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薦讀」凡事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深刻)

一切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是一種內心的自省, 是要讓自己活得更真實些, 讓高貴的人獲得本應有的自愛和自尊。

01

一位年輕人向清淨苦述,

由於自己性格耿直, 心直口快, 處處得罪人, 事事不順;大學畢業後踏上社會, 卻越來越厭世, 感慨現在社會上的人不喜歡聽真話, 總喜歡阿諛奉承, 虛情假意;未來的路不知怎麼走, 真希望走進深山, 遠離這個世界…

清淨講了一個故事:

當年南嶽懷讓禪師欲傳燈與馬祖道一。 看到馬祖道一終日打坐, 懷讓禪師跟他打招呼, 馬祖也不理不睬。 懷讓禪師便拿一塊磚在馬祖面前的地上磨。

馬祖忍不住問:“老法師, 您在幹什麼?”

“磨磚做鏡。 ”

“磚頭怎麼能磨成鏡子呢?您開玩笑!”

“那我問你, 你在幹什麼?”

“打坐!”

“打坐為了什麼?”

“為了成佛!”

“磚頭磨不成鏡子, 難道打坐就能夠成佛嗎?”

馬祖怔住了, 問:“怎麼做才對呢?”

懷讓說:“譬如牛拉車, 車不走,

是打牛還是打車呢?”

“當然是打牛了!”

懷讓說:“你現在明明就是在打車嘛!”

清淨說:我們自身是牛, 客觀條件就是車, 是打牛還是打車, 顯而易見。 《孟子》雲:“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 ”事情做不成功, 遇到了挫折和困難, 或者人際關係處得不好, 不要怨天尤人, 而要反躬自省, 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02

我們生活在世間, 就像開車在路上, 路直直著走, 路彎就彎著走。 發生交通事故, 或者翻進溝裡, 就要反思自己操作不當。 如果抱怨道路太多曲折, 是沒有價值和任何意義的。 外在的客觀條件或許我們無法決定, 而改變我們自己則是完全可以的。

年輕人說:我天性耿直, 心直口快, 不好改!

清淨說:天性耿直和心直口快都不是缺點, 甚至是修行的極好資質。 只是, 與不同人溝通需要注意態度和技巧:

與老人溝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

與男人溝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

與女人溝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緒;

與上級溝通不要忘了他的尊嚴;

與年輕人溝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

與孩子溝通不要忘了他的天真。

一種態度走天下,

必然處處碰壁;因地制宜, 因人而異, 即可四海通達。

年輕人說:我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恐懼和悲觀。 感覺幾乎社會上所有的人, 都很虛偽、奸詐、自私……不知怎麼做能改善這種狀態呢?

世界上最浪費生命的三件事:

一、評論。 別人不靠你活著, 何況你未必瞭解他的全部, 論人長短不如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二、責怪。 責怪人人都會, 卻無法改變現狀。 共勉之所以好過責怪, 在於既提高了自己, 也歡喜了大家。

三、擔憂。 準備不足或者無力改變時才會擔憂, 前者需要行動, 後者需要放下。

來源於:勵志語錄選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