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換季了,寶寶感冒發燒怎麼辦?

說到這兒, 就不得不提小兒推拿啦, 作為中醫的一種特色療法, 小兒推拿通過特定的穴位和特定的手法, 在比較放鬆的體驗下, 就能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讓寶寶少受吃藥打針的痛苦。

今天, 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寶寶感冒發燒後, 如何用小兒推拿幫寶寶退熱、緩解感冒的不適。

小兒推拿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的, 在做推拿之前, 你得先瞭解以下幾點:

寶寶的正常腋下體溫是36~37℃, 超過37.2℃就屬發燒了。 雖然寶寶的症狀看起來都是感冒發燒, 但背後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

在中醫看來, 感冒屬於一種外感病, 是感受了外界的風邪所引起的, 也就是老人們經常說的“孩子是受了風, 導致了感冒”。 風邪, 有冷風和熱風, 所以這感冒也分為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

· 風寒感冒 ·

外感風寒所導致的感冒, 除了有發燒的症狀外, 寶寶通常是怕冷的(中醫稱為惡寒), 無汗, 鼻塞, 流的鼻涕是清鼻涕。 冬春季氣候較冷, 發生風寒感冒的情況較多。

· 風熱感冒 ·

外感風熱所導致的感冒, 除了發熱, 寶寶一般不怕冷, 還會有微微的出汗, 口幹, 咽喉痛, 流的鼻涕也是黃鼻涕。 夏季發生風熱感冒的情況較多, 如從比較冷的空調屋子裡出來, 到了外面, 就很容易感受風熱之邪。

有些家長會說, 寶寶剛開始流的是清鼻涕, 後來又變成了黃鼻涕, 是怎麼回事呢?這是由於外感風寒以後, 沒有及時的祛邪外出, 導致了寒邪入裡化熱, 所以產生了一些熱證的表現。

瞭解了寶寶感冒發燒的原因, 下一步, 在正式開始小兒推拿前,

我們要瞭解小兒推拿的基本要求和操作順序。

1、因為寶寶的肌膚非常嬌嫩, 很容易被擦破, 所以操作起來的時候, 不能用很大的力氣, 要求動作一定要輕。

用的力氣小了, 動作就要快, 這樣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 對穴位造成足夠的刺激。

比如推法, 一般針對成年人的操作頻率是120-160次/分鐘, 而針對小兒, 就需要160-200次/分鐘。

另外, 操作的時候, 用的力氣要均勻, 不能力氣一會大、一會小, 速度一會快一會慢。 只有操作手法規範了, 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

2、小兒推拿的操作順序, 是由前到後、由上到下, 按順序依次操作, 以免遺漏。

通常是先讓寶寶取坐位或仰臥位:

按照上肢→頭面部→胸腹部→下肢前側的順序;

然後再讓寶寶翻身俯臥:

按照枕後頸後→腰背部→下肢後側→足底的順序。

如果在操作的時候, 寶寶不願意趴著或者躺著, 也可以由家長抱著來操作, 總體上是以寶寶舒服為原則。 家長也可以用一些小玩具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讓寶寶更加配合。

好了, 瞭解了基本的規範要求,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如何通過推拿,來治療寶寶的感冒發燒。

中醫認為,寶寶感冒的原因是感受了風邪,邪氣侵襲體表,與肺衛相爭,而引起發熱。怎麼理解呢,通俗點說,這個肺衛就相當於人體衛士,來保護寶寶,當風邪入侵時,肺衛奮起抗爭,這個激烈的鬥爭,就引起了寶寶的發熱。

所以,寶寶感冒發燒的基本治法是:疏風解表、清退熱邪。也就是寶寶把體內入侵的風邪給趕出去,並幫寶寶把燒降下來。

具體操作呢,分為以下這麼幾步:

