、龐統等人, 但是自己卻沒有出山。

司馬徽本是潁川人, 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禹州人, 後來一直在荊州客居。 他性格清靜, 本就不願意混進官場。

有人曾向荊州牧劉表推薦過司馬徽, 說司馬徽學識廣博, 是位奇才。 劉表於是前來拜訪, 結果經過交談, 劉表發現司馬徽並無過人之處, 稀疏平常, 覺得司馬徽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

其實是司馬徽早就聽說劉表心胸狹窄, 所以才把才華隱藏起來, 不願顯露。

西元208年, 曹操攻打荊州, 劉琮投降。 當時曹操也想啟用司馬徽, 可惜司馬徽就在這一年去世了, 對他而言, 這也算是幸事吧。

接下來講幾個司馬徽的小故事, 從中我們更能瞭解司馬徽是怎樣一個人。

有一次, 司馬徽鄰居家的蠶要結繭了, 但沒有簇箔(簇是供蠶結繭用的麥秸叢;箔是育蠶用的席。 ), 就向司馬徽來借, 司馬徽就把家中正在用的簇箔借給鄰居。

於是有人問他:“現在你也在急用簇箔, 卻為什麼要借給別人呢?”

司馬徽說:“我如果不借的話, 那人肯定會覺得羞愧,

怎麼能因為錢物而讓人感到羞愧呢?”

還有一次, 劉琮去見司馬徽。 到門口時, 劉琮先讓隨從前去問話。 隨從看到院落中有人在耕作, 就問:“司馬先生在家嗎?”

司馬徽答道:“我就是啊。 ”

隨從看了看司馬徽的裝束, 不相信地說:“你個種地的僕人怎麼敢稱自己是司馬先生呢?”

司馬徽趕緊回到屋中梳好頭, 穿戴整齊, 這才又出來見劉琮。

那隨從一看果然是同一個人, 便驚恐地向司馬徽道歉, 司馬徽笑道:“應該是我向你道歉才對, 我的樣子讓你誤會了。 ”

還有一次, 村裡有人家丟了一頭豬, 並說司馬徽家的那頭就是他家丟的。 司馬徽也不解釋, 只管讓那家人把豬給牽走了。

過了數日, 那家人丟的豬又給找見了, 於是趕緊把司馬徽的豬還回來,

磕頭認錯。 司馬徽並沒有責怪那人, 反而對他能把豬送回來一再表示感謝。

還有, 司馬徽跟人說話時, 總愛說“好”, 也不管別人說的是好事還是壞事。

一次, 一位村人告訴司馬徽自己的兒子死了, 司馬徽竟也回答到:“好。 ”

司馬徽老婆便責怪司馬徽:“人家覺得你品德高尚才前來告訴你兒子的死訊, 你怎麼能在這個時候跟人家說好呢。 ”

司馬徽回答老婆說:“嗯, 你說的也很好。 ”

後來司馬徽被稱作“好好先生”。 “好好先生”其實還是個成語, 就是由此而來, 不過後來這個詞變成了貶義詞。

司馬徽的幾個故事講完了,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 司馬徽確實是一個與世無爭、可敬可親的人, 我們也能從他身上學到很多待人接物的方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