第一步:補脾經

不管是風寒還是風熱感冒,寶寶之所以會得感冒,還是由於自身體質偏弱,抵抗外邪的能力不足所導致的,通俗點說,也就是寶寶的免疫力比較低,所以要先提升一下寶寶的免疫力。怎麼提升呢?先給寶寶補脾經,因為中醫認為,脾為小兒的後天之本,通過補脾經,能夠健脾胃,補氣血(提升寶寶免疫力)。

第二步:清肺經

風邪最容易侵襲寶寶的肺,感冒的寶寶一般會出現咳嗽、鼻塞、發熱的症狀,所以清肺經是很有必要的,能夠清肺瀉熱、化痰止咳。

第三步:清天河水

清天河水在小兒推拿中,是非常常用的清熱手法,能夠清熱解表,常用於感冒退燒。

第四步:頭面部三大手法

感冒通常都會有頭痛的症狀,我們成年人也會有這種體驗,如果感覺頭痛了,會不自覺的揉揉額頭、太陽穴,而這跟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這三個手法推拿穴位所在的位置是差不多的。它們能夠疏風解表,止頭痛,因此被並成為治療外感病的三大手法(若再加上揉耳後高骨,則並稱為四大手法),通常都是一起用的。

第五步:推天柱骨

感冒往往會讓人有一種頸項痛的感覺,而天柱骨穴能夠清熱祛痛,通過推天柱骨,能夠治療寶寶的感冒發熱和頸項痛。

第六步:拿肩井

操作到最後,我們可以給寶寶拿一拿肩井,給寶寶進行一個放鬆,可以起到一個宣通氣血,發汗解表的作用。

綜上呢,這是寶寶感冒發燒時的一些基本的操作。我們還可以根據寶寶的症狀,加一些有針對性的穴位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如何通過推拿,來治療寶寶的感冒發燒。

中醫認為,寶寶感冒的原因是感受了風邪,邪氣侵襲體表,與肺衛相爭,而引起發熱。怎麼理解呢,通俗點說,這個肺衛就相當於人體衛士,來保護寶寶,當風邪入侵時,肺衛奮起抗爭,這個激烈的鬥爭,就引起了寶寶的發熱。

所以,寶寶感冒發燒的基本治法是:疏風解表、清退熱邪。也就是寶寶把體內入侵的風邪給趕出去,並幫寶寶把燒降下來。

具體操作呢,分為以下這麼幾步:

第一步:補脾經

不管是風寒還是風熱感冒,寶寶之所以會得感冒,還是由於自身體質偏弱,抵抗外邪的能力不足所導致的,通俗點說,也就是寶寶的免疫力比較低,所以要先提升一下寶寶的免疫力。怎麼提升呢?先給寶寶補脾經,因為中醫認為,脾為小兒的後天之本,通過補脾經,能夠健脾胃,補氣血(提升寶寶免疫力)。

第二步:清肺經

風邪最容易侵襲寶寶的肺,感冒的寶寶一般會出現咳嗽、鼻塞、發熱的症狀,所以清肺經是很有必要的,能夠清肺瀉熱、化痰止咳。

第三步:清天河水

清天河水在小兒推拿中,是非常常用的清熱手法,能夠清熱解表,常用於感冒退燒。

第四步:頭面部三大手法

感冒通常都會有頭痛的症狀,我們成年人也會有這種體驗,如果感覺頭痛了,會不自覺的揉揉額頭、太陽穴,而這跟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這三個手法推拿穴位所在的位置是差不多的。它們能夠疏風解表,止頭痛,因此被並成為治療外感病的三大手法(若再加上揉耳後高骨,則並稱為四大手法),通常都是一起用的。

第五步:推天柱骨

感冒往往會讓人有一種頸項痛的感覺,而天柱骨穴能夠清熱祛痛,通過推天柱骨,能夠治療寶寶的感冒發熱和頸項痛。

第六步:拿肩井

操作到最後,我們可以給寶寶拿一拿肩井,給寶寶進行一個放鬆,可以起到一個宣通氣血,發汗解表的作用。

綜上呢,這是寶寶感冒發燒時的一些基本的操作。我們還可以根據寶寶的症狀,加一些有針對性的穴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